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国CT和MRI杂志

中国CT和MRI

中国CT和MRI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중국CT화MRI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131
  • 国内刊号: 44-159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CT和MRI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成林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化疗后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作者:曹卫国;干芸根;赵彩蕾;林飞飞;汪苍

    目的 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 MRS)研究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ediatric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化疗前后大脑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例儿童(2-10岁)初发ALL患者和20例正常儿童(2-10岁)志愿者进行1H MRS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完全缓解后与正常对照组间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及NAA/Cr、NAA/Cho、Cho/Cr值的变化,按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IV)对正常儿童及治疗前后ALL患者分别行智力评分,分析这些指标与儿童智商的相关性;结果 完全缓解后儿童ALL患者较正常对照组NAA/Cho、NAA/Cr值下降,而Cho/Cr值上升;NAA/Cr、NAA/Cho、Cho/Cr值变化与完全缓解后ALL患者IQ存在相关性;结论 1H MRS对ALL患者完全缓解后智力评估有重要价值.

  • 乳腺钼钯、超声弹性成像与MRI临床用于诊断乳腺癌的随机对照分析

    作者:秦甫

    目的 研究乳腺钼钯、超声弹性成像与MRI临床用于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提高对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钼钯X线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及MRI检查,对比分析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检出肿块、毛刺征和钙化的情况,探讨钼钯X线、超声弹性成像与MRI临床用于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结果 钼钯X线对肿块、毛刺征、钙化的检出率分别为50.0%、35.3%、73.5%;超声弹性成像对肿块、毛刺征、钙化的检出率分别为73.5%、51.5%、35.3%,MRI对肿块、毛刺、钙化的检出率分别为86.8%、77.9%、22.1%,钼钯X线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三种的检出率比较好.结论 钼钯X线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费用低的优势,但是单一检查的准确率还有待提高,但是二者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比较高;MRI检查的敏感性比较高,可以清楚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微结构,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将这三种两两结合进行检查,以提高对乳腺癌的准确诊断.

  • 脑膜瘤患者应用CT灌注成像诊断及对脑膜瘤分型价值研究

    作者:张永生;李威

    目的 通过观察与比较CT灌注成像、MRI增强扫描用于脑膜瘤临床分型价值,从而可为患者临床诊断及分型提供佳诊断方法.方法 将本院经病理诊断为脑膜瘤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分别经CT灌注成像与MRI增强扫描检查,比较与分析两组不同方法所检测的结果,同时对患者脑膜瘤分型及血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本次检测发现,与病理检查比较,CT灌注成像临床诊断分型符合者为71例,符合率为91.03%与MRI增强扫描检查符合74例,占94.8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T灌注成像检查发现,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表明通透性(PS)与其对侧脑组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类型脑膜瘤患者CBF、CBV、PS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临床应用MRI增强扫描与CT灌注成像检查效果相当,但采用CT灌注成像可有效获取患者脑膜瘤血供情况,从而为临床判断脑膜瘤类型提供依据,并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 口服红茶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传国;范晔辉;薛春华;顾伟

    目的 探讨口服红茶前后降低胃肠道液体对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干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患者口服红茶前后的MRCP图像质量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服用红茶后MRCP的图像质量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口服红茶后,可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肠肠道内的液体高信号.结论 红茶作为一种口服阴性对比剂,可有效消除胃肠道液体信号,应用于MRCP成像检查中可以显著提高图像质量.

  • 非乙醇中毒性Wernicke脑病的MR诊断

    作者:曹慧芳;李惠明;刘日华;刘璐

    目的 探讨MRI在非乙醇中毒性Wernicke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治疗确诊的3例非乙醇中毒性Wernicke脑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MR表现为III、IV脑室旁及双侧丘脑内侧、中脑顶盖区及中脑导水管周围对称性异常信号,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T2 Flair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结论 Wernicke脑病的分布具有特征性,MRI表现具有特异性,对其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结节性硬化症所致癫痫患儿的CT诊断及临床特点

    作者:祝炼

    目的 探讨结节性硬化症所致癫痫患儿的CT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0例TSC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CT检查均可见侧脑室外侧室壁管膜下有结节状高密度影,大小不一,密度均匀,其中22例脑室内有结节状高密度影,4例大脑半球皮质存在结节状高密度影,2例白质内有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30例患儿,17例<1岁,6例1-3岁,5例4-6岁,2例>6岁;20例单一发作,7例为2种同时发作,3例为3种同时发作;25例伴随皮肤损害,18例出现智力障碍,27例EEG异常.结论 CT结合结节性硬化症所致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EEG等,可作为临床诊断结节性硬化症所致癫痫的重要影像学方式.

  • 脊髓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

    作者:王琪;李军;曹庆勇

    目的 探讨脊髓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内室管膜瘤10例,分析肿瘤部位、信号特点及肿瘤强化特点.结果 肿瘤位于颈髓5例,胸髓3例.终丝及马尾2例.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在T2WI上呈等、高信号.1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脊髓内室管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其发病部位、信号特点、强化特点及临床资料常可作出正确诊断.

  • 3D-T2WI与SS-TSE对胆囊三角显示的时间功效对比

    作者:胡毅;林丽红;韩丽萍;杨海鹏

    目的 比较3D-T2WI薄层扫描序列与SS-TSE厚层扫描序列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胆囊三角显示的时间功效. 方法 收集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5天内行胰胆管MR水成像,均同时进行3D-T2WI薄层扫描与SS-TSE厚层扫描两种序列成像,共收集166例患者的资料,对扫描实际所需时间以及胆囊三角的显示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66例患者中3D-T2WI薄层扫描的平均成像时间为8分22秒,标准差为2分8秒;SS-TSE厚层扫描5层的时间为20秒;两者经T检验,P<0.01.3D-T2WI薄层扫描及SS-TSE厚层扫描对胆囊三角的显示率为88.6%(147/166),84.3%(140/166);两者经统计学χ2检验,χ2=1.26,P>0.01.以腹腔镜术中所见为金标准,3D-T2WI薄层扫描及SS-TSE厚层扫描对胆囊三角的诊断符合率为82.2%(134/163), 77.9%(127/163),两者经统计学χ2检验,χ2=0.94,P>0.01.结论 SS-TSE厚层扫描序列对胆囊三角显示的时间功效好于3D-T2WI薄层扫描.

  • 肺隐球菌病(PC)肺部CT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吴俊

    目的 观察肺隐球菌病(PC)肺部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隐球菌病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肺部CT增强扫描,记录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肺部CT检出多发结节型30例,单发结节型18例,实变型6例,以病变区域位于胸膜下端,与胸膜宽基底相贴,呈炎性肉芽肿改变,呈坏死,无钙化为CT特征,病理可见肉芽肿样病变,PAS(+)、CMS(+).结论 PC其特异性CT征象为病变区域位于胸膜下端,与胸膜宽基底相贴,病变呈炎性肉芽肿改变,呈坏死表现,无钙化,对非典型病变者,配合病理穿刺活检可提升其诊断准确率.

  • CT与MR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尚柳彤;王婷婷

    目的 研究CT和MRI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为提高临床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对比研究的方式对2013年12月-2014年12月70例前列腺癌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对照组)和MRI检查(研究组),并以病理组织诊断结果为标准对两种检查方式进行优劣的比较.结果 以病理活检为标准,在前列腺癌A期和B期患者的诊断中,两组患者在诊断相符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的比较上χ2=40.17、17.69、12.99,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在前列腺癌C期和D期患者的诊断中,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对患者进行分期评估的临床辅助检查方式进行推广;CT对前列腺癌患者的A期和B期诊断率低,仅在C期和D期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因此不建议在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中使用.

  • 脑梗塞患者CT与MRI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刘少欣

    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CT及MRI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脑梗塞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CT及MRI诊断,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不同类型脑梗塞的检出率及不同发病时间两种检测方式符合率差异.结果 84例患者MRI总检出78例,占92.9%,显著高于CT检测符合率66.7%,MRI对缺血性脑梗塞及腔隙性脑梗塞检出率分别为93.1%、97.2%显著高于CT的65.5%、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 发病内12h检出率为84.0%,12-24h为94.6%,与CT检测率52.0%、64.7%比较显著较高(P<0.05),24h后两种方式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均为诊断脑梗塞的有效方式,MRI对于早期诊断以及对各类型脑梗塞的检出率均优于CT,临床工作中建议两者结合以提高脑梗塞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脑梗塞 CT MRI 诊断
  • 口服低浓度顺磁性造影剂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陈锦华;朱斌;田为中;王秀兰;张继;张剑

    目的 探讨以低浓度钆喷酸葡胺(Gd-DTPA注射液)作为阳性造影剂进行MRI检查对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可行性.方法 对常规检查疑似十二指肠憩室患者进行MRI薄层及口服低浓度造影剂MRI薄层检查.结果 55例患者65个憩室被检出,46例位于十二指肠降部,9例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MRI薄层检查59个憩室内含气液平或气体,6个憩室仅表现为十二指肠壁外囊袋状影;口服低浓度造影剂MRI薄层检查65个憩室内均充填造影剂,重建图像清晰显示憩室颈部及憩室腔形态.结论 口服低浓度造影剂MRI薄层检查有助于十二指肠憩室的明确诊断,MRI三维后处理可以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相媲美.口服低浓度造影剂MRI薄层检查可以作为十二指肠憩室诊断有疑问时的有力补充.

  • 肝细胞肝癌临床特征及MRI各序列扫描的图像观察

    作者:孙永华;陈江;梁志刚;腾云

    目的 分析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特征,评估MRI各序列扫描肝细胞肝癌的图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MRI三期扫描与检查,且影像学资料完整,总结肝细胞肝癌临床特点及MRI在其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46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共计50个病灶,其中高分化23个,中分化13个,低分化14个;位于肝右叶30个,肝左叶20个;T1WI序列扫描可见稍低信号36个,等信号8个,稍高信号6个;T2WI序列呈稍高信号44个,其中4个病灶中央可见更高信号,6个病灶呈等信号;DWI序列呈高信号30个,略高信号15个,等信号5个.结论 MRI各序列扫描对肝细胞肝癌病灶大小、内部结构、边缘、血供显示均有其优势,对肝细胞肝癌组织分化程度的确立有其重要的价值,同时可全面显示患者病灶强化特点与微形态特征,为其治疗与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 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及其扫描技术分析

    作者:郭水莲;赵继泉;杨侃荣;欧卫谦

    目的 分析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磁共振(MR)扫描技术在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MR扫描技术及MRI表现.结果 12例中1例T1WI呈高信号,其余T1WI 呈低信号.所有病例T2WI 均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9例FLAIR 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2 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 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结论 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MRI 表现具有特征性, MRI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价值,联合应用DWI和T2 FLAIR有利于桥小脑角皮样囊肿的诊断.

  • 不同心率对于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相关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黄乐生;刘金丰;刘海龙;黄培楷;罗妮苑;刘天柱;雷鸣;彭广宇;胡小露

    目的 探讨不同心率在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CA中对血管图像质量的影响以及辐射剂量变化.方法 选取91例患者,男性51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58岁.分成三组,A组30例,心率≤65次/分;B组30例,65次/分<心率≤80次/分;C组31例,心率>80次/分.扫描完成后选取佳时相进行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进行血管重建,根据4分法对血管图像质量分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各组的辐射剂量程度乘积(DLP).结果 三组的血管图像质量在可评价比例及优良率无统计学意义,心率与血管图像质量等级呈负相关.A组DLP为(3.37±2.12) mGy. cm,B组为(4.78±1.92)mGy.cm,C组为(6.11±2.79)mGy.cm,三组的辐射剂量有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心率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CA在高心率患者能较好的显示图像,同时辐射剂量也增加,应该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心率至65次/分以下,在获得优良血管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有利于冠状动脉CTCA的可持续发展,以便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 比较与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MRI与CT诊断应用价值

    作者:李艳艳;王瑞华;郭华

    目的 通过比较与分析MRI与CT用于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价值,从而为临床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提高疾病检出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本院1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采用MRI与CT检查,并与临床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其中MRI检查4例均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诊断正确率为100.0%;CT检查10均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诊断正确率为100.0%.二者检查正确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临床检查诊断时间平均为(32.5±6.2)min明显长于CT对照组(17.6±3.4)min,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相比MRI检查来说,采用CT检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其诊断正确率相当,并因CT检查所需时间较短,从而提高了临床诊断效率,为患者及时治疗和尽早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时间.

  •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肾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

    作者:单崴

    目的 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临床怀疑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进行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扫描和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将两种方法扫描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双肾动脉重建后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84例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54例肾动脉血管均诊断为肾动脉狭窄,而对42例临床怀疑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结果显示,52例血管均诊断为肾动脉狭窄.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螺旋CT血管造影都能比较准确的诊断肾动脉狭窄症状,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敏感度、特异值以及准确值都要略高于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但是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方式更加安全.

  • 螺旋CT造影技术判断异常血管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杰;秦磊

    目的 探讨螺旋CT造影技术判断异常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7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非冠心病患者17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彩色超声分析与螺旋CT造影判断.结果 观察组的IM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PV、MSV和EDV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经检验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表现为钙化型与溃疡型斑块,而对照组多表现为正常、脂质型与纤维型斑块,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狭窄处血管总面积明显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螺旋CT造影技术结合超声能有效判断冠心病患者的异常血管血流情况、斑块情况与狭窄情况,从而有利于进行疾病鉴别与诊断.

  • 工业性氟骨症脊柱CT表现

    作者:杜富猛;陈绪光;李屹;左育宏;段庆红;焦俊;官志忠

    目的 探讨工业性氟骨症脊柱CT的影像表现及与X线表现的差异.方法 选取确诊为工业氟病的30名患者的53个脊柱段的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与常规X线照片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1)工业氟骨症以骨质硬化为主,也有疏松与软化,韧带钙化/骨化为特征之一,椎管狭窄由黄韧带及后纵韧带钙化/骨化所致;(2)工业氟骨病脊柱CT征象较常规X线照片明显,以骨质硬化为主,且符合中轴骨重于四肢骨的规律,严重程度与X线分期不完全一致.结论 氟骨症脊柱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可作为工业氟骨症X线分期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工业氟骨症 脊柱 CT
  • 64排螺旋CT对支气管动脉的影像解剖学分型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君凤;齐永海;谭红艳;王红;徐双武

    目的 利用64排螺旋CT对支气管动脉(Bronchial Artery BA)进行影像解剖分型,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和动脉期CT增强扫描患者146例.使用轴位与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技术对BA进行分析.结果 146例中,共发现BA 360支,大多起于胸5-6水平,总变异58支(16.11%,58/360).右侧BA185支,左侧BA175支,显示9种类型,为常见的是R1L1(50.00%,73/146),其次是R1L2(18.49%,27/146)、R2L1(16.44%, 24/146)两种类型.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与动脉期增强扫描技术可清晰显示BA,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特别对介入放射医师快速准确的实施BA介入术提供准确、清晰的影像学资料.

  • 磁共振LAVA动态增强半定量分析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杰;任永芳;曲源

    目的 通过磁共振LAVA动态增强(DCE-MRI)相关参数的分析,探讨DCE-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9例PCa和58例BPH患者行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获得SI-T曲线,并计算出峰值时间(Tmax)、大信号强度(Slmax%)、强化率(R)、流出分数(washout),比较各参数在PCa、gBPH、sBPH之间的差异,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PCa组SI-T曲线以速升下降型为主,gBPH、sBPH组以平台型为主;Tmax、R、Washout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max%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ax、R、Washout值gBPH与sBPH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ax的ROC曲线下面积大,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6%、84.6%;PCa组Tmax多在1分钟内(75.9%),sBPH组Tmax多在1-2分钟内(55.5%),而gBPH组Tmax多在两组区间,即1-2分钟(42.5%)及2分钟后(40.0%).结论 DCE-MRI半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用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 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影像学鉴别及诊断分析

    作者:陈红梅;于湛

    目的 比较MRI与乳腺X线钼靶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且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肿瘤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乳腺肿瘤34例,恶性4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已接受乳腺数字化钼靶及MRI检查,分析MRI及钼靶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8例乳腺病变乳腺钼靶患者检出良性30例,恶性48例,其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0.0%、79.2%、79.5%;MRI检出良性病变34例,恶性病变44例,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2%、91.7%、89.7%.结论 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MRI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钼靶.乳腺钼靶在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灶方面有其优势,但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乳腺软组织结构、性状、边缘、血管强化特点及早期强化特征,提高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率.

  • 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意义比较

    作者:王小乐

    目的 研究比较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方法 选择对照研究的方式对内科收集治疗的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h内行颅脑CT和MRI检查,以对病情作出判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优劣.结果 CT检查确诊率为69.23%,在CT基础上联合MRI检查确诊率为96.92%,二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位置为脑叶、基底节及小脑,MRI可检查出脑干梗塞,但CT未检出.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直径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 急性脑梗塞早期采用MRI进行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发病部位、形态及大小,有利于临床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联合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和MR影像表现对比

    作者:冯波;马宁;夏文骞;刘建;陆菁

    目的 对比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CT和MR影像学表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整理CT和MR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和MRI诊断均能够清晰显示原发性胃淋巴瘤病变范围、部位以及周围淋巴结情况,3例近累及胃体,7例累及胃体和胃窦,6例累及胃底,3例同时累及胃体、胃底和胃窦,3例累及贲门和胃底,所有患者均出现胃壁增厚情况,CT诊断3例患者浆膜面模糊,MRI诊断6例患者浆膜面模糊.CT扫描20例患者均匀轻度强化, 2例患者重度不均匀强化,MRI诊断11例患者增强,其中9例均匀轻度强化,2例中度不均匀强化,所有患者DWI信号出现高信号,突出显示肿瘤及转移淋巴结高信号,对比明显.结论 原发性胃淋巴瘤CT和MR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特点,联合使用对诊断有更高的价值.

  • 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莫云海;冉隆富;杜涛明;程培;陈馨

    目的 探究对肺栓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某院接收的40例被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并以溶栓治疗效果以及多种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检查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肺叶动脉显示数198支、栓塞数为69支,栓塞率为34.84%,肺段动脉显示数为639支,栓塞数为258支,栓塞率为40.38%,主肺动脉显示数为76支,栓塞数为18支,栓塞率为23.68%,亚段动脉显示数为1934支,栓塞数为92支,栓塞率为4.76%,其他分支动脉显示数为4587支,栓塞数为40支,栓塞率为0.87%;40例被疑诊为肺栓塞患者由多种检查结果后被明确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40例,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检查出肺栓塞37例,3例漏诊.CT敏感度为92.5%.结论 在肺栓塞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扫描其肺动脉与其分支,显示结果清晰,且肺动脉栓塞诊断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与动脉造影技术相比对患者机体无创伤性,临床上可当做肺栓塞影像学检查的首选.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血管开放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嘉瑜;刘龙平;王成林

    目的 探讨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侧枝血管开放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从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住院的肝硬化病人92例,包括病人肝性脑病、腹水的临床资料及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实验室指标,并进行肝功能Child分级;所有患者均行CT门静脉成像检查,并在工作站进行大密度投影等图像后处理,分析各侧枝循环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侧支循环与肝功能Child分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之间的关系.结果 CT门静脉成像可以清楚显示各侧枝循环的起止、走行及形态特点;食管静脉、食管旁静脉、附脐静脉三者随肝功能严重程度增高出现率上升(P<0.05);胃左静脉宽度的增大可以导致更多侧枝血管开放(P<0.05);食管旁静脉可以降低食管静脉曲张但不能减少胃底静脉曲张;食管静脉、食管旁静脉、胃底静脉、附脐静脉的曲张可提高腹水的发生率(P<0.05);不同侧枝血管开放支数的实验室指标如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门静脉成像对于观察各种侧枝循环的起止、走行及形态特点具有巨大优势,可以为临床诊治评估提供客观依据,了解不同侧枝循环相互间关系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对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 低kV大螺距联合IRIS在胸部MSCT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商涯钧;毕纯龙;孙淑霞

    目的 探讨低kV大螺距联合IRIS在降低胸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辐射剂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0例行胸部MS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5, 130kV,Pitch 0.8,FBP)、和低剂量组(n=35,110kV,Pitch 2.0 IRIS),对照分析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结果 2组患者的MSCT图像主观评分、客观评分(SNR与C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CTDIvol、DLP和ED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低剂量组(P<0.05).结论 低kV大螺距联合IRIS能满足胸部MSCT检查的诊断要求,并显著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体视学法在颅内血肿体积测量的应用

    作者:盛波;陈松;吕发金;肖智博;吕富荣

    目的 介绍改进后的体视学法测量颅内血肿体积,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 在92例颅内出血的CT图像上,同时运用体视法、CT定量法测量颅内血肿体积,以CT定量法的结果为标准验证体视法的准确性.结果 按血肿体积大小分为5组,各组CT定量法、体视学法所测得体积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分析P值皆大于0.05,即CT定量法、体视学法所测血肿体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体视学法测量颅内血肿准确可靠,在CT工作站对颅内血肿病例行胶片打印排版时,在图像上加上合适的网格,可方便临床医生快速运用体视法准确测量颅内血肿体积.

  • LAVA序列增强扫描显示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判定中的应用

    作者:董延江;桑颖

    目的 探讨腹部容积快速三维成像(LAVA)序列增强扫描显示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判定中的应用.方法 统计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放射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患者576组淋巴结将1518枚淋巴结清扫了出来,其中术后病理检查证实20例患者42组淋巴结有66枚淋巴结为阳性,分别占总数的27.8%、7.3%、4.3%;病理检查LAVA序列横断面上平均短径阳性肿大淋巴结(12.4±5.6)mm显著长于阴性(8.3±2.5)mm(P<0.05),不均匀强化比例87.5%(28/32)显著高于阴性53.8%(28/52)(P<0.05);短径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显著优于长径(P<0.05).结论 LAVA序列增强扫描显示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判定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俊华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在手术切除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常规MR序列及DTI序列扫描)和对照组(常规MR序列扫描),试验组患者应用DTI重建以有效锥体束(effetive fibers of pyramidal tract,EPT)为主的脑白质纤维束,优化手术入路,指导术中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并保护EPT;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磁共振图像指导下行肿瘤切除,两组胶质瘤患者均行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DTI扫描,对扫描图像、肿瘤镜下全切率、术后致残率及患者Kamofsky生活状态评分(KP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肿瘤镜下全切率57.2%.试验组64.2%(P>0.05);②对照组术后致残率71.4%,试验组21.4%(P<0.05);③预后评估:对照组KPS68.36±10.60.试验组KPS 85.43±5.65(P<0.05).结论 DTI技术对于累及EPT的胶质瘤,术前可提供病灶与EPT间的三维解剖信息,指导术者大范围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EPT.可明显降低术后致残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正常颈髓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参数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士跃

    目的 探讨在正常成人颈段脊髓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中脊髓节段、轴索及年龄因素对其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影响.方法 36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成3组接受常规颈椎3.0T磁共振成像(MRI)及颈髓DTI检查;根据颈椎体解剖定位,颈髓分为上段(C1/2-C2/3)、中段(C3/4-C4/5)及下段(C5/6-C6/7),各节段应用感兴趣区法测量脊髓中央灰质和白质(前索、侧索、后索)的ADC和FA值.结果 正常成人颈髓灰、白质不同节段之间ADC和FA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颈髓白质不同轴索之间ADC和FA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的ADC和FA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颈髓白质前索上段ADC与年龄不具有相关性,前索下段的ADC值与年龄正相关,其余颈髓白质及中央灰质的ADC和FA值均与年龄负性相关.结论 正常颈髓的扩散能力和扩散各向异性受到年龄、节段和轴索因素的影响,对颈髓疾病的DTI研究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疾病中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

    作者:韩迎春;樊刚;曹文广;张军晖;张世衡;苏宝珠;张宇;呼延佩;李斌

    目的 探究分析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筛选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拟诊为冠心病且均行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MSCTA)与DSA血管造影检查的病患186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全部病患的临床资料,以DSA为参照,比较分析DSA对狭窄冠脉数量、病变程度及内部斑块性质等的检出情况.结果 MSCTA各节段狭窄冠脉分支及相应狭窄程度冠脉检出率与DSA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斑块的检出数稍低于DSA,其中非钙化斑块与钙化斑块的检出率与DSA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对狭窄冠脉的确诊率与DSA相近,临床诊断效果肯定,能够准确直观的显示冠脉影像,且具有无创、安全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MSCT门静脉解剖分型与肝炎后肝硬化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龙平;张嘉瑜;谢婷婷;王成林

    目的 研究门静脉解剖分型及腹水、肝性脑病、Child-Pugh分级等肝硬化并发症与侧枝血管开放数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肝炎性肝硬化95例,行门静脉系统主要属支及侧枝血管MIP、MPR及VR重建,测量各血管直径并观察侧枝循环开放的情况.依据Child-Pugh分级及腹水严重程度,将95例患者分别分为Child-Pugh A、B和C级三组及无腹水、轻度腹水、中-重度腹水三组.对门静脉属支解剖变异进行统计分型,并将结果与侧枝血管、肝硬化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硬化6种类型间比较,侧枝血管开放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hild-Pugh A、B、C三级间比较,侧枝血管开放数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无腹水、轻度、中-重度腹水三组间比较,侧枝血管开放的数量在无腹水组与中-重度腹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门静脉成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门静脉解剖变异的显示很有价值.侧枝循环的建立特点与门静脉解剖变异无明显相关性.LGV管径及侧枝血管开放的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肝炎后肝实质的损害程度.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脏弥漫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周环宇;袁曼莉;贾化平;魏相东;许永杰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脏弥漫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肾脏弥漫性病变患者80例,其中42例为急性肾病患者(急性组),另38例为慢性肾病患者(慢性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以及尿肌酐(Cr),对三组受试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观察三组患者肾脏大小和肾皮质厚度,超声参数包括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和段动脉加速时间(AT).结果 三组BUN和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组显著高于慢性组和对照组(均P<0.05),慢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肾脏长、宽、厚和肾皮质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急性组肾脏长、宽、厚和肾皮质厚度显著高于慢性组和对照组(均P<0.05),慢性组肾脏长、宽、厚和肾皮质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叶间动脉Vmax、叶间动脉RI和段动脉A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急性组叶间动脉Vmax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慢性组,而慢性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组叶间动脉RI、段动脉AT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慢性组,而慢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肾脏弥漫性病变患者肾脏大小和肾皮质厚度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有效协助临床对肾脏慢性弥漫性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且检查方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无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DWI在宫颈癌诊断及预后检测的价值

    作者:梁真娇;梁梅芬;钟菀杞;董延江;周雁玲;余艳萍;王永莉

    目的 探讨DWI在宫颈癌诊断及预后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同期选择100例宫颈癌放疗后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对表观扩散系数值进行分析.结果 与正常宫颈管腺体相比,宫颈纤维间质的表观扩散系数值为1.70±0.45×10-3mm2/s,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4,P<0.05).100例宫颈癌病灶在DWI均呈现高信号状态.根据患者侵犯深度,低信号的宫颈纤维间质将会出现消失.与正常宫颈对比分析后,宫颈癌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值为1.02±0.32×10-3mm2/s,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12,P<0.05).与宫颈癌患者相比,预后恢复正常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值为1.45±0.41×10-3mm2/s,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5,P<0.05).与初诊宫颈癌患者相比,宫颈癌复发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值为0.82±0.20×10-3mm2/s,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5,P<0.05).结论 DWI能够显著的辨别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疾病,同时还能够显著地观察到放疗后宫颈组织变化,对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宋长利;夏楠

    目的 讨论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应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X线检查.根据主要骨折数量及骨折端稳定性、骨皮质连续性及骨折端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所得结果与X线测量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手术中所测量结果更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折端稳定性及骨折皮质连续性评估与X线所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更加准确的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解剖学变化并更好的将骨折部位情况及其稳定性、骨折块数量进行显示.相对于常规X线检查更具有科学性与准确性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制定正确且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为制定内固定方式或假体置换方式提供更有利的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治疗及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促进患者治疗及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MRI对脑瘫患儿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作者:周坤生;朱先清;张安山;郭新;陈芳

    目的 探讨MRI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并确诊的CP患儿25例,对其MRI影像学分类及临床分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部25例CP患儿经MRI检查结果正常为6例、异常为19例,总阳性率为76%.依据影像学分类将脑瘫分为,脑白质病变12例(48%)、胼胝体病变5例(20%)、软化灶3例(12%)、脑萎缩2例(8%);脑白纸病变CP患儿中6例为四肢瘫、1例为双瘫、2例为偏瘫、1例为肌张力低下型、2例为混合型;胼胝体病变5例中,3例为四肢瘫、2例为即张力低下型;基底节软化灶3例中,1例为四肢瘫、2例为偏瘫;脑萎缩2例均表现为四肢瘫.痉挛型四肢瘫、双瘫、偏瘫阳性率分别为80%、100%、80%,肌张力减低型阳性检出率为75%,混合型阳性检出率为66.6%;结论 MRI检查可以作为检查脑内病变部位和性质的的首选方法,可以确切提示脑部病变的性质、部位和范围,对小儿CP的病因分析、指导用药和判断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 MRI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

    作者:张勤;陆娴;印洪刚;缪丹丹;马腾

    目的 探讨MRI在诊断胎盘植入方面的应用.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01月至2014年12月间20例可疑胎盘植入的孕妇经手术证实胎盘植入的有关资料,对MRI表现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结果 子宫胎盘界面的变薄或局灶性缺陷12例(P=0.002),子宫胎盘界面内层中断13例(P=0.012),正常梨形子宫消失11例(P=0.007),胎盘内条状低信号7例(P=0.016),胎盘内血管增多6例(P=0.260),胎盘梗塞1例(P=0.452),胎盘的信号不均质性10例(P=0.640).分析显示:子宫胎盘界面的变薄或局灶性缺陷、子宫胎盘内膜面的中断、子宫梨形消失在区别正常和PIA时是具有诊断价值的MRI征象.MRI诊断PIA的整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4%和84%.其中子宫胎盘界面变薄或局灶性缺陷在诊断PIA中是有价值的MR表现(准确性85%).结论 对于诊断PIA,MRI表现有84%的敏感性和84%的特异性.子宫胎盘界面变薄或局灶性缺损是正常和PIA间具有诊断价值的MR征象.

  • 双源螺旋CT诊断冠脉易损斑块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

    目的 分析64层双源螺旋CT(DSCT)与冠脉造影(CAG)在冠脉易损斑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因典型症状于我院就诊的6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64层双源螺旋CT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评估64层双源螺旋CT在冠脉易损斑块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DSCT检出冠脉狭窄病变141处, CAG检出156处,两者检出冠脉病变节段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作为标准,DSCT检测敏感度为93.6%,特异性为94.3%,阴性预测值为97.0%,阳性预测值为84.6%;DSCT检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软斑块、纤维斑块、硬斑块分别占16.7%、26.7%、56.7%,其中软斑块所占比例显著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硬斑块比例则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DSCT共检出156处冠脉斑块病变,与CAG检出率无差异,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分别为21处、66处与57处,轻度、中度狭窄均以软斑块为主,重度狭窄以硬斑块为主,重度组硬斑块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轻中度狭窄组(P<0.05).结论 DSCT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与CAG有较高的符合度,对指导冠心病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有积极的价值.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头颅核磁DWI-FLAIR不匹配与侧枝循环的相关性

    作者:周芬莉;樊东升

    目的 调查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头颅核磁DWI-FLAIR不匹配与侧枝循环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AIS患者,发病24小时内完成多序列头颅MR检查,部分患者亦接受DSA检查.若DWI阳性而FLAIR阴性,判为"DWI-FLAIR"不匹配;若二者均阳性,则判为"DWI-FLAIR"匹配.FLAIR像上大血管远端脑表面点状、管状或曲线样血管高信号影判读为"远端血管高信号征(FHV)阳性".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DSA评估系统对缺血区灌注进行分级,0-2级为灌注不良,3-4级为灌注良好.结果 共43例患者入组.其中17例亦接受了DSA检查.FHV预测大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敏感性62%(95% 可信区间 41%-79%),特异性88%(62%-98%),阳性预测值89%(64%-98%),阴性预测值60%(39%-78%).在DWI-FLAIR不匹配与匹配组间除了发病至行MR时间外,其他临床特征无显著区别.DSA显示两组间侧枝循环灌注级别无显著差异(卡方确切检验p=0.644, n=17).结论 FHV可预测近端大动脉闭塞或狭窄.DWI-FLAIR不匹配不足以预测侧枝循环的代偿程度.

  • 脑干囊性海绵状血管瘤1例误诊分析

    作者:姚煌;刘金有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9岁,"头痛、呕吐伴左侧肢体乏力一年,加重一月",于2011年3月30日来我院就诊.查体:神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双侧眼球向右侧运动受限,咽反射减弱,左侧肌体肌力2级;BP 130/80mmHg,心率90/分.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外伤史及传染病等病史.颈椎MRI(2011年3月30日)显示:脑干增粗,内见约20mm×20mm的囊性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边界欠清,囊壁见小结节,周围轻度水肿;MRI增强扫描:病灶壁稍厚,呈环形强化,囊壁小结节强化,周围水肿不强化(见图1-4).单体素MRS分析:波谱基线不稳,NAA峰值减低,CHO峰值升高,NAA/CHO比值降低,Lac、Cr等代谢物波峰不能分辨,结合MRI平扫+增强考虑脑干占位,胶质瘤可能大.

中国CT和MRI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