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国CT和MRI杂志

中国CT和MRI

中国CT和MRI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중국CT화MRI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131
  • 国内刊号: 44-159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CT和MRI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成林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作者:胡球根;崔冰;岑玉坚;黎冠峰;陆涛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诊断急性肺动脉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病例在进行肺部螺旋CT平扫后再进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三位重建.结果 3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病例检出18例肺动脉栓塞.显示肺动脉内血栓部分或完全充盈缺损改变,多平面重建显示较三位重建效果更好.结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肺动脉栓塞有效、安全、迅速的首选方法.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

    作者:杨涛;王秀荣;杨广夫;娄明武;张伟丽;黄翠红

    目的 分析肝脏常见良恶性病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影像特点,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占住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肝正常25例及9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扩散加权成像,并测量ADC值.结果 在扩散敏感系数(b值)为600s/mm2的DWI上,正常肝组织ADC值为(1.52±0.24)×10-3mm2/S.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瘤ADC值分别为(4.04±0.64)×10-3mm2/s、(2.57±0.47)×10-3mm2/s、(1.43±0.51)×10-3mm2/s、(1.76±0.76)×10-3mm2/s,肝脏恶性肿瘤与肝囊肿、肝血管瘤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析扩散加权成像及测量ADC值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CT表现

    作者:熊巨新;陈境弟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CT表现,5例行胸部CT平扫,2例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所有的病例均经临床证实.结果 常见的CT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共6例;4例出现实变影;3例出现多发性小结节样影;4例并发少量胸腔积液,小叶间隔增厚3例,支气管扩张1例.结论 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3D DCE MRA诊断肾静脉主干变异

    作者:谭婉嫦;张应和;陆巧葱;徐刚

    目的 初步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A(3D DCE MRA)对肾静脉(RV)主干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Propeller LAVA)行腹部检查患者220例,均采用容积再现(VR)进行RV重建.结果 220例共检出RV变异21例,检出率9.6%,右肾RV变异6例;左侧肾RV变异15例,其中主动脉周围型RV变异11例,完全性主动脉后位型RV变异4例.结论 3D DCE MRA能清楚显示和诊断肾静脉变异.

  • 巨脑回畸形及伴发病变的CT诊断价值

    作者:刘可夫;谢萍;刘斌

    目的 探讨巨脑回畸形及伴发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巨脑回畸形的CT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个月3.5岁,其中1岁以下8例.结果 CT表现为脑回宽大、平坦,脑皮质增厚,皮质内表面光滑,脑白质变薄.广泛型9例,局限型2例(1例位于右侧项叶、1例位于左侧额叶).8例伴胼胝体发育异常,3例伴有脑裂畸形,1例伴TORCH感染并发交通性脑积水,仅1例未见明确伴发畸形.结论 CT能很好地显示巨脑回畸形及伴发病变.

  • 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的血流特征及应用研究

    作者:陈高红;胡春峰;程广军;徐凯;高斌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灌注特点并评价其在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灌注扫描,分别测得结节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值及拟合时间-密度曲线(TDC),并可在时间-密度曲线的基础上,测定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后的CT值、增强峰值、增强净增值、达峰时间等形态学指标.结果 肺恶性结节的BF,BV,PS值及增强峰值、增强净增值、达峰时间均高于肺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良、恶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净增值2 5Hu可作为恶性结节的诊断阈值.结论 CT灌注成像可反映孤立性肺结节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可用于无创性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 小儿未降睾丸的磁共振表现及其评价(附36例报告)

    作者:陈忠;练旭辉;梁长松;叶文钦;王晓波;文康彦;赵国进

    目的 评价小儿未降睾丸的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年龄在1~14岁临床发现阴囊空虚病人行MRI检查,33例单侧阴囊空虚,3例双侧阴囊空虚,34例经手术证实,2例因MR未检出未降睾丸而未行手术探查.回顾分析其MR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MRI正确显示未降睾丸34例(37枚),检出率94.4%(34/36),并经手术证实,34例中31例为单侧,3例为双侧,其中2例为异位睾丸,8例合并斜疝.结论 无创性、无辐射性、多方位成像的MRI能揭示小儿未降睾丸的解剖及组织学特征,图像清晰直观,佳的成像平面为横断位及冠状位,有利于对并发症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隐睾症 磁共振成像
  • 正常老年人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计算任务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尹呋丽;杨小庆;刘斌;杨明

    目的 利用fMRI探讨正常老年人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计算能力的差异.方法 对20例正常老年人与8名MCI患者进行简单与复杂计算时的功能MR扫描,用SPM2处理得出脑激活图,同时比较两组反应时间以及正确率.结果 MCI患者的反应时间比对照组延长(P<0.0025),正确率明显降低(P<0.001).脑激活图显示正常老年人存在额叶、硕叶激活,提示这些功能区与计算密切相关.而MCI患者未体现出顶叶,额叶在计算中的优势,激活区域较正常对照组广泛.结论 MCI患者的计算功能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存在广泛的代偿.计算功能的fMRI研究能为早期诊断MCI提供参考依据.

  • 慢性鼻咽炎的CT诊断(附16例分析)

    作者:黎喜

    目的 分析慢性鼻咽炎的的CT表现,提高鼻咽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我院作CT检查的16例慢性鼻咽炎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与同期影像表现相似的鼻咽部疾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慢性鼻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隐窝变浅、鼻咽壁局限性增厚、鼻咽壁弥漫性增厚、局部软组织肿块、鼻咽形态怪异、伴副鼻窦炎等,咽旁间隙受压较轻,一般不伴中耳乳突炎,颅底骨质结构完整,增强扫描鼻咽粘膜线完整.结论 CT扫描能显示慢性鼻咽炎的影像学特征,多数病例可作出明确诊断,但与早期鼻咽癌鉴另4诊断困难,活检及动态观察是必要的.

  • 磁共振水成像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麦远其;王郁豪;梁开文;王新民

    目的 评价MR水成像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对66例患者行MRCP检查,图像经三维大信号强度投影及三维表面遮蔽显示技术后处理.结果 水成像定位率迭100%,定性诊断率为86.6%,此技术可清楚显示胰胆管的形态,显示各种胆道疾病的异常改变,诊断符合高.结论 MRCP对胆石症、恶性胆管梗阻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等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高于其他影像检查.

  •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汪瑞民;张涛;郭彩风;张超;王权;王绪

    目的 研究自由呼吸状态下结合三维导航技术,对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CMRA)的成像,以评价此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1.5T超导型MR扫描仪和心脏相控阵线圈,采用脂肪抑制,心电向量门控,使用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B-TFE)多角度双斜面扫描,结合三维自动导航技术(3D-SELF-Nayigator)对35例检查者进行CMRA成像.结果 自由呼吸导航CMRA具有非创伤无需屏气检查,可重复性和任意性,适用范围广.全部受检者均能合作完成检查,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近、中段显示满意率为97.14%(34/35);CMRA总显示成功率为91.42%(32/35).结论 自由呼吸导航结合B-TFE序列CMRA,对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显示满意,可初步用于临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筛选检查.

  • 肝门区胆管癌CT与MRI的对比研究

    作者:梁海毛;蔡曙耘;王雪松;董延江

    目的 探讨CT与MRI在肝门区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区胆管癌的CT与MRI表现,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显示情况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与MRI对肝门区胆管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4.21%、100%,19例肝门区胆管癌CT与MRI均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的扩张,CT显示肝门软组织肿块16例,胆管壁浸润0例,门静脉受累4例,淋巴结肿大5例,相应MRI显示分别为17例,2例,6例,7例.结论 CT与MRI均是肝门区胆管癌的有效检查方法,MRI在显示肝门区肿块大小、范围、胆管壁浸润程度、门静脉受累以及淋巴结肿大方面比CT更具有价值.

  • 继发性门脉海绵样变性螺旋CT的诊断

    作者:韦红星

    目的 分析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34例经临床证实的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MS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10例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方法进行血管成像.结果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扩张增粗,门静脉走行区可见迂曲扩张、素乱的静脉血管影;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异常灌注;显示原发病灶.结论 螺旋CT可优化门脉侧支循环显示,是诊断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有效检查手段.

  • 新型口服对比剂茶在HRCP中的临床试用

    作者:景传博;韩庆森;开治国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口服对比剂-茶叶(日照绿茶)为原料研制的磁共振口服阳性对比剂在腹部MRCP诊断中的价值和可行性,为临床MRCP检查应用提供一种理想对比剂,以进一步促进MRCP检查的发展.方法 以水为参照物,将不同浓度的荼对比剂置于磁共振中进行同一序列的扫描,比较不同浓度的茶对比剂时成像信号的影响.在相同情况下选择17例志愿者对口服茶对比剂前后进行MRCP成像,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综合.结果 不同浓度的茶对比剂产生不同的信号,清晰度不同,经体外试验确定佳浓度的茶中,锰的浓度为12.04±0.22mg/L.此浓度下的茶对比剂,信号与水相反,即T1高信号,T2低信号.MRCP成像抑制了胃、十二指肠道内的液体高信号,使胰胆管周围背景干净,突出胰胆管内的液体高信号成分,图像质量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 茶作为天然饮品,服用后安全,无毒副作用,对胃肠道无刺激,在肠腔内不发酵,不产生气体,充盈肠腔充分,保证肠腔内信号均匀一致.利用茶叶中锰的特性将茶作为磁共振MRCP检查口服阴性对比剂,不需要经过药物试验即可应用.在MRCP检查中应是一种理想的口服对比剂.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作者:胡明杰;张进;李建华;祝遵辉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结果 发病部位:食管1例,胃19例,十二指肠6例,空肠4例,回肠2例,结肠1例,恶性21例,艮性12例.CT表现为外生性或内生性肿块,大径范围3~43cm,<5cm者10例,>5cm者23例,23例大于5cm肿瘤中19例为恶性间质瘤.21例恶性闯质瘤中15例中心伴有坏死囊变;实性部分均表现为延迟强化.CT分型:粘膜下型15例,肌壁间型8例,浆膜下型10例.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主要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肿瘤与胃肠道相连部位以外的管壁结构保持正常,部分伴有囊变坏死,增强后呈现逐渐强化.CT能较高的检出胃肠道间质瘤.

  • 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技术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孙英;何丹;丛林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二维、三维成像的有关影像学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泌尿系梗阻病例27例,行16层螺旋CT扫描,将原始数据重建后传至工作站(Vitrea2,Version3.4,Toshiba),应用多平面成像(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尿路成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泌尿系结石7例,肿瘤10例,感染4例(慢性炎症3例,结核1例),盆腔手术致输尿管医源性破裂1例,迷走血管压迫狭窄1例,先天畸形2例,输尿管外压性梗阻2例, 结论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操作简便,能可靠地显示泌尿系统结构.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比静脉肾造影有更高的显影率.MSCTU重组图像清晰,对泌尿系肿瘤、结石或其他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 腰椎管内椎间盘游离髓核的MRI诊断

    作者:黄祖平;李秋云

    目的 观察腰椎管内椎间盘游离髓核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腰椎管内椎间盘游离髓核患者MRI征像.结果 28例腰椎管内游离髓核均位于硬膜外间隙前部,游离髓核在椎管内向上游走5例,向下游走19例,向后水平游走4例;占据右隔区14例,左隔区10例,中线隔区4例.游离髓核与供体椎间盘髓核呈等或稍低信号,5例见班点状钙化呈更低信号,其形态呈圆形、卵圆形及片带状不规则形.其中5例行GD-DTPA对比剂增强扫描,病灶中心均无强化表现,边缘均有环形中,高度强化.结论 正确的扫描方法能准确显示腰椎管内游离髓核,MRI是确诊的首选方法.

  • 磁共振全身弥散在淋巴结肿瘤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兴荣;李顺振;张家权;张峻;邱妮妮;陈华东

    目的 探讨全身MR弥散加权(WB-DWI)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淋巴结肿瘤性病变患者19例,1.5THDe MR进行全身MR-DWI轴位分段扫描,利用软件包将各段图像拼接重建呈全身图像.结果 所有患者全身WB-DWI检查顺利,且全身WB-DWI对肿瘤淋巴结的显示较敏感.结论 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是一种快速,行之有效的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多层螺旋CT检查对颈动脉体瘤术中处理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坚;曹代荣;李银官;王弘岩;游瑞雄;林永堃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颈动脉体瘤术中处理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CT及CTA结果与术中所见的吻合情况.结果 11例申单侧8例,双侧3例,共14个肿块,术前CT显示7侧肿块仅推移颈内、外动脉,术中完成单纯瘤体剥除;7侧颈内动脉完全被肿块包裹,3侧合并管腔不规则狭窄者术中均行血管重建,1侧管腔闭塞者切除肿块及颈动脉分叉,3侧管径正常者行瘤体剥除术,术后恢复良好.CT表现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结论 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对预测颈动脉体瘤术中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两种64层CT尿路成像方法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的比较

    作者:庄启湘;胡春洪

    目的 比较两种64层CT尿路成像(CTU)方法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包含两组资料.一组为阳性法组,收集B超提示输尿管结石,行静脉肾孟造影(IVP)的患者共36例,患者行IVP检查后接受64层CT平扫:另一组为阴性法组,收集23例急性肾绞痛疑为输尿管结石直接行64层CT平扫.将上述两组原始资料传送至工作站,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进行图像后处理,比较KUB+IVP与CTU的诊断输尿管结石阳性率、阴性法CTU与超声的诊断输尿管结石阳性率以及阳性法CTU与阴性法CTU的诊断输尿管结石阳性率,用SPSS12.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 (1)阳性法组36例输尿管结石中,KUB+IVP诊断正确者20例,阳性法CTU诊断正确者31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P<0.05):(2)阴性法组23例输尿管结石中,阴性法CTU诊断正确者22例,B超诊断正确者15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P<0.05):阳性法CTU与阴性法CTU诊断输尿管结石正确率无明显差异(χ2=0.55,P>0.05).结论 阴性法CTU与阳性法CTU对输尿管结石诊断率优于B超,KUB+IVP;阴性法方便快捷、不需使用对比剂,尤其适用于肾绞痛患者的检查.

  • HRCT在长期煤工肺间质改变的应用

    作者:谢胜利

    目的 探索长期煤工肺间质改变的HRCT表现特征.为防止尘肺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随机抽取井下煤工118例作肺部常规CT,然后在主动脉弓顶、隆突水平、气管分叉下3cm、右膈上2cm、及重点兴趣区作HRCT,层厚1mm,高空间分辨算法对图像表现进行研究.结果 本118例有98例肺HRCT的显示了肺小叶间隔增厚、小叶核心改变及小叶间质增厚、肺结节阴影,磨玻璃密度,和低密度改变等肺间质的特征.结论 HRCT能够较早期的显示长期从事井下煤炭作业者肺问质形态改变,在对尘肺早期筛查中亦具有重要价值.

  •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应用

    作者:党连荣;王都;谢君伟;左庆国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局限性.方法 采用16层螺旋CT对27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检查,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行平扫,扫描完毕后将原始数据传输至螺旋CT工作站,经分别选择采用VE、MIP、VR、MPR等三维图象后处理.结果 发生于膀胱三角区21例,其中累及输尿管开口区17例(右侧12例、左侧5例).右侧壁4例,左侧壁2例.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形态特征侵犯程度转移部位等方面价值各有不同.结合使用可以相互弥补,极大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性.结论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及显示癌灶的具体部位及比邻关系更加直观,逼真.

  • 心肌梗死的动物模型制作

    作者:靳激扬

    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主要致死因素之一.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研究目的不同则所需的动物模型平台亦不同,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有效建立是完成相关实验的前提,对研究急、慢性心肌梗死的病理演变过程、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模型 动物
  • 超急性脑缺血再灌注MRI弥散及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红;荣玉涛;徐凯

    目的 运用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研究栓塞前、后及溶栓后脑组织不同区域的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其判定半暗带的价值.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280~320g),随机分成3组A、B、C组,A组为对照组(n=10),B组为缺血2小时组(n=5×5),C组为缺血6小时组(n=5×5).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于再通前及再通后2h,24h用Signa Profile3.0T MRI分别行大鼠脑冠状位弥散成像,灌注加权(perfusion weightedimaging,PWI)评价血流再灌注情况.结果 A组(假手术组)DWI及脑血流灌注NEI参数图均未见异常.B组(缺血2h再灌注组)再通前DWI出现大片浅淡的高信号,灌注图示大面积的灌注减低区,DWI异常面积明显小于PWI异常面积;再灌注后2h及2 4h DWI异常面积较灌注前稍缩小(P>0.05),灌注图像上,血流逐渐基本恢复,rNEI值逐渐升高,DWI异常面积与PWI异常面积趋向一致.C组(缺血6h再灌注组)再通前DWI出现大片高信号,范围与PWI基本一致:再灌注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DWI面积无明显变化,灌注图像上,血流恢复不均,局部存在灌注缺损.结论 磁共振脑血流弥散及灌注成像可定量地提供脑组织血流量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可提供脑组织的病生理状态、判定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溶栓可能性的评估手段.

中国CT和MRI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