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国CT和MRI杂志

中国CT和MRI

中国CT和MRI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중국CT화MRI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131
  • 国内刊号: 44-159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CT和MRI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成林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正常成人脑外段视神经的MRI研究

    作者:毛青;田伟;杨亚英;包颜明;李宗芳;徐江波;周泽俊

    目的评价正常成人视神经-眼平面(NOP)视交叉以外段颅神经的MRI表现,建立正常标准.方法随机选择正常成人志愿者50例,采用GE1.5 T MR/i echo speed plus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及相控阵头线圈,成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SET1WI)和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SET2WI);扫描方位以NO2P平面为基准扫描.分别测量两组视神经眼球后神经膨大段直径、眶内段视神经直径、长度,管内段视神经直径及该段视神经起始至同侧视交叉的长度,后者与眶内段视神经长度之和即代表颅外段视神经的长度.结果NOP平面上,正常人眼球后神经膨大段直径为4.2±0.56mm,眶内段直径为3.1±0.45mm、长度为24.6±2.88mm,管内段视神经直径为3.2±0.49mm,至同侧视交叉的长度为18.7±2.40mm,颅外段视神经的长度为43.3±3.83mm.统计分析,正常成人组内性别和年龄、双侧视神经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NOP平面评价视神经有很大优势,MRI可以很好显示视神经的形态,是研究其解剖和疾病的有效检查手段.

  • 移动式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国昭;何仕诚;滕皋军;郭金和;邓钢;方文

    目的探讨移动式C臂DSA机与CT联合导向下行介入治疗的定位、操作方法及意义.方法将移动式C臂DSA机与CT机组成联合机.先用体表标记尺与CT扫描来确定穿刺点,测量出进针的角度及深度.在C臂机实时透视监视下将穿刺针穿刺达病变部位后,再作CT扫描证实.后在C臂机实时透视下完成药物注射治疗.共治疗142例,主要包括: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经皮肝穿刺治疗肝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经皮肝脓肿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手术,经皮穿刺椎体骨活检术等.结果在组合机导向下行介入手术142例共158次操作,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移动式C臂DSA机与CT机联合导向操作简便,具有定位准确、实时监视的优点,为介入治疗提供了更加安全的导向方法,扩大了介入放射学的应用范围.

  • 螺旋CT成像后处理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

    作者:冯友权;夏俊;葛湛

    目的探讨螺旋CT成像后处理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例腰椎峡部裂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重建(SSD)重建图像的CT表现.结果MIP和MPR显示峡部裂良好,20例38处均能显示,前者更清晰;SSD图像显示椎体滑脱良好,16例椎体滑脱均能显示;峡部断裂断端骨赘形成7例,纤维组织增生或骨痂形成6例,侧隐窝狭窄6例,黄韧带肥厚3例,椎间盘突出5例,椎间孔狭窄12例,斜轴位或矢状位MPR均能很好显示.结论"断翼征"、"断柄征"、"断颈征"、"环裂征"是腰椎峡部裂特征性的CT表现,螺旋CT的多系列重建图像对峡部裂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螺旋CT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髋臼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徐和平;高雅君;何四平;金科;伍光春

    目的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进行髋臼形态学观察和三维髋臼指数测量,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髋臼形态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对47例61髋进行三维CT观察,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技术(SSD)研究髋臼的形态和缺损的类型并测量三维髋臼指数.结果轴位上7个半脱位髋臼圆弧形基本存在,深度稍变浅;54个全脱位的髋臼呈三角形或类三角形改变,其深度变浅;61个髋臼的三维CT显示髋臼缺损类型包括轻微缺损9髋(14.7%)、前上缺损17髋(27.9%)、中上缺损30髋(49.2%)、全缺损5髋(8.2%),髋臼缺损部位与股骨头脱位密切相关.上髋臼指数的改变程度明显大于前、后髋臼指数的改变,即上髋臼指数明显大于正常(P<0.01).结论三维CT能够更好地反映髋臼的形态,确定髋臼缺损的类型,在手术方案制定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诊断

    作者:肖树恺;韦日宇;宋昌磷;杨广夫

    目的研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诊断.方法2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中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7岁.20例均行CT平扫和B超检查,14例行CT增强扫描,4例行MRI扫描,2例行DSA检查.结果单侧肾肿瘤18例,双侧2例.20例见22个肿瘤,7个位于肾实质或肾窦内,15个位于肾包膜处.肿瘤平均直径9.14cm,内均见脂肪密度组织.4例肿瘤内有出血灶,2例肾包膜血肿,3例侵犯肾静脉.结论含有脂肪组织的肾肿瘤应诊断本病.

  •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诊断价值

    作者:王学成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早期CT征象.方法对3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首次CT检查和复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首次CT检查在外伤后0.5~3.0 h,主要CT表现: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局部脑实质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25例;脑室、脑池变窄,中线结构偏移20例;硬膜下血肿4例,硬膜外血肿2例.(2)外伤后12~72 h复查CT,迟发血肿位于额叶20例,颞叶9例,顶叶3例;血肿直径0.5~5.0 cm,其中小于3.0 cm者28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早期CT征象及血肿出现时间有其特点,对临床及时正确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老年人肺结核的CT影像特点

    作者:赵欣;李鹏;曾红辉;龙健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的CT影像特点,评价HRCT在判断老年人肺结核活动性或复发方面的作用.方法总结老年组(50例)、中青年组(35例)共85倒肺结核病例的CT及HRCT检查所见.分别对两组病变部位及范围和病灶类型进行对比.结果病变部位:老年组肺结核多累及两肺或两叶以上,其出现率74.0%及82.0%,分别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48.6%及5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变仅累及下叶或病变仅累及肺基底部或(和)前部(舌叶.中叶.上叶前段)的出现率老年组为4.0%及2.0%,分别低于中青年组的25.7%及1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灶类型:老年组支气管壁增厚(80.0%)、空洞(44.0%)、网状结构(66.0%)、纤维带(84.0%)、支气管扩张(64.0%)、肺气肿(74.0%)及毁损肺(18.0%)的检出率均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不确定模糊结节(66.0%)的检出率低于中青年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小叶中心结节或分支线性结构、树芽征、叶段实变、毛玻璃样改变在两组间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肺结核多累及两肺或两叶以上,病变仅累及下叶或仅累及肺基底部或(和)前部者不多见;肺结核转归征象与肺结核活动性征象共存.HRCT是判断肺结核活动性或复发方面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 小儿急性感染性中毒性脑病CT诊断

    作者:林逢春;杨曼;杨敦欣;谭理连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感染性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结果本组共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3个月至9岁.原发性感染为细菌性痢疾14例,呼吸道感染7例.CT表现为脑室、脑沟、脑池变窄10例;脑室、脑沟、脑池消失,白质与灰质境界模糊不清5例;2例出现基底节脑实质低密度区.CT复查出现脑萎缩3例,脑实质内软化灶2例.5例CT征象较轻者复查均呈正常表现.结论本病多发于婴幼儿,结合临床急性感染性疾病病史,CT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CT可显示脑损伤的程度、性质以及范围,有助于临床预后的估计.

  • 脑血管磁共振仿真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兴华;张崇杰;郑国芳;朱素梅;樊锐强;刘起旺

    目的探讨磁共振仿真内窥镜在脑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 方法运用磁共振仿真内窥镜技术对100例受检者脑血管进行观察,并与常规MRI、MRA、DSA及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正常63例,表现为圆形光滑的管腔,可观察到7~8级以上的分支血管;血管性病变37例,包括:血管狭窄15例,表现为血管内表面不光滑、侧壁分支开口数目减少及行进中视野缩小;血管闭塞9例,在MRVE重建时,闭塞处3D导航路径不能完成,但在其近段或远段仍可进行成像和观察;动脉瘤13例,透过不规则的动脉瘤入口,可见粗糙不平的瘤内壁.结论磁共振仿真内窥镜可通过血管内膜面光滑程度、侧壁开口的形态及数目、管腔大小等对病变进行判断,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 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

    作者:胡元明;王立振;魏玮;李春生;梁长虹

    目的研究小肝癌(SHCC)在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比较各期的检出率,提高诊断水平.方法12例患者以2.5~3.0 ml/s注射100ml对比剂,分别于注射后25s、70 s及5min后分别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观察SHCC在各期的强化方式,统计各期的检出率.结果共发现15个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80%、60%和73%.动脉期敏感性高于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联合检出率明显增加达到93%.结论SHCC的增强表现形式多样,螺旋CT增强扫描可充分显示SHCC各期的增强表现,正确评价其血流变化,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 双倾斜角度CT扫描在肺部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潘少辉;舒荣宝;王粮钢;陶自坚;钟康

    目的探讨肺末梢结节不同角度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例原发性肺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横轴位CT扫描及双倾斜角度CT扫描.从毛刺征、切迹征、棘状突起征、胸膜凹陷片、血管关联征、空气支气管征像等方面,观测肺末梢型结节在双倾斜角度CT扫描上的显示率,并与常规横轴位CT扫描作比较.结果毛刺征、切迹征、棘状突起征、血管关联征在双倾斜角度CT扫描上的显示率达100%,空气支气管征66.66%,胸膜凹陷征83.33%;而常规模轴位CT扫描空气支气管征显示仅1例,显示率为8.34%;胸膜凹陷征显示率亦低,显示不清楚达5/12(41.66%).结论双倾斜角度CT扫描与常规横轴位CT扫描比较,影像学特征表现显示更明显,特别是胸膜凹陷、空气支气管征的显示更优.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张伟雄;卿安蓉;陈国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颌面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颌面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层厚1 mm或2 mm,在此基础上进行骨密度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不同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并与X线平片对照.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再现了颌面骨折的病理解剖全貌,38例均能清晰直观地显示颌面骨折的部位、骨折线走向及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据此分别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中33例行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5例采用保守疗法,治疗后咬合功能及面部外形均恢复正常.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有助于理解颌面骨折的三维立体形态和复杂的病理解剖关系,为拟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MRCP诊断及意义

    作者:吴晓鸣;王玉婷;曾飞雁

    目的探讨MRCP对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MRCP影像资料,并与B超、ERCP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例MRCP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管扩张,直径1.5~10.0 cm.其中,单纯胆总管扩张8例,肝内、肝外胆管同时扩张2例,单纯肝内胆管扩张3例.与B超、ERCP或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RCP能清楚显示扩张胆管的部位、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 外伤后肾梗塞皮质缘征的CT表现

    作者:杨帆;李继明;孙桂英;张宁

    目的评价外伤后肾侧支循环代偿肾皮质缘征的CT表现、发生时间及短期的变化,探索CT检查明确诊断的佳时间.方法回顾性研究20例经增强CT扫描确诊的外伤后局灶性或全肾梗塞病例,评价梗塞的大小及肾皮质缘征出现的时间与行CT检查的时间的关系.结果表现肾皮质缘征14例,其中8例多次行CT检查,早出现时间是外伤后8 h,平均出现时间7 d;未表现肾皮质缘征的6例,CT检查均在外伤后10h内进行,平均时间4 h.结论肾脏外伤后侧支循环至少需要8 h才能开放,并在CT扫描中显示出来,外伤后1 w行CT检查肾皮质缘征显示的阳性率高.

  • 坐骨结节囊肿的CT诊断

    作者:郭奕群;吴茂雄;郭仕涛

    目的探讨坐骨结节囊肿的CT表现及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坐骨结节囊肿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摄骨盆正位X线平片及行CT平扫,其中2例尚行CT增强扫描.结果12例骨盆正位片示坐骨结节骨质及其附近软组织均未见异常改变;CT平扫于坐骨结节与臀大肌之间的间隙内可见单个多房囊性水样密度肿块,边欠清,其横断面略呈锥形,锥尖朝前.增强扫描示肿块内无明显强化,但分隔及边缘可有轻度强化,且厚薄不均.结论坐骨结节囊肿的CT表现较有特征性,CT扫描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颅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郭世萍;孙静;鱼博浪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目前唯一能够检测活体组织器官能量代谢和生化改变的无创性技术,可对给定组织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分子结构、浓度和化学环境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1].

  •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1例

    作者:李海峰;邓毅书;冷静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racheobronchopathia osteochondroplastica,TO)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下有多发性骨质或软骨组织结节状增生并突向管腔的良性病变,可引起管壁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阻塞.1855年Rokitansky首次描述该病,迄今国内外对此病的报道均较少.这与本病的发病率不高,以及人们对本病认识不够有关[1-3].

  • 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瘘1例

    作者:朱海峰;范家栋

    病例资料患者男,73岁.因活动后心悸、气急、胸闷入院.行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在心电门控下,100 ml对比剂+40 ml生理盐水以4 ml/s经肘静脉注射,注射开始20 s后启动扫描,采集原始数据.于60%R-R间期处行轴位、斜位大密度投影(MIP)、三维容积再现(VRT)重建.左室游离壁表面见粗大、迂曲走行的血管,管径8~10 mm,宽处超过10 mm.部分血管段呈囊性扩张.其近端与冠状动脉左主干延续,远侧呈囊状,终止于左室后下壁接近房室沟处(图1,2);该处心室壁极薄,可见线样对比剂影与左室腔相通(图3).轴位冠状动脉左主干层面可见正常的左前降支及左旋支显示(图4).常规选择性冠状动脉对比示第一对角支迂曲扩张,呈腊肠样改变,远端瘤样扩张,末端可见对比剂呈雾状向左室后下壁喷入.诊断:对角支与左心室冠状动脉瘘.

  •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的MRI表现附2个家系报告

    作者:董江宁;刘啸峰;马力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hereditary cerebellar ataxia,HCA),又称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spastic ataxia,HSA),属介于脊髓型至脑干小脑型及小脑型之间的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包括Sanger-Brown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小脑实质萎缩及脊髓小脑萎缩等[1].1893年Maire详细描述了一组相似的共济失调病例,故本病也称Maire共济失(Maire ataxia)[2].HCA是一大类临床表现比较相似、遗传方式比较一致的遗传异质性疾病,是HA的较常见类型,但临床上少见.本文报告2个家系,观察HCA的MRI表现特点.

  • 磁共振泌尿造影的临床应用

    作者:卢延;张雪哲

    概况磁共振水成像(MR hydrography)是近年磁共振成像重大进展之一.此新技术无放射性损伤,非侵袭性,不需要插管和注射对比剂,安全可靠,患者无任何痛苦.磁共振水成像应用于临床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包括磁共振(MR)胰胆管造影,MR泌尿造影,MR椎管水成像,MR涎管造影,MR内耳淋巴管造影,MR鼻泪道造影,肠梗阻MR水成像,MR输卵管成像,MR精囊曲管造影和双成像等.

中国CT和MRI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