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进展

    作者:戴亚辉;祝晓忠

    肱骨近端骨折是成人上肢骨折中的常见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 4% [2],发生率约为 64.3~98.7 / 10000 [3-4],并逐年升高,其中肱骨大结节骨折占到约 20% [5-6].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低能量损伤,其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4,6-8].临床上,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多数移位不明显,可保守治疗,但这类患者更易漏诊,且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仍有二次移位的风险.对于移位比较明显的患者,由于可能会影响肩关节稳定性,从而引起远期肩关节活动障碍,多建议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与器械的进步,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方法多种多样,此综述回顾既往文献,就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肱骨 骨折 肩骨折 综述
  • 保留肱骨内、外髁的全肱骨假体置换术(附2例报告)

    作者:李国艳;徐万鹏

    目的介绍一种肱骨干肿瘤全肱骨假体置换术后保留肘关节功能的新方法.方法设计保留肱骨内、外髁的肱骨假体,在切除能保留肱骨远端5~7cm内肱骨瘤段,安装假体.结果观察术后0.5~1年,患者近期效果好,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切除完整肿瘤无复发.结论通过改用保留肱骨内、外骨髁假体置换,保留了患肢肘关节的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肱骨 假体 置换 肿瘤
  • 肱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二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铁涛;王万明;张志宏;韩雪松;孙效棠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曾被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可以累及全身多种脏器,包括肺、肝脏、皮肤、黏膜组织以及淋巴结,好发于儿童和年轻人,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单灶性病变或多系统病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多数研究认为是肿瘤性病变[1] ,也有学者认为是免疫调节异常所致的疾病[2] .发生于肱骨的LCH则更为少见,我院手术治疗肱骨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 骨肉瘤误诊为动脉瘤样骨囊肿二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胡晓晖;施鑫;吴苏稼

    骨肉瘤是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大约百万分之六的儿童和百万分之二的成人会发生骨肉瘤.骨肉瘤通常发生在长骨,尤其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它们往往具有高侵袭性,大约20%的患者发生转移[1].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瘤样病损,是一种膨胀性、出血性、多房性囊肿,约占良性肿瘤的2.2%.男、女之比约为1.4∶1,好发于四肢长骨部位,依次是股骨、胫骨、肱骨.

  • 婴儿肱骨近端巨大单纯性骨囊肿一例

    作者:苏巍;李东利;庞伟峰

    单纯性骨囊肿( simple bone cyst,SBC )又名单房性骨囊肿( unicameral bone cyst,UBC ),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长骨干骺端的骨组织良性瘤样病变,94%发生于肱骨及股骨近端[1],其发病原因不明。我院收治1例发病不足8个月的婴儿肱骨近端巨大 SBC 病例,现报道如下。

  • 左肱骨骨内脂肪瘤一例报告

    作者:刘彦宾;吕智;郭贵明;郭志军

    骨内脂肪瘤非常罕见,国内文献报道约30多例.骨髓内虽有大量的脂肪组织,但脂肪瘤却十分少见,而肱骨骨内脂肪瘤尚未见报道.我院收治1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报告证实,现报道如下.

  • 钢板-假体复合体重建长节段受累的肱骨上段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作者:尉然;郭卫;杨荣利;汤小东;燕太强;李大森;杨毅;姬涛

    目的 (1)描述钢板-假体复合体(plate-prosthesis composite,PPC)的设计、重建过程及效果;(2)描述长节段受累肱骨上段肿瘤切除后的假体重建效果;(3)将PPC的重建效果与传统肱骨上段假体(proximal humeral prosthesis,PHP)进行比较.方法 选自2007年8月至2017年2月于我中心手术治疗的17例长节段受累肱骨上段肿瘤患者[男9例,平均年龄(23.9±17.1)岁]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经肩关节的肱骨上段肿瘤瘤段截除术,平均截骨长度为(19.8±3.4)cm,占肱骨全长比例平均为(71.5±6.3)%.笔者按重建方式将患者分为PPC组(8例)和PHP组(9例).PPC组重建方式为:假体近段与常规组配式肿瘤型肱骨上段假体相同,假体柄根据剩余肱骨的长度及髓腔直径预订制为较为粗短的外形;在假体体部中远段预置3个横行钉孔,其孔距与所选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的钉孔孔距一致,其方向被设计为可在保证肱骨头角度良好的同时使钢板与肱骨下端外侧骨面贴合;重建过程中先以骨水泥法固定假体柄于剩余肱骨髓腔中,后以螺钉将适宜长度的肱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固定于假体表面及肱骨表面.术后患肢功能应用MSTS 93上肢功能评分评估,将影像学有机械性假体相关并发症表现定义为影像学机械性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将假体生存期定义为自手术至发生影像学机械性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时间.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4.8±28.3)个月.5例(29.4%)发生影像学机械性假体相关并发症,均未行二次手术,平均术后假体生存期为(79.0±15.4)个月.PPC组8例平均手术时间(3.2±1.4)h,平均术中出血量(275.0±146.4)ml.患者术后MSTS 93上肢功能评分平均为22.5±2.4(75.0±8.2)%,无患者发生影像学机械性假体相关并发症.与PHP组患者比较,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影像学机械性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应的假体生存期的比较中,PPC组显著优于PHP组(0:55.6%,P=0.020,77.0:51.5±18.7,P=0.029).结论 长节段受累肱骨上段肿瘤切除后应用假体重建可恢复一定的上肢功能,但其机械性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应用PPC假体重建可在达到与PHP重建方式相似的术后功能且不增加手术复杂度与风险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因而可作为长节段受累肱骨上段肿瘤切除后的理想重建方式.

  • 肿瘤假体置换在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永贵;刘江涛

    目的:探讨肿瘤假体置换在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10年1月,我院治疗的32例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其中骨肉瘤10例,尤文氏肉瘤6例,骨巨细胞瘤7例,转移癌5例,软骨肉瘤4例。肩关节功能重建的方法是采用定制的人工肩关节肿瘤假体,术后根据Enneking骨骼肌肉肿瘤术后肢体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1~5.3年(平均4.2年),32例中2例死亡,2例复发,1例发生假体周围慢性感染,2例发生肩关节半脱位;所有患者肘、腕关节和手的功能基本正常,肩关节外展60°~90°(平均75°),前屈35°~55°(平均45°),后伸40°~60°(平均50°),内收15°~20°(平均17.5°)。根据Enneking的骨骼肌肉肿瘤术后功能评分系统对32例进行评估,低11分2例,高28分2例;其中24~30分14例,18~23分9例,12~17分7例,12分以下2例,优良率为71.9%。结论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在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不仅能保留患肢完整的外观形态,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上肢的功能,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治疗方法。

  • 肱骨连接器重建肱骨干转移癌切除后骨缺损的研究

    作者:徐美涛;张帅;王嘉嘉;王序全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连接器重建肱骨干转移癌手术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1月,我科采取定制型肱骨连接器重建肱骨干转移癌切除后骨缺损的6例,其中女2例、男4例;年龄50~63岁,平均 (57.5±4.8) 岁.左侧肱骨干转移癌2例、右侧4 例.统计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行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评分评价患肢疼痛情况;术后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 (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system,MSTS) 保肢评分系统随访评价患肢功能.结果随访 6~32 (平均 16.5) 个月,手术时间95~120(平均 104.5) min,术中出血 300~800 (平均 491.7) ml.本组6例中,除1例术后周围软组织内复发转移灶、1例连接器近端柄部出现无菌性松动并翻修外,均未发生桡神经及肱动脉损伤、上肢不等长、感染、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及安全性问题.术后 3个月患肢VAS评分平均 (1.7±1.5) 分较术前平均(5.0±1.4) 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3个月患肢 MSTS 评分平均 (24.8±2.1) (22~28) 分.结论肱骨连接器重建肱骨干转移癌切除后骨缺损,不仅临床疗效满意,而且术中操作方便、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肱骨干转移癌的姑息性外科治疗一种较好的重建方法.

  • 肘关节损伤治疗之我见

    作者:蒋协远;查晔军

    笔者在2015 COA大会上作了关于“肘关节损伤治疗进展”的报告,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之邀,撰写一篇相关述评。目前国内在肘关节方面的认识和治疗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临床上肘部创伤的总体治疗效果仍不令人满意,仍是治疗难点之一。治疗后出现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关节对合异常及肘和前臂功能障碍仍十分常见。笔者现就肱骨髁间骨折、全肘关节置换、肘关节复杂骨折脱位和肘关节僵硬松解术这四个热点谈谈肘部创伤的治疗现状和笔者的体会。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勇;姜保国

    骨折是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形成,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个人乃至于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老年人当中,近端肱骨、前臂、腕部骨折约占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1/3.在美国,25%的绝经期妇女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澳大利亚的Dubbo,1989~1996年对60岁以上患者的随访资料表明,每一万人年中,肱骨以及前臂和腕部的骨折发生率,在男性中分别是22.6和33.8,在女性中分别是54.8和124.6.髋部骨折在这些骨折中是花费多的,预计到2050年,仅治疗这种骨折,全世界就要花费1.31×1011美元;其发病率在高加索人中高,亚洲人其次,黑人中低.其中,股骨近端骨折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在医疗上的费用往往超过其他类型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这种骨折中,男女比例大约是3.3:1[11,13-15].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如下临床特点:(1)绝大多数为老年人,55岁以上,且以绝经后妇女为多;(2)好发部位为桡骨远端骨折,髋部的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部骨折和腰椎骨折且可发生多处多次骨折;(3)外伤力常较轻微或骨折为自发性;(4)骨折愈合较慢,尤其是股骨颈骨折有不愈合的危险;再次骨折几率大[1,10,11].

  • 肢体骨和软组织肉瘤的化疗进展(二)

    作者:苏彦农;徐万鹏

    成骨肉瘤成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好发年龄在10~30岁间,男性多于女性.好发部位是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和肱骨上段.在初诊时,发现约有20%的病例肿瘤已发生全身转移,肺和骨骼是常见的转移部位.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对没有发生全身转移的成骨肉瘤主要用手术切除(以截肢为主)和(或)大剂量放疗进行治疗,5年无瘤存活率低于20%.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肺部转移,早期的研究认为成骨肉瘤对化疗不敏感.

  • 儿童肱骨内髁骨折克氏针贯穿骨折端固定九例报告

    作者:王来喜;程富礼;景小博;刘永立;申子龙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内髁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儿童肱骨内髁骨折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5年手术治疗的9例儿童肱骨内髁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Kilfoyle-Ⅱ型3例,Kilfoyle-Ⅲ型6例,2例合并肘关节脱位.术前详细体格检查了解肘关节的肿胀、压痛及畸形情况,肘后三角的改变情况,本组均行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CT检查,1例5岁患儿并行肘关节MRI检查以证实诊断.手术采取切开复位2~3枚克氏针贯穿骨折端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周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术后骨折均愈合良好,无肘关节畸形出现.2例术后肘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其中1例为陈旧性骨折.无伤口感染、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骨坏死、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肘关节按Dhillon评分标准,7例优,1例良,1例可.结论 儿童肱骨内髁骨折容易误诊及漏诊,诊断宜体格检查与影像学相结合.小年龄患儿X线片检查时应充分考虑肱骨远端骨骺不显影,必要时行肘关节MRI检查.治疗应早期诊断及复位固定.

  • 弹性髓内钉支撑并引流治疗肱骨骨囊肿的疗效评价

    作者:史立伟;张立军;赵群;李祁伟;吉士俊

    目的:评价弹性髓内钉治疗肱骨骨囊肿的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肱骨骨囊肿患儿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左侧15例,右侧14例,23例伴发病理性骨折。治疗年龄平均8.7岁,全部患者术前均行肱骨 X 线、CT 和 MRI 检查。治疗方法采用切开手术证实为单纯性骨囊肿之后,行骨囊肿弹性髓内钉留置术。采用 Capanna 骨囊肿评价标准。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疗效比较。结果29例中2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34个月,按 Capanna 的骨囊肿评价标准,其中7例治愈,10例愈合但残留病灶,6例提示复发,3例对治疗无反应。有效为17例,总体有效率为65.4%。χ2检验提示其与刮除植骨方法、类固醇注射方法和自体骨髓注射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弹性髓内钉方法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肱骨骨囊肿,安全、操作方便,但短期疗效并不优于其它治疗方法,没有明确的因素影响骨囊肿的疗效。

  • 婴幼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对肘关节功能及发育的影响

    作者:周维政;张立军;李连永

    目的 评价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对婴幼儿肘关节功能及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5年1月至2015年2月,我科确诊收治并随访的16例(16肘)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患儿.所有患儿骨折均为高处跌落致伤,平均受伤年龄18(11~37)个月;男10例,女6例;左肘9例,右肘7例;Salter-Harris I型3肘,Salter-Harris Ⅱ型13肘;14肘患儿骨折移位方向为后内侧,2肘后外侧移位;6肘受伤时肱骨小头次级骨化中心未出现;5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1肘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其中1肘术中应用关节造影辅助闭合复位.后随访时摄双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双肱骨正位X线片,测量肱骨尺骨角,肱骨远端前倾角及双肱骨全长,并采用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对所有患儿双肘进行评价,采用独立与配对样本t检验和 χ2检验对肘关节形态发育及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例平均随访42.3(6~98)个月,后随访时肘关节伸直角度患侧平均为5.9°(-10°~22°),健侧7.5°(3°~15°),P=0.33;屈曲角度患侧平均为124.4°(74°~135°),健侧133.1°(123°~145°),P=0.01;影像学指标肱骨远端前倾角患侧平均为47.1°(25°~59°),健侧51.9°(35°~65°),P=0.073;肱骨尺骨角平均为1.2°(-18°~14°),健侧8.8°(2°~19°),P=0.001;肱骨全长患侧平均为20.7(16.0~26.3)cm,健侧20.3(15.5~25.8)cm,P<0.001;MEPS患侧平均为85.6(70~95)分,健侧95(90~100)分,P<0.001.肱骨尺骨角分别与骨折复位方式和Salter-Harris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0.23);术后MEPS与移位方向、Salter-Harris分型以及复位方式和肱骨小头次级骨化中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35,1.00,0.93).结论 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婴幼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可获得优良的肘关节功能,但肘内翻畸形为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关节造影下辅助骨折复位,可能有利于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 老年患者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波涛;刘振宇;丁勇;解庆骐

    目的 比较老年患者肱骨髁间骨折经尺骨鹰嘴截骨手术内固定与保守治疗病例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随访的34例老年肱骨髁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19例,年龄60~ 79岁,平均68.2岁.Riseborough分型,I型6例,Ⅱ型11例,Ⅲ型12例,Ⅳ型5例.其中,22例经尺骨鹰嘴截骨行双侧钢板固定治疗,其余患者选择保守治疗或不能耐受麻醉,均以石膏夹板固定制动.采取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上肢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5.7月,短12.6月,长35.8月.手术病例22例,Mayo评分为50~94分,平均77.2分,优5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68.2%.DASH评分值为24.7分.保守病例12例,Mayo评分为40 ~ 90分,平均65.6分,优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45.4%.DASH评分值为46.6分.并发症包括3例肱骨髁上延迟愈合(2例为内固定失效所致),1例鹰嘴骨不连,2例严重的肘关节僵硬,2例尺神经麻痹.两组Mayo评分及DAS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肱骨髁间骨折手术干预比保守治疗能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恢复.

  • 脊柱原发性去分化软骨肉瘤1例报道

    作者:白雪东;侯黎升;李海峰;何勃;阮狄克

    去分化软骨肉瘤临床较少见,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股骨、骨盆及肱骨等.脊柱原发性去分化软骨肉瘤目前国内外鲜有报道.我科收治1例L1椎体原发性去分化软骨肉瘤患者,报道如下.

  •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福全;蒋协远;张德光;王俊杰

    目的 探讨C型肱骨髁间骨折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男9例,女6例;年龄18~72岁,平均36.9岁.结果 对本组患者随访3~36个月,骨折及尺骨鹰嘴截骨均未发现不愈合.按照Mayo评分为0~100分,平均81.25分,优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满意,截骨方法对术后功能无明显影响.坚强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首选方法之一.

  • 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陈健民;黄炳生;肖立军;陈文贵;廖穗祥;陈立安

    目的 探讨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本组1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了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42~67岁,平均(54.3±3.4)岁.按AO骨折分类标准,9例B2型骨折,2例B3型骨折,1例C3型骨折.结果 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17.2个月.采用Neer标准评定患者肩关节功能,其中4例大于90分,其余均在80分以上.结论 对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而言,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人工肱骨头假体安装和肱骨大、小结节解剖重建是提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疗效的关键,并且术中注意修复损伤的肩袖.术后需要求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 半肩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应用研究

    作者:贺瑞;尚希福;许翔;张文志;朱亚林;姚刚;葛畅;段丽群;程鹏

    目的 探讨半肩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Neer Ⅲ和Neer Ⅳ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要点.方法 从2005年9月~2010年10月,本组收治了33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患者,男14例,女19例;年龄62~80岁,平均73.7岁;左侧11例,右侧22例,Neer Ⅲ 13例,Neer Ⅳ 20例,行LINK半肩假体置换治疗.术后应用改良的半肩关节置换评分系统(scoringsystem-modificationforhemiarthroplasty,SSMH)评分和美国肩肘医师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 Score,ASE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3例患者中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55个月,平均28个月.SSMH评分术后1周平均评分14.5分,末次随访(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6个月)平均评分25.6分,ASES评分术后1周平均评分45分,末次随访平均为84分.结论 半肩关节置换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肩袖重建方式、假体与关节盂吻合度、术后功能锻炼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861 条记录 8/44 页 « 12...567891011...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