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羽;李茂德

    血管并发症是同种原位肝脏移植(OLT)术后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肝动脉血栓形成、肝动脉狭窄、门静脉血栓形成等,而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P)是肝移植术后一种罕见并发症,发病率约为0.62~2%[1-3].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曾遇一例,合并反复大出血,经栓塞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同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李自刚;杨家印;黄君;郭伟昌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的相关危险因素,筛选出高危因素,指导临床对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治疗.材料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11年12月所有肝癌行肝移植病例334例,其中男性200 例,女性134例.早期肝动脉血栓定义为肝移植术后三十天以内诊断的肝动脉血栓.诊断方法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肝动脉血管造影.纳入研究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受体性别、受体年龄、受体术前是否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变异、动脉吻合方式、移植术式等.结果:在334例肝癌患者中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9例(2.6%).其中肝移植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组其肝移植术后早期动脉血栓形成发病率高于术前未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将增加患者在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对于存在肝动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抗凝治疗可降低肝动脉血栓形成发病率及提高肝移植病人术后生存率.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项婷;崇杨;张冬华;江涛;王轩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肝移植术后凝血机制的影响,观察其对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于术后血液动力学稳定后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2组均治疗7 d.采用CA1500血凝仪检测患者凝血功能,采用TEG5000凝血分析仪行血栓弹力图参数(thrombelastography,TEG)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肝动脉阻力指数(hepatic artery resistance index,RI),观察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术后TEG反应时间[(6.35±1.59)min比(5.21±1.37)min,t=2.453]较对照组延长、大振幅[(58.07±5.42)mm比(61.67±5.63)mm,t=-2.532]较对照组下降、RI[(0.73±0.11)比(0.62±0.10),t=-2.948]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后发生出凝血相关并发症2例,治疗组未发生.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影响肝移植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预防HAT.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作者:黎萍;黄道中;张青萍;乐桂蓉;陆永萍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和总结6例原位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6例患者均经手术或造影证实.结果 5例肝门和肝内门静脉周围均没见肝动脉血流信号,其中1例膈下动脉分支伸入肝内形成侧支循环, 另1例术后第3天肝动脉血流信号显示,术后第5天未见肝动脉血流; 6例均见门静脉流速增高;3例肝内见坏死灶;2例肝内胆管轻度扩张;2例Glisson鞘回声增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 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应用研究

    作者:白敏;杜联芳;邢晋放;伍瑛;李凡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CDFI检查,并对其中9例肝动脉异常不能排除HAT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技术,造影剂为SonoVue.结果 10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中,98例肝动脉多普勒血流信号清晰显示,8例术后早期多切面扫查未显示肝门区及肝内门静脉周围肝动脉彩色血流信号,CDFI不能排除HAT.行超声造影后,6例肝动脉主干及分支清晰显示,走行正常,除外HAT,经随访证实;2例超声造影后肝动脉仍未显示者诊断为HAT,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或对比CT血管成像 (CTA)证实.1例患者于术后10个月CDFI检查发现肝动脉血流信号显示但频谱异常,收缩期峰值流速降低,阻力指数<0.50,收缩期加速时间延长,超过0.08 s,呈Tardus-Parvus改变;超声造影后见肝动脉密集细小且走行迂曲,诊断为HAT侧支循环形成,经CTA证实.结论 CDFI结合超声造影检查可提高肝移植术后HAT的诊断准确性.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位肝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蕾;周显礼;侯秀娟;王洪波;王虹;刘爱武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I)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对移植肝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后应用CDI连续观察1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移植肝脏形态学变化,肝动脉峰值流速(HAmax)、门静脉及肝静脉平均流速(P V mean,HVmean)等指标,并以30名健康成人男性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术后1 wk内,HAmax较正常人低(P<0.05),PVmean 较正常人快(P<0.05),2 wk以后逐渐恢复正常;肝移植术后早期的常见并发症如肝动脉血栓形成、免疫排斥反应和胆道并发症等均有其较为特殊的声像图特征;超声引导下进行的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更是诊断的金标准.结论:CDI技术对了解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的灌注情况,及早发现肝移植术后早期的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低氧诱导因子-1α和p53在肝脏低氧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杨英祥;邱宝安;夏念信;胡敏;周宁新;高丽杰;黄志强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p53及细胞凋亡在大鼠肝脏低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动脉结扎组(n=32).各组均行剖腹、肝脏骨骼化及肝素林格液肝脏灌注,肝动脉结扎组行肝动脉结扎术.术后1、3、7、14 d留取肝脏组织及血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HIF-1α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HIF-1α及p53蛋白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以评价肝损伤.结果:肝动脉结扎后肝组织HIF-1α mRNA及HIF-1α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于结扎后3 d和7 d达峰值[0.834±0.129比0.372±0.048,(7.8±3.1)%比(2.1±1.7)%,P均<0.01].肝动脉结扎组肝细胞p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于术后7 d达峰值[(41.2±9.1)%比(5.2±4.3)%,P<0.013.肝动脉结扎组肝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于术后7 d达峰值[(21.3±7.4)%比(3.7±3.5)%,P(0.01].肝动脉结扎组AL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IF-1α、p53蛋白表达及凋亡细胞都主要位于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结论:HIF-1α mRNA表达增加、HIF-1α蛋白积聚以及p53促凋亡途径的激活在肝脏低氧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高压氧治疗手术切口部位感染139例疗效分析

    作者:杨英祥;白宏伟;夏念信;安阳;祝建勇;刘鹏;吴印涛;邱宝安

    手术切口部位感染是外科医源性获得性感染。前期我们在肝移植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观察到高压氧治疗可改善切口愈合[1]。我科对82例发生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成人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鞠卫强;何晓顺;郭志勇;巫林伟;邰强;王东平;朱晓峰;黄洁夫

    目的 探讨成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的诊断与治疗,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中心共实施成人尸体肝脏移植387例.术后采用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移植肝血流.疑有肝动脉血栓形成时,采用超声造影或肝动脉造影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手术再血管化治疗及再次肝移植等治疗.结果 387例中术后共有10例患者发生HAT,发生率2.6%.发生HAT的中位时间为肝移植术后7(范围2~18)d.2例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其中1例伴肝动脉狭窄放置支架,均痊愈;3例再次手术行肝动脉重建联合肝动脉局部溶栓治疗,其中1例术后再次出现HAT,死亡;2例行再次肝移植,痊愈;3例出现肝内脓肿,严重感染,肝功能恶化死亡.死亡率为40%(4/10).结论 肝移植术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流是早期发现HAT的关键,超声造影及肝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及时采用介入溶栓、手术再血管化及再次肝移植等治疗虽然可减少患者死亡,但预防HAT发生更为重要.

  • 原位肝移植肝动脉的重建

    作者:杨占宇;董家鸿;别平;王曙光;蔡景修

    充足的肝动脉血供是保障肝移植物存活的重要因素.肝动脉血栓形成、肝动脉狭窄、肝动脉吻合口破裂等是原位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在肝移植术中正确辨别肝动脉变异、选择适宜的方式处理供、受体肝动脉并重建移植肝脏动脉血供,防止肝动脉并发症是肝移植术中关键步骤之一.1999年2月至2000年8月间,我们完成12例原位肝移植,取得良好近期疗效,本文总结肝动脉系统重建及预防肝动脉并发症经验.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3例报道

    作者:马朝来;张同琳;宋世兵;袁炯;修典荣;李选;朱建平;王德臣;蒋斌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价值. 方法对50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例,术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CDI)定期监测肝动脉血流,怀疑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者行动脉造影,确诊3例,即刻行介入溶栓治疗, 经导管分别在20分钟内予尿激酶12.5万单位、30分钟内予尿激酶25万单位和肝素50mg,及4小时内注入尿激酶60万单位. 结果 3例溶栓治疗后,肝动脉均再通.1例因二次血栓形成再次溶栓成功.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1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经开腹手术止血后痊愈,另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结论对怀疑HAT病例,应尽早行动脉造影.改进后的溶栓疗法有可能成为治疗HAT的可选择方法.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栓塞早期DSA溶栓及临床分析一例

    作者:刘亚光;陈昀;牛力春;严琦敏;宋波;周增庆;曾小兵

    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是肝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20%~75%的肝动脉栓塞,终需要再手术[1].而早期发现的HAT,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溶栓处理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肝动脉再血管化联合局部溶栓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

    作者:巫林伟;何晓顺;韩明;朱晓峰;马毅;王东平;王国栋;鞠卫强;邰强;胡安斌;黄洁夫

    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是肝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成人肝移植后HAT的发生率为1%~3%,儿童肝移植中HAT的发生率大于10%[1-3].肝移植术后HAT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处理,绝大多数需要再次肝移植才能挽救患者生命.本文就我中心肝移植术后HAT的发生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处理措施.

  • 急诊再血管化治疗成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长期预后

    作者:杨轶;赵纪春;严律南;马玉奎;黄斌;袁丁;李波;文天夫;杨家印

    目的 探讨急诊再血管化治疗成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的有效性及长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1999年2月至2013年12月925例成人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发生HAT.比较再移植、急诊再血管化及非外科治疗3种不同措施治疗HAT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对比急诊再血管化成功和失败患者的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结果 24例HAT患者中,早期17例,晚期7例.7例晚期HAT患者中3例接受再移植,4例未手术仅接受保守治疗.17例早期HAT患者中,1例行再移植至今存活;3例接受保守/介入溶栓治疗均发生院内死亡;13例接受急诊再血管化,9例成功,4例失败.对9例再血管化成功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6.2个月(5.3~88个月),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77.8%和62.2%;3例死亡,患者死亡前均未出现因HAT引起的肝脓肿、移植物功能不全或胆道并发症;6例至今存活,肝动脉血流长期保持通畅,未出现明显的HAT相关并发症及移植物失功.与4例再血管化失败的早期HAT患者相比,成功患者肝移植术后到确诊HAT的中位时间早于失败患者(3d和9.5d,P=0.005).结论 急诊再血管化治疗HAT可以长期保持肝动脉通畅,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早期诊断是确保其疗效的关键.

  • 肝移植后早期肝动脉血栓的系统评价

    作者:舒哲悦

    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early 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 EHAT)是肝移植后的严重并发症,是移植肝丢失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 作者:

    关键词: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

    作者:黄明声;单鸿;姜在波;李征然;朱康顺;关守海;钱结胜;陈规划;陆敏强;杨杨

    介入手术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已经有病例报道表明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处理肝动脉血栓形成[1,2].但是,有关介入手术治疗肝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成功经验国内外报道均较少.本研究回顾性评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应用不同血管介入技术治疗肝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性.

  •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周俭;樊嘉;沈英皓;王建华;吴志全;邱双健;颜志平;程洁敏;黄晓武;肖永胜;孙键;汤钊猷;王玉琦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 2001年4月至2004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施行肝移植220例,移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监测肝动脉血流,怀疑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者行肝动脉造影,确诊为HAT的病例均采用经肝动脉内导管持续性尿激酶溶栓治疗. 结果本组HAT发生率为2.7%(6/220).6例HAT发生在移植术后2~19 d(中位数5.5 d),经溶栓治疗后肝动脉均再通.其中1例术后2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另1例术后半年再次出现HAT,因再次溶栓失败行第二次肝移植,2个月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4例已健康存活至今,短为3个月,长已22个月. 结论 CDI检查对于早期HAT的诊断至关重要,经肝动脉内导管尿激酶持续性溶栓治疗效果良好,可作为肝移植术后HAT的首选治疗手段.

  • 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肝动脉血栓形成前移植肝内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韩红;王文平;黄备建;丁红;何婉媛;张韵华;张晖

    肝动脉血栓形成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一种血管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早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肝动脉血栓形成前移植肝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寻找可能提示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有意义的参数.资料与方法

  • 肝移植术后合并肝动脉血栓形成与胸腔积液病人的护理

    作者:马倩红;颜碧莲;梁言珍;沈燕玲

    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 HAT)是肝移植术后为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移植肝功能丧失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发生率为3%~26%,病死率高达15%~18%[2]。HAT一旦发生,绝大多数情况下终将导致移植肝脏功能丧失,被迫接受再次肝移植。胸腔积液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48%~100%[3],国内报道为69%[4]。2015年12月我院成功救治1例肝移植术后合并 HAT与胸腔积液的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