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方法及发展趋势

    作者:马春蕾

    胎儿非整倍体异常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是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主要疾病。而神经管畸形(NTDS)是人类出生缺陷中常见和严重的畸形。目前通常的筛查方法是血清学指标如AFP、β-HCG、uE3、抑制素A等结合B超检查筛查出高危人群,再通过 CVS或羊膜腔穿刺诊断。目前国际上通过对母血中胎儿游离DNA的检测而达到非侵入性诊断的目的,成为新的产前筛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AFP β-HCG 产前筛查
  • 五种肿瘤标志物对肝癌诊断的比较分析

    作者:周正斌

    目的 比较分析五种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AFP)、血清铁蛋白(SF);速率法检测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其中,原发性肝癌59例,肝炎肝硬化患者72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120例.结果 单项测定AFP、SF、AFU、GGT、ALP敏感性分别为76.4%、72.4%、78.5%、81.2%、80.5%,五项联合检测敏感性达99.8%,与单项检测敏感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联合测定AFP、SF、AFU、GGT、ALP对提高肝癌的阳性诊断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AFP SF AFU GGT ALP 原发性肝癌
  • 在社区医疗机构中运用VIDAS检测AFP初探

    作者:夏卫;倪唯益

    目的 比较分析VIDAS 30全自动酶联免疫萤光分析仪与罗氏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各项检测参数结果的精密度和相关性.方法 选取53份新鲜血清标本对2台仪器进行AFP测定,统计学分析两种仪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两台仪器检测结果相关系数的平方在0.967 1~1.999 4之间,校正后取得了较好一致性.结论 两台仪器间相关性较好,VIDAS 30全自动酶联免疫萤光分析仪可以在社区医疗机构中运用于AFP检测,从而满足临床的需要.

    关键词: AFP VIDAS
  • 浅谈孕早期和中期连续筛查染色体21-三体综合症

    作者:何荣霞;李惠新;孙庆梅

    目的 联合孕早、中期孕妇血清标记物检测结果 和孕早期B超检查结果 ,提高对21-三体综合症(DS)患儿的检出率.方法 对孕妇在孕早期利用B超测定胎儿的NT,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中PAPP-A、Free-β-HCG的含量;孕中期检测血清AFP和Free-β-HCG的含量;孕早期和孕中期连续筛查高危孕妇行B超检查和羊膜腔穿刺,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予以确诊.结果 筛查2560例孕妇,孕早期NT高危者46例,结合血清标记物检测结果 筛查胎儿DS高危者268例,18-三体综合症高危者37例;孕中期筛查DS高危者284例,18-三体综合症高危者32例,NTD高危者33例;连续筛查均为高危者88例,其中DS高危者74例,18-三体综合症高危者14例;确诊DS者4例,18-三体综合症者1例,染色体正常的出生缺陷者5例,其中NTD者3例.结论 孕早、中期连续筛查可明显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黄疸中医证型与血清γ-GLO、AFP、CHE相关性研究

    作者:熊理贤;沈瑞南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黄疸中医证型与血清γ-GLO、AFP、CHE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黄疸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血清γ-GLO、AFP、CHE检测。结果:常见的证型依次为湿热发黄证、瘀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复合证型,γ-GLO水平与4证型组关系依次为: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复合证型<气虚瘀黄证组,AFP: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复合证型组>气虚瘀黄证组,CHE: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气虚瘀黄证组>复合证型组。湿热组与瘀热组比较γ-GLO、AFP、CH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组、瘀热组分别与其余2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组与复合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γ-GLO、AFP、CHE 对于判断慢性乙型重型黄疸中医证型、病情、辨别疾病所处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 AFP、CEA和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董菊子;邓芝云;张峰;彭俊华

    目的:探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110例原发性肝癌和152例良性肝病(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液,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FP、CEA和CA199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CEA和CA199水平分别为(60.6±80.5)μg/L、(22.2±13.9)μg/L、(47.2±28.3)U/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患者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CEA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74.6%、49.1%和45.5%,显著高于良性肝病患者;三者联合检测将原发性肝癌检测敏感率提升至92.7%.结论: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率,在原发性肝癌的筛查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AFP CEA CA199
  • 一侧卵黄囊瘤伴一侧附件缺如及子宫畸形一例报告

    作者:刘春艳;郭新建

    患者,女,18岁.因腹胀、腹痛及明显消瘦、乏力入院,自诉至今月经未来潮.体检:慢性贫血貌,下腹膨隆,可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为700ng/mL;B超示:下腹部15.2cm×15.0cm×7.5cm大小混合性包块;CT示盆腔囊实性巨大肿瘤.临床考虑为恶性肿瘤.

  • AFP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研究

    作者:刘志波;赵君慧;吴密璐;姜军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阳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分析我科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血清AFP阳性胃癌(AFPGC)患者54例,并以同期收治的67例血清AFP正常胃癌(非AFPGC)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治疗药物及生存资料进行随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非AFPGC组相比,AFPGC组患者分化程度更差(P=0.042),肿瘤体积更大(P =0.030),临床分期更晚(P =0.015),肝转移比率更高(P =0.001).AFPGC组与非AFPGC组患者的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9.3%、25.9%、3.7%和82.1%、53.7%和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个月及25个月(P<0.05).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其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预后差.需进一步研究改善其生存率.

    关键词: 胃癌 AFP 病理 预后
  • CA125、AFP、CEA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白香玲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中的CA125、AFP、CEA的水平,探讨其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血清CA125、AFP、CEA检测用电化学发光法设置正常对照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及卵巢癌组,并进行比较.结果:CA125、AFP、CEA单项检测结果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有效性低于二项和三项联合检测.结论:CA125、AFP、CEA联合检测提高了临床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有效性.

  • 彩超对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癌手术前后的诊断应用

    作者:袁迎春;哈继伟;袁晓春;任东东

    目的 探讨彩超对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癌术前术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0例肝硬化基础上肝癌手术患者,对比彩超和X线、AFP检查,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和代偿期肝硬化肝癌术后生存率及肝癌的大小与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彩超和X线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和X线定位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代偿期肝癌术后各年生存率与失代偿期肝癌术后各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肝癌和小肝癌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超对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癌的术前术后定位诊断优于X线检查,彩超诊断肝硬化明显优于AFP检查.

  • 甲胎蛋白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意义

    作者:董国芳;盛颖;宗春华

    目的寻找AFP及其异质体诊断胃癌的价值及鉴别肿瘤的来源.方法临床观察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原发性肝癌4组患者血清放免法测定AFP及其异质体的变化.结果胃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明显高于良性溃疡及胃炎组,且胃癌患者血清AFP以非结合型为主,原发性肝癌血清AFP以结合型为主.结论血清AFP及其异质体对诊断胃癌提供了新方法,且对鉴别肿瘤来源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AFP AFP异质体 胃癌
  • 新疆东、北疆地区医务人员AFP监测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杨爱学;谢奎平

    目的 了解新疆东、北疆地区医务人员AFP监测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评估培训效果. 方法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培训前后的AFP监测知识测试. 结果 312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前后AFP监测知识的测试,172名临床医生培训前总平均得分52.75分,及格率32.50%;培训后平均得分90.39分,≥60分169人,及格率98.26%; 140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生,培训前总平均得分55.00分,≥60分51人,及格率36.43%;培训后总平均得分87.50分,≥60分140人,及格率100.00%. 结论 培训前测试,发现新疆东、北疆地区医务人员AFP的监测知识掌握情况令人堪忧,培训后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人员AFP监测知识的掌握率大幅提高;应加强医务人员的AFP监测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监测能力.

  • 血清AFP、CA125、CA19-9联检在肝硬化和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笛;贾民;胡兰英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原抗原CA125与CA19-9在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原发性肝癌(PHC)组50例、肝硬化组40例、慢性肝炎组45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血清AFP、CA125和CA19-9水平.结果:PHC组血清AFP、CA125、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血清AFP、CA125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70.0%、82.0%、90.0%,CA125、AFP联检阳性率为91.2%,AFP、CA125与CA19-9联检阳性率达97.3%.结论:血清AFP、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具有互补作用,特别是对AFP阴性、低浓度的PHC更具有诊断价值.

  •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作者:朱娅兰;李丹

    患者女,22岁.于2007年7月体格检查发现HBsAg、抗.Hbe、抗-HBc-IgM阳性,肝功能、AFP及CEA水平正常.上腹部CT检查发现肝左、右叶内病灶,考虑弥漫型肝癌,不排除肝转移癌或肝海绵状血管瘤.因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及患者经济原因,未进一步诊治.2008年12月患者复查AFP、肝功能及血常规正常,HBV DNA为2.039×103拷贝/ml.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检查:肝内多发占位,考虑为肝转移癌.

  • 碘油CT可诊断增强CT和磁共振不能显示的小肝癌——关于“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不明原因’甲胎蛋白逐渐升高”的病案讨论

    作者:丁雪梅;高君;孙文兵

    1 本病例的临床特点①中年女性;②有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发病前多次复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均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③近10年来能够坚持定期体检,包括化验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等指标,以及肝脏超声检查;④近2个月来,AFP异常升高,且逐渐上升,肝功能无明显异常,谷丙转氨酶(ALT):33 U/L,谷草转氨酶(AST):42 U/L,血清总胆红素:16.2mmoL/L;⑤无腹痛、腹胀、乏力等不适,无肝大、腹部压痛、腹部包块等体征;⑥连续高质量增强CT和增强磁共振( MRI)检查均未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⑦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癌( HCC)好发倾向以及AFP对于诊断HCC的重要性等相关知识背景有明确的认知,而且,对AFP升高和存在HCC可能性有很深的恐惧心理,进一步检查的愿望比较强烈.

  • 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不明原因”甲胎蛋白逐渐升高

    作者:丁雪梅;高君;孙文兵

    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2岁.主因"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30年,甲胎蛋白升高1个月"于2007年6月入院.30年前,患者发现血中HBsAg(+),肝功能正常,未接受特殊治疗.5年前,诊断轻度肝硬化,无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病史.此后,每3~6个月定期复查,甲胎蛋白(AFP)、HBV-DNA、肝脏B超均正常,肝功能大多正常.人院前1个月在外院例行复查时发现AFP升高,为427 ng/ml,转氨酶和HBV-DNA均在正常范围内.肝脏B超检查未见异常.

  • PI3K、p-AKT及AF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作者:朱志立;米娜;李靖;黄小兵;王梁;郑璐

    目的 检测PI3K、p-AKT及AF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肝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PI3K、p-AKT及AFP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I3K及p-AKT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内,AFP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或细胞浆内.PI3K、p-AKT及AFP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66.6%和78.5%,均显著高于三者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程度.PI3K、p-AKT及AFP三者间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I3K、p-AKT及AFP的表达在肝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受AFP的高表达促进.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I3K P-AKT AFP
  • 因“HD-HOOK”效应导致检测结果弱阳性一例

    作者:孙顺爱

    探讨AFP浓度含量与“HD-HOOK”效应之间的关系,采用ELISA法,当AFP浓度相当高时,由于“HD-HOOK”效应,会使检验结果低于实际含量.

    关键词: ELISA AFP "HD-HOOK"效应
  • 血清标记物GPC3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康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glypican-3,GPC3)是一种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研究证明,GPC3表达与肝细胞癌(HCC)关系密切,尤其是小肝癌、AFP(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早期肝癌新的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能大大提高诊断效能,为提高HCC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现对血清GPC3与肝细胞癌关系进行综述.

  •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AFP、CEA和CA19-9的表达特征探讨

    作者:黄素英;黄昌明;田俊;陈华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和CA19-9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特征.方法: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12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AFP、CEA和CA19-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该3项指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血清CEA随着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增加以及远处转移而表达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随着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表达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表达水平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A、CA19-9的表达水平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

604 条记录 29/31 页 « 12...23242526272829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