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
  • 中华消化外科
  • 中华消化外科
  • 中华消化外科
  • 中华消化外科
  • 中华消化外科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 중화소화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9752
  • 国内刊号: 11-561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17
  • 曾用名: 消化外科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董家鸿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学术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选择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文稿要求

      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文字务求精练、准确、通顺,重点突出,资料可靠,层次清楚。

  1.1 栏目要求:(1)论著、外科天地、影像集锦文稿不超过6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2)院士论坛、述评、专家论坛、综述文稿不超过5000字,并附 350字左右的非结构式中、英文摘要。(3)短篇论著、大巡诊不超过3000字,前者附200字左右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后者附200字左右的非结构式中、英文摘要。(4)经验交流、病例报道不超过1500字,无中英文摘要。(5)讲座、学术动态等文稿字数视情况而定。

  1.2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暂未公布者仍以《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实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 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不得写成 Babinski′s征,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文中尽量少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建议控制在 5个以内。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和本刊规定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其余第 1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全称后括号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不超过 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

  1.3“快速通道”申请

  内容涉及重大创新和国内首创,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文稿,均可申请进入“快速通道”。作者应提供下列材料:(1)进入“快速通道”申请(创新性说明)。(2)国内外数据库的查新报告。(3)文稿的作者署名、发明权(即首创权)无争议证明。(4)作者单位有关部门开具的介绍信以及两位专家的推荐信。凡符合上述规定和要求,且获准进入“快速通道”的文稿,将由本刊编委会共同审议决定是否刊登。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2~3个月内出版。申请进入“快速通道”的稿件需交纳审稿费200~400元。

  1.4基金项目

  文稿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基金项目须附批文复印件。

  1.5著作权事项

  作者对文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文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核实。修改稿逾期1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文稿一经接受刊登,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该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1.6相关费用

  来稿需付文稿处理费100.00元/篇。确认文稿刊用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文稿刊登后酌付稿酬,送当期杂志1册。

  1.7信息反馈

  敬请作者配合本刊工作,如在本刊发表的论文荣获省、部级和全国科技成果奖,请及时将获奖论文证书复印件寄至编辑部。

  2 撰稿要求

  2.1 文题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应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 20个左右汉字为宜,英文文题不宜超过 10个实词。中、英文文题含义一致。

    2.2 作者

  2.2.1 署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

  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书面证明。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

  (1)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作者一般不超过8名。

  2.2.2 通信作者:每篇论文均需确定一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信作者,并注明其 Email地址。

  2.2.3 同等贡献作者:不建议著录同等贡献作者,需确定论文的主要责任者。确需著录同等贡献作者时,可在脚注作者项后另起一行著录“前 ×位作者对本文有同等贡献”,英文为“××and××contributedequallytothearticle”。英文摘要中如同等贡献者为第一作者且属不同单位,均需注录其单位,以、#、△、※等顺序标注。同一单位同一科室作者不宜著录同等贡献。作者申请著录同等贡献时需提供全部作者的贡献声明,期刊编辑委员会进行核查,必要时可将作者贡献声明刊登在论文结尾处。

  2.3 摘要

  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仅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须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其单位名称前加“*”。有通信作者时,在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 author:”字样开头,注明通信作者的姓名、单位(与第一作者为同一单位不需著录)及 Email。

  2.4 关键词

  每篇文章需标引关键词 3~5个。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其中文译名可参照《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2.5 研究设计

  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需交代实验分组所采用的方法;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等。临床科研设计中样本量要求计量资料≥30例,计数资料≥40例,队列研究失访率≤20%。

  2.5.1 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 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re 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论著摘要应含有 CONSORT声明(Consd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

  2.5.2 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实验研究涉及实验动物时,材料与方法中需要注明动物的许可证号,实验操作是否遵循动物伦理操作规范。

  2.6 统计学

  应尽可能详细描述有关统计研究设计及资料的表达、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与表达等。

  2.6.1 统计学符号:按 GB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

  2.6.2 统计学方法: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 t=3.45, χ2=4.68,F=6.79等)。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套用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 χ2检验。要避免用直接回归方程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验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2.6.3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对于服从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 M(Qn)方式表达,不应采用 x±s方式表达。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2.6.4 统计学的解释和表达:报告统计学检验的结论时,对 P值小于或等于检验水准(一般为0.05)的情况,一律描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情况下选用 P>0.05和 P <0.05表达即可。

  2.7 图表

  2.7.1 图(含照片):应有自明性,包括图序、图题和图注。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图注置于图下方,图题上方。图的大小以9cm×6cm为宜,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X线片、CT片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应标出左右。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2.7.2 表:采用三线表,应有自明性,包括表序、表题、项目栏、表身(数据资料)和表注。表序和表题置于表上方;图注置于表下方。遵照统计学要求绘制。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表中注释符号请用“a,b,c,d……”。

  2.8 计量单位

  实行 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有关规定和书写规则,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

  2.8.1 组合单位符号: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 ng/kg/min应采用 ng/(kg·min)或 ng·kg-1·min-1的形式。

  2.8.2 量符号:量符号一律用斜体字。

  2.8.3 计量单位和旧制单位: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血压的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 kPa的换算系数(1mmHg=0.133kPa)。

  2.8.4 参量与公差: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只可写 1次。例如:“75.4ng/L±18.2ng/L”可以写作“(75.4±18.2)ng/L”。实验方法中如涉及离心方法的,应给出具体的离心半径。如:1500r/min(离心半径为15cm)离心30min。

  2.9 数字

  执行 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2.9.1 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含4位数字),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

  2.9.2 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而不写成4×3×5cm3。

  2.9.3 数字的有效位数:同一指标数字的有效位数要一致,对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的数据,要考虑个体的变异,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保留的有效位数,如(3.6±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有效位数在小数点后1位,故应取小数点后1位,即(3.6±0.4)kg;又如:(8.61±0.27)cm,标准差的 1/3为 0.09,有效位数在小数点后 2位,故应取小数点后 2位,即(8.61±0.27)cm。百分数的有效位数要以分母确定:分母 <20,不用百分数表示,宜用分数表示;分母20~99,百分数到小数点后1位,分母100~999百分数到小数点后2位,其余以此类推。

  3 参考文献

  执行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

  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 GB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 NLM′sCiting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

  示例如下:

  [1] 黄志强,黄晓强,宋青.黄志强胆道外科手术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 董家鸿,郑秀海,夏红天,等.胆管囊状扩张症:新的临床分型与治疗策略[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12(5):370-377.

  [3] 陈规划,张琪.干细胞在肝移植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CD].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2,1(2):70-73.

  [4] Shimada M, Hashizume M, Shirabe K, et al. A new surgical strategy for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hypersplenism[J].SurgEndosc,2000,14(2):127-130.

  [5] Jablonski S. Onlune multiple congenital anomaly/mental retardation(MCA/MR) syndromes[DB/OL].Bethesda(MD):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US).1999[2013-03-20].http://www.nlm.nih.gov/mesh/jablonski/syndromes_title.html.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数据统计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无法辨别期刊质量?专业编辑老师一对一讲解,现在咨询 现在咨询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常见问题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官网?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官网网址:http://zhxhwkzz.yiigle.com/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影响因子是多少?

    影响因子:1.89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29号西南医院《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

权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5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目录文献
  • GEMOX方案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囊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包润发;吕文杰;李茂岚;龚伟;刘颖斌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评价GEM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囊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1例晚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3例;年龄为(58±12)岁,年龄范围为28 ~ 80岁.患者行GEMOX方案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取西妥昔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和阿帕替尼靶向药物治疗.观察指标:(1)基因检测情况.(2) GEMOX方案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情况.(3)GEMOX方案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基因检测情况:21例患者中,K-ras野生型19例[单纯K-ras野生型13例、K-ras野生型合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4例、合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阳性2例],HER2阳性5例(单纯HER2阳性1例、HER2阳性合并K-ras野生型4例),VEGFR2阳性3例(单纯VEGFR2阳性1例、VEGFR2阳性合并K-ras野生型2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分2例,评分为1分19例.(2) GEMOX方案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情况:21例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的GEMOX方案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其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分别为O、4、9、8例.14例(单纯K-ras野生型13例、K-ras野生型合并VEGFR2阳性1例)患者GEMOX方案联合西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其CR、PR、SD、PD分别为0、4、5、5例;5例(单纯HER2阳性1例、HER2阳性合并K-ras野生型4例)联合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其CR、PR、SD、PD分别为0、0、2、3例;2例(单纯VEGFR2阳性1例、合并K-ras野生型1例)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其CR、PR、SD、PD分别为0、0、2、0例.21例患者客观有效率为19.0%(4/21),疾病控制率为61.9%(13/21).21例患者中位起效时间为1.8个月.21例患者3、6、9个月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0.5%、71.4%、58.5%,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0.7个月.21例患者6、12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90.2%、58.6%,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5.5个月.7例合并有黄疸的晚期胆囊癌患者PFS和OS分别为8.4个月和10.4个月,14例无黄疸的晚期胆囊癌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0.5个月和14.8个月,两者PFS和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8,0.774,P>0.05).(3) GEMOX方案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病变及消化道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GEMOX方案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囊癌患者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

  • 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陈晨;张东;王林;王作仁;石磊;陶杰;白纪纲;张瑞;李起;李文智;刘德春;刘青光;耿智敏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5例行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8例,女197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30~ 88岁.根据不同肿瘤分期施行相应手术.术后根据化疗指征施行辅助治疗.观察指标:(1)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2)治疗情况:①手术治疗.②术后辅助治疗.(3)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4)随访情况.(5)影响术后预后的因素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以死亡为终点,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5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1)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超声、CT、MRI检查诊断率分别为84.06% (174/207)、85.71%(168/196)、63.11%(65/103).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CA19-9、CA125、CEA阳性率分别为55.34%(145/262)、48.06%(124/258)、46.15%(126/273).(2)治疗情况.①手术治疗:305例患者均行胆囊癌根治术,其手术方式为肝楔形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145例,肝楔形切除+D1淋巴结清扫术61例,肝ⅣB段及肝Ⅴ段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55例,肝ⅣB段及肝Ⅴ段切除+D1淋巴结清扫术11例,右半肝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9例,肝楔形切除+D2淋巴结清扫+结肠部分切除术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Tis期行单纯胆囊切除术3例,右半肝切除+D1淋巴结清扫术3例,肝ⅣB或肝Ⅴ段切除+D2淋巴结清扫+结肠部分切除术2例,肝ⅣB段及肝Ⅴ段切除+门静脉切除重建+D2淋巴结清扫术、肝ⅣB段或肝Ⅴ段切除+D2淋巴清扫+胃或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切除重建术、右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右前叶切除+胃部分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肝右前叶切除+D1淋巴结清扫术、肝右三叶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各1例.94例患者为意外胆囊癌,其中78例为外院发现至笔者单位行补救手术.21例患者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胆汁漏11例,肺部感染8例,腹腔出血2例.2例患者围术期死亡.②术后辅助治疗:26例患者行术后化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奥沙利铂12例,吉西他滨+替吉奥7例,吉西他滨+顺铂6例,奥沙利铂+替吉奥1例.(3)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305例患者术后病理学分型:单纯腺癌257例,腺癌合并鳞癌23例,腺癌合并神经内分泌癌6例,黏液腺癌5例,神经内分泌癌4例,腺癌合并黏液样癌3例,鳞状细胞癌3例,肉瘤样癌2例,腺癌合并肉瘤样癌1例,腺癌合并印戒细胞癌1例.305例患者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37例,中分化130例,低分化121例,分化程度不详17例.305例患者中,血管侵犯16例,神经侵犯32例.305例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为(8±5)枚,阳性淋巴结数目为0枚(0~9枚),其中121例淋巴结转移(跳跃式淋巴结转移26例).305例患者TNM分期:0期7例,Ⅰ期18例,Ⅱ期13例,ⅢA期137例,ⅢB期57例,ⅣA期11例,ⅣB期62例.(4)随访情况:305例患者中,245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8.0个月(6.0~70.0个月),生存时间为29.5个月(0.5~69.9个月),1、3年生存率为71.6%、45.8%.随访期间122例患者因肿瘤相关原因死亡.(5)影响术后预后的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胆红素水平、病理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肝脏侵犯、血管侵犯、神经侵犯、T分期、N分期、术后化疗是影响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因素(x2=10.26,3.96,45.89,34.64,12.75,27.05,35.09,39.44,4.4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肝脏侵犯、N分期为N2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90,1.71,1.46,95%可信区间为1.34~2.70,1.15~2.52,1.17~1.82,P<0.05),而术后化疗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比值比=0.35,95%可信区间为0.15~0.82,P<0.05).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术应常规进行D2淋巴结清扫,患者疗效满意;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肝脏侵犯、N分期为N2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化疗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 胆道镜探查及影像学检查在胆道残留结石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昆仑;李仁锋;周闯;陆旭;宋盛平;薛建锋;翟文龙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探查及影像学检查在胆道残留结石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8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18例肝胆管结石病术后行胆道镜探查及影像学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0例,女318例;年龄为(58±12)岁,年龄范围为19~89岁.观察指标:(1)行胆道镜探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胆道残留结石情况.(2)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取石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行胆道镜探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胆道残留结石情况:618例患者均行胆道镜探查,其中505例患者胆道镜检查前行影像学检查.①单项影像学检查中行超声检查者72例,假阴性率为29.17%(21/72);行CT检查者37例,假阴性率为10.81%(4/37);行T管造影检查者33例,假阴性率为39.39%(13/33).②两项联合影像学检查中行超声+CT检查者61例,假阴性率为8.20%(5/61);行超声+T管造影检查者129例,假阴性率为12.40% (16/129);行CT+T管造影检查者52例,假阴性率为5.77%(3/52).③三项联合影像学(超声+CT+T管造影)检查者121例,假阴性率为7.44%(9/121).7组影像学检查(超声、CT、T管造影、超声+CT、超声+T管造影、CT+T管造影与超声+CT+T管造影)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3,P<0.05).进一步分析,单项影像学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P<0.05).两项联合影像学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0,P>0.05).三项联合影像学检查与超声、T管造影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6.23,21.62,P<0.05),与CT、CT+T管造影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超声+CT、超声+T管造影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3,1.71,P>0.05).71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胆道结石,但经胆道镜探查发现结石,其中分布于胆总管下端附近36例、肝内细小胆道31例,左右肝管、肝总管及余下胆总管4例.(2)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取石情况:618例患者中,经1、2、3、4、5、6、7、8、9、10次取尽胆道残留结石的分别为392、116、48、39、9、6、3、2、2、1例.平均每例患者取尽胆道残留结石次数为1.73次,63.43%(392/618)的患者能1次取尽胆道残留结石,96.28%(595/618)的患者能≤4次取尽胆道残留结石.结论 胆道镜影像学检查结果阴性不可作为评估胆道结石取尽的标准,结合胆道镜探查明确是否存在胆道残留结石并取尽是佳选择.

  • 肝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作者:崔劲驰;唐腾骞;甘浪;郑平;白洁;何宇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分析肝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癌(HICC)患者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H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0例,女69例;平均年龄为55岁,年龄范围为29~ 81岁.患者术前行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及术中情况决定手术方案: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单纯活组织检查.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随访情况.(3)影响H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月.采用Shapiro-Wilk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累积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将P<0.05的指标纳入COX回归模型以逐步向前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手术情况:109例HICC患者行手术治疗.109例患者肝胆管结石及肿瘤分布部位:结石位于左半肝58例、右半肝26例、双侧25例;肿瘤位于左半肝65例、右半肝31例、双侧13例.手术方式:51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联合胆肠吻合38例、区域淋巴结清扫33例、血管重建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其中半肝切除33例、非半肝切除18例.46例患者行姑息性手术(肿瘤局部切除13例、胆肠吻合19例、胃肠吻合9例、空肠造瘘13例、单纯胆道引流5例、其他12例,部分患者联合多种手术方式).12例患者行单纯活组织检查.109例患者侵犯转移:肝内转移22例、血管侵犯52例、淋巴结转移55例、肝外侵犯转移58例,其中64例患者合并多种侵犯转移.10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59± 170) min,术中出血量为(556±382) mL,53例进行术中输血.术后3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胸腹腔积液、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胆汁漏、脏器衰竭等,其中经相关治疗后29例患者好转或痊愈,6例死亡(肺部重症感染3例、肝衰竭1例、感染性休克1例、消化道出血l例).109例患者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肿块型50例、管周浸润型49例、管内生长型10例;按肿瘤分化程度分类:高分化22例、中分化50例、低分化37例.(2)随访情况:10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 ~ 8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1个月.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5.0个月(17.9~32.1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8.7%、39.4%、9.8%.根治性手术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61.8%、20.6%,姑息性手术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8.4%、19.1%、0,单纯活组织检查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4.6%、0、0,3者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37,P<0.05).(3)影响H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分析.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石病程、肝硬化、手术方式、肿瘤直径、肿瘤大体分型、肿瘤分化程度、肝内转移、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肝外侵犯转移、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Alb)、CA19-9是影响HICC患者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x2=5.764,8.768,43.273,4.086,11.995,21.910,15.436,6.469,17.181,35.307,24.676,10.69l,11.367,5.808,3.907,P<0.05).②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手术方式为单纯活组织检查、结石病程≥60个月、肝硬化、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血管侵犯、肝外侵犯转移、Alb< 35g/L是影响HICC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因素(风险比=3.317,1.809,1.917,1.882,1.761,2.283,0.502,95%可信区间为1.263~ 8.712,1.132~2.892,1.061~3.463,1.291 ~ 2.744,1.087~2.852,1.220~4.271,0.304~0.827,P<0.05).结论 部分长期罹患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可进展为HICC;手术切除是HICC患者首选治疗方法.该病肿瘤恶性程度高,常合并有肝内外及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手术方式为单纯活组织检查、结石病程≥60个月、肝硬化、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血管侵犯、肝外侵犯转移、Alb<35g/L是影响H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肝圆韧带入路在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科;肖宏;陈安平;尹思能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肝圆韧带入路在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行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的肝胆管结石病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4岁,年龄范围为31 ~ 85岁.58例患者中,31例行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术中采用肝圆韧带入路进行解剖和定位,设为肝圆韧带组;27例行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术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解剖和定位,设为常规手术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恢复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及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术后3、6、12个月行胆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后每12个月复查1次胆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患者胆道结石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无中转开腹和围术期死亡.31例肝圆韧带组患者术中探查发现腹壁网膜粘连7例、肝门部网膜粘连8例、肝门部肠粘连16例.27例常规手术组患者术中探查发现腹壁网膜粘连5例、肝门部网膜粘连8例、肝门部肠粘连14例.肝圆韧带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5±24) min、40 mL(15~100 mL),常规手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50±36) min、55 mL(20~350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62,Z=-2.768,P<0.05);肝圆韧带组患者的胆管处理方式为胆总管一期缝合10例、T管引流21例,术中结石取尽26例;常规手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9、18例,23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08,0.019,P>0.05).术后胆道残留结石患者均携带T管8周后于门诊经T管窦道采用胆道镜取尽结石.(2)术后恢复情况:肝圆韧带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1±7)h、(7.2±1.5)d,常规手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5±10)h、(7.1±1.3)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14,0.036,P>0.05).(3)随访情况:58例患者失访5例(肝圆韧带组3例、常规手术组2例),53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肝圆韧带组患者无结石复发.常规手术组1例患者在术后36个月时发现胆总管结石复发,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取石.结论 肝胆管结石病复发患者行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采用肝圆韧带入路具有能快速确定胆总管位置,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对T4期胆囊癌患者预后影响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作者:段安琪;杨发才;薄志远;沈宁佳;刘元进;耿智敏;汤朝晖;李敬东;张永杰;邱应和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对T4期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4家医疗中心收治的64例(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31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11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例)行胆囊癌根治术的T4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7例,女37例;中位年龄为59岁,年龄范围为35~77岁.64例患者均行胆囊癌根治术与区域淋巴结清扫.根据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其中25例患者(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3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4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例)淋巴结清扫范围为胆囊管旁、肝十二指肠韧带、胰头后、肝总动脉旁、腹腔干旁的淋巴结设为扩大清扫组;39例患者(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8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7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4例)淋巴结清扫范围为胆囊管旁、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结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术后并发症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情况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1)术后并发症情况:64例T4期胆囊癌患者顺利完成胆囊癌根治术与区域淋巴结清扫,无术中死亡病例.12例患者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7例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中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25例扩大清扫组患者中4例腹腔感染、2例胰液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24.0%(6/25).39例对照组患者中5例腹腔感染、1例胃潴留,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5.4%(6/3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4,P>0.05).(2)随访和生存情况:64例T4期胆囊癌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0个月,术后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扩大清扫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16%、9%;对照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21%、4%、0.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44,P<0.05).结论 在手术操作熟练的前提下,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并不增加T4期胆囊癌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积极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扩大至肝总动脉旁、腹腔千周围、胰头后淋巴结,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改善预后.

  • 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少华;王成方;李会星;史宪杰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4例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55例,女349例;平均年龄为47岁,年龄范围为19~88岁.604例患者中良性胆囊息肉565例,恶性胆囊息肉39例.观察指标:(1)影响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分析.(2)胆囊息肉直径对胆囊息肉恶变的预测能力.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检验或秩和检验.计算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分析均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合临床应用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分析胆囊息肉直径对胆囊息肉恶变的预测能力.结果 (1)影响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胆囊息肉直径、胆囊息肉数目、慢性胆囊炎、癌胚抗原是影响胆囊息肉恶变的相关因素(t=-5.50,Z=-9.65,x2=15.92,312.65,Z=-1.7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胆囊息肉直径、胆囊息肉数目是影响胆囊息肉恶变的独立因素(优势比=1.088,45.190,9.655,95%可信区间为0.974~1.159,4.312~121.139,0.890~117.551,P<0.05).(2)胆囊息肉直径对胆囊息肉恶变的预测能力.胆囊息肉直径为10 mm时,约登指数=0.761,预测胆囊息肉恶变的灵敏度为94.9%,特异度为81.2%.胆囊息肉直径为12 mm时,约登指数=0.803,预测胆囊息肉恶变的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90.6%.胆囊息肉直径为13 mm时,约登指数=0.772,预测胆囊息肉恶变的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92.6%.结论 年龄、胆囊息肉直径、胆囊息肉数目是影响胆囊息肉恶变的独立因素.患者年龄>50岁,直径>12 mm的单发胆囊息肉,息肉恶变的可能性高,应给予积极手术治疗.

  • 数字智能化诊断与治疗技术在胆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方驰华;张鹏;陈康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随着数字医学新时代的来临,一系列数字智能化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出现对胆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笔者团队近15年来应用数字智能化诊断与治疗技术在胆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实践经验,对相关数字智能化诊断与治疗技术在胆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详细阐述.笔者将深入探讨以三维可视化、虚拟仿真手术、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腹部手术导航、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影像组学为代表的数字智能化诊断与治疗技术在术前评估、手术规划、实时指导手术等方面的应用,展望数字智能化诊断与治疗技术在胆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研究中的新方向,推动该模式向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方向发展.

  • 胆道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刘颖斌;王许安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胆道恶性肿瘤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较差,且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相对于其他消化道肿瘤,胆道系统的肿瘤研究起步较晚,且胆道系统的跨越范围较广,上至肝脏,下行穿过胰腺进入十二指肠,涉及3个脏器,同时和门静脉、肝动脉等重要脏器紧邻,无论外科治疗还是辅助治疗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外科治疗尚未解决的几大问题包括:术前如何准确评估、术前是否需要减轻黄疸、肝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动静脉受累是否需要切除重建、肝移植是否适应于肝内胆管癌和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胆囊癌的手术范围等.

  •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辛昊扬;王征;周俭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是近年来肝脏外科领域的一个技术创新,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剩余肝脏体积迅速增大,使原本因剩余肝脏体积不足而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肿瘤(特别是巨大肝癌)患者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与传统二步肝切除术如门静脉栓塞、介入化疗栓塞、肝动脉结扎肿瘤降期后切除比较,ALPPS具有剩余肝脏体积增长速度快,两期手术间隔时间短,以及更高的可切除率等优势.但对于术后的长期疗效,尚无充分证据表明ALPPS优于传统二步肝切除术.

  • 中国胆囊癌发病率及流行趋势分析

    作者:吕文才;邹运;温爽;贾莉;付维利;耿小平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许多临床医师对胆囊癌的发病率及流行趋势存在以下4种误区:(1)胆囊及肝外胆管癌的发病率就是胆囊癌的发病率.(2)胆囊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3)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4)胆囊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以国家癌症中心(NCCR)新发布的《2016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为基础,结合历年的年报和相关文献中有关胆囊及肝外胆管癌发病率的数据,辅以临床数据,分析中国胆囊癌的发病率为(1.00~1.30)/10万,提出胆囊癌不是消化系统和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胆囊癌的发病率近年来也并无明显升高,其5年相对生存率自2003年以来平均每个时间段降低0.9%.胆囊癌虽然发病率低,但是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凸显了目前对该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进一步提示加强胆囊癌早诊断、早治疗的必要性.

  • 超声内镜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雷荣娥;姜海行;覃山羽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胆管癌是肝胆系统第二常见肿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胆管狭窄,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高分辨率的超声内镜检查能够近距离观察胆管树及其周围器官,本文就超声内镜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胆总管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蒋桂星;林天宇;陈炯煌;戴益;丁国平;吴峥嵘;梁霄;曹利平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因“健康体检发现胆总管扩张1个月”入院.2017年6月患者健康体检时B超检查提示胆囊肿大,胆囊多发结石,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上段扩张,胰腺、脾脏等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皮肤瘙痒等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收入我院肝胆胰外科.体格检查:患者一般状态良好,无皮肤巩膜黄染,腹部平软,无腹部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墨菲征阴性,肝脾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min.

  • 胆管扩张症外科治疗的新理念

    作者:董家鸿;项灿宏;童翾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目前临床上接受多次手术仍然治疗失败的胆管扩张症病例并不少见.董氏分型对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针对肝内病变进行“量体裁衣”式的积极肝切除术,可以治愈累及肝内胆管的难治性胆管扩张症.由于目前对肝切除的范围、儿童D型胆管扩张症的处理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应密切关注扩张胆管切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

  •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罗柳平;李建伟;曹利;林科灿;罗顺峰;曾永毅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32例)及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例)收治的62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5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60岁,年龄范围为25~ 77岁.根据术前及术中探查情况选择行淋巴结清扫术,再根据肿瘤大小及位置选择行腹腔镜解剖性或非解剖性肝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病理学检查结果.(3)随访及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术后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结果 (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62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术期死亡.62例患者中,40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22例行非解剖肝切除术;18例患者同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6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17±86) min;12例患者术中行Pringle法入肝血流阻断,总阻断时间为(14±7)min,45例患者行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5例患者未行肝门阻断;术中出血量为282 mL(20~2 500 mL),4例患者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 d(1~3 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5d (2.0~4.0d),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4.4±1.3)d,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时间为(6.8±1.6)d,无肝衰竭发生.62例患者中,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胸腹腔积液5例,腹腔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胆瘘2例,腹腔内出血1例,尿潴留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同一患者可合并多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并发症2例,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62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3±9)d.术后13例患者行TACE预防性治疗,9例患者行4~6个疗程的辅助化疗,2例患者同时行TACE和辅助化疗,化疗药物为口服替吉奥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2)病理学检查结果:62例患者肿瘤直径为(5.4±3.3)cm,其中直径≤5 cm 38例,>5 cm 24例;大体形态肿块型56例,管内生长型4例,管周浸润型2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提示胆管细胞癌,其中高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腺癌15例.57例患者切缘距肿瘤边界>1.0 cm,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手术切缘阴性60例,管内生长型及管周浸润型患者中各1例手术切缘阳性;淋巴结阳性率为11/18,微血管侵犯16例,周围神经浸润4例;62例患者肿瘤TNM分期:ⅠA期14例,ⅠB期23例,Ⅱ期14例,ⅢB期11例.(3)随访及生存情况: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12)个月,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2%和39.8%,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9.6%和52.5%.44例未行淋巴结清扫患者中术后2例出现肝门部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2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18个月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 肝内胆管癌行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安全有效,但管内生长型及管周浸润型患者应慎重选择腹腔镜肝切除术.

  •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剑;罗旺;项楠;曾宁;祝文;贾富仓;王琼;李金;文赛;方驰华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肝内胆管癌(ICC)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9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11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为(55±12)岁,年龄范围为30 ~ 74岁.收集患者上腹部增强CT检查和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检查数据,构建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肝脏3D模型.根据不同模态影像学检查技术制订术前规划.吲哚菁绿(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和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分别运用于肝切除术中.观察指标:(1)术前评估.(2)术中情况.(3)不同模态影像学技术制订手术规划方案与实际手术方式的比较.(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配对x2检验.结果 (1)术前评估:增强CT检查清晰显示门静脉、肝静脉系统三级及以上分支血管比例,肿瘤边界比例分别为11/11和4/11,MRI检查分别为5/11和11/11,两种检查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6,5.14,P<0.05).增强CT检查显示肝脏病灶11个,增强MRI检查显示病灶13个(含增强CT检查未显示的2个病灶,大直径≤10 mm).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肝脏3D模型:均能立体、直观、全面显示肝脏病灶位置、数目、浸润范围(肿瘤边界),肝内血管走行、变异情况以及与病灶的空间关系.(2)术中情况:11例患者中,术中肉眼探查发现11个病灶;通过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检查出13个病灶,包含2个术前MRI检查肝胆特异期提示的低摄取病灶,病理学检查为肝内转移癌.11例患者中,结扎肝门相应血管出现肉眼可见明显缺血分界线6例;使用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检查显示10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的肝段或半肝边界,其中正染法2例、反染法8例.11例患者中,行左半肝切除术3例(1例联合肝Ⅷ段转移灶局部切除术),左肝外叶切除术2例,右半肝切除术2例,扩大右半肝切除术、右肝后叶切除术、部分肝Ⅷ段切除术、肝中叶切除术各1例.11例患者中,7例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4例行单纯淋巴结活组织检查.11例患者中,1例术中诊断为肝脏断面胆汁漏,予以4-0 Prolene线缝扎处理;10例未发生术中胆汁漏.11例患者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手术时间为(240±118)min,术中出血量为(275±249) mL,住院时间为(13±8)d,围术期均未输血治疗.(3)不同模态影像学技术制订手术规划方案与实际手术方式的比较:CT、MRI检查和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肝脏3D模型手术规划方案与实际手术方式一致分别为6、9、11例.(4)随访情况:1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 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 Ⅰ、Ⅱ级并发症2例,其中胸腔积液1例,胸腔积液+腹腔积液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Clavien-Dindo Ⅲ级并发症1例(术后腹腔出血),行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好转.11例患者均未发生术后胆汁漏、肝衰竭和死亡.结论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优化术前手术规范方案,术中能实时辅助识别肝脏重要血管并为肝切除术实时导航,提高手术安全性.

  • 腹腔镜远端胆管癌根治术中的腹腔淋巴结清扫

    作者:段小辉;毛先海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淋巴结转移是远端胆管癌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随着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于远端胆管癌根治术中,探讨腹腔镜远端胆管癌根治术中淋巴清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系统已于2018年1月在全世界推广应用,为远端胆管癌淋巴结清扫提供了新的推荐意见.笔者就腹腔镜远端胆管癌淋巴结清扫中区域淋巴结获取数目和阳性淋巴结数目的临床意义、淋巴结清扫中“en-block”流程、膜解剖指导下的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清扫过程中的经验技巧、外科医师术后参与淋巴结分拣及远端胆管癌术后辅助治疗进行深入探讨.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2019年工作会议会议纪要

    作者:霍佳丽;夏浪;赵蕾;张玉琳;陶东;邹迎芬;陈敏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2019年1月4日,《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以下简称“本刊”)第三届编辑委员会2019年工作会议(肝胆胰专业领域)在美丽的山城——重庆成功召开.本次工作会议以“精准肝胆外科大师班(第八期)暨2019肝胆胰外科高峰论坛”为契机,总结杂志2018年工作,谋划杂志2019年蓝图.本刊总编辑、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教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编审,本刊副总编辑姜洪池教授、窦科峰教授、苗毅教授、朱继业教授、别平教授、陈敏教授以及本刊顾问、编委、通讯编委、特邀审稿专家和中华消化外科菁英荟成员,共计13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本刊副总编辑、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别平教授主持.

  • 精准肝胆外科大师班(第八期)暨2019肝胆胰外科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作者:夏浪;张玉琳;赵蕾;陶东;邹迎芬;霍佳丽;陈敏 期刊:《中华消化外科》2019年02期

    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主办,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重庆抗癌协会承办的“精准肝胆外科大师班(第八期)暨2019肝胆胰外科高峰论坛”于2019年1月4-6日在美丽的山城——重庆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秉承“精准肝胆外科大师班”的经典规范,传授精准肝胆胰外科范式和技术,探讨肝胆胰外科领域学术热点与难点.会议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张雷达教授主持.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