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卵巢粒层细胞瘤3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邬远野

    卵巢粒层细胞瘤亦称卵巢颗粒细胞瘤,多发生于绝经期前后,亦可发生在少女或生育期.由于能分泌雌激素,可引起青春前期性早熟、生育期月经失调和绝经后阴道流血,常伴有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甚至发生腺癌.切面为实性,色淡黄;镜下可见成片增生的颗粒细胞中有小囊,小囊边缘的颗粒细胞呈放射状排列.根据年龄及病理特征可将卵巢粒层细胞瘤分为成年型和幼年型两种,其中以前者为多见,约占全部卵巢粒层细胞瘤的95% 以上[1].本文对卵巢粒层细胞瘤36 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报道如下:

  • 子宫腔内病变的超声鉴别诊断

    作者:王彩云;郑月花;孙新明

    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病,也是引起不孕症和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之一,在超声检查时不易区别.为找出上述病变的超声鉴别诊断要点,我们对比分析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应的组织病理学形态,报道如下: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治疗子宫内膜增生分析

    作者:田寒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接受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惠州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孕激素治疗,实验组则接受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治疗,分析两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月经量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实验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不良反应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漏误诊分析

    作者:宋惠玲;刘彦红;赖丽娥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息肉行超声诊断,发生漏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疑诊为宫内膜病变的206例患者,采用美国GE公司的volusion E8 和volusion E10 和730仪器,经阴道超声检查内膜增厚或回声不均匀者,测量子宫大小、内膜厚度,观察记录子宫内膜、宫腔内图像及血流情况等,比较超声与病理的诊断结果,分析漏误诊原因. 结果 206例患者中,诊断符合率82.5%,其Kappa=0.628,说明具有一定的检查符合率;对出现漏误诊的情形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合并疾病、检查时期、声像图不典型、放置宫内节育器或检查条件不好等是影响超声检查出现漏误诊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关.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应尽量避免漏误诊的上述原因,如果出现以上影响因素,应该及时进行病理活检.

  • 子宫内膜增殖症诊断性刮宫价值的评价

    作者:吕卫国;谢幸;叶大风;陈怀增;傅云峰;陈晓端

    目的评价应用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方法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症(EH)的准确性。方法对门诊诊刮为EH,短期内行子宫切除术的150例患者作病理诊断,并与诊刮诊断进行比较分析,还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8例诊刮诊断为复合型不典型增生(CAH)患者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结果 150例患者诊刮诊断为单纯型增生(SH)、复合型增生(CH)、单纯型不典型增生(SAH)和CAH分别为53、11、26和60例;经子宫切除后病理学诊断为SH、CH、SAH及CAH者分别为65、7、15、29例,其余34例为子宫内膜癌(EC)。诊刮对SH诊断的准确性较高,而对CAH诊断的准确性则较差;SAH、CAH并存EC显著高于SH、CH(χ2=26.3, P<0.001)。 CAH并存EC者显著高于SAH(χ2=9.78,P<0.005)。绝经后不典型增生患者并存EC的可能性显著高于绝经前患者(χ2=3.93, P<0.05)。并存EC的CAH患者PC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并存EC者(P=0.02);且其表达强度也明显强于未并存EC患者(Uc=3.66,P<0.05)。结论诊刮诊断SH的准确性较高,而诊断CAH的准确性较低;CAH并存EC的比例比较高;测定PCNA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判断CAH患者是否并存EC。

  • 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

    作者:王虹

    子宫内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增生病变,多发生在月经异常且较年轻或围绝经期妇女.以往对其分类及组织形态特征曾有分歧且诊断混乱,称为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腺瘤样增生及不典型增生.1987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通过了新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病理分类标准,近年来我国已按此标准进行分类及诊断.

  • 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相贞;张风岩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危险因素,找到可以深化治疗的方案。方法随机抽取自2011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绝经女性以及150例未绝经女性,通过相应的观察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子宫内膜异常相关性。结果通过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在未绝经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之6.8(±0.5),和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癌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P=0.02;在围经后内膜厚度超过6.8(±0.5)毫米时存在相关性,且P<0.009。结论绝经阶段的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少于4.6(±0.5)无需进行诊刮;而未绝经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少于6.8(±0.5)毫米,则无需进行诊刮,内膜厚度少于8.7(±0.2)毫米可以先进行常规的激素治疗,若治疗没有效果,那么再予以诊刮。

  •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田华

    近年来,随着女性健康意识及超声检查技术的提高,超声发现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增厚的比例明显上升.根据有无阴道出血可将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分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阴道出血及无症状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病因及病理类型复杂,早期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rg,PMB),诊断性刮宫或与宫腔镜检查联合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主要方式.目前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尚未明确,而对有无阴道出血的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对内膜增厚的评估的标准是不同的.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决定是否进一步检查以对子宫内膜病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发病原因、子宫内膜增厚的评估和诊疗进行阐述.

  • 抑制素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作者:胡庆伟;沈宗姬

    抑制素是一种分子质量为32ku的异二聚体(AB)糖蛋白.属于转化因子β超家族,有旁分泌/自分泌生长因子的作用.研究表明,抑制素各亚单位在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随月经周期而改变,并且可能与雌二醇、皮质醇的代谢关联,对胚胎植入和子宫内膜蜕膜化起重要的自分泌/旁分泌信号作用.抑制素各亚单位在正常、增生和癌性内膜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在子宫内膜发病和致癌机制方面起重要作用.多次流产者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激活素A(ACT-A)表达变化提示其活性改变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在干扰素刺激下,抑制素各亚单位的表达均增强,为子宫内膜癌治疗提供了选择.

  • 102例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高静

    目的 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02例于2012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天津市第四医院,绝经1年以上无症状但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断性刮宫术,部分患者可疑部位活检,均送病理检查.比较不同子宫内膜厚度状态下的子宫内膜病理类型.结果 102例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中,子宫内膜厚度4~8 mm者,符合绝经后改变20例(43.48%)、良性病变25例(54.35%)、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例(2.17%),子宫内膜癌0例(0.00%).子宫内膜厚度>8 mm者,符合绝经后改变5例(8.93%)、良性病变46例(82.14%)、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3例(5.36%)、子宫内膜癌2例(3.57%).两组子宫内膜病变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以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为主.但是对于子宫内膜厚度>8 mm者,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潜在恶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发生率增加,建议进一步宫腔镜检查及治疗.

  • 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蕊;孙红卫;魏丽惠;金丽萍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闭经时间、体重指数调查,血清葡萄糖、胰岛素、性激素水平测定及行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测量.结果76例中22例有子宫内膜增生,其中18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4例非典型增生;雄激素水平的高低与子宫内膜增生无关;胰岛素抵抗、肥胖和闭经≥3个月伴或不伴有月经淋漓不尽与子宫内膜增生密切相关;子宫内膜厚度≥7mm时可筛查出全部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具有胰岛素抵抗、肥胖、闭经和月经淋漓不尽等特点,阴道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子宫内膜增生.

  • 雷诺昔芬的研究进展

    作者:矫杰;孟迅吾

    雷诺昔芬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不同的靶组织分别表现类雌激素样或拮抗雌激素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可降低骨转换,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危险性,有类雌激素的防止骨质疏松的作用,同时发现雷诺昔芬不诱导子宫内膜增生,尚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等,因而具有拮抗雌激素的作用.

  • 孕激素与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

    作者:王志启;王建六;魏丽惠

    应用孕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孕激素广泛应用于治疗部分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和需保留生育能力以及晚期、复发等情况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取得一定疗效.阐述孕激素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及其治疗机理和临床应用.

  • RU486对子宫内膜增生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亚;何福仙;钟刚

    子宫内膜增生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激素及其受体、局部生长因子与血管相关因子及其受体、相关酶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调控.RU486可拮抗孕酮对局部生长因子及相关酶活性的作用,促细胞凋亡,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以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促增生效应,作用于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及血管相关因子而影响其血管形成及其生理功能,同时可直接/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水平出现异常变化,终影响子宫内膜的增生过程.

  • 窄带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孔祥菊;孔宪超;胡德君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0例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同时进行NBI和白光(WL)宫腔镜检查,将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WL宫腔镜诊断、NBI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一致性好,WL与NBI宫腔镜诊断一致性好.NBI宫腔镜诊断的符合率较WL宫腔镜检查高.在区分正常和异常子宫内膜方面,NBI较WL宫腔镜具有更高的特异度(93% vs.79%)、敏感度(98% vs.95%)及约登指数(0.91 ys.0.74).结论:NB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WL宫腔镜检查,NBI提高了宫腔镜诊断的可靠性.NBI的高特异度和低的假阴性率可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 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进展

    作者:冒小燕;张玉泉

    子宫内膜增生是临床常见妇科病变,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被列为癌前病变,正确、及时地诊断和治疗对防止病变进展意义重大.传统治疗中以手术治疗为多,以防癌变.近年随着发病人群年轻化及对生育的要求、监测随访手段的提高,内分泌治疗发展迅速.介绍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分级及相关因素,并按子宫内膜增生类型分别阐述其治疗方法及孕激素、达那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治疗及手术治疗的应用.

  • 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诊断进展

    作者:刘艳佳

    子宫内膜增生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影响众多女性的健康.目前,评估子宫内膜的方法有如下几种: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盐水灌注的超声宫腔造影术(SIS)、宫腔镜检查(HYS)+定向活检、诊断性刮宫、Pipelle子宫内膜取样器.TVS对筛查和诊断分流起关键作用,是评估育龄妇女子宫内膜的一线诊断工具.SIS用于评估宫腔内膜的局部病变,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易用的工具.HYS和定向活检是评估子宫内膜的“金标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任何使用流体的宫内诊断过程可能使子宫内膜癌细胞进入腹膜,导致疾病恶化或预后不佳.Pipelle取样器是不需要麻醉的子宫内膜的真空取样,其诊断的准确率与诊断性刮宫基本一致,是在当前实践中微创的方法.

  • 子宫内膜增殖症诊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颖莎

    子宫内膜增殖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增生和(或)腺体间质比例增加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而无孕激素抵抗被认为是主要的致病风险因素,其确切病因仍未完全明确.子宫内膜增殖症目前主要根据病理结果分类为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其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被认为是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诊断子宫内膜增殖症需结合病史、影像学、细胞学,以组织学结果为终诊断依据.子宫内膜增殖症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依据子宫内膜增生的类型和患者的生育要求.本文从子宫内膜增殖症的概念、分型、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作者:王月平;郭洁;宋殿荣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近年关于PCOS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国内外学者相继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异常表达与PCOS的关系密切。已有研究提示,PCOS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高于正常水平,并且在促进卵泡闭锁、卵巢间质纤维化,参与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的形成,以及促进其远期并发症———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PCOS患者体内异常表达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其各个病理改变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

  • 人附睾蛋白4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中筛查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巍;李瑛;朱颖军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检测在诊断性刮宫(诊刮)病理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EH)患者中筛查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诊刮病理为AEH进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HE4、CA125和CA199水平,根据术后病理分为EC组和AEH组,分析2组患者肿瘤标记物的水平差异。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反映肿瘤标记物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选的118例诊刮病理为AEH的患者中,31例术后被诊断为EC (EC组),其血清HE4、CA125和CA199水平分别为73.4 pmol/L、31.4 kU/L和23.3 kU/L;87例术后诊断仍为AEH (AEH组),上述3种肿瘤标记物的水平分别为44.3 pmol/L、17.0 kU/L和19.0 kU/L;EC组HE4和CA125水平高于A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组以AEH组为参照时,HE4和CA125单独检测的AUC分别为0.785和0.706,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67,敏感度为76.6%。结论:EC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AEH患者,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筛查出诊刮病理为AEH人群中漏诊的EC患者。

282 条记录 5/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