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髋臼骨折术后CT评价及临床预后情况分析

    作者:高伟仁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术后CT的评价及其临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髋臼骨折手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研究,手术后均接受常规X线与CT评价,比较X线与CT评价结果,包括内固定置入情况与复位质量情况.结果:在内固定置入情况方面,X线与CT评价结果在简单骨折与复杂骨折上均有显著差异 (P<0.05),CT评价更优;在复位质量情况方面,X线与CT评价结果在简单骨折与复杂骨折上均有显著差异 (P<0.05),CT评价更优.结论:髋臼骨折术后CT评价相比X线评价优势更明显,评价结果更准确可靠,可为预后提供科学的评估,值得借鉴.

  • 导读

    作者:

    01专题人工耳蜗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听力障碍人士恢复听力和言语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精准的术前评估可以挽救绝望的患者,避免无效手术,高超的手术技巧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人工耳蜗技术临床进展》一文侧重从人工耳蜗术前听力学、影像学及电生理学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技术、术后评估与康复等方面对未来更为先进的人工耳蜗技术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 商环包皮环切术的疗效观察及术后评估

    作者:任晓峰;郭志文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覆盖尿道口,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往往伴有包茎.包茎是指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黏连使包皮不能上翻,不能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包皮过长和包茎容易引发包皮外伤、包皮感染、性交疼痛等问题,以往传统包皮环切术虽然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但存在手术操作复杂、术后疼痛明显、并发症多、切口影响美观等问题[1].Peng YF等[2]于2008年首先报道了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Shang Ring,商环)进行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相比,具有微创、简单、快速、术中疼痛轻、术后无明显瘢痕、可以不服用抗生素等优点.我院从2011年2月~2011年9月对189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行商环包皮环切术,观察疗效并进行术后评估,现报道如下.

  •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声带癌疗效观察和术后评估

    作者:吴昆旻;李泽卿;陈伟;王天友;薛飞;季俊峰;王秋萍

    目的 通过对低温等离子射频(RFA)治疗声带癌的疗效和术后进行评估,探讨RFA在声带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采用RFA治疗声带癌35例,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于术后20 d进行动态喉镜检查,32例患者声带手术创面平整光滑、无组织残留、声音一般在1~3个月恢复正常,吞咽功能在1周后也逐渐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有2例术后伤口感染,经伤口换药1个月内恢复;1例患者术后1年局部复发.结论 RFA具有微创、出血少、安全、并发症少等特点,其用于治疗声带癌效果良好.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谢明星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严重危及患者存活与生存质量的一组疾患.大多数先心病是合并存在多个心脏与血管畸形,并导致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活产婴儿先心病发病率为6‰~8‰[1] .早产儿先心病的发病率为12.5‰[2] .近年来,随着小儿心血管外科、心导管介入技术及心脏重症监护等领域内的技术突破,小儿先心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性提高,特别是显著提高了复杂先心病患儿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在小儿先心病临床管理路径中,心脏影像学诊断及技术进步,在术前诊断与手术病例筛选、术中指导与评价、术后评估与随访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一方面不断满足了先心病患儿临床治疗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治疗效果.本文将对小儿先心病影像学诊断的主要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 多排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钱农;潘昌杰;倪新初;王翔;刘炜;邵燕惠;薛跃君;荣伟良

    目的:探讨多排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移植患者,术前行CT血管成像,分别测量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宽度,对所得图像进行综合评价,并与手术结果对照,部分病例术后予以血管成像复查.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了满意的血管图像.肝动脉可显示2-3级分支;门静脉可显示1-2级分支;肝静脉可显示2-3级分支.术后3例患者显示肝动脉或腹腔干狭窄,1例显示血管内膜损伤.结论:应用正确的CT扫描方法,可充分显示肝脏病变的范围与性质,采用三维血管成像方法,可明确显示肝动脉起源、分支,门静脉有无栓子、狭窄,肝静脉是否通畅.术后患者可明确移植血管有无狭窄、内膜损伤及肝脏体积.为肝移植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术后评估移植肝情况提供依据.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一年人工瓣膜影像学形态特点及其对临床的影响

    作者:王墨扬;宋光远;牛冠男;王媛;张倩;周政;张文佳;罗彤;任心爽;韩磊;吕滨;吴永健

    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1年人工瓣膜影像学形态特点及其对临床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2-09至2014-12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使用Venus-A主动脉瓣膜行TAVR并完成1年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随访的30例患者.通过术后CT多水平测量人工瓣膜椭圆率、膨胀率、瓣膜置入深度和瓣叶增厚情况等指标,分析人工瓣膜形态特点,以及其结果对术后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的影响.结果:30例患者Venus-A主动脉瓣膜功能水平(B平面)膨胀率(面积法)良好,为(106.7±17.2)%.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术后B平面膨胀率(面积法)与三叶式主动脉瓣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6.9±17.7)%vs(103.6±1.5)%,P=0.132].B平面膨胀率(面积法)≥100%者(n=23)与B平面膨胀率(面积法)<100%者(n=7)比较,术前CT主动脉根部径线、钙化体积、术中是否球囊后扩张、术后1年CT检测的瓣膜置入深度、人工瓣叶增厚比例、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中度及以上瓣周反流的比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级患者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平面膨胀率(面积法)<100%者相比,B平面膨胀率(面积法)≥100%者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检测大跨瓣流速更低[(2.1±0.4)m/s vs(2.6±0.5)m/s,P=0.023].结论:置入Venus-A主动脉瓣膜后1年CT评估人工瓣膜功能水平完全膨胀程度较高,血流动力学总体结果满意.

  • 桡侧腕屈肌H反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郑超君;吕飞舟;夏新雷;王立勋;马晓生;金翔;朱愈;姜建元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为常见的类型,约占50%~60%[1],C6及C7神经根受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1.3%[2].临床上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对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无法耐受相应症状者,手术治疗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近期研究证明NDI、SF-36、SF-12及VAS疼痛评分等评分系统都是较为可靠的评估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方法[3],但由于个体对于不适及疼痛等的耐受能力不同,所以利用评分量表进行评估较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桡侧腕屈肌H反射是一项常规且可靠的评估C6及C7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神经电生理技术[4~7].故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试图通过术前及术后桡侧腕屈肌H反射的相关电生理参数的变化对C6或C7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进行客观地评估.

  • 单髁关节置换术影像学评价

    作者:郭万首

    单髁关节置换术近期在国内得到广泛开展。无论是病例选择、手术技术,还是术后评估,都离不开影像学的支持,因此单髁关节置换影像学值得关节外科医生熟悉。

  • 北京友谊医院为103岁老人接骨成功

    作者:郑杨

    2012年春节刚过,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刘长贵就亲自来到百岁老人林奶奶家中为老人家拆线,同时进行了细致的术后评估和健康指导.林奶奶已有103岁高龄,并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进行手术风险极大,但若不实施手术老人不仅要忍受巨大的疼痛,而且还会丧失再站起来的机会,并随时可能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面对如此情况,北京友谊医院多位专家联合会诊,成功地为老人进行了接骨手术.林奶奶紧紧握着刘长贵的手笑着说,“是你们救了我,真没想到自己还能再站起来.这真是奇迹!”

  • 踝关节骨折术前分型和术后评估中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惠萍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术前分型和术后评估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与术中各分型相比,术前CT三维重建对PER、PAB和SER、SAB型的Kappa值分别为0.78、0.82、0.80、0.77,一致性良好;术后行螺旋CT三维重建对踝关节分型解剖复位和内固定置入适宜检出率明显优于DR检查,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术前分型和术后评估方面准确可行.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脏肿瘤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俞赵军

    为了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 对肝脏肿瘤性病变血管评估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本文收集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 59例并进行术前、术后评估,结果报道如下:

  • 摄影体位改良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齐叶青;杜其聪;杨承欢;罗春材

    目的:比较2种X线摄影体位对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植入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由常规摄影体位和改良后摄影体位分别采集的200例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植入术后进行X线复查的肩关节正侧位片,利用双盲法分别从肱骨头的形态、锁定钢板螺钉的形态、肱骨头干角及肱骨周边骨皮质4个方面的显示情况进行术后评估.结果:改良后的摄影体位对肱骨头的形态、螺钉的形态、肱骨头干角以及骨折处骨皮质的显示效果均优于常规摄影体位的图像.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植入术后进行X线摄影复查时,建议使用改良后的摄影体位,以锁定钢板为目标,拍摄钢板的正侧位,更加有利于临床进行术后评估.

  • 颅内小动脉瘤的CT征象及MSCTA在夹闭手术前后及随访中应用

    作者:陈萍;周和平;朱亚男;冉纯洁;姚俊;李辉;李少杰;张晓丽

    目的:探讨颅内小动脉瘤的CT征象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giography,MSCTA)在夹闭手术前后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到医院就诊的81例高度怀疑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的MSCTA影像学资料,确诊患者均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分析夹闲手术前后影像学表现,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术中所见对比.结果:MSCTA相对于DSA及术中所见诊断颅内小动脉瘤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83%、93.75%、94.12%;MSCTA相对于DSA及术中所见诊断颅内小动脉瘤结果一致性好(Kappa=0.825).MSCTA诊断颅内小动脉瘤大小的准确性与DSA及术中所见无差异.MSCT平扫显示以蛛网膜下腔或颅内出血为主.MSCTA术前诊断显示60例患者共71个颅内动脉瘤,形态为菱形、囊形;64例患者行颅动脉夹闭术,术后2周复查MSCTA,60例患者满意;36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异常.结论:MSCTA能为颅内小动脉瘤夹闭术提供丰富信息,还可作为术后评估和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 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建新;李晓君;王峻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tens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TI)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发展和深化,使我们从微观领域对人体作进一步探查.目前主要用于脑部尤其对白质束的观察、追踪、脑发育和脑认知功能的研究、脑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脑部手术的术前计划和术后评估.

  • X射线联合磁共振成像评估踝关节损伤分型:自身对照、3个月随访临床试验研究方案

    作者:刘国彬;张国平;任庆云;雷立存;赵峰;高宏阳;朱超华;李亚光

    背景:X射线是检测踝关节损伤常用的方法,但其对部分踝关节骨折以及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情况较难诊断清楚,从而不能进行准确的骨折分型及制定治疗方案.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清晰显示隐匿性骨折以及踝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情况,可用于诊断踝关节骨折的韧带损伤.试验假设X射线联合磁共振成像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正确的骨折分型及术后评估.目的:观察踝关节损伤分型及术后评估中X射线联合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自身前后对照临床试验,在中国河北省,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完成.纳入试验的踝关节损伤患者68例,均进行踝关节骨折内固定及周围韧带损伤修复,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X射线和磁共振成像检查,术前根据Lauge-Hansen分型标准进行骨折分型,并采用课题组自拟的踝关节骨折评估标准进行术后评估.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3个月踝关节骨折术后评估标准为好的患者例数的百分率;试验的次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前Lauge-Hansen分型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踝关节X射线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评估患者骨折的修复情况;试验的其他观察指标为术后3个月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踝关节骨折术后评估标准为好的患者例数的百分率为53%;踝关节骨折术后评估标准为好、良、差的患者分别有36,23,9例;术前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有7例,旋前外旋型有14例,旋后内收型有13例,旋后外旋型有35例;术后3个月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试验于试验于2016年11月16日在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做回顾性注册(NCT02964754);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试验的患者对治疗方案和治疗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015年7月研究对象已入组,研究预期2年结束.讨论:试验旨在证实采用X射线及磁共振成像检查联合应用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正确的骨折分型及术后评估,为踝关节损伤修复提供准确的临床依据.

  • 256排螺旋CT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武;王义忠;温义成;王振庆;许传斌;牟焕晨

    目的:评价256排螺旋CT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术前术后诊断评估的价值;针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患者,探讨在保持CTA诊断内漏效能的同时,减少患者接受放射剂量.方法:在我院诊断并治疗患者60例,256层螺旋CT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术前的影像分析;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术后256层螺旋CT检查技术研究,对内漏动脉期与静脉期图像比较,分析两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动脉瘤形态、结构均显示良好;对于瘤颈(内径、长度)及瘤体(内径、长度)作出较好评价;256排螺旋CTA可以很好的显示瘤颈及瘤体管壁钙化与血栓;256排螺旋CTA可以很好的显示髂动脉扭曲;术后支架腔显示良好,内漏静脉期与动脉期两者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平扫+静脉期DLP<平扫+动脉期+静脉期DLP.结论:动脉瘤术前检查,256排螺旋CT可以精确测量与评估动脉瘤的各项参数与指标,更好的指导临床;主动脉瘤腔及主动脉夹层内修复术后内漏患者CT复查,可直接行平扫及静脉期增强扫描,在保持与传统CTA检查相同诊断效能的同时,显著减低有效剂量.

  • 面部软组织评价方法在唇裂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悦;王国民

    本文总结唇裂术后面部软组织畸形的发生原因和评估方法.唇裂术后面部软组织畸形具有普遍性,但是发生的程度不同,其中以鼻、唇畸形为代表.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评估对唇裂首次术式的选择及以后的二期整复具有指导意义.

  • 血清miR-93在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和术后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罗燕红;谢鹏;何侠;黄克伟

    目的:探讨血清miR-93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术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提取30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以及1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iR-93在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相对于健康人,miR-93在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ROC分析中,miR-93的曲线下面积为0.990.miR-93在术前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TNM分期明显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及腋淋巴转移无关(P>0.05).在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后血清miR-9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1).结论:miR-93在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中表达显著升高,而在术后血清中表达显著下降,提示其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作为乳腺癌诊断和术后评估的新的指标.

  • 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王思云;杨有优;王淑侠

    目的 随着心脏外科学的发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地选择手术治疗.文中探讨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对1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CT资料进行分析,并与超声心动图对照.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后处理,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6例术后患者中,法洛氏四联征矫治术5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2例、主动脉-肺动脉人工血管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肺动脉环扎术1例、右肺动脉-肺动脉人工血管及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1例、Gleen术1例、全腔静脉吻合术1例、主动脉弓离断矫治术1例、心肺移植1例.64层螺旋CT准确显示了全部病例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结论 64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评估的重要方法.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