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婴幼儿臀部肌肉注射体位改良

    作者:罗燕芬

    目的:探讨适合婴幼儿臀部肌肉注射的体位可预防和减少患儿因哭闹挣扎而发生注射困难、针头拔脱划破皮肤或断针等注射意外.方法:对200例0~7岁婴幼儿采用成人协助的改良体位进行肌肉注射.结果:患儿极少出现注射困难,药液外溢和折针、针头拔脱等注射意外.结论:此法安全,舒适度较高.

  • 术后体位改良对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症的防治作用

    作者:王艳

    目的 本文讨论了患者进行手术后不同的体位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出现如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防治作用.方法 通过将128例医院进行甲状腺手术以后的患者按一定的顺序分配,分为对照组68例以及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术后移去枕平的卧位,同时观察组在术后进行取低枕平的卧位,通过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患者出现的头痛以及恶心呕吐的症状发生概率的大小.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在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头痛以及恶心呕吐的症状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后体位改良能够明显有效的降低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不适.

  • 复合外伤患者摄影体位选择及改良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志鸿;王海林;黄云海;余京元

    目的 探讨复合外伤患者摄影的体位选择、改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不同摄影部位,选择对影像诊断针对性强的各种非常规摄影体位,并提供经改良后的部分体位的摄影方法及注意事项,实行对复合外伤患者的摄片工作.结果 选择恰当的摄影体位,改良的各种拍摄位置及具体方法的应用,优化的曝光参数及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合理运用,能够保障各种复合外伤患者摄影的图像诊断质量.结论 复合外伤患者的摄影,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行之有效的各种摄影方法、体位改良技术及运用不同数字化设备所充分体现的临床价值.

  • 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患者体位的改良护理认识

    作者:李永静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患者回病房6h内体位对患者舒适度及术后不适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2010年1月-2011年2月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100例,采用头颈下垫枕头、头部抬高10~15o的改良低半卧位.结果 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平稳,无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结论 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患者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回病房6h内采用改良低半卧位较去枕平卧位能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增加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 摄影体位改良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齐叶青;杜其聪;杨承欢;罗春材

    目的:比较2种X线摄影体位对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植入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由常规摄影体位和改良后摄影体位分别采集的200例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植入术后进行X线复查的肩关节正侧位片,利用双盲法分别从肱骨头的形态、锁定钢板螺钉的形态、肱骨头干角及肱骨周边骨皮质4个方面的显示情况进行术后评估.结果:改良后的摄影体位对肱骨头的形态、螺钉的形态、肱骨头干角以及骨折处骨皮质的显示效果均优于常规摄影体位的图像.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植入术后进行X线摄影复查时,建议使用改良后的摄影体位,以锁定钢板为目标,拍摄钢板的正侧位,更加有利于临床进行术后评估.

  • 体位改良对提高 PICC 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影响分析

    作者:袁会平;陆艳萍;张翠勉

    近年来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使无痛注射变成了现实,在为化疗患者保护血管方面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PICC 导管头端不位于上腔静脉时,称之为导管异位。导管异位是 PICC置管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文献报道发生率为34.2%[1]。我院对不同体位PICC穿刺置管成功率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 体位改良应对PICC置管困难20例

    作者:经升琴;胡钥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是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经腋静脉到达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是深静脉置管的一种方法,起到了外周血管穿刺,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1].

  • 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后患者两种体位的比较

    作者:蔡朝阳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后患者回病房6h内体位对患者舒适度及术后不适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用头颈下垫枕、头部抬高10°~15°的改良低半卧位,对照组采用传统去枕平卧体位.监测两组心率、呕吐发生率、头晕、肩部疼痛、腰肌酸痛、呼吸频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呕吐、头晕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肌酸痛、肩颈部痛的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患者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回病房6h内采用改良低半卧位较去枕平卧位能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增加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 体位改良预防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

    作者:黎容清;江岱琪;郭振洁;吕玉洁

    目的 寻找合适PICC置管体位,以预防或减少头颈部肿瘤患者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方法 将92例需行PICC置管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按置管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取常规体位,即患者平卧,置管侧上肢外展90°,穿刺成功送管,至导管末端到达肩关节位置时,嘱患者将头偏向穿刺侧,下颌紧贴锁骨,继续送管至预测长度.观察组取改良体位,即患者平卧,头枕5 cm高枕头,置管侧上肢外展45°~90°,穿刺成功送管至导管末端到达肩关节位置时,患者配合抬高穿刺侧上肢,操作者继续送管至预测长度.结果 观察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17%,对照组为2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位改良能有效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

  • 颅神经疾病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体位的改进

    作者:许天悦;王巧桂;华薇

    目的 降低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按时间段将845例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的颅神经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53例和改进组592例.对照组采用头架固定头部,健侧上肢以支具固定于头架间隙内;改进组应用C形软枕替代头架固定患者头部,健侧上肢自然放置在手术床的手背板上.结果 改进组术后头皮出血/水肿、颈肩部肌肉酸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体位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 体位改良对减少PICC置管导管异位的探讨

    作者:韩忠秀;唐忠敏

    目的 通过观察两种不同体位的置管方法,比较置管异位发生情况.方法 将80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1)改良组:患者平卧,穿刺侧上肢外展平举,与躯干成90°,送管15 cm时,穿刺侧肢体伸直上举,与颈部角度<30°;(2)对照组:穿刺侧肢体外展平举,与躯干成90°,送管15 cm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下颌紧贴肩部.结果 导管异位发生情况:改良组40例患者中2例发生导管异位,古5%.异位发生部位:腋静脉返回1例,占50%;胸外侧静脉1例,占50%.对照组40例患者中8例发生导管异位,占20%.异位发生部位:颈内静脉5例,占62.5%;腋静脉1例,占12.5%;肩胛下静脉1例,占12.5%;对侧锁骨下静脉1例,占12.5%.观察组发生导管异位较对照组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改良组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体位改良可减少PICC置管导管异位.

  • 耳鼻喉手术患儿全麻术后卧位改良的效果分析

    作者:赵丽

    儿童由于年龄及生理因素,表现为年幼无知、好动,自控力、耐受性差,在实施手术时,不能很好配合.如果采用局麻手术,可能增加手术的创伤性,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有可能将血液、分泌物或术中组织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的危险;另一方面,患儿由于神志清醒,对术中的血液可能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其心理感受.因此,耳鼻喉手术患儿大多采用全身麻醉.全麻后气管插管、手术的直接刺激导致术后创面水肿及手术部位渗血,加上苏醒过程中,患儿烦躁哭闹易诱发呼吸道阻塞,如舌后坠、喉痉挛、误吸甚至窒息等并发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