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胺碘酮治疗冠脉搭桥术后心房纤颤临床观察

    作者:罗滨;周钧;孟春营;温定国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并发心房纤颤的转复及窦率维持的作用.方法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心房纤颤患者20人,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经静脉注射胺碘酮.取得临床效果后,改用口服剂量维持1个月,探讨胺碘酮对于心房纤颤转复和窦性心率维持的作用,并总结有无严重毒副作用.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8例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2例未转复成功患者心率均控制在85次/min以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随后改为口服剂量维持,随访1个月,已经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没有再转变为心房纤颤.除1例在应用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外,其余患者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 胺碘酮对于冠脉搭桥术后早期心房纤颤有较高的转复率,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平安;陆东风

    心肌梗死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经皮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冠脉搭桥术治疗心肌梗死已取得满意效果,但这些方法主要是靠侵入方法恢复冠状动脉血供,存在着如费用较高等某些不足之处.

  • 胱蛋白酶抑制剂C监测对老年患者冠脉搭桥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意义

    作者:姚丽娜;王清平;顾建文;占湘红

    老年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是心脏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与冠脉搭桥(CABG)术后病死率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我们对55例老年患者CABG国术期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 C)进行了测定,并以Ccr为GFR的参考标准与Set、Cockcroft-Gault公式估计的GFR(GFRCG)作比较,探讨Cys C作为GFR指标在监测老年患者CABG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中的可行性.

  • 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冠脉搭桥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刘喆;高项羽;付红光

    目的:探讨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搭桥术)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 LSGB组)与对照组(N组),每组10例。患者入室后,以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持续记录24 h HRV的时域指标[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 SDNN)]和频域指标[低频功能( LF)、高频功能( HF)、LF/HF]。 LSGB组在麻醉前行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N组未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操作。两组的麻醉方法和手术过程相同。 Holter监测分析对比各时段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LSGB组患者均完成星状神经节阻滞操作。术后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两组星状神经节阻滞前、阻滞后及搭桥前、搭桥后各时段HR、LF、HF、LF/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DNN值在搭桥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 LSGB组HR值在阻滞前与阻滞后各时段及搭桥前与搭桥后2、10、12、14、16、18 h各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搭桥前与搭桥后4、6、8h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SGB组:SDNN值在搭桥前与搭桥后6、8 h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值搭桥前与搭桥后2、4、6、8、10、12、14、16、18 h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F值在SGB前与SGB后20、40、60 min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搭桥前与搭桥后2、4、6、8、10、12、14、16、18 h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F/HF值在搭桥前与搭桥后8、10、12、14、16、18 h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LSGB能够降低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交感神经活性,平衡冠脉搭桥患者自主神经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应用于冠脉搭桥围术期。

  • 瑞芬太尼在高龄冠脉搭桥手术快通道麻醉中的作用

    作者:钟海清;邓铸强;梁明启;李宁清;陈秋成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高龄冠脉搭桥手术中快通道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择期进行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和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进行麻醉,于诱导前(T0)、插管后(Tl)、关胸即刻(T2)以及术后lh(T3)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气管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清醒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相近,与T0比较,对照组患者在T1和T2时点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P<0.05),在对症治疗后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以及ICU滞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患者的冠脉搭桥手术中瑞芬太尼在有效缩短术后通气时间、拔管时间以及ICU滞留时间的同时,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更适用于快通道麻醉.

  • 左主干病变冠脉搭桥术前护理

    作者:刘艳娟;黎蔚华

    冠心病左主干病变是一种极高危的病理状态.目前认为治疗重度左主干病变的首选方法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由于左主干病变的高危性,搭桥术前的护理更显示出其特殊的重要意义.总结我科在27例左主干病变术前护理的经验,旨在探讨从护理方面预防术前心梗及猝死的要点和方法,现介绍如下.

  • PICCO与Swan-Ganz导管在冠脉搭桥术后应用分析

    作者:马冬璞;李成建;杨彩浮;李保林

    冠状动脉搭桥术(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已成为临床治疗严重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术后监测技术的发展,为手术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年来我们总结Swan-Ganz导管和PICCO在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指导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血管活性药物调整和容量治疗,以期望寻找更合理的监测手段,现报告如下。

  • 小口径人工血管材料应用进展

    作者:张家庆;王武军;闫玉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1];需行冠脉搭桥、外周血管移植手术的患者逐年增加。与大口径人工血管不同,小口径人工血管(内径≤6 mm )近期血栓形成率高、远期通畅率低,无法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应用的小口径血管多取自患者体内,有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围网膜动脉、桡动脉等,一方面,取自体血管时对机体损伤大,且自体血管的质量因人而异,另一方面,或二次搭桥手术后的患者,取得的血管无法移植,或勉强移植后很快出现堵塞,甚至没有合适的自体血管作为桥血管。所以,小口径血管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尤其是新材料的应用方面。目前对小血管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冠脉搭桥术后运动康复研究及应用现状

    作者:林小丽;陈静薇;陈日宇;林乙慧

    20世纪40年代,LEVIN和LOWN对心脏治疗提出早期活动疗法,对长期严格卧床提出了疑问.20世纪70年代,早期运动治疗在英美等国掀起了研究热潮,在此期间WENGER做了大量系统的工作,发展了心脏治疗第一期康复方案.20世纪70年代心脏康复医学的发展被称为心血管医学发展史的里程碑[1].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综合性心脏康复方案,成为心血管疾病医疗的组成部分.目前认为,中度剧烈的运动不但可预防缺血性心脏病,而且是心肌梗死、冠脉搭桥、心脏移植后、先天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2].本文对冠脉搭桥术后运动康复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 需要急诊搭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例报告

    作者:莫安胜;林辉;温昭科;贺榜福;龙小毛;周一凡

    目的 总结需要急诊搭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新停综合征患者处理经验,为类似患者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需要急诊搭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第1例患者需要二次插管,第2例恢复顺利,无死亡.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必须注意两种病需要同时治疗,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围手术期治疗的中心环节是避免低氧、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创通气的运用可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及东莨菪碱可能增加患者对无创通气治疗的耐受.

  • 自体桡动脉行冠脉搭桥术后中西医护理体会

    作者:谭作华

    冠脉搭桥是治疗冠心病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心血管外科的发展,为采用桡动脉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移植材料,实施全动脉化提供了方便.但若护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如心律失常、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肺部感染、切口出血、手部缺血、肢体肿胀、腕管综合征、再栓塞等.因此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笔者1997年7月~2005年12月对3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自体桡动脉搭桥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明显减少了搭桥术后各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冠脉搭桥 护理
  • 冠脉搭桥围术期3种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比较

    作者:张平

    目的:比较冠脉搭桥围术期预防性应用3种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费用支出情况.方法:84例冠脉搭桥患者分为3组,各28例,术后分别应用美洛西林钠、头孢呋辛钠和环丙沙星,对照观察其感染情况、体温变化、白细胞变化、抗菌药物费用等指标.结果:3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发生,但头孢呋辛钠组呼吸机支持时间短((14.21±5.45)h),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低((678.28±256.74)元),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应用头孢呋辛钠,可满足预防术后感染的需要,并可节约医疗费用.

  • "去组织"双侧乳内动脉在高龄患者非体外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建卿;张凯伦;程兆云;肖明第;顾以茼;Maiza Dominique

    目的 探讨"去组织"的双胸廓内动脉在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评价该技术对老年胸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202例年龄>65岁的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患者采用双侧"去组织"的乳内动脉,急诊手术8例,部分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桥血管采取裸化的、去组织的乳内动脉,尽量保留胸骨血供的侧支循环.结果 202例患者平均搭桥3.2支(包括续贯桥).手术死亡率(术后30 d内)3%,其中年龄≥80岁死亡率6.8%,<80岁者为2.4%;术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5例(2.5%),有胸骨感染4例(2%),还有4例(2%)因术后渗血2次开胸止血.结论 高龄患者冠脉搭桥中采用裸化的乳内动脉作为旁路材料,其手术死亡率低,围术期恢复快.术后远期通畅率和生存率高,心功能改善显著,而胸骨感染的发生率低.但在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及急诊手术中应慎重考虑.

  • 参附注射液在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作者:段晓霞;张官鹏;杨晓玲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用于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全麻插管后体外循环各个阶段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参附组(30例)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0.5 mL/kg,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乳酸林格氏液0.5 mL/kg,5 min后麻醉诱导.全麻插管后立即行中心静脉(CVP),以及有创动脉(MAP)监测.记录插管后,体外循环各个时段有创动脉(MAP)、中心静脉(CVP)、HR,以及从并行辅助到复跳停机的时间.结果 参附组患者在术中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且优于对照组,其复跳、停机时间短.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有效维持冠脉搭桥患者循环的稳定,缩短复跳、停机时间.

  • 行右侧氙光星状神经节近旁照射对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作者:毛倩倩;邹俊;张中军

    目的 在冠脉搭桥患者的麻醉手术前附加右侧氙光星状神经节近旁照射.观察麻醉及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在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氙光照射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氙光照射组在麻醉前行右侧氙光星状神经节近旁照射15 min,两组麻醉方法 和手术过程相同.记录并分析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牵(HR)、血压心率乘积(RPP)变化.结果 氙光照射组在气管插管、劈胸骨时MAP与RP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R低于对照组(P<0.05),在转流过程中MAP低于对照组(P<0.05),在转流后RP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右侧氙光星状神经节近旁照射能够减轻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心血管反应.

  • 冠脉搭桥患者的出院指导

    作者:朱冬梅;焦莉华;李霜;宋士霞;贾玲

    1 饮食有制,不宜过饱告知患者饮食要讲科学,宜清淡、富含营养,少食油腻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减少盐的摄入量,多食粗粮,限制脂肪摄入.鸡蛋胆固醇含量高,应当限制鸡蛋的摄人,每日食用半个鸡蛋,或每2天食用1个鸡蛋.另要限制摄入动物的内脏、脑等.可进食适量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如各种瘦肉、鱼虾类、牛奶、蛋清等.

  • 冠脉搭桥围术期空腹血糖动态变化及中西医治疗

    作者:胡佳心;林宇;阮新民;林冬群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血糖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中西医治疗措施.方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和术后第7天空腹血糖水平,用降糖药、胰岛素及中医益气健脾、养阴活血法控制高血糖.结果: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经中西医治疗后,血糖可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非糖尿病患者1周内可自行恢复正常.结论:冠脉搭桥术后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显著.合并糖尿病的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经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可控制,中医的益气健脾、养阴活血法有助于术后糖尿病症状的减轻.

  •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药物洗脱支架与冠脉搭桥治疗

    作者:耿涛;李亚;王炳勋;徐泽升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一直是冠脉搭桥治疗的传统领地.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广泛应用以来,学者们正在用大量的试验证明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可行性,比较与冠脉搭桥治疗孰优孰劣.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更新,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势必进一步拓宽,但是就目前而言,无保护左主干的介入治疗由于其自身不足,不能完全替代冠脉搭桥治疗.

  • 基因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林;李易;徐章

    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冠心病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一些已成功应用于临床[1.2],成为当今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将血管生长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导人心脏,促使冠状动脉(冠脉)血管新生,侧枝循环建立,增加缺血心肌的血液供给,防御或减少心肌缺血或坏死,称之为"基因冠脉搭桥",为冠心病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新途径.

  • 血管新生与冠心病

    作者:汪姗姗;范维琥;戴瑞鸿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影响心功能的一类疾病.冠脉搭桥和成形术等介入性治疗方法的应用,使部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得以改善,但相当一部分不能进行这类治疗或发生术后再狭窄的患者,现尚无解决办法.目前,缺血性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已从单纯改善病变血管供血转向如何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被称为心血管药物搭桥术的促血管新生疗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230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