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如何读懂肿瘤病理报告单

    作者:刘志欢

    肿瘤的防治贵在“早”,其中早诊断的关键在于病理学诊断.但是,病理报告单上那生涩难懂的文字,一般的患者很难读懂,那么,如何读懂病理报告单,又如何在病理报告单上发现肿瘤信号呢?下面为您解读病理报告单上常见的肿瘤信号:1.异型增生:也称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间变等,是上皮细胞长期受到慢性刺激出现的不正常增生.例如宫颈异型增生就是指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大部分发生异型和不典型增生,报告中常常用“CIN”描述.CIN分三级,级别越高,发展为浸润癌 (通常所说的癌症)的机会越多.所以,一旦有CINⅡ级或者以上异型增生,就要定期随访或积极治疗.同样,当肠道、支气管、乳腺等有异型增生病变时,均要引起注意.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逆转作用的探讨

    作者:施玉湘

    目的探索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逆转作用.方法将Hp阳性的CAG病人52例随机分成A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52±7岁),给予抗三联疗法一周,加服养胃冲剂5.0,tid,po共90天.B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49±5岁),给予养胃冲剂5.0,tid,po,共90天.结果两组临床总缓解率分别为88.9%、60%(P<0.05).结果A组胃粘膜萎缩的逆转明显优于B组(P<0.05).组织学逆转A组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根除Hp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逆转率.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隽;郭新文;杨霜冰;郭勇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治患者112例,分别行常规内镜检查及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检测,比较检测结果 .结果: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中诊断准确率均明显优于常规内镜(P<0.05).结论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 整体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32例体会及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狄维鹏;李学军

    资料与方法2005~2008年收治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32例.内镜下RE按洛杉矶分级标准进行分级,132例反流性食管炎中洛杉矶分级A级97例(73.5%),B级28例(21.2%),C级7例(5.3%),D级无.男78例,女54例,男:女之比为1.45:1;平均年龄43±11岁.合并Hp感染"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指合并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或轻-重度异型增生的慢性胃炎)患者38例(28.8%).合并糖尿病、心衰、肺病、免疫抑制剂使用史及老年患者17例(12.8%).

  • HP感染与胃癌和癌前病变中P53蛋白表达关系

    作者:李红霞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的胃黏膜的HP感染情况及P53蛋白的表达的特点,探讨HP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14C呼吸实验及美兰染色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确定HP的感染,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胃癌,胃黏膜异型增生,胃黏膜肠化生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理标本进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并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对比分析.结果:胃癌组、胃黏膜异型增生组及胃黏膜肠化生组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和异型增生组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而肠化生组中的P53蛋白表达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无显著差异;在异型增生组与胃癌组中的HP(+)组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要高于其HP(-)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胃黏膜肠化生、胃黏膜异型增生、胃癌的进展过程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增高.HP的感染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使其失去正常的抑癌功能,导致癌细胞的发生,同时可以作为筛选胃癌癌前病变的标志物.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作者:齐国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呈慢性炎变和固有腺萎缩致使胃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的慢性胃黏膜病,可伴有肠腺化生和异型增生.本病与胃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中度以上的异型增生属于胃癌的前期癌变.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本病列为胃癌的前期状态.

  • 半夏泻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10例

    作者:王锋;张丽娜

    目的 观察用伤寒方剂"半夏泻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10例萎缩性胃炎门诊患者,主要给予半夏泻心汤配合西医治疗,在疗程结束及1年后回访,跟踪报道这1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所有观察患者症状缓解,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及胃镜均恢复良好.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效果较好.

  • 王道坤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经验举隅

    作者:常建平;王道坤

    王道坤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临床专攻脾胃病,本文举3例王教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异型增生的病例,介绍王道坤教授辨证用药的特色.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作者:杨斓;李春婷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疾病,典型症状为烧心、反酸和呃逆等.其伴发的食管外症状多有胸骨疼痛、咳嗽和哮喘等.根据其有无内镜下食管黏膜损害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糜烂性食管炎和Barret 食管等.Barret 食管可发展为低度或高度异型增生、黏膜内癌和浸润性癌[1].近年来,随着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现代中医学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了研究,现将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药治疗概况归纳如下.

  • 九味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方分析

    作者:段浩博;赵艳;周焕荣;王艳艳;段素社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其主要特征性变化是胃的慢性炎症和固有腺体的萎缩,并常伴有不同类型的胃黏膜上皮肠化生和异型增生[1],多为胃癌的癌前病变。段素社主任根据胃镜下胃黏膜萎缩、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结节隆起或糜烂等表现,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当以“胃痿”立论,提出胃热阴伤、瘀血阻络为其基本病机,选取黄连、大黄、蒲公英、三棱、莪术、土鳖虫、麦冬、石斛、黄精组成自拟方九味饮。该方紧扣胃痿的基本病机,与清热解毒、化湿泄浊、活血通络、养阴益胃法配合使用,取得良好疗效,现对其组方分析如下。

  • 基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

    作者:赵兵;崔一鸣;陈璐;赵晓丹;王伟珍;廉艳红;程若东;马尚清;兰青;周斌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为制定CAG预防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7年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接受诊治的CAG患者共769例.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对胃黏膜萎缩、肠化及异型增生的患者,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胃黏膜病理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与胃黏膜萎缩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吸烟、饮酒及年龄与肠上皮化生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异型增生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萎缩、肠化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是异型增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G的胃黏膜病理等级程度与年龄和Hp感染相关,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缓CAG向早癌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胃癌前病变脾虚证大鼠胃黏膜病变的病理与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郑嘉怡;赵自明;潘华峰;李思怡;蔡甜甜;张成哲

    目的:观察胃癌前病变(GPL)脾虚证大鼠胃黏膜病变病理与超微结构病变规律.方法:将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与模型组,采用200μg/mL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自由饮用配合饥饱失常法复制胃癌前病变(GPL)脾虚证大鼠模型,于造模后不同时间随机从两组选取大鼠,动态观察其胃黏膜病理与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在造模过程中依次出现萎缩性胃炎(炎性反应病变与早期微血管损伤)→SIM(空泡样变与黏液湖)→CIM(组织异型性)→Dys(异型增生与微血管新生)→癌变.结论:推测GPL大鼠胃黏膜炎性损伤性病变基础上发生的肠上皮化生和Dys等形态学异常可能是胃癌侵袭性转移的组织学基础,且GPL期癌细胞浸润基底膜之前即可发生癌细胞的血道转移.

  • 健脾法对胃癌前病变细胞增殖、凋亡及胃壁屏障的作用

    作者:王磊;范刚启;王茵萍;吴旭

    中医药防治胃癌前期病变,初步显示出防癌抗变的优势,并已成为目前胃癌防治学研究的热点。兹就健脾法防治胃癌前病变机理研究进展述评如下,期能有益于中医药防治胃癌前病变的研究。  1 胃癌前病变与细胞增殖、凋亡和胃壁屏障  1.1 胃癌前病变与细胞增殖和凋亡  胃癌前病变是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即胃黏膜的异型增生(AH)和肠上皮化生(IM),主要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研究表明,胃癌前病变胃黏膜细胞增殖过度[1]。通过3H-Tdr标记技术发现,胃癌前病变的细胞增殖周期缩短,增殖区扩大,认为不典型增生属于细胞分化异常和增殖的结果。

  • 奥美拉唑联合清幽饮液根除幽门螺杆菌促使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逆转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江;朱黎明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清幽饮液根除Hp(幽门螺杆菌),促进CAG(慢性萎缩性胃炎)好转、异型增生逆转、预防胃癌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400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以清幽饮液、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照组给以枸橼酸泌钾、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克拉霉索,60天后行胃镜及组织学复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2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清幽饮液联合奥美拉唑可以提高Hp根除率,且对CAG伴异型增生的逆转疗效显著.

  • 胃复春对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中iNOS、COX-2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绍华;何生华

    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也称异型增生,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重要发病因素[1].近年的研究表明,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过度表达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2],为了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OX-2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关系及胃复春的保护作用,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用药前后的胃黏膜组织中iNOS、COX-2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 PTEN基因在胃癌癌前病变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

    作者:汪龙德;刘晓燕;毛兰芳;张晶;杜晓娟;刘俊宏;吴亚娜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三种不同中医证型(脾胃虚弱证、阴虚内热证、胃络瘀阻证)胃黏膜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探讨中医证型与PTEN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实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26位健康体检者,取其正常胃组织标本,实验组为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脾胃虚弱证、阴虚内热证、胃络瘀阻证),故共有4组(健康对照组、脾胃虚弱证组、阴虚内热证组、胃络瘀阻证组);每位患者取新鲜胃黏膜6块,其中包括胃体、胃角和胃窦各2块.新鲜组织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后,做连续切片,组织厚度为4μm;采用S-P染色法进行染色,DAB显色,苏木精复染,封片实验用已知阳性片作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由病理医师观察,阳性反应判定标准:PTEN表达为胞浆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阳性细胞占10% 以上为阳性表达,<10% 为阴性.结果:PTEN阳性表达在脾胃虚弱证中有85.71%,阴虚内热证中有41.30%,胃络瘀阻证中有23.08%,健康对照组中有96.16%.PTEN阳性在Ⅰ 型肠化生表达为32.07%,Ⅱ型肠化生表达为28.30%,Ⅲ型肠化生表达为24.53%,异型增生表达为15.09%.结论:胃黏膜组织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胃癌癌前病变的病理类型有关,而且在胃癌癌前病变不同中医证型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为胃癌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依据.

  • 平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45例临床研究

    作者:杨少军;汪龙德;张晶;王琦

    目的 观察平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PLGC)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将80例PLGC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平胃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每次4片,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胃镜及胃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肠道特异性转录因子(CDX2)表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7.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理改善率为51.1%,对照组为31.4%,治疗组病理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糜烂、黏膜白相、颗粒增生、血管透见、胆汁反流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上皮细胞EGF阳性表达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Ⅰ型肠化、Ⅱ型肠化、异型增生CDX2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Ⅰ型肠化、Ⅱ型肠化CDX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Ⅰ型肠化、Ⅱ型肠化PLGC胃黏膜组织中CDX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胃胶囊能有效改善PLG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使黏膜再生加强并得到修复,同时抑制EGF和CDX2的表达,使癌前病变PLGC得以有效逆转.

  • 消痞愈萎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64例临床观察

    作者:郑逢民;郑乐乐;郑中坚

    目的 观察消痞愈萎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或异型增生(Dys)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每片0.359g,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痞愈萎汤,每日1剂,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情况及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2%、72.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嗳气泛酸、胃中嘈杂、饮食减少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除胃脘疼痛、嗳气泛酸、胃中嘈杂症状积分下降外(P<0.05),胃脘胀满及饮食减少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胃脘胀满和饮食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Hp转阴率为4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 (P <0.05). 结论 消痞愈萎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CAG伴IM或Dys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逆转胃黏膜病理改变.

  • 参苓蚤休汤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

    作者:李景巍;吴杰;劳献明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者,被认为是主要的胃癌前期病变.1999年3月~2005年4月,我们以参苓蚤休汤为主治疗CAG68例,取得良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 膀胱镜活检10例病理误诊分析

    作者:皋岚湘;丁华野;宇红雷;邓永江;黄晓楠

    目的对在膀胱活检小标本中出现低诊断和过诊断问题进行病理形态学分析.方法复习我院存档的膀胱活检病例共382例.结果有10例(3.1%)为误诊病例,其中2例旺炽型腺性膀胱炎过诊断为移行细胞癌;8例移行细胞癌低诊断为良性病变,其中诊断腺性膀胱炎4例(1例为原位癌,3例为早期浸润癌),乳头状瘤2例(均为乳头状移行细胞癌Ⅰ级),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为伴有内翻性生长的乳头状移行细胞癌1级),上皮增生1例(原位癌).结论①腺性膀胱炎与癌易混淆;②泌尿道上皮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细胞的异型性和有/无上皮内中层以上的核分裂象;③显示细胞增殖活性的标记物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362 条记录 1/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