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腕管综合征研究初探

    作者:尹晶;黄瑛;于秋爽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诊断腕管综合征(CTS)可行性.方法 选择10例(18腕)经电生理检查诊断为CTS患者(CTS组),其中男性2例(4腕),女性8例(14腕);年龄39 ~ 70岁,平均年龄58.22岁.2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其中男性2例(4腕),女性19例(38腕);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4.43岁.行超声检查,在豌豆骨与舟状骨水平测量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采用SMI技术对正中神经内血流半定量评分并测量峰值血流速度,将CTS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不同方法的诊断阈值,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CTS组正中神经CSA、血流半定量评分和峰值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0.13±0.03) cm2vs (0.10±0.02) cm2,(3.17±0.71)vs(1.50±0.55),(5.71±4.86) cm/s vs(2.74±0.44)cm/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的诊断阈值为≥0.12 cm2,灵敏度为67%,特异度为83%,曲线下面积为0.84(P=0.000).血流半定量评分的诊断阈值为≥3,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98%,曲线下面积为0.95 (P=0.000).峰值血流速度的诊断阈值为3.2 cm/s,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83%,曲线下面积为0.88 (P=0.000).应用SMI对正中神经内血流进行半定量评分及测量峰值血流速度诊断CTS均优于测量CSA.结论 SMI技术评价正中神经内部血流信号有助于诊断CTS.

  • 改良微创术与传统切开法治疗单侧发病腕管综合征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彬;杨小辉;首家保;毛庆龙;孔靖;汪海涵;唐哲明

    目的 比较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腕管减压与传统切开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术后疗效.方法 将70例单侧发病的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腕管减压(改良微创治疗组)与传统切开治疗组,每组35例,采用Kelly评分、两点分辨觉的改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术式的疗效.结果 术后常规随访12个月,两种术式的疗效优良率和两点分辨觉的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改良内窥镜微创治疗组的手术时间[(10.03±1.84) min与(37.63±7.18) min,t =22.210,P<0.001]明显少于传统切开组;且未出现瘢痕触痛,而传统切开组7例出现瘢痕触痛.结论 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腕管减压手术创伤小、手术耗时短,疗效则与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术等同.

  • 神经肌电图和超声检查在合并糖尿病的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亚薇;袁宇;闫旭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患者的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25例(实验组)及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神经肌电图仪器测定所有受试者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5.01±1.37)ms、(3.15±0.55)ms、指1-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5.56±8.69)m/s、(57.90±2.47)m/s、指3-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2.03±11.59)m/s、(58.20±3.08)m/s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差值(1.50±1.50)ms、(0.12±0.06)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尺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2.73 ± 0.21) ms、(2.67 ± 0.13) ms及指5- 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57.78 ± 3.26)m/s、(59.20±2.49)m/s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超声检查观察实验中患者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诊断腕管综合征阳性率为77%.结论:通过电生理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腕管综合征,结合超声检查更好地显示中晚期神经受压情况及程度,对患者实施准确治疗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环线切割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初步临床观察

    作者:王易彬;汤宇;徐子涵;吉毅峥;孙天胜

    目的:探讨环线切割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腕管综合征患者72例(103侧),男27例,女45例;年龄22~94岁,平均51.3岁。采用切开减压手术21例(30侧)、环线切割手术51例(73侧)。切开手术于掌心鱼际纹尺侧做切口,显露腕横韧带并切断,达到腕管减压的目的。环线切割手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分别从腕横韧带的深层及浅层穿线,形成环套切断腕横韧带,使腕管减压。于术前、术后3个月行超声检查,观察正中神经长宽比(钩骨层面正中神经横断面的长和宽的比值)和肿胀比(豌豆骨层面与桡骨远端层面正中神经横断面积的比值);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波士顿腕管综合征评分量表(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BCTQ)评估腕管综合征症状以及腕关节功能。结果11例失随访,61例随访3~27个月,平均11.6个月。切开减压组与环线切割组术前BCTQ评分分别为(28.5±4.6)分、(29.4±5.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P=0.528)。术后3个月BCTQ评分分别为(16.3±5.7)分、(15.7±4.9)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P=0.674)。术后3个月两组BCTQ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切开减压组术前、术后3个月超声检查示正中神经长宽比分别为3.8±0.7、2.6±0.4,肿胀比分别为2.3±0.4、1.2±0.3,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环线切割组术前、术后3个月正中神经长宽比分别为3.9±0.6、2.7±0.5,肿胀比分别为2.1±0.3、1.4±0.4,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正中神经长宽比、肿胀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切开减压组和环线切割组术后均无感染、愈合不良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的环线切割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能改善正中神经刺激症状,恢复正中神经的形态及功能,达到与切开减压手术相同的疗效。

  • 妊娠腕管综合征

    作者:王群华;凌斌

    腕管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的一组综合症状.妊娠腕管综合征在妊娠妇女中较为常见,发病期集中在妊娠7个月至分娩后3个月之间,分娩后1~2个月为多见.临床表现为食指、中指、拇指、腕部和无名指的麻木、刺痛、烧灼感.上述症状的出现可能与水肿、激素、神经的易损性和神经牵拉等因素有关.目前,妊娠腕管综合征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使患肢休息,减少食盐摄入量,清淡饮食,采用弹力护套保护腕部,局部热敷,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方法.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 腕管综合征的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王胤;刘含秋

    腕管综合征(CTS)是一种外周神经病变,神经生理学研究提示CTS产生的异常信号传入会导致功能性或结构性神经重塑,而这与正中神经所支配手指的感觉运动机能障碍密切相关.目前常采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 脑磁图等相关功能成像方法分析和评价CTS的皮质可塑性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联系.这可能会为CTS的临床分型提供新的依据,并有助于指导个性化治疗.就CTS的神经功能成像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维生素B1和甲钴胺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辛晋敏

    目的:研究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维生素B1注射液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138例轻中度腕管综合症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65)和治疗组(n=73)。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1次/d,同时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0.5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7.2 U,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肌电图指标、VAS评分、症状缓解时间和Boston腕管问卷调查评分(BTCQ)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0.8%、95.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腕部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均显著增加,运动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显著缩短,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CV、SNAP波幅、CMAP潜伏期、CMAP波幅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BTCQ 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麻木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维生素B1注射液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轻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恢复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神经肌电图与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欣;田德润;王植;袁宇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与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36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肌电图和超声检查。按照电生理分期诊断标准分为3期,其中早期6例,中期20例,晚期10例。应用超声检查观察3期患者腕部正中神经的受压情况,测量并记录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截面积(CSA),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早期腕管综合征患者,CSA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对于中、晚期腕管综合征患者,CSA均增大,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能为早期诊断腕管综合征提供依据和佳治疗时间。对于中、晚期腕管综合征患者,超声检查可显示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部位及程度。

  • 推拿配合中药湿敷治疗腕管综合征20例

    作者:杜书浩;赵铎

    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推拿方法配合中药湿敷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 Tinel氏征和屈腕试验对腕管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永岭;周宁;田广利;程小宾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卡压所引出的症候群,其病因主要由腕横韧带及滑膜慢性炎症增生性肥厚所致.正中神经受压后常出现神经变性,与周围组织粘连.一般行腕横韧带切除和神经束膜松解可予彻底根治.腕管综合征为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此病在老年人群中,尤以妇女多见,轻症患者多在门诊局部封闭及理疗等,可获得缓解,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者,可手术治疗.在临床中,Tinel氏征及屈腕试验对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可靠性.我院近15年来收治30例患者33个腕,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及术后病理确诊,现报告如下.

  • 妊娠期腕管综合征68例分析

    作者:王娟;石光

    腕管综合征(carpaltunnel syndrome,CTS)是妊娠期因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产生的一组症状,是妊娠期所特有的一种疾病,一般在妊娠晚期出现,在哺乳期和绝经期少有出现.虽然比较少见,但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有时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应引起临床重视.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68例患者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 中药内服结合腕管封闭治疗腕管综合征61例

    作者:冯卫国

    腕管综合征又名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腕管狭窄性腱鞘炎,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本病好发于手工劳动者及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临床上治疗方法有限,效果不佳.2007-05-2010-06,笔者采用中药内服结合腕管封闭治疗腕管综合征61例,并与单纯腕管封闭治疗4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温痹方口服熏洗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作者:郑艳;徐亮;顾锡镇

    目的 观察温痹方口服熏洗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轻中度CT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40例予温痹方口服加熏洗治疗.2组疗程均为60 d.观察服药后30、60 d的临床疗效、波士顿CTS问卷评分(BCTQ)及NCV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率20.00%,总有效率92.50%,均高于对照组(5.00%、87.50%)(P<0.05).2组治疗30、60 d后BCTQ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60 d后BCT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ML)缩短、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增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增快(P<0.05),且治疗组 ML、SCV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ML、SNAP、SCV均较前有所变化,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痹方口服熏洗治疗轻中度CTS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功能,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 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戴小红

    目的 了解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1998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2例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例病例中,7例首先确诊为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2例漏诊.12例病例均采用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本病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属生理性改变.有典型的手部症状,正中神经分配区疼痛、麻木,感觉障碍,夜间加剧.大拇指对掌无力.腕掌屈试验及腕部正中神经叩击征阳性,以保守治疗为主.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妊娠
  • 甲基强的松龙局封治疗腕管综合征

    作者:范卫星;王敏;吴争鸣

    腕管综合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2001年7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局封配合中草药外敷治疗腕管综合征2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改良微创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作者:唐哲明;杨小辉;首家保;毛庆龙;陈彬

    目的 探讨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可行性及微创性.方法 将60例确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利用半开放型内窥镜、推刀单切口术式切开腕管、解除正中神经压迫,对照组常规开放手术切开腕管松解减压正中神经.观察比较2组两点分辨觉、C反应蛋白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术后C反应蛋白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术安全可行,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早期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磊;薛若鸿

    目的:观察常规NCV检测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神经的敏感性.方法:对48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NCV检测,同时每例患者还进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检测.结果:在常规NCV检查中,SCV的异常率明显高于MCV,而MCV检查中末端潜伏期的异常率又高于其它指标,右手重于左手.但与腕部节段检测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两项指标相比,后者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常规NCV检查.结论:正中神经节段检测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检测,对早期腕管综合征敏感度高,且方便、经济、无痛,能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应被广泛应用.

  • 神经电生理常规法和环指法检测腕管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作者:姜荣刚;黄秋海

    目的:比较神经电生理常规法和环指法在腕管综合征(C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法、环指法对48例(68侧)临床诊断为CTS的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常规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减慢12条,异常率17.6%.远端潜伏期(DML)延长28条,异常率41.2%.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异常46条,异常率67.6%.环指组:异常65条,异常率95.6%.常规法同环指法异常率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指法优于常规法,是确诊CTS的重要方法.

  • 腕管综合征的肌电图检测与分析

    作者:冼珊;陈健梅;吴秋南;梁洁连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腕管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神经传导速度和针极肌电图的检测.结果:22例患者中,10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测定诱发波形消失,14条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感觉神经异常率为96%;伴有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或动作电位波幅下降19条,运动神经异常率为76%.11块拇短展肌可见失神经电位,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延长19块.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有重要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比运动传导速度测定的异常率高,增加掌心-腕的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可有效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 掌刺激法在轻度腕管综合症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韩峰;陈莹桦;田东

    目的:探讨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在早期腕管综合症(CT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体征、症状符合腕管综合症(CTS)患者进行常规神经电生理检测.对符合神经电生理腕管诊断正常的患者(即正中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期DML≤4.5)加做环指刺激法、拇指刺激法、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掌刺激法).结果:掌刺激法中的掌-腕SCV低于41.8m/s考虑诊断为轻度CTS.在三种诊断方法中,掌刺激法敏感度为67%(结合样本量大的相关专业文献中得出的统计数据为敏感度高达100%),远高于环指刺激法55%和拇指刺激法36%.结论:CTS患者正中神经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损伤由卡压处开始逐步向神经末梢发展,累及正中神经神经末梢,直至重度CTS,导致SNAP消失.腕-掌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在腕管早期诊断往往非常敏感,掌刺激法中的掌腕SCV低于41.8 m/s考虑诊断为轻度CTS,在患者出现CTS症状,但常规法无法鉴别时,可加做掌刺激法作为常规鉴别诊断.

680 条记录 8/34 页 « 12...567891011...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