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作者:姜淑群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A组早期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B组采用内科一般疗法.结果:两组生活能力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早期采用康复疗法优于一般内科治疗,说明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运动再学习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洪伦;高中领

    目的 研究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运动再学习疗法康复(MRP)治疗组和常规康复(RRT治疗组,运动再学习疗法康复组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10周,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Bobath提出的易化技术和中医疗法治疗10周.所有病人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RP组的FMA和MBI值比RRT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MRP对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是较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 运动再学习疗法对改善偏瘫下肢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敏

    目的:通过运动再学习疗法,以期改善并证实偏瘫患者下肢活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对4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下肢应用运动再学习疗法(moter relearning programme MRP),根据神经肌肉运动的发育理论、通过Brunnstrom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六阶段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后能独立步行者由20%提高到62.5%.结论:日常生活能力比治疗前明显提高.

  • 综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华;曹虹;杨俊;赵艳青;姚红华

    资料和方法 自1991年10月至1997年3月我科收治的偏瘫患者120例,均经临床及CT确诊,符合我国现行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排除认知功能障碍和骨骼肌肉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岁;脑出血30例,脑梗死30例;平均病程41 d。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7岁;脑出血31例,脑梗死29例;平均病程42 d。 两组患者均接受康复训练,按一对一方式进行,每天1 h,每周5次,共治疗8~12周。对照组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包括上肢功能、仰卧到床边坐起、坐位平衡、坐站转换、站立平衡、行走训练。观察组采用综合方法:除运动再学习疗法外,配合各种抑制原始、异常运动模式的方法,训练中强调视患侧上下肢为一个整体,同时注重健侧肢体的功能训练。 与对照组不同之处如下:仰卧位:进行上肢伸展和上举练习,患侧下肢有一定程度的屈膝,适当的足外翻并接触床面,应保持下肢内收和骨盆向前及向健侧旋转;训练下肢时,患者双手交叉抬高过头,腕肘伸直,患手拇指位于健指之上,如果由于肩痛难以采取这个动作,可将患侧上肢伸展位于体侧。

  • 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再学习疗法结合应用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邓瑞燕;罗仕珍

    目的: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再学习疗法结合应用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康复训练为对照组康复训练模式,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再学习疗法,对比两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BBS、FMA、MBI、MWS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并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与运动再学习疗法能够促使其下肢运动功能更好更快恢复,值得推广.

  • MRP结合PNF肩胛、骨盆模式训练对脑梗死偏瘫运动障碍的疗效

    作者:李德权;何淑范;张秀萍;贾丹

    目的 探讨运用运动再学习疗法(MRP)结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法(PNF)肩胛、骨盆模式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 16例脑梗死偏瘫恢复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续接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并应用针灸、理疗、作业治疗和MRP训练,观察组在每次MRP训练前进行PNF肩胛、骨盆模式训练.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时对两组患者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平衡功能、上下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标准评定患者步行功能.结果 治疗4周,两组患者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均<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8周,两组患者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1),且观察组治疗8周时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8周,两组患者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RP结合PNF肩胛、骨盆模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脑梗死偏瘫者的运动功能.

  • 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帅记焱;刘雅丽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S)、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价法、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分别评定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2组CN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运动再学习疗法较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更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

  •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作者:张建社;刘朝晖;常冬梅;李源莉;朱银星;张文东;王仙丽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CST)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MRP,观察组在训练前进行CST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躯干控制测试(TCT)进行躯干控制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治疗后行步行能力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下肢FMA、MBI及T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步行相关参数比较,观察组大步行速度、步长及步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长和步行速度具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CST结合MRP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 运动再学习对猴脑缺血损伤后脑血流量的影响

    作者:尹勇;谷震;杨波;秦冬冬;潘雷;甘露;王廷华;胡新天;冯忠堂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缺血损伤后恒河猴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电凝法阻断恒河猴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制备成脑缺血损伤模型,术后采用觉醒意识水平肌力训练、协调能力及任务定向训练等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测定训练前后相关脑区脑血流量的变化.结果:MRP明显改善脑缺血损伤恒河猴的局部脑血流量,但不能改变脑缺血所致的右/左脑区脑血流量的不对称性.结论:MRP可以增加脑缺血损伤周围及相关脑区脑血流量,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

  • 运动再学习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辉;纪树荣

    偏瘫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运动疗法和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 therapy, NDT).因为NDT有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效果,已取代传统疗法.NDT已经形成了一类统称为易化技术(facilitation techniques, FT)的实际操作技术.但NDT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进一步改善,诸如注重运动方面训练需重复多量刺激,忽视实用动作的训练,治疗时间较长等.近年来Carr提出了运动再学习疗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MRP).Carr和Shepherd经过长期实践,认为该疗法的效果要比易化技术好.目前国内对MRP的相关研究报道比较少,本文旨在探讨MRP疗法对我院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为促进偏瘫患者功能恢复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 009 Bobath 疗法和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后远期疗效的比较

    作者:张扬;范建中

    在先前一项关于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不同物理治疗方法的康复效果研究中,作者发现运动再学习疗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MPR)代表的任务适应性方案要优于Bobath疗法所代表的易化/抑制方案.作者比较了分别使用这2种疗法的2个物理治疗组的远期效果,以确定是否存在测量参数的组间差异.

  • 神经发育疗法配合改进的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陈湘鄂;陈四海;王亚东

    目的 探讨神经发育疗法(NDT)配合改进的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NDT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应用DNT治疗基础上加用MRP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1周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脑卒中病损评估量表(SIAS)和巴塞尔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SIAS、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T配合改进的MRP能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

  • 运用三维步态分析比较运动再学习疗法和神经发育学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步行能力的效果

    作者:庄彦飞

    目的:分析运动再学习疗法和神经发育学疗法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对照组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FMA-L评分、Holden评分、BBS评分、步态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神经发育学疗法相比,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具有更好效果.

  • 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符俏;孙畅;文国强;曾育山

    目的 探讨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39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20例)和治疗组:常规康复干预+运动再学习疗法(21例).每组患者入选时和治疗8周后,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结果 同组问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FMA和MBI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运动再学习疗法可明显的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迎光;李勇军

    近几年,国内有关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的报道,多为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而运动再学习疗法的报道则较少.自1998年以来,我们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采用了运动再学习疗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