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组配式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和Ⅳ型桡骨头骨折

    作者:李连华;王浩;任继鑫;刘智;孙天胜

    目的:观察采用组配式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和Ⅳ型桡骨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应用组配式桡骨头假体治疗16例MasonⅢ和Ⅳ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31~57岁,平均43岁。评价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并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价肘关节总体功能;对影像学进行测量,评价桡骨头假体高度及假体松动程度。结果:14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12~33个月,平均23个月。关节活动范围与健侧比较,患侧肘关节屈伸度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明显较差(P<0.01)。MEPS评分90±16(45~100);分级评定:优9例,良2例,可2例,差1例。按照Grewal分级,4例出现轻度的透亮线,1例中度透亮线。结论:组配式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难以内固定可靠重建的MasonⅢ和Ⅳ型桡骨头骨折早期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肘关节外侧进路治疗肘关节陈旧性脱位

    作者:甘伟

    自1998年9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共收治陈旧性肘关节脱位36例,其中28例采用肘关节外侧进路切开松解复位,术后早期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再粘连,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推拿对一次性离心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影响及机制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熊英;吴云川;金宏柱;顾一煌

    目的:观察比较运动前、后推拿及自然恢复对一次性离心运动所致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影响,并从氧自由基代谢方面时推拿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地点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时间2008年4-7月.将30名健康男性学生按照条件对等原则随机分成运动前推拿组(A)、运动后推拿组(B)和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即C组),每组各10名.A组学生于训练前在左上肢进行30 min推拿,推拿结束5 min后开始训练;B组学生于训练后30 min在左上肢进行30 min推拿,并在此后的3 d内按规定时间继续接受推拿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C组学生仅参加训练,不做任何的准备活动或整理活动,也不接受任何治疗.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及训练后24、48、72 h测定肌肉酸痛程度和持续时间、肌肉大等长收缩力量、臂围、肘关节的屈伸度.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测定安排在训练前1 h、训练后即刻及训练后24、48 h.同时观察酸痛消失的具体时间.结果:与C组相比,A组和B组酸痛峰值均降低(P<0.01,P<0.05);运动后72 h肘关节屈曲程度的恢复优于C组(P<0.05,P<0.01);运动后48 h的血清CK升高幅度低于C组(P<0.01).A组肌肉酸痛持续时间缩短(P<0.01),运动后72 h肌内大等长收缩力量的恢复优于C组(P<0.01);B组在运动后72 h的肘关节伸直程度的恢复优于C组(P<0.01).A、B组的臂围变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A、B组在运动后48 h时的血清SOD、MDA和SOD/MDA变化程度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运动前、后推拿能通过改善DOMS过程中氧自由基的代谢水平而分别对DOMS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治疗与康复

    作者:陈宗文;杨旭东;张智勇

    肘关节粘连是肘部外伤骨折后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4-1998年间采用外侧入路手术,结合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此类患者1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肘关节 粘连 康复
  • 手术治疗肘部损伤三联征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尹毅;赵燕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周围软组织修复重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加石膏外固定治疗肘部损伤三联征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和石膏外固定治疗肘部损伤三联征26例.其中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周围软组织修复和重建14例(支架组),男8例,女6例;年龄20~62岁,平均(33.60±8.53)岁;外固定支架平均使用7.5周(6~8周),术后第1天开始前臂旋转功能锻炼,4~6 d行肘关节屈伸活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12例(石膏组),男8例,女4例;年龄21~63岁,平均(34.80±7.41)岁;术后石膏平均固定时间30.4 d,4~6周后拆除石膏托行前臂牵引下的被动锻炼及主动功能锻炼.以肘关节功能(JOA)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所有病例获完整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6个月.石膏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6±3.1)周,支架组平均(9.0±2.7)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P>0.05).石膏组和支架组患者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在功能和活动度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架组评分高于石膏组;而在疼痛、关节动摇性和畸形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优于石膏组(t=-2.66,P<0.01).结论: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能增加肘关节侧方稳定性,有利于维持骨折脱位的复位,保证早期安全的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减少异位骨化的发生.在肘部损伤三联征的手术治疗中,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对早期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更具优越性.

  • 肘关节慢性运动损伤的MRI研究

    作者:张蔚;孙圣刚;张艺;刘海滨;张红星;张东友;肖宏;蒋宇红;舒章华;梅海清;冯一鸣;蒋鸿;马志娟;李微娜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MR)成像检查肘关节慢性运动损伤的经验和图像特点.方法:采取MR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扫描.分析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34名运动员共40侧慢性肘关节损伤的MR特点,男21例,女13例;年龄6~16岁,平均(12.3±3.1)岁.结果:慢性肘关节损伤的MR表现为尺骨鹰嘴滑囊增厚、积液,肱骨下段骨骺、桡骨小头、尺骨鹰嘴、尺骨冠突骨髓水肿,尺侧副韧带损伤.结论:MR检查肘关节可明确显示关节内外的骨骼肌肉组织的损伤情况,是一种敏感有效无创伤的方法.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肘关节功能评价

    作者:王晓;张世清;张淞;张永乐

    1992-2000年间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牵引治疗、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17例.现将不同治疗方法与关节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

  • 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并交叉穿针皮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

    作者:张川;张作君;王蕾;昌中孝;杨林平;赵明;李星星;冯瑞萍;王国杰;段小波

    目的:探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并交叉穿针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手术治疗肘内翻畸形儿童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13岁,平均7.8岁;术前内翻角度11°~24°,平均(17.50±6.73)°,其中3例较健侧屈曲受限角度>10°.均采用肘外侧切口,行肱骨远端髁上外侧闭合楔形截骨,保留内侧3~4 mm宽度的连续皮质,截骨对合后采用交叉克氏针穿针并皮外张力带(交叉针皮外部分在外侧反向折弯并针尾再返折相互钩绕)固定,截骨端外侧形成加压,术后随访比较治疗前后和健侧提携角,采用Laupattarakasem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6例均于术后2个月内骨性愈合,无感染和神经麻痹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3~29个月,平均18.8个月,提携角恢复为8°~14°,平均(11.50±3.17)°.Laupattarakasem标准评定术后优14例,良11例,可1例.结论:采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可以有效恢复肘内翻畸形,交叉穿针并皮外张力带固定可以满足术后早期活动要求.

  • 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康汇;王微;李红川;李剑

    目的:研究手术重建肘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0例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患者的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30~60岁,平均45.5岁;右侧16例,左侧4例.9例有肘关节脱位史,6例有肘关节骨折史,5例无外伤史,所有患者为闭合性损伤.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及术前X线、MRI检查明确诊断.经保守治疗时间超过2个月无效,20例均在全麻下取患侧掌长肌腱作为重建移植物,行肘外侧韧带复合体的重建,术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康复锻炼.结果:术后20例均获随访,未出现感染、肘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等现象,平均随访16个月(12~23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和VAS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术前HSS评分75.2±8.3,术后94.1±5.4;术前VAS评分6.7±3.2,术后2.3±1.5;术后评分均优于术前.结论:肘外侧韧带复合体是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首要限制结构,重建肘外侧韧带复合体是治疗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 肘关节镜结合小切口清理修补术根治顽固性网球肘

    作者:李琪;李豹;蔡春元;杨国敬;张凌州

    目的:探究关节镜结合小切口清理修补术根治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和肘部关节镜技术的提升效应.方法:自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连续收治顽固性网球肘患者36例(36肘),均采用关节镜结合小切口开放清理修补,两种方式交替进行,在核心操作上,前18例[A组,男8例,女12例,年龄(43.89±9.71)岁,保守治疗时间(17.39±10.53)个月]直视下操作关节镜下验证,后18例[B组,男7例,女11例,年龄(44.28±8.04)岁,保守治疗时间(15.50±9.18)个月],关节镜下操作直视下验证.术中观察镜下及大体病理表现,术后观察患者神经血管并发症,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进行VAS评分和Mayo功能评分比较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A组(17.22±8.47)个月,B组(17.83±8.83)个月.无感染,有1例神经损伤.VAS评分,A组术前4.33±1.24,术后0.61±0.70;B组术前4.50±1.47,术后0.67±0.69;Mayo功能评分,A组术前62.22±7.90,术后93.06±5.18;B组术前61.94±8.93,术后92.22±5.21;术后评分均优于术前;组间VAS评分和Mayo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B组(54.06±8.43) min小于A组(73.39±12.78)min.32例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3例对治疗结果满意,1例对治疗结果不满意,导致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为神经损伤.结论:肘关节镜结合小切口清理修补术结合传统切开与关节镜手术的优势,为顽固性网球肘患者带来根治的治疗效果;此种术式适合致力于尝试探索及提升肘关节镜技术.

  • 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孟氏骨折并肘关节脱位

    作者:孙春瑞;冯和林;李增炎;李同建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孟氏骨折并肘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先复位脱位的肘关节,再行骨折断端沿着与移位相反方向进行复位的整复原则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孟氏骨折并肘关节脱位11例,按Bado分型:Ⅰ型5例,Ⅱ型4例,Ⅲ型2例.结果:经6个月~7年,平均2.5年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周.按功能评定:优8例,良3例.结论:儿童孟氏骨折并肘关节脱位治疗首选手法复位,可获得满意疗效.

  • 应用Cable-Pin内固定系统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马胡晶;单磊;周君琳;刘清和;陆铁;孙松

    目的:通过与克氏针张力带(tension band wiring,TBW)比较明确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65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分为2组:Cable-Pin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1~69岁,平均(53.69±13.42)岁,采用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TBW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0~70岁,平均(53.18±13.36)岁,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记录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血红蛋白含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及肘关节功能HSS评分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4个月.2组在骨折愈合时间(t=2.588,P=0.012),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Z=-2.039,P=0.041)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ble-Pin组优于TBW组.2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

  • 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

    作者:刘立春;丁文军;周小祥;朱大东;黄津梁

    目的:探讨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术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24~61岁,平均40岁.分析不同时期患者患肢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健侧比较肘关节的活动度情况及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功能评价情况.结果:25例均荻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6个月,无感染、肘关节不稳定、下尺桡关节半脱位、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9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的VAS疼痛评分、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改善(P<0.05).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在术后3、6、9个月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末次随访时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7例,可2例.结论: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无法修复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能大程度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 基于压痛点关节外操作的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

    作者:李琪;李豹;姜刚毅;蔡春元;杨国敬

    目的:探讨基于压痛点关节外操作的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33~62(43.16±8.12)岁;保守治疗时间为7~41(15.47±7.08)个月.19例均采用基于压痛点关节外操作的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VAS评分、Mayo功能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6(17.16±5.25)个月.术后无感染、皮肤坏死和神经损伤发生.术后6个月无综合握力减弱.VAS评分由术前的4.42±1.17降至至术后3个月的0.53±0.61;Mayo功能评分由术前的62.63±7.88提高至术后3个月的93.42±5.28;根据Mayo功能评分,优17例,良2例.结论:基于压痛点关节外操作的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采用关节外操作处理关节外主要病变,解剖层次易于理解,视野良好,清理彻底,疗效确切,操作安全.

  • 网球肘的分型及针刀治疗体会

    作者:朱胤晟;姚新苗;吕一

    目的:观察对不同分型网球肘运用小针刀给予不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共治疗网球肘100例(123肘),男36例,女64例;年龄29~76岁,平均49岁;病史3个月~2年,平均7.2个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将网球肘分为3型:关节外型46例,关节内型34例,关节内外混合型20例。采用针刀根据不同类型分别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2个月,患者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Verhaar肘关节疗效评估标准,关节外型46例,优35例,良9例,可2例;关节内型34例,优24例,良9例,可1例;混合型20例,优9例,良8例,可3例。结论:在临床工作中不能用单一的发病机制来解释网球肘的病因,应将网球肘进行分型,并针对不同的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从而提高网球肘的治愈率。

  • 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肘关节三联征

    作者:汪宇;庞广兴;张海滨;刘先银;黎松波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肘关节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肘关节三联征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25~56岁,平均35.2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13d,平均5.9 d.桡骨头骨折按改良的Mason分型: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2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1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5个月,且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4周.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总分为78.2± 11.7,其中优2例,良7例,可1例,差1例.在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屈曲(108±21)°,伸直(12±8)°,旋前(66±13)°,旋后(28±18)°,其中有3例患者存在5°~8°内翻角,1例患者存在8°外翻角.结论: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肘关节三联征能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恢复肘关节稳定,术后可早期活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短缩固定后对肘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伊明江

    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特别是位于滑车切迹中段的骨折,固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尺骨鹰嘴短缩,使鹰嘴变小和尺骨滑车切迹弧度发生改变,导致肘关节脱位影响肘关节的功能.从2003年至2007年4年期间共收治25例患者进行了尺骨鹰嘴截骨手术,报告如下.

  • 前内侧面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黄洪斌;季向荣;范顺武;鲍丰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前内侧面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内固定方法及其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前内侧面冠突骨折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9~74岁,平均37.8岁.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肘后正中切口,游离皮瓣后在外侧暴露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及关节囊,采用不可吸收线缝合法或锚钉技术修复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根据术前三维重建图像上骨折情况及分型,分别选择3个不同的手术入路,暴露前内侧面冠状突骨折,采用微型钢板及螺钉固定.用MEPS(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和Broberg &Morrey评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7例获得随访,时间l~6年,平均38个月;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1.6周.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肘关节没有明显疼痛及不稳定.MEPS评分82~100分,平均(95.4±4.6)分;Broberg & Morrey评分75~100分,平均(92.3±5.8)分.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可使前内侧面冠状突骨折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是治疗前内侧面尺骨冠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 学龄期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与成年后再骨折及肘关节脱位

    作者:葛杰;郝赟耀;李军会;赵东风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学龄期儿童较为常见的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疗法可治愈.成年后因肘部再次受伤,致再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则鲜有报道,作者治疗了4例,报告如下.

  • 经皮撬拨复位双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石膏托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姚真;林志金;曹烈虎;张春才;王攀峰;刘欣伟;苏佳灿

    目的:观察经皮撬拨复位双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石膏托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双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石膏托治疗儿童Garf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6~12岁,平均8.1岁.伸直型15例,屈曲型12例;尺偏型14例,桡偏型13例.伤后就诊时闻0.5~8 d,平均3.6 d.结果:27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所有骨折均于术后4~6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周.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和骨折再移位,无Volkmarm孪缩、针眼或深部感染、尺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术后发生肘内翻畸形2例,但内翻角均不超过15°,可能为过早拆除外固定和不适当功能锻炼所致.按Flynn标准评定,结果优19例,良5例,可2倒,差1例.结论:C形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

1766 条记录 3/89 页 « 12345678...88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