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治疗帕金森病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朱美花;娄春霞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震颤、肌肉僵直、运动活动-启动困难和姿势反射丧失为特征的疾病[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38~76岁,平均62岁;病程2~20年,平均9年.临床表现A型(震颤型)11例,B型(僵直型)13例,AB型(震颤僵直型)19例,均经过安坦或美多巴系药物治疗,症状不能控制而采用微电极立体定向毁损治疗.A型11例震颤均消失,B型13例僵直均明显改善,AB型19例震颤消失,僵直明显改善.

  • 体质指数与身体机能指标相关性探讨

    作者:杨芬芳;蔡菊芳;陈斌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MI)与血脂、身体活动、血压和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的关系,综合评估BMI在早期预警心血管疾病隐患中的作用,为制定健康教育及管理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择无糖尿病、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病的自愿受试者1 548例,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的BMI分类标准分成3组,正常组:303例,超重组:624例,肥胖组:621例.分析BMI与血脂之间的关联度;各组中再选择无运动性哮喘、静息心电图正常的体检自愿受试者195例行平板运动试验,对其身体活动评分(PAS)、极量血压和Ptfv1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的胆固醇、三酰甘油、PAS及极量收缩压的定量均值分别为:(4.76±0.92) mmol/L、(4.95±1.04) mmol/L、(5.02±0.91) mmol/L,(1.21±0.76) mmol/L、(1.82±1.07)mmol/L、(2.26±1.55) mmol/L,(44.00±9.70)分、(40.04±9.28)分、(38.83±8.73)分,(144.58±25.47)mmHg、(154.95±28.06) mmHg、(169.33±30.09)mmHg,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固醇:F=7.57,P<0.05;三酰甘油:F=73.40,P<0.05;PAS:F=4.52,P<0.05;极量收缩压F=11.75,P<0.05);平板运动试验不同组Ptfv1比较(正常组与肥胖组:x2=5.67,P<0.05;超重组与肥胖组:x2=6.1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BMI的增加,血脂、极量收缩压呈递增趋势,PAS呈递减趋势,Ptfv1异常与BMI明显相关.肥胖者增加平板运动试验可筛选心血管疾病隐患的高危人群,Ptfv1可作为预警信号.

  • 15~17岁舞蹈专业与普通中学女生骨矿含量的差别及与体力活动状况的关系

    作者:杨丽琛;胡静;兰燕;杨艳华;张倩;朴建华

    目的 对比研究15~17岁舞蹈专业女生的骨矿含量(BMC)与普通中学女生的差别,并探讨其体力活动状况与BM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舞蹈专业15~17岁女生60名,以同年龄段77名普通中学女生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用"一年回顾身体活动调查表"调查其体力活动情况,用双能X射线吸收仪测量伞身和前臂BMC.结果 舞蹈女生组每天的体力活动水平(PAL)及平均每天的能量消耗(EE)值分别为(2.17±0.34)、(6876.43±1036.72)kJ,高于对照组的(1.63±0.34)及(5388.43±920.83)kg(t值分别为7.283和7.214;P值均<0.01);对照组全身及两侧手臂的身高别BMC分别为(14.494±1.272)、(0.829±0.101)、(0.829±0.097)g/cm,舞蹈女生组分别为(13.896±1.308)、(0.779±0.088)、(0.766±0.093)g/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63,-2.892,-3.650;P值均<0.01);用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和体质指数(BMI)后,舞蹈女生组的身高别全身及左右腿BMC分别为(14.550±0.146)、(2.681±0.033)、(2.821±0.031)g/cm,对照组的相应部位BMC分别为(13.947±0.131)、(2.389±0.030)、(2.450±0.028)g/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868,36.520,65.279;P值均<0.01).舞蹈女生组平均每天的专业训练时间与双下肢、全身BM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8、0.448、0.554,P值均<0.01);舞蹈女生组从事专业舞蹈训练的年限也与双下肢BMC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38,0.304,P值均<0.05).结论 舞蹈女生的全身及双腿BMC在校正年龄和BMI后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她们下肢长期以来高强度的负重运动有关.

  • 杭州市社区医务人员体力活动干预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冰;刘庆敏;任艳军;曹承建;吕筠;李立明

    体力活动不足是中国人群慢性病主要的行为危险因素[1].据估计,21%~ 25%乳腺癌和结肠癌,27%的糖尿病及近30%的缺血性心脏病都源于缺乏体力活动[2].世界上体力活动不足的人群比例约有31.1%[3].目前中国城市人群中仅有21.8%的人满足了WHO对成年人体力活动水平推荐的要求[4].由牛津健康联盟资助开展的国际合作性研究社区健康干预项目旨在通过革新性理念和行动,降低吸炯、不健康饮食和缺乏体力活动3种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的流行水平,进而控制慢性病的流行[5].杭州于2009年启动该项目并开展了为期2年的干预,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 推拿对一次性离心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影响及机制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熊英;吴云川;金宏柱;顾一煌

    目的:观察比较运动前、后推拿及自然恢复对一次性离心运动所致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影响,并从氧自由基代谢方面时推拿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地点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时间2008年4-7月.将30名健康男性学生按照条件对等原则随机分成运动前推拿组(A)、运动后推拿组(B)和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即C组),每组各10名.A组学生于训练前在左上肢进行30 min推拿,推拿结束5 min后开始训练;B组学生于训练后30 min在左上肢进行30 min推拿,并在此后的3 d内按规定时间继续接受推拿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C组学生仅参加训练,不做任何的准备活动或整理活动,也不接受任何治疗.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及训练后24、48、72 h测定肌肉酸痛程度和持续时间、肌肉大等长收缩力量、臂围、肘关节的屈伸度.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测定安排在训练前1 h、训练后即刻及训练后24、48 h.同时观察酸痛消失的具体时间.结果:与C组相比,A组和B组酸痛峰值均降低(P<0.01,P<0.05);运动后72 h肘关节屈曲程度的恢复优于C组(P<0.05,P<0.01);运动后48 h的血清CK升高幅度低于C组(P<0.01).A组肌肉酸痛持续时间缩短(P<0.01),运动后72 h肌内大等长收缩力量的恢复优于C组(P<0.01);B组在运动后72 h的肘关节伸直程度的恢复优于C组(P<0.01).A、B组的臂围变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A、B组在运动后48 h时的血清SOD、MDA和SOD/MDA变化程度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运动前、后推拿能通过改善DOMS过程中氧自由基的代谢水平而分别对DOMS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右归饮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行为学的影响

    作者:胡淼锋;周晓成;单乐天;肖鲁伟;童培建

    目的:探讨补肾助阳中药右归饮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右归饮治疗组.采用内毒素和甲基强地松龙注射诱导造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后,右归饮治疗组给予右归饮灌胃(10 ml/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对其进行抓力、自主活动、悬尾、旷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等行为学观察.结果:与右归饮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抓力减小,自主活动减少,悬尾活动时间变少,在旷场实验中10 min运动总距离明显减少,在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港伏期时间明显较长,总的活动距离减少.结论:右归饮可改善激素性大鼠股骨头坏死的行为学变化.

  • 右归饮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作者:宋才渊;沈兴潮;吕帅杰;鲍航行;金红婷;肖鲁伟;童培建

    目的:观察右归饮治疗SD大鼠激素性股骨头的疗效,探讨其药物作用机制及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右归饮组、激素模型组;右归饮组和激素模型组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腹腔联合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进行造模,正常对照组在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注射.右归饮组在造模的同时,每天右归饮灌胃,连续8周,激素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予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代替.各种动物在第8周末进行行为学检测,并取血测定血脂和血凝指标.结果:右归饮组能降低血脂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凝PT和APTT等相关指标(P<0.01),在高密度脂蛋白方面无作用.右归饮能改善大鼠一般情况和行为学中旷场试验、垂直得分、抓力等指标(P<0.05).结论:右归饮对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老年人身体活动与生活质量及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来有;李艳玲;康琳;宿桂霞;张捧娃

    目的 探讨社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活动(PA)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及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耶鲁大学身体活动问卷(YPA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老年抑郁量表(GDS)调查某市253名社区和183名养老机构共436名老年人的身体活动、HRQOL及抑郁症状,并分析三者相关性.结果 老年人每周活动总时间比较,社区(40.5±1.2)h,养老机构(35.2 ±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6.9,P<0.01);社区老年人SF-36得分中生理领域(66.3±0.9)分,心理领域(63.5±0.8)分,均高于养老机构老年人的(56.3±0.8),(51.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7,3.9;P<0.01);社区老人中度抑郁者占11.1%,低于养老机构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P<0.05);两组重度抑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5,P >0.05).相关分析显示,老年人HRQOL除情感职能外均与PA呈正相关(r=0.108~0.255,P<0.01);抑郁症状得分与YPAS总分及每周能量消耗呈正相关(r分别为0.156,0.121;P<0.05).结论 老年人身体活动与HRQOL生理和心理维度显著相关,身体活动对社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有积极效应.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顺利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康复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从患者入院第1天开始即设计良好的肢体位置,进行患肢按摩和肢体的被动活动.对照组按传统的脑血管病治疗护理方法,患者肢体处功能位,急性期卧床静养限制活动.结果 两组患者经1个月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后,康复组患侧上下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介入能明显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 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包正军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108例首次发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进行抑郁程度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HAMD和NIHSS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结论 心理行为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及肢体功能.

  • 瑜伽运动对护士的心理影响调查

    作者:张瑞

    目的 探讨瑜伽运动对护士健康水平的心理影响.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练习瑜伽运动0.5 a以上的120名护士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从瑜伽的体位、呼吸、冥想等瑜伽运动形式对护士的心理有明显影响.结论 瑜伽运动能稳定护士的自主神经、缓解和释放精神压力,培养护士的高雅气质,增强沟通意识,提高自信心.

  • 磁共振观察运动准备与执行的脑功能分布

    作者:李健萍;黄勇;翟洪昌

    目的 探索运动指令与运动执行的脑功能区空间分布.方法 被试者为15名健康大学生,根据屏幕上出现的指令,分别进行运动准备和手指对指运动,磁共振采集数据,以大峰值作为聚类依据,自编聚类程序,对作业活动脑区进行聚类统计处理.结果 在M1区出现大面积的运动激活,且有少量运动准备活动出现;发现SMA、PPC等辅助运动区有较大面积运动准备激活,也有少量运动执行活动的脑激活.在运动脑区,两种功能活动的空间分布清晰.结论 M1、SMA、PPC等脑区并非单一脑功能区,而是多功能混合脑区.

  • 健脾补肾中药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状态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赵亚玲;宋鸿儒;费晋秀;张兵华;刘秋平

    目的 探讨健脾补肾中药山脾合剂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营养状态和 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49 例稳定期COPD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测体质指数(BMI)、上臂肌围(MAMC)、血 清白蛋白(ALB)含量、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呼吸困难指数(MMRC)和6 min 步行距离(6MWD),在 原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山脾合剂",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疗程3 个月.治疗1 个月和3 个月时重复测 量以上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 个月后治疗组ALB、RBC、Hb 提高非常显著(P <0.01),MMRC 显著降 低(P <0.05).3 个月后,6MWD 显著提高(P <0.05),MMRC 降低非常显著(P <0.01).与治疗前比较:治 疗组ALB、RBC、Hb、MMRC、6MWD 改善非常显著(P <0.01),BMI 显著增加(P <0.05).相关分析提示:ALB 与MMRC 显著负相关(r =-0.426,P <0.01),与6MWD 显著正相关(r =0.528,P <0.01).结论 山脾合剂 可显著改善稳定期中重度COPD 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

  • 低血压状态者血压升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婧茹;张源波;汪晓芬;李海明;尚晓东;常华;和渝斌

    目的 探讨基础低血压状态者血压升高后出现临床症状的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就诊的基础低血压状态者36例(基础低血压状态组)及正常血压者70例(正常血压组).观察基础低血压状态组出现临床症状与血压的关系,并比较2组间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差异.结果 基础低血压状态组年轻时血压为(88.3±3.8/58.3±3.8)mm Hg(1 mm Hg=0.133 kPa),出现临床症状时血压为(127.5±5.7/74.8±8.7)mm Hg,予以非药物降压治疗后,血压下降(8.8±3.1/5.6±3.5)mm Hg,临床症状消失;基础低血压状态组和正常血压组的baPWV和IMT比较有显著差异[baPWV(13.3±1.3)m/s vs (12.4±0.9)m/s,P<0.01;IMT(0.95±0.2)mm vs (0.84±0.12)mm,P<0.01].结论 基础低血压状态者血压升高一定程度,虽然未达到140/90mm Hg,已出现临床症状和一定程度的血管改变,通过非药物降压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体力活动指数的关系

    作者:张军龙;陈风;杨定清;沈志耘;屠伟峰;张焰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体力活动代谢当量(METs)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评估体力活动代谢当量值,并分为3组:Ⅰ组(<4 METs,22例),Ⅱ组(4~7 METs,40例),Ⅲ组(>7 METs,38例).动态心电图监测术前1天及术后第l、2天每例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患者术后第1天心肌缺血发生率较术前增高(P<0.05).Ⅰ组患者术后第1、2天心肌缺血发生率、缺血次数及缺血时间均高于Ⅱ组及Ⅲ组(P<0.05,P<0.01).与Ⅱ组比较,Ⅲ组患者术后第1天心肌缺血发生率较低(P<0.01),术后第2天无统计学差异.Ⅲ组惠者总的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Ⅱ组(P<O.01).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的心肌缺血阳性患者缺血程度明显降低(P<0.01);而Ⅲ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能低的老年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发生率较术前明显增高,而且严重;体能良好的患者术后1天的发生率、缺血次数及持续时间低于体能中等的患者.

  • 个体化有氧运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的影响

    作者:林小锋;刘泽;刘凌;董凤英;王鲁妮;吴自强;袁慧

    目的 评价个体化有氧运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运动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康复运动组进行有氧运动训练3个月,对照组进行日常活动.采用6 min步行试验检测2组运动治疗前后的静息心率、峰值心率、心率恢复值、收缩压、舒张压和6 min步行距离.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康复运动组治疗3个月峰值心率及心率恢复值明显提高,6 min步行距离较运动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血压、静息心率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min步行距离与心率恢复值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 个体化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恢复能力和运动耐量.

  • 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评价体系的创建在电生理学中的应用

    作者:曲庆洋;何婷婷;向冬生;李敏;类成东;侯亚兵;马硕;王敏

    目的:创建适宜Plexon信号采集系统的帕金森病(PD)大鼠行为学评价体系,对PD大鼠运动缺陷症状进行量化评测。方法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10只,实验组大鼠建立PD模型,有8只大鼠PD模型鉴定成功,2组大鼠手术置入脑内电极。2组大鼠使用自制跑步机、多通道在体记录系统分别进行长运动时间、步频、失误次数和不连续运动频率量化评测,对9~30 r/min旋转速度(转速)筛选,并组织学鉴定。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在20和30 r/min转速评测中,实验组长运动时间显著变短[(18.03±2.74) min vs (26.98±0.91)min;(3.33±1.45)min vs (26.67±0.71)min],失误次数显著增多[(7.50±0.76)次 vs (1.50±0.43)次;(10.00±0.00)次 vs (2.00±0.58)次],步频显著降低[(73.33±7.00)步/min vs (95.50±4.94)步/min;(76.33±7.41)步/min vs (110.33±7.58)步/min ,P<0.05,P<0.01];在9和15 r/min转速评测中,实验组长运动时间、步频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9和30 r/min转速评测中,实验组不连续运动频率显著降低,在15和20 r/min转速评测中,实验组不连续运动频率显著升高[(2.00±0.31)次/min vs (0.70±0.21)次/min;(7.00±0.37)次/min vs (1.00±0.33)次/min ,P<0.05,P<0.01]。结论行为学评价体系有效地评价了PD大鼠对高转速控制能力差,运动协调性差的运动缺陷症状,筛选出了12 r/min为适宜的转速。

  • 运动对心力衰竭与死亡危险影响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郑刚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1].HF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高危人群的病死率是各项大规模临床试验所设定的终点,降低病死率是任何一项干预措施的终目标.肥胖及体力活动减少是HF和死亡的危险因素,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血脂水平,还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内皮功能,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理状态.但是,运动与HF和死亡危险之间的关系尚存在争议[2].目前,射血分数保留的HF(heart failure e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与运动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 虚弱综合征评价体系在脑卒中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言洵;刘足云;王笑峰;李淑娟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脑血管病的全因病死率逐年上升.临床很早就明确了年龄增长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虚弱综合征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疾病状态,增加病死率,已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美国、加拿大做了大量关于虚弱的研究,并在某些方面初步达成了共识,虚弱老年人容易罹患心脑血管病,并影响患者药物和外科治疗的效果.目前,国内外鲜见脑卒中与虚弱关系的研究报道.现尝试制定适合于脑血管病的虚弱相关诊断与分级制度,以期完善脑卒中预防和治疗策略,以期服务临床.

  • 肢体失用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军

    肢体失用是执行随意、熟练动作的能力丧失,这种丧失虽不能归因于基本的感觉运动缺失,但它是临床上一种熟练且有目的性动作的运动障碍[1].它是在具有健全的肌力和完整神经支配的情况下,肢体不能顺利完成有目的的动作,丧失已获得的、熟练的正常运动能力.这种丧失不能用肌力减退、肌张力异常、震颤或舞蹈症等解释,它是皮质高级中枢的运动损害而不是初级水平的运动控制损害.临床上常伴有脑卒中和神经变性性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2-4].按照运动障碍的病理机制,临床上采用广泛的Liepmann神经生理--心理学分类,将肢体失用分为2种不同类型,即观念运动性失用和观念性失用[5].观念运动性失用是指失用症患者不会使用工具,它包括手和手指的状态模仿,手势需要的表达,以及有目的使用的手势语.观念性失用是指失用症患者会使用工具,如用刀子切削或使用铅笔.通过临床观察,下肢观念运动性失用出现在大面积脑损害患者伴有严重的上肢观念运动性失用,并患有总体严重的手势失用[6].

271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