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西药房库房环境管理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刘颖

    加强对医院西药房库房的环境管理一直是医院药品监管的重点内容,可以确保临床药品的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本文主要对西药房库房环境对于药品质量的重要性,总结了在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的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 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翠芳

    目的: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西药房管理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进行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改进前后药房差错和患者满意率,分析改进工作的应用意义.结果:医院西药房进行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改进后差错率、患者满意率分别为0.8%、96.00%,明显优于改进前2.9%、87.07%,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药品合理分类及改进药品监管制度,能够减少西药管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对于提高西药房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效果探讨

    作者:沈雄伟

    目的: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以及用药安全效果.方法:对西药房的高危药品进行调查,分析其药物使用剂量、警示标签、物品摆放等情况,并根据具体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总结.结果: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以及用药安全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包括高危药品摆放、药品概念掌握、用药安全等相关的问题.结论:西药房的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应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实施相关问题的干预对策,尽量将用药错误的几率降低,对临床用药安全性进行保证.

  • 医院门诊药房采用柜台型调剂模式的尝试

    作者:陈军;李晓龙;钱珊珊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医院门诊药房普遍采用窗口型调剂模式,单纯以完成配方发药工作为中心,忽视了药品调配中和调配后服务,药师极少与患者交流,医院药房的社会服务性难以得到体现.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落后模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广大患者求医问药的迫切要求,面向社会拓展服务内容,已成为21世纪医院门诊药房改革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已有个别中小型医院对门诊药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引入社会零售药房的管理模式,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1].我院是一所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药房日均调配处方近2400张,高峰时日处方量在3000张以上.1999年,我院本着"方便患者,促进交流"的原则,在合并中西药房的基础上大胆引入柜台型调剂模式,力求在保证完成日常调剂工作的同时,逐步摸索出一种既能满足广大患者要求又能适应改革潮流的新型调剂方式.该模式经过近2年的运行,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 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中药房、中药库、中医电子处方中的应用

    作者:黄瑞平;任建航;邢加慧;李卫红;唐维

    我院在2000年6月建立了较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医师用计算机开处方,将电子处方先传送到收费处,患者付费后,再传送到药房配药,患者走到药房时药已调配好,无须排长队等待。该系统实现了中西药房、中西药库的网络化管理,能快速统计、处理各种与药品的库存数、种类、消耗、处方数、价格等等相关的数据。目前,有关西药房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报道很多,但由于中医药的一些特殊性,中药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实例较少[1]。我们在建立中医药计算机网络管理模块时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措施,摸索出一些实用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 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储存现状调查及改进措施

    作者:樊欣;崔媛

    目的:探讨门诊西药房药品的储存现状及其改进措施。方法结合药品说明书,对医院门诊西药房820种药品的储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不合理储存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门诊西药房温度为16~25℃,相对湿度为45%~73%,无日光直射;需冷冻保存(﹤0℃)的药品1种(0.12%),需置冰箱中冷藏(0~8℃)的药品47种(5.73%),需阴凉库保存(0~20℃)的药品125种(15.61%),需在低于25℃条件下保存的药品253种(30.85%),对温度无特殊要求的药品389种(47.44%);在储存年限中,储存年限2年及3年的药品种类多,分别为304种(37.07%)和113种(13.78%)。结论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储存基本规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以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 2012年我院西药房12874份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作者:张谦

    目的 分析医院西药房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西药房12 874份处方,分析不合理类型和科室分布.结果 12 874份处方中共有296份处方不合理,占2.30%.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为给药剂量和用药疗程不合理,分别占30.74%和25.00%.以妇产科、儿科和老年科常见,分别为3.31%,3.00%和2.55%.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为3.93%,其中常见的为配伍禁忌和选药错误,分别占39.19%和22.97%.不合理应用处方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22%,合理应用处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 (P<0.05),其中以皮肤损害常见,占46.94%.结论 西药房处方不合理情况依然存在,应加强处方审核、监督,保证用药安全.

  • 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分析

    作者:屠秀琴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方法和发放中的注意事项,以利用药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0年,门诊西药房药品发放的情况,总结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中容易出现的差错,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 门诊西药房发生药品发放错误共129例,其中2007年46例,2008年32例,2009年30例,2010年21例.主要类型为药品差错58例,剂量差错50例,剂型差错20例,时效差错1例.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为制度不完善、单人配发,个人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强、药品摆放不合理.结论 药品发放的质量好坏与准确,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药品管理水平,避免差错的发生.

  • 2008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作者:吴寒寅;孟德胜

    目的 总结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方法.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12月门诊退药处方1122例,并汇总分析.结果 门诊退药原因主要有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不合理用药、患者入院、病情变化、医生操作失误等,其中前3项为主要原因,共计948例,占退药总例数的84.49%.结论 医院医生和药师应共同努力,采取建立退药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提高职业素养、合理化检查流程等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 医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管理措施

    作者:卢铨广;贺筱彬;邓惠萍;黄宇珍

    目的 完善退药制度,降低退药率.方法 统计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西药房退药处方,对退药原因和退药所属科室等进行分析.结果 1年内门诊处方量为712992份,退药处方1022份,占总处方量的0.14%;退药主要因素为药物录入错误、不良反应、重复开药、服药依从性差等,次要因素为药品缺损和药品近有效期,一般因素为其他购药渠道、方案更改、转入院、药物比例不足等;退药处方多的科室是消化内科(占13.01%);退药数量排前10的药品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甲钴胺分散片、甲氨蝶呤片、地氯雷他定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铝碳酸镁片、甲硝唑片、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结论 应健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对主要退药科室和药物品种的监控,以降低门诊西药房退药率.

  • 南阳市中心医院门诊西药房248例药物咨询情况分析

    作者:魏简汇

    [目的]探讨本院门诊西药房的药物咨询情况,总结咨询内容,提高我院药学服务质量,为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7~12月门诊西药房248例药物的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咨询的药物类型、咨询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的比例较高,分别占33.06%、27.42%、20.16%;咨询的药物类型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分别占26.61%、20.16%、17.74%.[结论]药物咨询服务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药学服务的重要环节,同时药物咨询对于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及提高药师的知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 西药房差错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朱玉芬;杨思芸;王玉

    目的 自查重庆某医院西药房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差错纠纷情况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 对西药房2011年4月~2013年3月共73495张处方调配、发药中所发生的差错纠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药房易引发差错纠纷的主要因素归纳为:药剂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其他医务人员因素几个方面.结论 药剂人员应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加强药品效期、质量、价格监管,并注重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与医患之间沟通交流等,这对防范药患差错纠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PDCA 循环对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的影响

    作者:罗红梅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在减少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的效果。方法:依据 PDCA 循环理论依据,采用 PDCA 循环对门诊西药房进行管理,比较 PDCA 实施前后的西药房药品差错发生率及患者的取药满意度。结果:PDCA 实施后的书写差错率、标签错误率、剂量差错率、数量差错率、服药差错率均低于 PDCA 实施前(P <0.05);PDCA 循环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分高于 PDCA 循环实施前(P <0.05)。结论:PDCA 循环可有效减少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取药满意度。

  • 医院门诊西药房中成药和西药联用处方研究

    作者:仝振江

    目的:研究医院门诊西药房中成药和西药联用处方,为临床处方开具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利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在2013年1月到10月期间开具的8000张自费处方作为研究资料,并对中成药和西药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院开具的8000张自费处方中有2003张处方为中成药与西药联用处方,占总比25.43%。处方中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使用广泛,各科室都有使用,尤其是骨科、外科以及心脑血管科。中药注射剂处方有206张,占比为10.28%。结论在医院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处方中大部分都科学合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科学的问题,尤其是西医开具中成药的处方。在医院门诊西药房开具中成药和西药联用处方过程中,西医一定要掌握好中成药的特点与作用,避免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发挥出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 新形势下西药房管理模式变革探讨

    作者:杨海霞;陈艳梅;邓秀英

    目的:通过对新形势下的西药房管理模式现状进行探讨,旨在推动新的管理模式的产生,实现西药房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将某医院的西药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指出变革模式的新措施。结果西药房在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素质不高、管理机制落后等问题,阻碍了其快速发展。结论西药房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机制要求,因此需要采取变革方式,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更好地促进西药房的管理工作。

  • 医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作者:王丽;宋沧桑;任晓明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总结经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对医院门诊西药房2004年9月-2007年12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退药的原因主要为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等.退药种类主要为抗菌药物和中成药.结论 退药现象不可避免,但有很多情况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提高医务人员用药的合理性而避免.

    关键词: 门诊 西药房 退药
  • 在西药房工作的几点体会

    作者:曹丽

    药房窗口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岗位,它是反映医院精神面貌和医疗素质的窗口,是医院在整个医疗服务中一个重要环节,担负着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保障药品正常供应的工作.

  •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调查研究

    作者:刘慧霞

    随着现在社会中出现的医疗事故数量增加﹐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医疗的安全性﹐能否合理的用药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健康﹐不合理的用药处方则会对患者的康复程度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医院的声誉。本文根据调查﹐对门诊西药房存在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以提高西药房用药处方的合理性。

  • 浅析西药房药品差错原因及解决对策

    作者:龚云玲

    目的探讨西药房药品差错的类型、原因及解决的对策。方法回顾西药房发生的药品差错,分析药品差错的类型、原因,并提出了可行的防范药房药品差错的对策。结果西药房存在的药品差错类型主要有书写错误、药名混淆、外包装相似造成的混淆、剂型剂量不符以及派发过期变质药品等。结论加强药房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加强药品的安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执行操作相关规程等方法可以有效防范药品差错问题。

  • 西药房药品差错诱发因素及解决措施探讨

    作者:余旭红

    目的 探讨西药房中门药品差错的诱发因素及其解决的主要措施.方法 对2014年2月~2015年3月西药房药品的发放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药品差错的次数,并找出其主要的诱发因素与解决的措施.结果 在西药房中药品发出现出现差错的主要诱发因素包括药品因素与人员因素等,在处方调配中出现差错共44例次,而涉及到容易发错药品共23种,分布在前三位的药品为剂型相似、规格相似及同药同名;人员因素主要有制度不完善、单人配发、误用药品、责任心不强及粗心大意等.结论 西药房中药品发放质量对患者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对于在西药房中出现的药品差错问题,避免出现严重差错.

415 条记录 14/21 页 « 12...11121314151617...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