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立新

    肾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即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是一种预后较差的并发症.AMR由针对供者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介导,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随着对抗移植物抗体产生以及补体系统激活在排斥反应中作用的深入研究,AMR的治疗也出现新的策略.除了标准的AMR治疗包括血浆置换、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新型的针对B细胞、浆细胞和补体系统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如:利妥昔单抗、硼替佐米、依库珠单抗等,被证明能有效治疗肾移植术后AMR.如何采用这些新型免疫抑制剂更好地控制体液免疫并延长移植物的生存,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

  • 抗体介导的体液性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炳毅;蔡明

    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器官移植技术兴起的早期,人们就对器官免疫排斥反应的原因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以Gorer为代表的一方认为,是抗体导致了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而以Medwar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由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才是引起排斥反应的关键.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造成移植物直接损害的究竟是抗体还是细胞 [1].

  • 肝脏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宋继勇;石炳毅;杜国盛;蔡明;朱志东;金海龙;戴新;钱叶勇

    目的 寻找体液因素参与肝脏移植排斥反应的相关证据,探索临床监测和治疗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合理方案.方法 通过检测肝脏移植术后肝穿组织中补体C4d、CD20(B细胞)和CD138(浆细胞)的表达情况,诊断肝损伤患者是否存在体液性排斥反应.临床结合病理诊断为排斥反应时,首先增加他克莫司(普乐可复)用量,肝功能损害严重者采用激素冲击治疗;诊断为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患者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后,给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雷帕霉素(RPM)治疗.结果 16例患者共进行25次肝脏穿刺检查,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表现,10例患者诊断为体液性排斥反应15次,4例患者诊断为细胞性排斥反应6次,另外2例患者均先后诊断为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体液性排斥反应激素冲击治疗有效率(29.4%,5/17)明显低于细胞性排斥反应(87.5%,7/8).7例患者12次肝损害时诊断为耐激素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后1例给予ATG治疗,5例加用RPM,排斥反应均得以纠正,另外1例接受"O"型供肝的"AB"型患者出现2次肝功能明显异常,采取多种治疗方法无效,终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体液免疫因素可能参与了部分肝脏移植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应用ATG和RPM治疗体液性排斥反应较为有效.

  • 活体肾移植体液性排斥反应与抗HLA抗体的研究

    作者:李晓北;石田英树;古泽美由纪;土埼大介;饭田洋一;山口裕;田边一成

    目的 研究活体肾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与抗HLA抗体及其特异性的关系.方法 87例活体肾移植患者,分别于肾移植术前1天及术后6个月行流式细胞法群体反应抗体检测(Flow PRA screening test).同时应用独立抗原免疫磁珠分析法(LAB Single antigen analysis)检测抗HLA抗体的特异性.全部患者于术中、术后两周、术后6个月和1年4个时间段进行移植肾穿刺病理检查.结合患者一般情况、病理诊断及抗HLA抗体检测结果,在体液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预后、相关抗体种类及特异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患者中,群体反应抗体(PRA)术前1天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时28例(32.2%,28/87)为阳性.其中,15例(53.6%,15/28)为非供体特异性抗HLA抗体;13例(46.4%,13/28)存在供体特异性抗体.病理结果提示,供体特异性抗体患者中11例(84.6%,11/13)在术后6个月内出现了严重的抗体介导的体液性排斥反应;术后1年时仍然有5例持续存在体液性排斥,移植肾3年内完全丧失功能,恢复到规律透析状态.非供体特异性抗体患者术后无体液性排斥反应发生.术后抗HLA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6.6%和75.0%.结论 活体肾移植患者抗HLA抗体的出现与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明显相关,特别是术后出现供体特异性抗HLA抗体的患者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肾移植术后严密监测抗HLA抗体的出现对于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改善移植肾长期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 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

    作者:沈蓓莉;李玉华;胡俊杰;王素静;胡盟培;李晓燕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是一类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常导致移植物丧失功能.目前,强效免疫抑制剂和B 淋巴细胞抑制剂的应用使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逆转率明显提高.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 例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给予抗胸腺球蛋白、蛋白A 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在蛋白A 免疫吸附初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留血标本测定群体反应性抗体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与结论:20 例患者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均有效逆转.随访48 个月,1 例患者在移植后5 个月时因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而停用免疫抑制剂,继而发生剧烈的急性排斥反应而行移植肾切除,恢复血液透析,其余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至随访终点时平均血肌酐浓度为(132.6±44.2)μmol/L.提示,抗胸细胞球蛋白联合蛋白A 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逆转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完全逆转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并不影响移植肾的预后.

  • 肾移植术后急性加速性排斥患者行移植肾活检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沈燕;赵闽;潘凌蕴

    急性加速性排斥反应(accelerated acute rejection,AcAR)是肾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同时伴有细胞性和体液性排斥反应,目前临床上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1].

  • 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临床病理观察(附一例报道)

    作者:程东瑞;刘志红;陈惠萍;孙启全;陈劲松;季曙明;文吉秋;黎磊石

    目的:观察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AHR)临床及病理改变特征.方法:同顾性分析1例接受肾移植的29岁年轻女性,术后出现肾功能减退,予移植肾活榆明确诊断,在移植肾功能恢复后重复活检明确病理改变.术前及术后7d、1.5月、3次移植肾活检时(分别为术后12d、1月、4.5月)共6个时间点留取血样标本检测FLOW-PRA、MICA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同时检测供者、受者以及MICA抗体的基因分型. 结果:6次血清标本中FLOW-PRA、AECA全部为阴性结果.术前及术后7d,第一次移植肾活检时患者MICA抗体为阴性.第二次移植肾活枪时MICA抗体转为阳性.供体MICA基因型为MICA 002/02,MICA008,受者MICA基因型为MICA 010,MICA 010.MICA抗体基凶分型提示为针对MICA 02、MICA 19、MICA 07位点的抗体,受者体内存在针对供体的抗MICA 02抗体.患者前二次移植肾活检组织学改变相同,符合AHR的特点.但免疫荧光证实第二次移植肾活枪肾组织管周毛细血管C4d染色由阴性转为阳性.治疗上予甲基泼尼松龙(MP)冲击联合FKS06+MMF+泼尼松+雷公藤多苷(TW)四联免疫抑制方案.第三次移植肾活检组织学基本正常,免疫荧光C4d染色南阳性转阴,终患者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肾移植术后受者体内可产生针对供体的特异性MICA抗体,该抗体可介导AHR.MP冲击治疗联合FKS06+MMF+泼尼松+TW免疫抑制方案可逆转抗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的AHR.抗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的AHR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 移植肾急性体液性排斥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孙启全

    移植肾急性体液性排斥(AHR)在临床上救治困难,对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无反应,是导致移植肾丢失的重要原因.AHR的救治方案还在不断的演变中,目前已经存在的治疗方案很多,在临床中选择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 早期足量免疫抑制是预防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关键

    作者:朱同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肾移植的外科手术早已定型,而术后免疫治疗也逐步走向成熟,但肾移植远非完美的解决方案,仍有大量的问题有待解决,如果感染、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严重影响移植物和患者存活的并发症,所有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免疫排斥,没有排斥,就无需应用免疫抑制剂,就不存在这些令人头疼的问题,所以排斥反应还是肾移植的核心问题.如果彻底解决了排斥,其他的一切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 肾移植后早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四例报道

    作者:卢峡;朱兰;明长生;陈知水;陈忠华;宫念樵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3例肾移植及1例肾移植术后胰腺移植后早期发生AMR受者的临床资料.(1)病例1诊断为早期重度急性AMR,术后第8天开始出现血肌酐水平持续上升,且尿量迅速减少,移植肾血流减少;术后第12天群体反应性抗体(PRA)Ⅰ类为74.6%,Ⅱ类为2.7%.术后第14天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显示移植肾广泛缺血和局部出血,同时检测DSA结果显示抗B62平均荧光强度(MFI)为6 800.(2)病例2诊断为早期轻度急性AMR,术后第13天复查PRAⅠ类为65.6%,Ⅱ类为78.9%,DSAⅠ为阳性,抗A11 MFI为3 059,DSAⅡ为阴性,术后第21天时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显示轻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3)病例3诊断为早期重度慢性AMR,受者因Ⅰ型糖尿病、尿毒症先后接受肾移植和胰腺移植,胰腺移植后8个月时,检测针对胰腺供者DSA为阳性,抗A2 MFI为7 514,抗B46 MFI为3 159,抗DQ7 MFI为1 503.(4)病例4诊断为早期混合性排斥反应,术后第8天出现血肌酐升高,术后第14天检测PRA Ⅰ类为3%,Ⅱ类为70%,DSA为阳性,抗DR16 MFI为15 170;术后第16天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显示移植肾急性混合性排斥反应.结果 病例1和病例3因AMR的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病例2和病例4在诊断AMR后,使用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和硼替佐米等联合治疗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AMR的诊断需要结合移植物功能下降、DSA阳性以及移植物活检病理表现进行综合判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联合治疗可以提高AMR的治愈率.

  • 移植肾适应状态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明;石炳毅

    适应状态(accommodation)是指移植受者体内虽然存在抗移植物抗体,但移植物功能仍然正常的状态.在20世纪80年代,移植肾适应状态被狭义地定义为供、受者ABO血型不合的移植肾存活.随后,将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对超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的抵抗状态也归为适应状态.近年来,其定义扩大为对各种抗移植物抗体介导的免疫损伤的抵抗状态.研究发现,适应状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移植器官获得了一定的抵抗急性免疫损伤的能力,且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方面可能发展为免疫耐受,另一方面可能终发展为慢性排斥反应.搞清适应状态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对于诱导免疫耐受、预防体液性排斥反应以及解决供者器官短缺等都具有现实意义.以下将从移植肾适应状态的定义、发生率、发生机制、诱导和转归等5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 细胞性和体液性排斥反应的不同机制与内在联系

    作者:石炳毅;许晓光

    早在20世纪50年代,器官移植技术兴起的早期,人们就对器官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原因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以Gorer为代表的一方认为,是抗体导致了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而以Medwar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南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才是引发排斥反应的关键.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移植物直接造成损害的物质究竟是抗体还是细胞.本文对细胞性排斥反应和体液性排斥反应的不同发生机制及其内在联系作一综述.

  • B细胞激活因子与移植免疫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赵杰;吴长利

    目前临床移植中,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的防止了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供者特异性抗体(DSA)的出现和慢性排斥反应是实现移植耐受的主要障碍,而B细胞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而B细胞激活因子(BAFF B cel-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能促进B细胞增生、分化和产生免疫球蛋白,在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2]。BAFF与移植后体液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本文就BAFF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作如下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