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椎间融合器临床应用的中期疗效观察

    作者:杨俊;李大刚;郭元利;尤元璋;吴志伟

    目的探讨应用腰椎椎间融合器术后中期腰椎的融合率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腰椎不稳及滑脱椎间植入Cage行椎间融合术.一枚Cage植入2例,双侧Cage固定2例,一侧Cage植入加对侧棘突、小关节突螺钉固定6例,Cage植入加椎弓根系统固定35例.结果随访3~7年,平均4.5年,融合率100%,临床疗效88.89%.结论腰椎椎间融合器是一种可靠的脊柱融合辅助器材.

  • 腰椎椎间融合器融合的影像学评定进展

    作者:滕海军;孙海燕;王谦军;张荣峰;宋元晋;易红雷;张大海

    近年来腰椎椎间融合器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既可经前路行腰椎椎间融合(anterior lumbar interbodv fusion,ALIF),也可经后路行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v fusion,PLIF),还可以经椎间孔入路行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1~7].目前判定椎间足否获得融合通常根据腰椎前后位、侧位、动力位及Ferguson位X线片.但在使用椎间融合器的情况下,通过影像学资料判断椎体间足否融合较为困难,尤其足在应用金属惟间融合器的情况下.目前,对椎间融合的评价标准较多,但尚无统一、明确的非侵人性标准.现就其影像学评定现状综述如下.

  • 模拟前路L4~L5椎间置入两种融合器后对比左右侧弯应变

    作者:高长瞾;张树泉;朴哲;赵宝林;杨利丽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椎间融合器前路置入L4~L5椎间后测出周围骨质的应力改变,为临床及融合器设计提供相应参数.方法:新鲜脊柱标本来自于健康的8个月大小的成年雄性小牛,应用标准手法,模拟制作L4~L5椎间盘突出.两种椎间融合器分别为同种异体骨楔形融合器和同种异体骨圆柱形融合器,置入L4~L5椎间隙.在各组标本的相关部位黏贴电阻片之后焊上导线,标记位点,对标本依次施加200N-CM弯矩,测出各测点的应变值.采用SPSS 19.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配对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大应变为L5椎体前上缘A测点,认为主要是由于对L4~L5椎间隙进行开槽,并进行椎间融合器置入;并且该部位还靠近植骨区,因此造成该部位的应力改变比较集中.小应变点发生在L4椎体下关节突为F测点.F测点左侧弯实验应变值t检验结果:置楔形骨组(217.25±13.87)με×10-6,置圆柱形骨(286.25±4.86)με×10-6.F测点右侧弯实验应变值t检验结果:置楔形骨组(-253.75±6.08)με×10-6,置圆柱形骨(-305.75±8.02)με×10-6.与该测点距离植骨区较远有关.结论:在置入椎间融合器后,L5椎体前上缘在侧方弯应力作用下会引起较大的应力改变.楔形异体骨椎间融合各测点的应力改变要小于圆柱形椎间融合器.

  •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的术后移位

    作者:赵宇;邱贵兴

    20世纪40年代中期,Jaslow和Cloward将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PLIF)的概念引入临床,其基本原理是:提供机械稳定性,保留椎间隙的原始高度,撑开椎间孔.Lin等[1]阐述获得良好融合的原则:保留运动节段后柱的完整性,部分保留终板完整性,大程度地去除间盘组织(尤其是髓核),应用骨栓植骨.相对于后外侧融合,PLIF的生物力学优势在于沿受力轴承受压力,并接近旋转中心,植骨块可从相邻椎体获得血供,利于植骨融合.植骨融合后,能重建前柱并恢复强大的承载能力.尽管理论上PLIF具有上述优势,但是手术的操作困难和可能的并发症制约了这种技术的广泛开展[2,3].

  • 腰椎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志刚;王一农

    椎间融合器(Cage)的出现及椎间界面融合技术的发展,为临床治疗各类腰椎疾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概念和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我院自1998年11月至2005年8月,运用腰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疾病共24例,现报告如下.

  • 16排螺旋CT在比格犬椎间融合器研制中的应用

    作者:张翊;张远;吴宏飞;任忠明;董宇启;曹聪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比格犬椎间融合器研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多层螺旋 CT,对16只雌雄各半的健康成年比格犬进行腰椎扫描,立体的显示比格犬腰椎结构,测量出重建图像的各腰椎体横径、矢状径、椎间隙高度值,并观察其形态及雌雄差异.结果 1)雄性比格犬腰1至腰7椎体横径均值在16mm~23mm之间,雌性比格犬腰1至腰7椎体横径均值在16mm~22mm之间; 2)雄性比格犬腰1至腰7椎体矢状径均值在5.0mm~11.0mm之间,雌性比格犬腰1至腰7椎体矢状径均值在5.0mm~10.0mm之间;3)雄性比格犬腰1至骶1椎间隙高度均值在1.5mm~3.5mm之间,雌性比格犬腰1至骶1椎间隙高度均值在1.5mm~3.0mm之间;4)比格犬腰椎体横径、矢状径及椎间高度值有性别差异(P<0.05).结论 1)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能够清晰直观地显示比格犬腰椎的立体结构.2)比格犬腰椎椎体横径、矢状径及椎间隙有性别差异.3)根据CT测量研制的个性化椎间融合器符合比格犬腰椎间隙的解剖学特征.

  • 腰椎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军;周江南

    随着临床上对椎间盘及椎间盘源性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腰椎间界面融合技术(cage技术)在手术治疗腰椎不稳及所发生的继发性病变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age作为一种新型的脊柱内置物得到不断地推广.在腰骶椎创伤及退行性疾病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随着cage应用推广,各种并发症及失败的病例亦有所增多,因此有必要对腰椎椎间融合器的产生发展、临床应用、实验情况,尤其是生物力学研究状况作一回顾,以利于正确、系统地认识和运用这一新技术.

  • 腰椎内固定术后翻修原因及对策

    作者:凌尚准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学的发展,脊柱内固定器械更新换代,脊柱外科手术在我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各级医院包括县医院都开展了该技术,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各级医院手术和技术条件参差不齐,脊柱内固定手术广泛无序地开展,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不规范的内固定技术,导致手术失败的病例越来越多,并有明显蔓延的趋势,临床上翻修术日渐增多[1].随着腰椎内固定手术的逐步开展,越来越多的内固定患者需要进行翻修[2].造成腰椎术后翻修有诸多方面的原因,现就腰椎术后翻修的常见原因及对策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