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

    作者:殷夕娣;杨美华;蒯英英;贾亚丽;巨积辉

    目的 总结30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0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患者,给予密切监测皮瓣的血运情况,防止血管危象发生.结果 术后30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出现动脉危象早期,及时发现处理后恢复正常,伤口均愈合良好,外形满意,活动功能正常.结论 密切监测皮瓣的血运情况,防止血管危象发生,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对手术的成功及患肢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而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减少血管危象发生的重要环节;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是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的关键.

  •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在移植皮瓣术后观察中的应用

    作者:黄扬云;黎裕萍;钱国红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在移植皮瓣术后毛细血管反应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移植皮瓣术后患者除常规单纯肉眼观察外,还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设为实验组;76例传统单纯肉眼观察法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血管危象的检出例数和平均时间,经保守处理后皮瓣的成活率和手术探查后皮瓣的成活率、护士对皮瓣观察的放心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管危象的检出率为100%而对照组为60%,检出平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经保守处理和需手术探查的皮瓣成活率明显提高;在护士放心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能及早提供判断血管危象客观依据,及早处理,提高皮瓣成活率,提高护士工作放心度,较传统单纯肉眼观察法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同一供区两块穿支皮瓣修复多指缺损创面1例

    作者:江峰;陈强;张蕾;郭敏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2岁,系梳棉机绞伤致左手多指指背皮肤缺损急诊入院。查体:左手食、中、环、小四指的中远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部分指体骨质及伸肌腱缺损,食指缺损面积为1.2 cm ×3.0 cm,中指缺损为1.8 cm×4.5 cm,环指缺损为1.4 cm×4.0 cm,小指背侧皮肤缺损为1.0 cm×2.5 cm,其中中环指指间关节破坏,部分骨质及伸肌腱缺损。

  • 指端缺损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尹成国;王业本

    指端是人类感觉灵敏易受损伤的部位. 指端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常见的手外伤, 有文献报道可占手外伤患者的 16%[1].治疗指端缺损首先要考虑患指的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其次尽量恢复指腹的外形及避免指甲畸形. 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保守治疗、植皮术、残端修复术、皮瓣修复创面以及指尖再造等[2-5].依据指端缺损的类型及患者的要求, 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每种治疗方法均有各自特点,实现无供区或较小的供区修复指端缺损是患者和手外科医生的共同目标. 近年来,随着穿支皮瓣、静脉皮瓣以及新型生物敷料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临床中出现了多种疗效令人满意的治疗方式. 现将近年来指端缺损的治疗方式作一综述.

  • 指端缺损修复的治疗进展

    作者:韦世钦;甘干达

    指端缺损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 指端缺损包括指腹缺损、指端侧方缺损、末节截指伤、掌背侧联合缺损、指骨外露等.指端缺损相当大地损害伤指的功能和在职业方面的用途[1]. 故对于此类损伤的治疗应尽量保留伤指的长度、 恢复饱满的外形以及重建良好的感觉功能. 现对近年各种修复方法 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进展

    作者:杨庆达

    创伤致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不但手功能受损,其完整的外形亦被破坏,外科治疗是重建功能和外形的有效手段。手部皮肤解剖结构和功能特殊,其他部位的皮肤难以替代,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甚至完美的修复,是手外科界永恒的主题。外科皮瓣在修复手部皮肤缺损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修复的质量也从创面覆盖向个性化、美容化等更高层次发展,获得了更完美的外形和功能。本文就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缺损 外科皮瓣 修复
  • 一期再造全长指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振鹤;李小军;徐亮

    目的通过实验探索一期再造全长指的手术设计和方法.方法在6只食蟹猴上,在掌指关节处切除示指,应用带足背皮瓣和跖骨的第2足趾复合移植一期再造全长示指.结果再造12个全长指术后全部成活,后因感染仅4个再造指存活,随访12个月,存活再造指恢复大部分功能及较好的外观.结论利用带足背皮瓣和跖骨的第2足趾复合移植再造全长示指的方法可行,但需设法提高存活率.

  • 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解季凯;袁锋;俞光荣;赵宏谋;张凯;倪之挺

    目的 为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0例新鲜成人尸手标本经肱动脉灌注天然乳胶-红色球磨染料混合液,观察第二掌背动脉皮肤返支动脉的起点、分支、分布及其吻合支.结果 在本组标本中,皮肤返支血管出现率100%.在第二掌背动脉与食指伸肌腱交叉连接远侧(0.5±0.2)cm处穿出,距掌指关节近侧(1.2±0.5)cm处进入皮肤,可见(1.7±0.7)支细小皮肤返支血管分支,在背侧浅静脉的深面向近侧纵向扇行分布行走,这些细小的血管网之间有很多的吻合,皮肤返支血管外径(0.3±0.1)mm,主要皮肤返支血管长度为(6.5±0.8)cm.结论 皮肤返支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恒定,皮肤返支血管可增加第二掌背动脉皮瓣血管蒂的长度,为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克服了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从指背取皮需植皮留下瘢痕的缺点.

  • 肘肌肌瓣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李晋;王江宁;童致虹

    目的对营养肘肌的血管解剖和肘肌转移的覆盖范围进行初步的解剖学研究,设计肘肌肌瓣.方法选用新鲜尸体上肢10只,取8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肘肌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布及吻合情况.在其余2例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结果所有标本均显示肘肌的血供来源于三组血管,它们分别是:骨间返动脉、中央副动脉和桡侧副动脉的后支.肘肌的平均面积为(6.5±0.8)cm2.结论可用以中副动脉为蒂的肘肌肌瓣覆盖尺骨鹰嘴、肱桡关节和肱骨下端的软组织缺损.

  • 掌背动脉皮支远端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作者:王彦亭;孔庆利;张仕祥;邵建楠;李晓林

    手指创面的修复方法较多,如鱼际皮瓣、V-Y皮瓣、临指皮瓣、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1]、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掌背动脉逆行皮瓣等[2].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有较多报导,常用于修复手部皮肤缺损[3].但掌背动脉有时较细,血供存在不确定性,并且分离掌背动脉时需要切断伸指肌腱联合腱,解剖平面较深.掌背动脉皮支皮瓣早是由路来金[4]于1991年在国内先报道应用.王英华等对该皮瓣进行了临床解剖学研究,发现掌背动脉皮瓣可以设计仅以掌背动脉远端皮支为蒂而不必携带掌背动脉[5].我们应用掌背动脉皮支逆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共34例,效果良好.现报导如下.

  •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作者:唐宗联;李建伟

    在手指接触性电烧伤中,创面容易有肌腱,骨和关节的外露.在创面上植皮不易成活,修复起来较为困难.需采用皮瓣修复,我们选用第二,三,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中,环,小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术后手指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获得满意疗效.

  • 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17例报告

    作者:张勤;闵祥辉;叶桂峰

    目的 探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在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7例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切取同侧腕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通过随诊6~9个月观察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皮瓣均成活.腕部供区均一期愈合.腕部屈伸活动无受限.皮瓣质地柔软,无明显水肿.结论 该皮瓣位置隐蔽,供区损伤小,皮瓣易成活.将其应用于同手手指皮肤缺损修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 腹股沟分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手术体会

    作者:严永祥;何明武;赵猛

    目的介绍腹股沟分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经验.方法对5例手部相邻两处以不同部分的皮肤缺损伴有肌腱、骨骼外露创面,采用腹股沟分叶皮瓣予以修复,腹股沟皮瓣切取面积8cm×6cm~15cm×10cm,分叶皮瓣至少2个,分叶皮瓣面积1.5cm×1.5cm~4cm×3cm,5例共设计分叶瓣11个.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发生.结论腹股沟分叶皮瓣是修复手部相邻两处以上不同部位的皮肤缺损伴有肌腱、骨骼外露创面简单有效的方法.

  • 腓肠神经血供皮瓣修复足踝跟部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岩峰;王建荣;王玉召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修复足部骨髓炎、感染创面及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在应用解剖基础上设计的腓动脉终末穿支为血管蒂的小腿后部岛状皮瓣,临床治愈16例足踝跟部大面积组织缺损骨外露、骨髓炎形成伴有创面感染者.结果术后伤口一期愈合者14例,2例远端皮缘部分坏死,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均改善满意.结论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及有利于控制骨髓炎及感染创面.

  • 外踝上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梁杰;罗少军;郝新光

    目的报道一种良好的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外踝上筋膜皮瓣逆行修复6例小腿下1/3段、踝关节、足背和足跟等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大10cm×9cm,小6cm×5cm.结果 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30个月,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患肢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该皮瓣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动脉供血可靠,手术一期完成,操作简单安全,可有效地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 "交替"皮瓣在手外科中应用

    作者:杨志强

    目的 手指掌侧或指腹缺损通过皮瓣的交替修复,实现了修复后原缺损部位皮瓣的外形、感觉良好,质地差别甚小,耐磨性增强;后期生活质量影响甚小.讨论此类交替皮瓣在手外科及骨科中灵敏部位及摩擦着力部位缺损的修复应用.方法 以手指背侧皮瓣通过设计转位带较宽蒂部形成局部转位皮瓣修复,应用植皮或手外科常规带蒂顺行、逆行或游离皮瓣修复供区进行交替修复.结果 对设行手术后的病人进行随访,指腹及手指掌侧皮瓣感觉良好,具有很强的灵敏度、耐磨,无感觉麻木及"使用盲区"的病例.结论 应用该交替皮瓣修复创面属简单,有效,后期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且安全;但要求背侧皮瓣切取时一定要保留完整的腱膜,如不确定腱膜完整,尽量以皮瓣修复供区.此观念改善了灵敏部位及摩擦着力部位缺损,直接用指动脉皮瓣,筋膜皮瓣,腹部带蒂皮瓣及游离带(不带)神经的皮瓣修复感觉恢复的不确定性.值得推广应用.

  • 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部难治性褥疮

    作者:杨志强;何东

    目的 讨论坐骨结节部深部褥疮使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部深部难治性褥疮五例.结果 肌皮瓣修复后,术后6月随访,肌皮瓣完全存活,褥疮部及供区创口一期闭合,受区触之质地柔韧,未再次出现渗液.结论 应用肌薄肌皮瓣转位修复周围难治性创面效果满意,血管解剖恒定,且供血好,促进基床修复能力强,抗感染能力强,定位及切取容易,供区位置隐蔽,切取后对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应用.

  • 带感觉神经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21例

    作者:卢燊;李小军;奚江明;赵崇伟

    目的探讨带感觉神经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带感觉神经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缺损28指.皮瓣切取从2.0×1.0cm~3.5×2.0cm.结果 21例28指全部成活25指,完全坏死1指,部分坏死1指,感染1指.随防6~13mo,部分到全部恢复感觉功能24指.结论带感觉神经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血管恒定,血供可靠,手术简单,不易造成手指坏死,是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理想供区.

  • 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

    作者:王子田;李欣;杨彪

    目的: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1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急诊行清创术,择期行Ⅱ期外踝上皮瓣修复术。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0 ml。其中,12例患者皮瓣Ⅰ期愈合;3例患者皮瓣出现皮下积血,拆除部分缝线后,症状缓解,伤口愈合;1例患者皮瓣术后3d部分边缘坏死,切除坏死边缘并加强伤口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术后随访3~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皮瓣质地、色泽与受区周围皮肤软组织相似,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结论应用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 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护理

    作者:张燕;刘鸣江;肖湘君

    目的:探讨护理应用游离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有效方法,以提高皮瓣存活率,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3月25例应用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类总结在护理过程中不同时期实施的具体措施,分析措施实施的临床意义.结果:术前的心理支持、体位训练、禁烟宣教,术后的体位干预、皮瓣血运观察、有计划的功能锻炼指导及出院指导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每一环节均不能忽视.结论:护理人员应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认真细致的把好护理关,为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保障,促进患者康复.

4020 条记录 200/201 页 « 1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