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后路伤椎固定椎管减压纳米人工椎板置入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张东

    目的 研究纳米人工椎板置入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后路经伤椎固定,椎管减压,复位前方压迫骨块并置入人工椎板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45例.结果 45例获得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椎体撑开复位,脊柱序列恢复良好,无植骨不融合,无椎管瘢痕粘连压迫等并发症.内固定节段稳定,胸腰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重建及维持情况均得到良好改善,无内固定断裂、松动以及脱出等情况,未出现血管以及神经损伤方面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后路经伤椎固定,椎管减压,置入人工椎板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防止了术后椎管瘢痕粘连、压迫硬脊膜及神经根,完全恢复脊柱椎序列,复位良好,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为一积极有效的方法.

  • 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与医用防粘连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粘连的效果比较

    作者:刘洪;唐长友;陈善斌;凌旻;李浩波;周贤超;贺建军

    目的 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与医用防粘连膜在预防脊柱后路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3-06—2015-06手术治疗的20例L2椎体爆裂骨折,术中均切除L2椎板减压,观察组(10例)术中置入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预防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对照组(10例)术中置入医用防粘连膜预防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结果 20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并且获得至少24周有效随访.术后第1周CT显示所有患者L1~3椎管面积及L2椎管矢状径均已恢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24周,观察组L1~3椎管面积及L2椎管矢状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后取内固定术中观察组未发现瘢痕组织与硬膜囊粘连,对照组6例出现不同程度瘢痕增生(Rydell分级: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1例).结论 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预防椎板切除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的效果比医用防粘连膜更好.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人工椎板预防脊柱后路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唐文胜;蒋电明;安洪;李帮春;孟纯阳;肖智博;徐兵;赵波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在防止脊柱后路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重建脊柱后部结构完整性的价值.方法:22只1岁龄雄性家犬行L5椎板切除,实验组13只行复合人工椎板植入,另9只作空白对照.术后4、8、16、24周各时相点摄X线片,行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术后24周行MRI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16~24周复合人工椎板界面观察到软骨细胞及板层骨,硬膜粘连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术后24周时MRI显示实验组椎管完整性恢复.结论:n-HA/PA6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有效阻止硬膜外粘连.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开窗联合人工半椎板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比较观察

    作者:张辰;盛炎炎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开窗联合人工半椎板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6年6月诊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20例(微创组),椎板开窗联合人工半椎板成形术治疗20例(开放组).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术后均予以抗炎、止痛、消肿等基础治疗.两组术后进行腰、腿痛VSA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的组间比较,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术后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微创组与开放组腰、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较开放组手术切口长度小、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椎板开窗联合人工半椎板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椎间孔镜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仿生型人工椎板的实验研制

    作者:刘俊海;刁晓明;赵刚;方岱敏;韩丹;罗淑华

    目的:研究仿生型人工椎板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实用性.方法:采用CT测定和对X光片、骨标本、尸体的椎管矢状径、椎弓根间距、椎板棘突大小及棘突椎板角等数据做为依据,利用金属材料或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仿造人体的椎板和棘突的形态结构制作仿生型人工椎板,后经过骨骼标本试装、尸检实验及各种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仿生学人工-椎板基本达到设计标准,产品已研制成功.其形态结构与人体的生理解剖形态结构相似,具备了棘突和椎板生理解剖功能特点,防止脊髓粘连受压,又修补了椎板缺损,稳定脊柱,形成了完整的椎管.结论:仿生型人工椎板符合形态学及生物力学原理,功能良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仿生型 人工椎板
  • 人工椎板在脊柱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江树连;朱磊;周章武;刘安平;周正新

    目的 分析人工椎板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胸腰椎骨折等脊柱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8月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人工椎板的治疗效果.结论 全部病历获得5~15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其中30例痊愈,5例基本缓解,5例有效,痊愈率75%,有效率100%,其中2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换药后愈合.1例出现排斥反应,复查X线片示人工椎板与骨接触面界限消失,完全愈合.结论人工椎板在治疗脊柱疾病中的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有效的预防术后瘢痕黏连,重建脊柱结构.

  • 伴有或无人工椎板重建术的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比较

    作者:李世梁;蔡贤华;朱小明;连育才;孙海东;李悫;李育敏

    [目的]比较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减压内固定,伴有或无人工椎板植入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2月共收治34例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内固定术式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8~76岁,平均(56.6±7.2)岁.按是否使用人工椎板重建分为两组,15例行单纯全椎板减压内固定术(单纯减压组),19例行全椎板减压内固定联合人工椎板重建术(重建组),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临床症状JOA评分、CT观察人工椎板融合率及椎管矢状径.[结果]单纯减压组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JOA评分较术前显著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两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单纯减压组CT椎管矢状径明显小于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获24~36个月(平均25.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单纯减压组JOA评分显著低于重建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单纯减压组CT椎管矢状径明显小于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示术后3~6个月人工椎板与受体骨接触界面模糊、间隙消失.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后路全椎板减压内固定联合人工椎板植入椎管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防止术后瘢痕粘连入椎管,有效扩大椎管大小,临床效果显著.

  • 纳米人工椎板在颈椎后路减压椎管重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李钦亮;云才;李士春

    [目的]评估颈椎后路减压手术中应用纳米人工骨重建椎管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影像学变化[方法]观察组3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后路减压人工椎板椎管重建术,对照组3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两组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JOA(日 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轴性症状及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情况,颈椎X线片及CT了解椎管矢状径扩大情况及人工椎板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9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16 ml,低于对照组,有1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 JOA评分改善率为74.3%,3例出现轴性症状,理疗治疗后好转术后各节段椎管矢状径皆超过14 mm,术后1年和 2年人工骨骨性融合率分别为43.3%和71.1% 两组在JOA评分改善率、轴性症状发生率、椎管矢状径扩大及植骨融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中心用纳米人工椎板重建颈椎管效果良好,获得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并发症较少的优点.

  • 人工椎板材料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现状

    作者:肖骁;王锡阳;刘政;武韵琦

    在脊柱外科,因脊柱骨折、感染、肿瘤、先天性或退行性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往往需要行椎管减压.椎板切除减压术能够切实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扩大椎管容量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部分病例在椎板切除后的创伤修复过程中产生过量瘢痕组织突入椎管,压迫脊髓,造成医源性椎管狭窄,出现腰腿疼痛、麻木、乏力症状复发,导致手术失败,即出现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国外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为5%~74.6%,二次手术率为13.4%~35%[1-3].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预防椎板切除后椎管狭窄、粘连的初步影像研究

    作者:肖智博;吕富荣;吕发金;蒋电明;唐文胜

    目的:探讨影像学关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n-HA/pA66)在预防椎板切除后并发症的表现,通过病理对照研究来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建立22只家犬L5椎板切除实验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行CR和MRI扫描等影像方法与组织学的检测.结果:X线结果术后8周人工椎板与骨接触面开始模糊,至术后24周人工椎板与骨接触界面消失,密度增高,钙化;而对照组始终表现为腰5椎板棘突缺损,无致密影出现.组织学结果术后8周人工椎板内层的纤维组织-材料界面就出现较多成骨细胞团及骨小梁;对照组椎板缺损处是纤维瘢痕逐步形成,终与硬膜粘连.MRI对脊髓受压及硬膜粘连情况显示较好,实验节段与对照节段相比,椎管面积及矢状径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出重建椎板节段椎管完整性得到恢复,与组织学一致.结论:n-HA/PA66复合材料能够阻止硬膜外粘连,X线及MRI对其检测准确、全面.

  • 新型人工椎板预防后路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吕超亮;宋跃明;刘浩;刘立岷;龚全;李涛;曾建成;孔清泉;裴福兴

    目的 评价使用新型氨基酸聚合物(multi-amino-acid copolymer,MAACP)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人工椎板在山羊颈椎椎板切除术后阻隔硬膜外瘢痕粘连、压迫的应用价值. 方法 2岁龄雄性山羊15只,体重(30±2)kg,随机分为实验组(n=9)和对照组(n=6).实验组行C4椎板切除,MAACP/n-HA人工椎板植入;对照组仅行C4椎板切除.术后4、12、24周分别取实验组2、2、5只,对照组2、2、2只山羊,行大体观察伤口感染、人工椎板有无移位碎裂、椎管形状等,并根据大体观察Rydell瘢痕粘连程度评级标准评价两组手术节段粘连程度;行X线片、CT影像学观察,24周时测量C3、C4 C5椎管面积及椎管矢状径,以正常山羊(n=2)作为正常组;24周MRI观察脊髓神经是否受压;然后处死取材,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 术后所有动物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毒性及免疫排斥反应.术后实验组手术节段粘连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Z=-2.52,P=0.00).术后各时间点X线片及CT观察示实验组人工椎板位置无移位,外形完整,骨性椎管逐渐得到重建;对照组C4椎板及棘突缺损,软组织影突入椎管.术后24周,C4椎管面积和椎管矢状径实验组和正常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RI示C4平面脑脊液信号通畅,无软组织突入椎管,硬膜无粘连受压;对照组椎板缺损处瘢痕组织突入椎管与硬膜粘连,硬膜轻度受压.组织切片HE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示实验组人工椎板完整无明显降解,人工椎板与自体骨结合界面周围少量成骨;对照组椎板缺损处纤维组织长入. 结论 新型MAACP/n-HA人工椎板可在体内长久维持生物力学稳定,对周围瘢痕向椎板缺损处生长有良好机械阻隔作用.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蒋电明;权正学;黄伟;欧云生;倪卫东;梁熙;孟纯阳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在防止椎管内瘢痕粘连及重建椎管后部结构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治疗椎板切除术后椎板缺损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48~76岁,平均59岁.椎管狭窄11例,椎管狭窄伴脊椎滑脱7例,椎间盘突出3例,脊柱肿瘤2例.病变节段:C5、6、L1及L2各1例,L4、55例,L4~S19例,L5、S16例.20例使用1个人工椎板,3例使用2个人工椎板.结果 术后1例伤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22例伤口Ⅰ期愈合.23例均获5~24个月随访.1例L4、5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患者因术中过度牵拉造成术后神经根损害症状加重,其余患者腰腿痛症状均缓解,无明显排斥反应.CT检查示椎管扩大;MRI示椎管内瘢痕形成及粘连均不明显;CT及三维重建示术后3~6个月人工椎板与受体骨接触界面模糊,间隙消失.结论 新型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可有效防止外源性瘢痕压迫神经根及硬膜囊,有效恢复椎管结构.

  • 3D打印聚醚醚酮人工椎板在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术中的初步运用

    作者:边卫国;张银刚;刘亮;毛茅;连芩

    目的:研究以聚醚醚酮为材料,利用3D打印工艺制造解剖型人工椎板并将其运用于临床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9月施行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椎板减压后聚醚醚酮椎板重建手术患者6例,并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术后影像学形态改变,根据JOA评分和椎管矢状径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6~9个月,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PEEK人工椎板克服了以往人工椎板材料无法精准与缺损部位匹配的缺点,植入后3~6个月力学强度良好,椎管容积改善良好,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