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保留内固定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段琨;巩守

    目的 探讨保留内固定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1例腰椎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深部伤口感染的患者,分析其感染发生原因及采取保留内固定、彻底清创置管灌洗引流、术后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静脉应用抗生素的疗效.结果 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8±1.3)h,超过3.0 h 58例;平均术中出血量为(810±152)mL,≥1500 mL 34例;手术时间超过3.0 h且出血≥1500 mL 28例,术中均给予追加抗生素1组,年龄≥60岁者19例,合并2型糖尿病35例,贫血3例,BMI指数(BMI)≥30 kg/m2者28例,多发伤3例.患者通过保留内固定、清创、灌洗引流后,随访均获得植骨融合或骨折愈合,无感染复发.结论 术中出血总量大于1500 mL,手术时间大于3.0 h,合并多发伤、低蛋白血症、2型糖尿病、贫血等是腰椎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保留内固定、伤口清创、灌洗引流是治疗早期感染的有效方法 ,可为植骨融合和骨折愈合赢得时间.

  • 脊柱后路固定术后近端交界区迟发性感染分析与治疗探讨

    作者:江共群;刘永恒;陈德元;刘永皑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固定术后近端交界性迟发感染的特点与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10月1 325例行脊柱后路固定手术患者,发现10例迟发性感染,其中4例迟发感染发生在近端交界区而非手术部位,分别给予二联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这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验、MRI、病理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5年,未发现感染复发,4例患者出院时治疗效果满意,无神经损伤,1例患者2年后随访是出现交界性后凸.按腰椎术后日本N.Nakano和T.Nakano功能评定标准:优3例,差1例.结论:脊枉术后迟发感染发生率低,对脊柱后路固定术后近端交界区迟发感染病因机制可能是固定后临近节段应力集中,邻近节段退变,形成易感染区.患者脊柱后路固定术后顽固性腰背疼痛,结合血沉、C-反应蛋白增高、MRI的表现及病灶取样标本病理,则可明确诊断.足量地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理想.

  • 翻身手术床应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体位护理

    作者:张有皓;宋烽;何丽

    目的 探讨美国Jackson翻身手术床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体位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102例应用翻身手术床脊柱后路手术术中体位护理,总结护理特点.结果 手术体位的摆放均达到医生的满意的效果,无一例负损伤.结论 手术中患者体位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优质的体位护理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 湿润烧伤膏预防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的效果

    作者:范银红;彭艳梅;易红艳;陈景银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体表涂抹对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120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受压部位采用湿润烧伤膏涂抹,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受损情况.结果 经参照单位(Ridit)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皮肤受压水平情况比较,实验组平均R值为0.892,两组间总体皮肤受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手术后30min内,皮肤压红完全消退且恢复正常的有20例(33.3%),少于实验组的36例(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25,P<0.01).对照组的患者有2例发生水疱,实验组患者则无水疱发生.结论 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采取在受压部位涂抹湿润烧伤膏的方法进行皮肤保护,可明显减少皮肤损伤,有效预防压疮形成.

  • 术中体位规范化护理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玉龙

    目的:观察术中体位规范化护理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术中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体位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中体位规范化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 脊柱外科后路手术中俯卧位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者:胡立萍;钱晓棠

    目的:做好脊柱后路手术俯卧位患者的体位、呼吸及循环功能的护理,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避免体位不当造成的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观察俯卧位下负重点支撑,棉垫厚薄适宜,注意眼睛保护,随时调节体位垫并进行呼吸及循环功能监测.结果:患者焦虑减轻,术中出血少,呼吸循环功能良好.结论:正确、舒适、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

  • 脊柱后路手术中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肺顺应性的影响

    作者:单子宝;袁莉;王世端;袁梦吟;薛雷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手术中吸气末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拟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60例,全麻插管后,根据吸入不同浓度的氧气应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吸气末吸入氧浓度(FiO2)=40%(A组)及吸气末FiO2=80%(B组),分别于插管后平卧位5 min(T0)、俯卧位5 min(T1)、俯卧位1 h(T2)、俯卧位2 h(T3)记录两组肺顺应性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1)气道峰压(Ppeak):俯卧位后两组Ppeak均升高,两组T1、T2、T3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升高幅度小于B组.(2)动态肺顺应性(Cdyn):俯卧位后两组Cdyn均下降,A组下降幅度小于B组;A组T3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3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静态肺顺应性(Cstat):俯卧位后两组Cstat均下降,A组下降幅度小于B组;A组T3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同一个时间点,两组肺顺应性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动脉血氧分压(PaO2):A组术中PaO2 (204.7±35.4) mm Hg;B组术中PaO2(298.1±51.0)mm Hg.B组PaO2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 脊柱后路手术中吸气末FiO2=40%与吸气末FiO2=80%时,肺顺应性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即无肺部疾病患者2h之内吸入高浓度氧是安全的.

  • 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与医用防粘连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粘连的效果比较

    作者:刘洪;唐长友;陈善斌;凌旻;李浩波;周贤超;贺建军

    目的 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与医用防粘连膜在预防脊柱后路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3-06—2015-06手术治疗的20例L2椎体爆裂骨折,术中均切除L2椎板减压,观察组(10例)术中置入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预防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对照组(10例)术中置入医用防粘连膜预防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结果 20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并且获得至少24周有效随访.术后第1周CT显示所有患者L1~3椎管面积及L2椎管矢状径均已恢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24周,观察组L1~3椎管面积及L2椎管矢状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后取内固定术中观察组未发现瘢痕组织与硬膜囊粘连,对照组6例出现不同程度瘢痕增生(Rydell分级: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1例).结论 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预防椎板切除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的效果比医用防粘连膜更好.

  • 三种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宋鑫;孙万驹;尹伟忠;秦惠敏;胡晓亮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A组)、短节段椎弓根钉结合伤椎植骨(B组)以及经伤椎椎弓根钉三椎体内固定(C组)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9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A组32例,B组28例,C组35例.结果 本组82例获随访12~18个月,三组术后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率及NR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B、C组术后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率均较A组有明显差异,B、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C组较A组具有更加牢固的固定效果,前中柱重建稳定,后柱固定牢固,矫正度丢失少,疗效满意,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治疗

    作者:钟沃权;曾岩;齐强;郭昭庆;李危石;孙垂国;陈仲强;姜宇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首次感染发生时间≥术后1个月)病例的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总结.方法:自2005年8月~2013年12月共收治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病例18例,其中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例,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17例,单纯切口深部感染9例(组1),单纯椎间隙感染7例(组2),同时合并切口深部及椎间隙感染2例(组3),分析迟发性感染的特点,比较3组迟发性感染在体温、炎症指标(WBC计数、ESR、CRP)、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相应治疗.结果:发生迟发性感染的平均间隔时间为术后17个月(1~101个月),三组病例间感染在发病时间、体温、WBC、ESR、CRP中,仅组2与组3间的体温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1中8例患者行清创+对口冲洗引流术,其中4例取出内固定,组2中1例合并局部不稳定行手术治疗,组3中1例因明显的深部感染行手术治疗,其余病例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所有病例均获治愈,平均随访18个月(12~40个月),未见感染复发.结论:对迟发性脊柱后路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病例,清创+对口冲洗引流术是有效治疗,对于手术节段融合满意的患者,可积极取出内固定;迟发性单纯椎间隙感染,首选抗生素保守治疗,对于合并明显的切口深部感染或存在不稳定的病例,可行手术清创治疗.

  • 腰椎滑脱术后失败病例后路再手术的疗效

    作者:姜为民;王根林;杨惠林;李荣群;李雪峰;龚晓洪;唐天驷

    目的:探讨个体化腰椎后入路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术后失败病例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再手术治疗的12例腰椎滑脱术后失败病例的临床资料.单纯腰椎不稳2例.单纯腰椎管狭窄1例,腰椎不稳伴腰椎管狭窄4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明显植骨未融合4例;内置物失败包括椎弓根内固定松动5例,椎弓根螺钉断裂3例(其中2例合并椎间融合器突入椎管),单纯椎间融合器突入椎管1例.再手术时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双侧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术5例,双侧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单枚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术3例,单侧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单侧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术2例,单纯椎板间开窗减压术1例,另1例更换cage椎体间融合,而保留原有的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综合评价再手术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1例硬膜囊撕裂,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抬高床脚,术后5d脑脊液漏愈合,无脊髓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5~4年,平均2.7年.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椎间融合器无移位;未见椎弓根螺钉同定系统松动或断裂;腰椎滑脱无加重或复发.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末次随访时为21.9%±3.0%,与术前81.8%±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滑脱术后失败因素复杂,应根据具体病因个体化选择手术方法,后路手术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 脊柱后路术后巨大假性脊膜膨出并发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

    作者:王斌;邱勇;李卫国;俞扬;朱泽章;钱邦平;朱峰

    脊柱后路手术并发脊膜损伤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低至1%[1],也有高达14%的报道[2].一般脊膜损伤后脑脊液漏量较少时常可自愈.如果脑脊液持续外漏,则易引起脑脊髓膜炎.如脑脊液渗出后形成积液腔隙,可形成假性脊膜膨出[3].腰椎术后假性脊膜膨出的发生率约为0.19%~2%[4],但引起巨大假性脊膜膨出的病例很少,合并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时处理尤为棘手,目前国内尚无该方面报道.我科自1997年至2007年2月,处理脊柱后路术后巨大假性脊膜膨出并发化脓性脑脊髓膜炎3例,所有患者均治愈,报道如下.

  • 不同方法增加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临床应用

    作者:殷渠东;田小武;郑祖根

    1999年~2005年,本文作者所在的三家医院共有27例患者于脊柱后路手术中采用了增加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脊柱后路术后深部感染应用持续闭式冲洗引流术对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研究

    作者:袁浩;曹广如;蔡玉强;杨昌伟;廖文波

    目的:探讨持续闭式冲洗引流术对脊柱后路手术后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对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行脊柱后路手术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清除感染组织后,试验组放置持续闭式冲洗引流系统,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给予敏感的抗菌药物;于治疗前、治疗后1、3、5周4个时间点抽血化验,测定血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的伤口治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试验组伤口的平均愈合时间(18.46±3.24)d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5±5.9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5周两组患者PCT、CRP、TNF‐α、IL‐6、ESR表达水平及白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5周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恢复至正常;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后1、3周两个时间点试验组患者PCT、CRP、TNF‐α、IL‐6、ESR表达水平及白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传统的保守治疗相比,持续闭式冲洗引流术对脊柱后路手术能够更快更好地控制术后感染,减轻机体炎性应激状态。

  • 脊柱后路手术术后感染的治疗探讨

    作者:赵伟峰;周焯家;李波;彭智;简月奎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2年1月-2012年1月脊柱后路手术后发生感染30例患者,采取多次清创开放引流和闭式灌洗引流以及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以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30例患者通过实施相关的治疗方法处理,均获得了较好的恢复,无1例死亡,住院时间为(24.3±2.3)d;术后至少1年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感染均痊愈,且伤口愈合较好,治愈率达100.0%.结论 临床中对于脊柱后路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给予多次清创开放引流和闭式灌洗引流以及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脊柱后路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志昂;张陆;高松明

    目的 探究脊柱后路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及诊治对策,以有效控制术后感染.方法 选取2006年5月-2010年3月脊柱后路手术患者395例,按照其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探讨两组临床检验指标(血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及治疗效果差异,分析术后感染的诊治对策;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白细胞、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术后临床检验指标2个月非感染组无明显变化,感染组患者均有升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感染组优18例、良20例,优良率74.5%,非感染组优147例、良158例,优良率88.7%,感染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非感染组;感染组51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无复发感染,迟发型感染患者出现1例内固定松动,发生率6.25%.结论 脊柱后路术后感染主要由创口挫伤出血、内固定不稳造成,患者多出现发热、化脓等症状,血白细胞、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增加;对于急性感染及迟发性感染患者分别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感染,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脊柱后路手术并发硬脊膜破裂的综合处理研究

    作者:吕志刚

    目的 探讨在脊柱后路手术合并硬脊膜破裂患者中实施综合处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整群选取的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行脊柱后路手术治疗且伴发硬脊膜破裂的68例病例纳入研究, 通过随机对照法将病例等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根据常规标准对症处理,观察组34例实施综合处理模式治疗,研究两组的临床处理情况. 结果 观察组处理后的临床满意度是97.06%,相比对照组的76.47%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要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对比,两组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脊柱后路手术合并硬脊膜破裂患者中实施综合处理,可有效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尽量避免发生并发症,整体效果更加理想,适合加强推广.

  • 基于循证护理预防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应用

    作者:钟皇娇;王文兰;游玉媛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俯卧位全麻脊柱后路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行俯卧位全麻脊柱手术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医师和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21%,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8.13%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护理可减低俯卧位脊柱手术后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手术者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该法在手术室俯卧位脊柱手术中推广应用,能促进护理服务向科学化、个体化和人性化发展.

  • 腰椎退行性变后路手术并发症的诊疗

    作者:王同林;王博;李通华;吕增华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腰椎退行性变脊柱后路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腰椎退行性变手术患者,根据不同的并发症的处理及治疗方法。结果185例患者中,有22例出现并发症,对出现并发症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经4~11个月随访,除1例并发脑部感染,术后功能恢复差外,其他病例均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结论腰椎退行性变行脊柱后路手术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但只要经过积极地正确诊治,仍可治愈并获得良好效果。

  •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魏萍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来预防压疮.分析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压疮防护知识优秀率、临床应用能力优秀率及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管圈管理活动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压疮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

100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