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K801对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徐岩;孙圣刚;曹学兵

    目的探讨MK801对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LID)大鼠模型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观察MK801治疗LID大鼠的行为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大鼠纹状体区FosB和前脑啡肽原(PPE)及前脑强啡肽原(PDyn)基因的表达情况.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双重反应技术观测FosB的细胞分布状况. 结果帕金森病(PD)大鼠慢性间断性应用左旋多巴后出现明显的异常不自主运动,与人类LID具有相似特征.LID大鼠损毁侧纹状体区FosB阳性神经元增多,PPE mRNA和PDyn mRNA 表达明显增加,MK801治疗使 LID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分减少,分别为(41.9±15.6)和(7.2±3.0)分;伴随纹状体区FosB 和PDyn mRNA表达减少,而PPE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FosB主要分布于纹状体黑质神经元内. 结论 MK801能阻止大鼠LID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阻断了直接通路上即早基因FosB及其下游靶基因强啡肽的产生有关,表明LID的发生与直接通路的活动异常密切相关.

  •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对胆红素神经毒性细胞内Ca2+的影响

    作者:贲晓明;秦玉明;吴圣楣;陈舜年

    目的探讨胆红素神经毒性脑组织细胞内Ca2+变化,以及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制作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新生SD鼠)基础上,通过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磷酸甲基谷氨酰氨酸(GAPA) 10 μg/g干预,取脑组织消化、分离、漂洗、制作神经细胞悬液,2-苯丙呋喃基-5-恶唑羧酸五钾/细胞膜粘合剂负载,荧光图像分析测定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结果模型组神经细胞内Ca2+荧光强度F340 nm/F380 nm比值为0.71±0.0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61±0.09;干预组神经细胞内Ca2+荧光强度F340 nm/F380 nm比值为0.65±0.08,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胆红素神经毒性脑组织细胞内Ca2+超载,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GAPA 可拮抗胆红素毒性脑组织细胞内Ca2+超载。

  • 抗氧化反应元件活化剂对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卜晖;李春岩;刘晓云;李哲;李彬;孙萌萌

    目的 观察抗氧化反应元件(ARE)活化剂5,6-二氢环戊烯并1,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CPDT)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体外器官培养模型的影响.探讨激活ARE途径后,在氧化应激状态下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出生8 d乳鼠的脊髓腰段组织切片做脊髓器官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苏-羟天冬氨酸(THA),升高细胞间隙谷氨酸浓度,造成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特异性损伤,制备成ALS体外器官培养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将不同浓度的CPDT(分别为15、30 μmol/L)加入培养液中进行干预.用神经元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剂非磷酸化神经丝单克隆抗体(SMI-32)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进行鉴定,电镜观察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 用不同浓度的CPDT提前干预组运动神经元数目(个/张脊髓片,15 μmol/L组15.81±6.97,30 μmol/L组16.25±6.74)均较THA模型组(5.31±5.76)增多(n=15,P<0.05),且神经元周围存在着丰富的突起.而CPDT非提前干预组运动神经元数目分别为6.00±6.01、6.42±4.88,与模型组的运动神经元数目及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观察CPDT提前干预组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保存较完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活化ARE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THA引起的运动神经元损伤.

  • 谷氨酸拮抗剂对抗梭曼所致惊厥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永安;周文霞;阮金秀

    梭曼中毒,可导致惊厥.惊厥发生后,谷氨酸大量增多 ,从而使惊厥得以维持、延续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改变.谷氨酸拮抗剂,通过抑制突触前谷氨酸释放及作用于突触后谷氨酸的相应受体,发挥抗惊及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将对不同类型的谷氨酸拮抗剂抗梭曼致惊疗效、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作一简要介绍.

  • 异氟醚和NMDA拮抗剂AP5与脑皮层谷氨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作者:赵秋华;岳云;于代华;芮燕

    目的研究单纯异氟醚及相同MAC下异氟醚复合NMDA拮抗剂AP5麻醉时,脑皮层谷氨酸(G)含量的变化.方法 6只成年雄性大鼠持续吸入异氟醚,脑皮层内插入0.05mm内径的微透析探针,用人工脑脊液灌注,测定基础MAC后,分为四个浓度组,Ⅰ组异氟醚吸入浓度1.0%,Ⅱ组浓度1MAC,Ⅲ组浓度2.096,每一浓度平衡20min后,收集透析液,并与定量脑电图(EEG)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同步;上述步骤进行完后,经尾静脉缓慢注射AP5 120mg/kg+持续泵注100mg@kg-1@h-1,给药后30min再测MAC,测得的MAC记为AP5-MAC,即Ⅳ组,余处理同前.用高压液相仪测定微透析液样品中G的水平.结果异氟醚吸入浓度与G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839,P<0.01).Ⅱ组与Ⅳ组比较,达1MAC时Ⅳ组所需吸入浓度降低,G含量下降,EEG97%谱边界频率(97%SEF)显著下降,SEP潜伏期延长,振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异氟醚可使鼠脑皮层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含量呈剂量依赖性下降,静注NMDA拮抗剂AP5可减少异氟醚的MAC及皮层谷氨酸含量,增强异氟醚的麻醉效能,说明异氟醚可能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兴奋性神经传递作用的抑制.

  • 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治疗急性卒中

    作者:曲东锋

    背景:局灶性脑缺血可导致兴奋性氨基酸(EAA)神经递质的释放(主要是谷氨酸)和随之发生的EAA受体和下游通路的过度激活.谷氨酸过度释放是脑缺血动物模型不可逆性缺血性损伤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抑制其释放或阻断其突触后受体来调节谷氨酸作用的药物是强有力的神经保护药.已经进行了许多EAA调节剂的临床试验,但没有一项能够单独证明其有效性.

  • 经圆窗膜途径局部应用L-乙酰半胱氨酸和(或)卡罗维林对新霉素耳蜗毒性的保护性作用

    作者:童步升;鲁茂松;段茂利

    目的 研究经圆窗膜途径局部应用抗氧化剂L-乙酰半胱氨酸和(或)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卡罗维林对新霉素引起的耳毒性有无保护性作用.方法 40只健康豚鼠行外科手术,暴露右侧圆窗龛,将所需药物滴在明胶海绵上,再放置于圆窗龛内,分别给予0.9%生理盐水、L-乙酰半胱氨酸、卡罗维林和L-乙酰半胱氨酸+卡罗维林,30 min后再滴入50%新霉素于明胶海绵上.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乙酰半胱氨酸组、卡罗维林组和L-乙酰半胱氨酸+卡罗维林组平均听阈分别改善27、28和37 dB,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的平均外毛细胞损失率为85%,平均内毛细胞损失率为81%;与其相比,L-乙酰半胱氨酸组、卡罗维林组和L-乙酰半胱氨酸+卡罗维林组的平均外毛细胞损失率分别为56%、60%和40%,平均内毛细胞损失率分别为60%、57%和3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经圆窗膜途径局部应用L-乙酰半胱氨酸和(或)卡罗维林能够保护新霉素引起的耳毒性.

  • 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表达及其拮抗剂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卫东;费舟;章翔;王西玲;梁景文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小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a(meta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a,mGluR1a)的表达规律及其选择性拮抗剂1-氨基茚-1,5-二羧酸(1-aminoindan-1,5-dicarboxylic acid,AIDA)的保护作用. 方法孕15~16 d昆明种小鼠胚胎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7 d,以微量移液器塑料滴头在培养孔内划割,造成机械性损伤,伤后不同时间点(10,30 min、1,3,6,12,24,72 h)行神经元免疫组化染色,并留取培养液上清,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对照组除不划伤神经元,其他处理同损伤组.AIDA处理组在损伤前30 min,每孔加入AIDA使其终浓度为20 μmol/L,其余步骤同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AIDA处理前后神经元细胞内Ca2+含量变化. 结果 mGluR1a在正常神经元中表达呈弱阳性,染色颗粒分布于胞浆、胞膜及突起;机械性损伤后10 min起,mGluR1a表达明显增强,胞核周围胞浆内染色明显加深,持续至伤后24 h,神经元突起中也有明显表达,伤后72 h,存活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mGluR1a染色呈弱阳性.对照组LDH活性为(80.5±21.9)U/L,损伤后30 min, LDH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6 h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2~72 h, LDH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伤后12~72 h,AIDA处理组LDH活性较单纯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AIDA处理组较对照组神经元细胞内Ca2+含量明显降低(P﹤0.05). 结论体外培养小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mGluR1a表达明显增强,其选择性拮抗剂AIDA的脑保护作用显著.

  • 6-羟基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释放谷氨酸及死亡不受Ⅰ组亲代谢型谷氨酸配基的影响

    作者:李皓;丁建花;胡刚

    目的:探讨Ⅰ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配基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死亡及谷氨酸(Glu)释放的影响.方法:培养PC12细胞,以100 μmol/L Ⅰ组mGluR激动剂(RS)-3,5-dihydroxyphenylglycine(DHPG)和拮抗剂DL-2-amino-3-phosphonopropionic acid(DL-AP3)预先刺激细胞1 h,再加入6-OHDA100 μmol/L共孵育24 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Gl u的释放量.结果:6-OHDA降低PC12细胞存活率(P<0.01),其诱导的Glu释放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Ⅰ组mGluR配基不能减少6-OHDA引起的PC12细胞死亡,也不影响6OHDA引起的Glu释放量.结论:Ⅰ组mGluR配基对6-OHDA引起死亡的PC12细胞无保护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