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激性心肌病诊疗现状

    作者:高欣;干学东

    应激性心肌病,从1991年第一次被提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室壁运动异常,行心室造影时,显示像日本人用来捕章鱼的瓶子,故也称Takotsubo心肌病.因其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类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故常被误诊.本文从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该病的全面介绍.

  • 应激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小平;冯玉宝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以短暂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可逆性心肌病,主要发生于绝经期后女性,发病前常有强烈的精神或躯体应激.本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几种机制有关: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儿茶酚胺的毒性作用、心肌顿抑、雌激素缺乏、冠状动脉血管结构异常、基因突变与遗传易感性.目前,被认可的机制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作用,而新研究发现心肌顿抑在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应激性心肌病亚型及发病机制新认识

    作者:房加雄;齐跃;于慧春;田泽君;刘子泉;吕琪;胡远兵;王杰思;李贺

    应激性心肌病是较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心理、躯体应激、疾病、药物等多种病因均可诱发.早在古时圣经时代、古罗马时期,20世纪40及60年代,学者就已用伤心综合征、“悲伤心脏”描述心理应激与死亡关系,到80年代初Cebelin等报道了无冠心病突然死亡的应激性心肌病病例.该病发病时左心室收缩常呈现特征性章鱼瓶形态,90年代日本学者Sato等首先用章鱼瓶心肌病描述本病典型特征.由于本病常以强烈心理应激刺激为诱因,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称之为应激性心肌病.近10余年来世界各地临床病例报道逐年增加,观察到多种不同心室累及特征的亚型,诊断标准也不断完善[1-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急性中枢神经损伤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年龄相关的心脏交感神经功能变化与本病关系密切[2-3].应激性心肌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在全球,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大形势下,深入研究本病有重要意义.

  • 抗焦虑药物减量诱发Takotsubo心肌病1例报道

    作者:刘洋;刘宏斌

    Takotsubo心肌病又称左心室心尖部球囊综合征或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突发的短暂非缺血性心肌收缩异常疾病,是心肌梗死非常见的鉴别诊断之一,临床上相对少见[1-3].因其与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表现、心肌酶学改变、心电图表现上十分类似,初步诊断率极低.现报告本院诊治的1例由于抗焦虑药物减量而诱发的Takotsubo心肌病.

  •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并发Takotsubo心肌病

    作者:王玉波;孙梅;任贺成;李贞伟;黄楹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并发Takotsubo心肌病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4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并发Takotsubo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B型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14例患者入院时(初次检查)血清心肌酶谱[CK(591.93±248.78)IU/L、CK-MB(27.07±7.66) IU/L、NT-proBNP(8685.36±3963.44)IU/L]水平即升高,2周复查时下降[CK(137.79±29.93) IU/L、CK-MB(14.36±5.58) IU/L、NT-proBNP(577.14±203.37) IU/L],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90,P=0.000;t=4.897,P=0.000;t=7.778,P=0.000).入院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QT间期延长,超声心动图呈节段性左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射血分数(36.07±6.15)%,2周复查时升至(56.43±3.18)%(t=13.381,P=0.000),1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论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可诱发Takotsubo心肌病,患病率约4.58%,患者预后良好.超声心动图对早期筛查至关重要,急性期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诊断.

  • 心尖球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震;汪斌

    心尖球形综合征是因剧烈刺激诱发的一种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表现为一过性可逆性左心室功能障碍,但不存在冠状动脉梗阻的心肌病.现就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 1例Takotsubo心肌病变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作者:曹慧;林平;马国娣;李兵;綦海

    Takotsubo心肌病变综合征又称心碎综合征,在1990年首先由日本学者Sato等发现报道并命名为Takotsubo心肌病[1],是以胸痛、心电图异常、心肌酶少量释放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相似,同时以左心室一过性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新型心脏综合征[2,3].有文献报道,急性情感应激是该综合征常见的触发因素,目前认为可能的机制是神经源性心肌顿抑.治疗以对症保守治疗为主,临床预后较好.我院于2012年5月收治1例心碎综合征病人,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 由癫痫引起Takotsubo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焦曦;种静敏;耿耀;吴亮;布会敏

    目的 由癫痫引起Takotsubo心肌病(TCIS)的报道日渐增加,但都是个案报道,本研究汇总所有TCIS的病例报道,并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 利用Pubmed文摘数据库、爱思唯尔、万方医学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等检索相关文献.筛选TCIS的病例报道,统计汇总各项临床资料,并与普通Takotsubo心肌病(TTC)的大样本研究做对照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41例病例符合要求,女31例(73.7%,P=0.007),男10例(26.3%),总体平均年龄为(60.7±12.1)岁(P<0.05).癫痫均为全面发作性,以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居多.28.2%的患者伴有胸痛和(或)呼吸困难(P<0.05).在并发症中,心律失常占30.8% (P=0.97),肺水肿占28.2% (P <0.05),电解质紊乱占22.0%.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占55.0%(P<0.05),ST段压低占12.5%(P=0.001),T波倒置占50.0% (P =0.084).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尖、心室中部运动障碍各占81.6%(P=0.946)、39.5%(P=0.001),同时还涉及其他多部位运动功能的减弱,平均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3.8%±8.6%(P<0.05).10.8%的患者冠状动脉存在显著狭窄.在心肌酶学检查中,肌钙蛋白升高占96.4%(P=0.293)、肌酸激酶升高占72.7%(P=0.331)、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占100% (P =0.290).平均(27.2±11.1)d恢复(P<0.05),病死率为7.3%(P<0.05).结论 TCIS与普通TTC相比,其发病人群年轻化,女性比重减少,胸痛不明显,可发生多种心肺并发症,以心律失常和肺水肿多见,心电图ST段抬高比例降低,ST段压低比例更高,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运动障碍更严重.心肌酶学无显著差异.TCIS恢复时间更长,病死率更高,并与癫痫猝死相关相关,应引起足够重视.

  • Takotsubo心肌病一例

    作者:刘继纯;唐军;夏朝红;韩金旺

    患者因胸痛症状就诊,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收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Ta-kotsubo心肌病,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雷米普利片、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随访53 d,患者未再发胸痛,心尖部球样膨出消失,心电图T波恢复.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心脏表现

    作者:余凯;裴喜乐;朱姝;万大海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chnoid hemorrhage,SAH)会继发出现心脏异常,而心脏异常的严重程度与SAH患者的神经功能转归相关.文章对SAH患者的心脏异常进行了综述.

  •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脏异常:病理生理学机制和临床表现

    作者:姜婷婷;顾丹慧;王飞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发生心脏异常的患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显著升高,已逐渐引起重视.文章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心脏异常表现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临床表现进行了综述.

  •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应激性心肌病并急性泵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余浩;胡晓军;李姣;孙玉真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Lrh-BNP)治疗应激性心肌病(SCM)合并急性泵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SCM合并急性泵衰竭患者2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0例,接受常规治疗)和Lrh-BNP组(1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rh-BNP).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变化,心脏彩超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充盈早期血流峰值速度/充盈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Lrh-BNP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2.3%比80.0%,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Lrh-BNP组LVEF[(50.2±16.3)%比(59.4±14.1)%]、SV[(39.5±10.4)ml比(48.3±12.5)ml]、CI[(3.7±1.1)L·min-1·m-2比(4.6±1.4)L·min-1·m-2]、E/A[(1.0±0.5)比(1.3±0.7)]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Lrh-BNP治疗应激性心肌病合并急性泵衰竭有明显疗效.

  • 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Takotsubo心肌病一例

    作者:刘金秋;孙颖慧;盖郁博;尹晓盟;夏云龙;丛涛;洪丽;王莹琦;张树龙;高连君;杨延宗

    患者女性,64岁,双目失明4年,因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术后当夜发作呼吸困难,心肌酶升高,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节段性运动异常,心尖部变薄,几乎不动.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急性冠状动脉闭塞,诊断Takotsubo心肌病.

  • 癫痫发作诱发Takotsubo心肌病1例报告

    作者:杨志荣;王凡;林进皇;汪婷;郁毅刚

    Takotsubo 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TC),是一种突发的非缺血性短暂心肌收缩异常疾病[1-2].该病发作时胸痛、呼吸困难症状为常见,可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二尖瓣反流,同时伴有可逆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心电图异常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 容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本科室近诊治 1 例癫痫发作诱发 Takotsubo 心肌病,结合文献复习,现报告如下.

  • 嗜铬细胞瘤并 Takotsubo 心肌病一例

    作者:李晓东;张茂文;孙阿林;王健

    TakoTsubo心肌病是一种急性、发病短暂、可逆转的非缺血性心肌病,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常由心理或躯体应激等因素所诱发,并可出现可逆性的室壁异常运动。临床表现以突发胸痛、心电图 ST-T 改变、心肌生化标记物阳性为特征,酷似 AMI,但不伴冠状动脉狭窄。主要发病机制可能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目前还无标准化治疗方案,复发少见且预后较好。该文报道1例以胸痛、心慌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嗜铬细胞瘤并 Takotsubo 心肌病,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ICU内应激性心肌病:其实并不少见

    作者:陈德昌

    应激性心肌病在ICU内并不少见,很多重症患者的病理因素均可诱发应激性心肌病。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因,女性患者多见,男性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女性高。临床症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相似,且易与其相混肴,由于其治疗原则相差较大,临床需鉴别诊断。因此在诊断未明确前,按ACS处理,以免错失后者的治疗时机,明确诊断后再按应激性心肌病的处理原则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 ICU内应激性心肌病:其实并不少见

    作者:陈德昌

    应激性心肌病在ICU内并不少见,很多重症患者的病理因素均可诱发应激性心肌病。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因,女性患者多见,男性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女性高。临床症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相似,且易与其相混肴,由于其治疗原则相差较大,临床需鉴别诊断。因此在诊断未明确前,按ACS处理,以免错失后者的治疗时机,明确诊断后再按应激性心肌病的处理原则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