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腔内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疗效观察

    作者:刘兆玉

    目的:评价血管腔内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的疗效。
      方法:收集2009-01至2014-10于我院介入科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患者共80例,其中男66例,平均年龄(67.44±9.79)岁,患肢105条。将患者按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Ⅱ分型,分为TASCⅡA/B组及TASC ⅡC/D组,术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患者。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ABI、并发症、临床改善率、一期通畅率、二期通畅率、保肢率。

  • 骨肉瘤瘤段灭活方法

    作者:张卫东;吕智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恶性程度高,且容易复发和转移,死亡率高,致残率高,70年代以来,随着新辅助化疗在临床的开展,患者的保肢率和生存率都大幅度提高,文献报道目前5年生存率高能达到79%[1].

  • 骨肿瘤的分类及若干热点问题

    作者:毕五蝉

    骨骼系统肿瘤虽不常见(约1/10万),但由于其发病年龄较小、诊断方法特殊和困难、恶性骨肿瘤的致残或危及生命而在骨科领域内占重要位置并成为关注的焦点.骨肿瘤病理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来源于骨及其附属组织肿瘤的病理形态变化.随着骨肿瘤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深入,骨肿瘤的诊断率、保肢率和治愈率均有所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改善.

  • 骨外固定与骨延长治疗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

    作者:林月秋;阮默;周田华

    长骨的恶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十分困难,治疗中除了应考虑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外,还应考虑肢体的功能问题.随着辅助化疗、放疗、诊断影像学以及重建外科技术的发展,保肢术作为治疗恶性骨肿瘤的方法之一逐渐被广泛应用.新辅助化疗的开展,不但提高了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而且应运而生的多种保肢术式,使保肢率不断提高.据资料介绍及统计,目前大约有10余种保肢术式,一些以往认为必须截肢的肿瘤(如瘤体很大或累及神经血管束)都能得以保留肢体.

  • 重症下肢动脉缺血的诊治

    作者:施娅雪;张皓;张纪蔚;张柏根

    目的 探讨重症下肢动脉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137侧肢体)重症下肢缺血(Fontaine Ⅳ期)患者的治疗方法 及疗效,患者平均年龄(74±9)岁,男79例,女44例,33.33%有吸烟病史,43.09%合并冠心病,50.41%合并高血压,29.27%合并脑血管病,52.33%合并糖尿病.其中介入治疗15侧肢体,手术治疗118侧肢体,介入联合手术治疗4侧肢体.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率4.88%.随访率88.89%,随访时间2~74个月,平均(18±18)个月,随访期间死亡率13.01%.术后1、2、3年通畅率分别为(81±4)%、(68±6)%、(61±7)%.动脉闭塞25例,再手术4例,截肢9例.溃疡或坏死创面术后半年愈合率78.85%(82/104),1年愈合率83.65%(87/104).术后1、2、3年保肢率分别为(81±4)%、(71±5)%、(65±6)%.结论 重症下肢动脉缺血患者通过介入及或手术方法 动脉重建可以达到满意的血管通畅率,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截肢平面,提高保肢率.

  • 慢性主髂动脉闭塞症介入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波;金志宏

    目的:比较介入手术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慢性主髂动脉闭塞症中期血管通畅率和保肢率.方法:选取慢性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患者78例,分为2组,介入组39例行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39例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危险因素、合并症、踝肱指数以及术后的中期血管通畅率、保肢率和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症状均得到改善,踝肱指数比术前均有增高,两组患者术后踝肱指数经比较无显著差异(0.90±0.21 vs 0.87±0.28,P>0.05);介入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10.51±1.32 vs18.22±3.21,P<0.05),肾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15.38% vs 2.56%,15.38% vs 0,10.26% vs 0,P<0.05).术后1、3年两组原发血管通畅率无差别(97.44% vs 94.87%,89.74% vs 92.3%,P>0.05),术后5年介入组原发血管通畅率比对照组低(64.1% vs 87.1%,P<0.05).术后1、3、5年两组继发血管通畅率、保肢率、生存率经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介入手术治疗慢性主髂动脉闭塞症,术后生存率、保肢率、继发血管通畅率效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无差别,但原发血管通畅率仍低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

  • 人工假体置换术应用于40例四肢骨肿瘤保肢疗法的疗效分析

    作者:颜来鹏;汤发强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术应用于四肢骨肿瘤保肢疗法的疗效.[方法] 40例四肢骨肿瘤患者分为良性组(18例)和恶性组(22例),均采用肿瘤段广泛切除或边缘切除术和人工假体置换术进行治疗.分析术后12个月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保肢率及随访24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人工假体置换术对四肢骨肿瘤保肢的疗效.[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术后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期间,恶性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良性组为36.4%,恶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有2例股骨下段术后9个月出现肿瘤局部复发而行截肢术,另1例股骨上段术后6个月出现局部复发而行截肢术,终保肢率为83.3%,良性组有2例因肱骨上段、股骨下段迟发性感染而行截肢术,1例行假体取出,植骨关节融合,但肢短4cm,终保肢率为86.4%,两组保肢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辅助化疗下,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术对四肢骨肿瘤进行保肢,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保肢率高,恶性骨肿瘤经该手术治疗后,并发症较少.

  • 特定皮肤区域血供研究应用于中国人群下肢重症缺血腔内治疗价值的回顾分析

    作者:李喆;皋源

    目的:探讨特定皮肤区域血供(Angiosome)研究指导膝下动脉腔内重建术(EVR)治疗下肢重症缺血(CLI)的临床疗效.评估特定皮肤区域血供研究指导膝下动脉EVR术治疗CLI的应用价值.同时分析CLI病人通过EVR治疗开放流出道(RO)数量与保肢率相关性,评价流出道再通数量与病人保肢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EVR的58名CLI患者(58条患肢)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为直接组(DR)与间接组(IR).术后随访5-12个月,平均随访(11.60士1.40)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溃疡愈合率、溃疡愈合时间、保肢率以及生存率等指标.结果:本组膝下动脉EVR术58例(58条患肢),围手术期死亡0例,随访死亡率8.62%.①ABI:术前术后相比,两组患者ABI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ABI增加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伤口愈合率:DR组90.3%(28/31)较IR组74.7%(20/27)显著提高(P=0.048),卡普兰-迈耶分析(K-M)Log Rank=1.490,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患者术后12月保肢率为81.0%(47/58),DR组87.1%(27/31)较IR组74.1%(20/27)显著提高(P=0.027),K-M分析Log Rank=2.504,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术后12月累积生存率:DR组97%(30/31)较IR组85.1%(23/27)显著提高,Log Rank=1.299,P=0.2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随访发现,EVR重建RO数量对应保肢率分别为1条83.3%(30/36)、2条80%(14/18)、3条75%(3/4),P=0.842.EVR术重建RO数量与保肢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特定皮肤区域血供研究指导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能帮助建立精准有效的下肢血液循环,对改善CLI患者下肢缺血情况,促进缺血损伤组织愈合和提高保肢率有重要意义.

  • 新辅助化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薛金旭;曹晶;李晶;王建澍;宋建民

    目的 研究并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软组织肉瘤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前实施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肢率、治疗效果、术后半年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保肢手术率为77.50%,对照组患者为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随访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软组织肉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前实施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保肢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有利于改善预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