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叶部分肝移植临床解剖进展

    作者:刘静;高毅;钟世镇

    活体肝移植已显示了巨大优势,但左肝作为供肝多不能满足成年患者的需要,故须发展右叶部分供肝术式.本文概述了活体肝移植和右叶活体肝移植的现状,结合右叶部分肝移植,着重描述了肝静脉、肝动脉、胆管、门静脉的正常解剖,变异的情况及肝右叶部分移植的不同方式下所遇到的管道的情况和建议的处理方法.

  • 劈离式肝移植临床分析

    作者:彭承宏;周光文;沈柏用;杨卫平;陈拥军;吴伟顶;肖卫东;李宏为

    供肝短缺已成为制约肝移植进一步开展的因素之一,部分肝移植和肝段移植是解决供肝短缺的重要方法,劈离式肝移植(split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初应用于儿童肝移植,现已成为解决供肝短缺的手术方式之一[1].我院于2002年7月19日采用劈离式肝移植技术对2例患者进行了肝移植[2],现结合病例资料对SLT技术进行讨论.

  • 小肝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蓝柳根

    小肝综合征是肝肿瘤切除、活体部分肝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小肝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移植物大小、潜在病变、再生能力、流入道、流出道情况和受者病情轻重等.其严重后果越来越受到肝胆外科专家的重视,而且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越来越深入.现就扩大移植肝体积、降低门静脉灌流、流出道重建等防治策略进行综述.

  • 肝移植后肝炎复发的防治

    作者:王凤水

    随着移植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肝移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终末期肝病,并成为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病患者超过3 000万,90%肝移植患者与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感染有关;尚有部分肝移植患者与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毒(HCV)感染相关.本文就国内外防治肝移植术后肝炎复发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 二氮嗪预处理对大鼠部分肝移植的保护作用

    作者:宋康;孙绮蛮;周俭;黄晓武;史颖弘;肖永胜;谭长军;高强;何义舟;成剑文;杨柳晓;樊嘉

    目的:探讨二氮嗪(diazoxide,DA)预处理对大鼠部分肝移植的保护作用,寻找减轻临床部分肝移植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途径.方法:将1 50只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配对成75对,分为3组:对照组(C组)、DA预处理组(DA组)和5-羟基癸酸盐(5 hydroxydecanoate sodium salt,5-HD)+ DA预处理组(HD-DA组),每组25对.在进行60%比例部分肝移植术前,C组供体不进行药物预处理;DA组供体在术前30 min腹腔注射DA(5 mg/kg);HD-DA组供体在术前45 min腹腔注射5HD(5 mg/kg),并在其后15 min腹腔注射DA(5 mg/kg).各组分别在术后2h、1d、3d、5d和7d各处死5只受体大鼠,测定谷酸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并在光镜下进行病理检查,电镜下进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DA组与C纽相比,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和空泡样变性以及肝小叶结构排列紊乱和汇管区炎症都较轻,而HD-DA组则跟与C组相近.DA组术后2h、1d、3d的ALT值和AST值均显著低于C组(P<0.05),而HD-DA组与C组相比,各时点ALT和AST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氮嗪预处理对大鼠部分肝移植具有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可以被5羟基癸酸盐特异性阻断.

  • 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宋康;樊嘉;周俭;祝哲诚;吴志全;邱双健;余耀;黄晓武;汤钊猷

    目的 建立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二袖套法行全肝移植和部分肝移植,分析手术情况和术后存活情况.结果 全肝移植组和部分肝移植组2天存活率分别为88%(22/25)和68%(17/25);1周存活率分别为80%(20/25)和52%(13/25).结论 大鼠部分肝移植是目前研究活体肝移植和劈离式肝移植肝再生的理想模型,本研究采用改良方法成功建立了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

  • 重建肝动脉血供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作者:顾文扬;张峰;王学浩;李国强;陆森

    目的:探讨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方法及其意义.方法:SD大鼠120只,采用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部分肝移植60例(实验组),同期行不吻合肝动脉的经典"二袖套法"大鼠部分肝移植60例(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2、4和7天处死后行肝功能、组织学检查,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肝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两组肝功能ALT、TB第1天即开始明显增高,以后逐渐降低,第4天、第7天实验组A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4天实验组T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检查术后实验组可见更多的二倍体和多倍体肝细胞(P<0.05),第2天和第4天实验组增殖指数分别为(32.81±3.45)%和(36.33±2.52)%,较对照组(24.08±4.66)%和(29.75±1.82)%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动脉重建可明显改善大鼠部分肝移植后移植肝的功能,促进移植肝的再生.

  • 冷保存时间对部分肝移植肝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成峰;王学浩;钱晓峰;王科;黄蓬

    目的:建立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基础上,研究不同冷保存时间对移植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冷保存30 mim部分肝移植组、冷保存4 h部分肝移植组和冷保存10 h部分肝移植组,观察各组生存率并分别于术后1、2、4天取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NF-α、IL-6的表达.结果:冷保存30 mim部分肝移植组、冷保存4 h部分肝移植组和冷保存10 h部分肝移植组存活率分别为79%、71%、29%,和其他实验组相比:冷保存10 h部分肝移植组PCNA、TNF-α、IL-6表达降低(P<0.05).结论: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降低了部分肝移植术后的肝再生能力和生存率.冷保存时间影响移植肝TNF-α和IL-6的表达,移植物中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对移植肝肝再生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TNF-α和IL-6在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作用

    作者:成峰;王学浩;华志元;黄蓬

    目的:研究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在大鼠移植肝内的表达及其与肝脏再生的关系.方法:建立稳定的冷缺血45 min和10 h 50%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50%肝切除为对照组.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NF-α、IL-6的表达,RT-PCR检测术后2 h TNF-α、IL-6 mRNA的表达,并探讨TNF-α和IL-6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影响.结果:冷缺血10 h肝移植组PCNA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冷缺血45 min组大鼠移植肝内细胞因子TNF-α、IL-6表达明显增加,高于对照组和冷缺血10 h组(P<0.05),持续的时间也延长到移植后24 h以上.结论:与大鼠肝切除后诱导肝再生的机制相似,TNF-α、IL-6等细胞因子在移植后肝脏再生的早期启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短暂冷缺血促进大鼠肝移植后的肝脏再生,较长时间冷缺血降低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

  • 大鼠小体积肝移植后肝再生障碍的实验研究

    作者:丁家增;严佶祺;张明钧;杜志勇;施敏敏;傅文祎;彭承宏;李宏为

    目的 探讨部分肝移植后肝再生状况和小体积移植物发生肝再生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大鼠全肝移植组( OLT)、50%部分肝移植组(50% PLT)和30%部分肝移植组(30% PLT).分析各组术后肝功能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观察移植肝标本Cyclin D1和PCNA的表达,并对移植肝组织结构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各组ALT和AST于术后24hr达到峰值,且30% PLT组上升显著.Cyclin D1和PCNA的免疫组化表达中,50% PLT组表达明显上调,而30% PLT组表达则明显抑制.电镜观察发现30% PLT组术后微观结构改变显著.结论 30% PLT组术后肝细胞增殖再生受到明显抑制,推测与肝细胞微环境的恶化和叠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 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技术要点

    作者:严佶祺;张明钧;杜志勇;吴卉;彭承宏;李宏为

    目的 为提高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的稳定性,探讨手术操作的要点.方法 采用二袖套法进行大鼠全肝移植(OLT)、50%部分肝移植(50%PLT)和30%部分肝移植(30%PLT),分析手术和存活状况.结果 OLT组、50%PLT组和30%PLT组肝移植大鼠术后一周存活率分别为91.7%、66.7%和8.3%,差别显著(P<0.01).部分肝移植大鼠的死亡原因有小体积综合征引起的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肺部感染、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扭曲成角、肝下下腔静脉栓塞和门静脉栓塞.结论:减少游离肝脏的机械损伤、细致的供肝修整、提高吻合口质量、缩短无肝期和下腔静脉阻断时间、注重受体大鼠体温的恢复是部分肝移植模型成功的关键.

  • 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对部分肝移植大鼠肝细胞CyclinD1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立新;苏继钦;王茂林;严辉弟;林培艺

    目的 观察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lrtor like growth factor,HB-EGF)对部分肝移植大鼠肝细胞CyclinD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促进肝再生的机制.方法 首先采用改良的“两袖套”法构建大鼠部分(60%)肝移植模型,共75只,受体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经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00 mg/kg),B组皮下注射HGF(100 mg/kg),C组为皮下注射HB-EGF(100 mg/kg),1次/d.手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各处死5只受体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中CyclinD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C组术后第1天CyclinD1 mRNA表达就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A、B组(P<0.05),之后1周逐渐降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三组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上升,但C组术后第1天即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 HE-EGF可能通过上调肝移植后肝细胞CyclinD1的表达来促进肝再生.

  • 肝移植术后早期门静脉并发症的介入治疗一例

    作者:季茹;陶开山;遆振宇;杨建栋;千年松;闫薇;窦科峰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和门静脉狭窄(PVS)是肝移植术后的门静脉并发症,但由于门静脉直径较大,肝移植术后出现门静脉并发症并不多见.自1997年7月至2008年7月我中心共施行肝移植150例(原位肝移植142例,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8例),术后发生门静脉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0.7%,现报告如下.

  • 吻合肝动脉对大鼠部分肝移植早期损伤的影响

    作者:孔连宝;吴晓峰;邵立军;张必翔;陈实

    目的探讨吻合肝动脉在大鼠部分肝移植早期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成3组:全肝移植组(A组);部分肝移植组(B组);部分肝移植肝动脉化组(C组).在恢复血供后30min,2、3、6、12、24 h等6个时间点分别取材,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肝组织细胞凋亡;荧光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NF-α和TNF-α受体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各组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峰值均出现在术后6、12 h后逐渐下降,TB、ALT和AST峰值依次为B组>C组>A组(P值均<0.05);移植术后各组血清TNF-α表达水平在3 h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峰值B组>C组>A组,其中B组峰值显著高于A和C组,而A、C组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时间点细胞凋亡数均显著多于A组和C组;B组肝组织TNF-α表达峰值位于术后2 h,A、C组峰值位于术后3 h,B组12 h表达显著减少,A、C组术后12 h为阴性表达.B组TNF-α受体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C组.结论吻合肝动脉可显著减轻部分移植肝早期损伤.TNF-α及其受体的表达强度与肝脏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参与大鼠部分肝移植早期损伤过程的重要细胞因子.

  • 肝动脉重建对大鼠部分肝移植后移植肝的影响

    作者:陆森;李国强;王学浩;俞悦

    目的阐明肝动脉重建在大鼠部分肝移植中的意义.方法 SD大鼠96只,POLT组行二袖套法切除左外叶和乳头叶的原位部分肝移植n=24,APOLT组行二袖套法切除左外叶和乳头叶的原位部分肝移植,联合肝动脉重建n=24,分别于术后第1,2,4和7天处死后查肝功能、组织学检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肝增殖活性.结果肝功能ALT、TB第一天即开始明显增高,以后逐渐降低,第四天ALT和TB均高于APOL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检查术后可见APOLT组可见更多的二倍体和多倍体肝细胞(P<0.05);第2天和第4天APOLT组增殖指数分别为(33.81±3.45)%和(35.33±2.52)%较POLT组(23.08±4.66)%和(29.79±1.81)%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肝动脉吻合可明显改善大鼠部分肝移植移植肝的功能,减轻移植肝的组织学改变,促进部分移植肝的再生.

  • VEGF对大鼠50%肝脏移植术后血清HGF、IL-6浓度的影响

    作者:董晓灵;王曙光;张玉君;江燕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50%部分肝移植模型.实验动物分3组:VEGF治疗组、anti-VEGF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后注射鼠重组VEGF、 anti-VEGF、生理盐水.在术后不同时相点(0、12、24、72、168 h)测血清中HGF、IL-6 含量及肝脏生化指标.结果 VEGF组血清HGF、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anti-VEGF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anti-VEGF 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较VEGF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结论 VEGF治疗能明显促进大鼠部分肝脏移植术HGF、IL-6的释放.

  • 冷保存对大鼠部分移植肝再生的影响

    作者:袁晟光;王继见;董家鸿

    目的 探讨冷保存对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分为Ⅰ组(肝切除组)、Ⅱ组(冷保存1 h部分肝移植组)和Ⅲ组(冷保存8 h部分肝移植组).观察各实验组生存率,比较各组术后1、6、12、24、48、72、168 h肝质量/体质量比率、肝再生率、有丝分裂指数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结果 Ⅰ、Ⅱ、Ⅲ组7 d存活率分别为100%、90%、40%;Ⅲ组术后2~3 d大鼠肝质量/体质量比率、肝再生率、有丝分裂指数较Ⅰ、Ⅱ组明显偏低(P<0.05);Ⅲ组术后12 h内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较其余两组明显偏低(P<0.05),48 h才达高峰,至第7天阳性表达仍处高水平.结论 长时间冷保存降低了部分肝移植术后的肝再生能力和大鼠术后生存率.

  • 冷保存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袁晟光;王继见;董家鸿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研究冷保存对部分肝移植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双袖套法行部分肝移植,观察不同冷保存时间受体生存状况以及各组手术情况.结果各组移植肝平均体积为62%-64%,无肝期为14-15 min.长时间冷保存后大鼠7 d存活率明显下降,生存分析显示各组问差异有显著性.8 h冷保存后大鼠7 d存活率为40%,与临床辟裂式肝移植1年生存率相似.结论8 h保存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是研究冷保存对部分肝移植肝再生影响的较好模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