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1检测在结直肠癌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旻一;李倩楠;王蕾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可溶性B7-H1(sB7-H1)的水平,探讨其在CRC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于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为CRC的患者152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57例,以健康体检者59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测定血清sB7-H1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糖类抗原50(CA-50)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单独sB7-H1及sB7-H1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对CRC的诊断效能;进一步探讨CRC患者血清sB7-H1水平与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远处转移状态及肿瘤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1)CRC组、结直肠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三组间两两比较,sB7-H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EA、CA19-9、CA72-4、CA-50在CRC组与结直肠良性疾病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结直肠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sB7-H1、CEA、CA19-9、CA72-4、CA-50诊断CRC的AUC分别为0.730、0.772、0.639、0.663和0.635.联合sB7-H1与CEA效果佳,AUC为0.831.(3)CRC患者血清sB7-H1水平与CEA、CA19-9、CA72-4、CA-50无显著相关性(P>0.05).(4)免疫组化显示,CRC组阳性率为52%,炎症息肉组阳性率为6.3%,二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RC患者血清sB7-H1水平与肿瘤组织B7-H1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5)CRC患者血清sB7-H1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浸润深度、远处转移状态以及肿瘤分期等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 血清sB7-H1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在CRC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PD-1/PD-L1共刺激分子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金花;庞楠楠;张正昊;张瑞;陈刚;曲建华

    目的 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PD-1/PD-L1)共刺激分子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57例CLL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外周血CD8+、CD4+T细胞和CD19+B细胞中PD-1的表达水平,以及树突细胞(DC)中PD-L1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PD-1/PD-L1表达与疾病分期、CD38表达、ZAP-70表达、染色体核型异常、β2微球蛋白(β2-MG)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①CLL患者组中男3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7±10.7)岁.与对照组比较,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LL患者组外周血中PD-1、PD-L1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②在Rai分期低、中、高危组中,随着危险度的增高PD-1、PD-L1的表达水平亦增高(P值均<0.05).③PD-1表达在CD8+CD38+组(11例)高于CD8+CD38-组(46例)(P=0.004),在CD8+预后不良染色体组(14例)高于CD8+预后良好染色体组(28例)(P=0.004).④PD-L1表达在CD38+组(11例)高于CD38-组(46例)(P=0.002),在ZAP-70+组(11例)高于ZAP-70-组(28例)(P<0.001),在预后不良染色体组(14例)高于预后良好染色体组(28例)(P=0.023).PD-1、PD-L1表达与β2-MG表达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PD-1、PD-L1在CLL患者体内存在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疾病分期、CD38表达、ZAP-70表达、染色体核型等预后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β2-MG表达无相关性,提示其有可能作为评估CLL患者预后的指标.

  • 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7-H1表达的动态变化

    作者:吴列秀;蔺淑梅;张曦;郑书琴;叶峰;陈天艳;赵英仁;张树林

    近年的研究[1]逐渐揭示免疫学因素影响着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进展。B7-H1(又称PD-L1,CD274)及其受体PD-1是近年发现在T细胞激活中介导负性共刺激信号的分子,已有众多研究证实其在外周免疫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慢性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慢性HBV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降低可能与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上B7-H1的表达上调有关,而阻断这一途径有利于病毒的清除[2]。恩替卡韦是目前CHB抗病毒治疗药物之一,其抗病毒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对其治疗不应答或部分应答。为了探讨抗病毒治疗后CHB患者B7-H1的表达变化特点及其与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本研究对恩替卡韦治疗的25例CHB患者B7-H1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动态监测,分析了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应答组和无应答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上B7-H1的表达水平及其血清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

  • 肢端和黏膜黑素瘤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白雪;斯璐;孔燕;迟志宏;盛锡楠;崔传亮;代杰;毛丽丽;连斌

    目的:探索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在肢端和黏膜黑素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9例肢端和79例黏膜亚型黑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病灶石蜡包埋组织中PD-L1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生存时间等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肢端型患者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为24.77% (27/109),PD-L1在进展期(Ⅲ/Ⅳ期)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P=0.006).黏膜黑素瘤患者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为30.38% (24/79),与临床及病理特征无关;单因素分析中,PD-L1阳性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09),但在多因素分析中有缩短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部分肢端和黏膜黑素瘤患者中PD-L1表达为阳性,这为在上述2种亚型中使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单克隆抗体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肢端黑素瘤中PD-L1的表达与肿瘤进展相关,黏膜黑素瘤中PD-L1具有一定的预后判定价值.

    关键词: 黑素瘤 抗原 CD274 预后
  •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及其下游因子相关表达研究

    作者:朱腾;晋红中

    目的 检测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CD1)及其配体,以及下游NF-κB的表达.方法 采用Trizol法提取9例GPP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者PBMC中总RNA,应用逆转录PCR检测PDCD1、PD-L1、PD-L2及NF-κB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3例GPP患者及2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22及IL-4含量.结果 GPP组PDCD1 mRNA相对表达量为3.13±4.62,健康对照组为23.70±15.33,两组比较,t=3.40,P<0.05.GPP组PD-L1、PD-L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7 0±3.07)×10-4、(0.95±0.71)×10-4,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0±1.98)×10-4、(0.16±0.20)×10-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6、3.38,均P<0.05).两组间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IL-4、IL-17、IL-22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 PDCD1及其配体在GPP患者PBMC中异常表达,可能在GPP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靶向PD-1/PD-L1通路的肿瘤分子显像研究进展

    作者:李丹;程思源;朱小华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信号通路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抗PD-1抗体和抗PD-L1抗体可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试验显示,肿瘤PD-L1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不良预后相关.肿瘤PD-L1的检测有助于筛选抗PD-1/PD-L1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及评估其预后.而以PET、SPECT及光学成像为代表的分子影像技术为检测多种标志物的表达提供了有力手段,可无创、动态、整体三维展示标志物的表达和分布.该文综述了靶向PD-1/PD-L1通路的肿瘤分子显像研究进展.

  •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状态与乳腺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满忠松;汤在祥;周进;赵鑫;张海涛

    目的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文中探讨PD-L1状态与乳腺癌放疗及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浸润性乳腺癌中PD-L1表达状态、放疗和预后关系.TCGA库中1007例乳腺癌患者被纳入统计分析.根据总样本CD274mRNA表达中值,纳入患者被划分为PD-L1高状态组(503例)和PD-L1低状态组(504例).对高、低状态组患者是否放疗分别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PD-L1高状态患者相比低状态患者生存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PD-L1高状态组,放疗与非放疗患者之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2);多因素分析校正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242).PD-L1低状态组接受放疗较未放疗患者的总生存率提高(HR=0.550,95%CI 0.335~0.904,P=0.017);多因素分析校正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HR=0.415,95%CI 0.194~0.872,P=0.025).PD-L1状态与ER状态(χ2=18.44,P<0.001)、HER2状态(χ2=7.943,P=0.047)和分子分型(χ2=14.52,P=0.006)有关,而与年龄、组织学分型、外科处理术式、术后组织边缘状况与PR状态无关.结论 PD-L1状态与乳腺癌的放疗敏感性存在关联性.低状态PD-L1患者术后接受放疗总生存率改善,推测PD-L1可能是乳腺癌放疗敏感性基因.

  • 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抗体治疗人类癌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彦志;刘亚光;刘鹏霞

    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单克隆抗体阻碍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配体1途径(PD途径)来治疗癌症,尤其是晚期实体瘤.笔者简要回顾PD抗体治疗的历史和发展进程,从初的实验工作到新的临床结果,并举例阐述PD抗体应用的主要癌症类型及其代表性实验.重点讨论PD抗体治疗所涉及的三大重要原理,并指出该疗法与其他免疫治疗相比有何独到之处.这些基本的原理将为未来的免疫疗法设立标准,指导进一步开发更有效、毒性更低的抗肿瘤疗法.

  • B7同源物1介导同种小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赦免反应的作用

    作者:黄晓环;吴京;于健;陈林江;马明

    目的 探讨B7同源物1(B7-H1)分子在同种小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赦免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以C57BL/6小鼠为供者,Balb/c小鼠为受者,制备同种小鼠角膜移植.实验分为3组,(1)存活组为术后移植角膜长期存活(>50d)的受鼠,术后满8周(术后56 d)时取受鼠的移植角膜样本,备检;(2)排斥组为术后50d内发生排斥反应的小鼠,排斥组在判定发生排斥反应时取移植角膜样本,备检;(3)以正常C57BL/6小鼠的角膜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对各组受鼠移植角膜组织内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B7-H1 mRNA的表达与移植角膜的存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组和存活组小鼠的移植角膜上皮和内皮层均高度表达B7-H1蛋白,排斥组小鼠移植角膜上皮和内皮层B7-H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存活组、正常组和排斥组受鼠移植角膜组织内B7 H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0.0±11.5、44.7±10.8和6.9±12.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1.164,P<0.01).经相关性分析发现,移植角膜内B7-H1 mRNA表达的高低与移植角膜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 B7-H1分子可能介导了同种小鼠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赦免反应,是维持移植角膜免疫耐受状态的重要因子之一.

  • 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作者:汤国军;胡丛岗;童骎;姚叶锋;杨伟东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中PD-L1的表达;将结肠癌HCT116细胞分别转染PD-L1 siRNA(PD-L1 siRNA组)和阴性对照siRNA(阴性对照组),以无处理的HCT116细胞为空白对照组,然后分别用Western blot法、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D-L1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凋亡与侵袭能力.结果:PD-L1在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33.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HCT116细胞比较,PD-L1 siRNA组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和中PD-L1表达水平升高,升高的PD-L1与结直肠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 p38MAPK通路调控树突状细胞表达PD-L1的实验研究

    作者:何阳胜;申健;刘芃;缪绯;吴志坚;刘映峰

    目的 探讨脂多糖刺激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用p38抑制剂SB203580阻断p38MAPK通路后再用LPS刺激树突状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CD86和PD-L1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测定PD-L1蛋白表达.结果 光镜下观察LPS刺激组细胞先经历梭型贴壁后逐渐恢复圆形,树突较多;SB203580和LPS共同刺激组细胞树突退化,未刺激组细胞成团悬浮,树突较多.SB203580和LPS共同刺激组细胞CD86、PD-L1较LPS刺激组的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未刺激组的相比CD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D-L1降低(P<0.05).SB203580和LPS共同刺激组细胞PD-L1的蛋白表达量较其它两组的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1).结论 LPS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树突状细胞表达PD-L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