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ICC置管术在105例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郑力;蔡立春;刘红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在胃肠道肿瘤营养支持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胃肠道肿瘤患者,经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静脉输液及化疗.结果:105例中置管成功103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98.09%.置管成功后,行静脉输液及化疗,保证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和化疗顺利完成.结论: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痛苦.

  • 超选择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不能手术

    作者:蒲永东;朱志东;董立国

    目的评价术中超选择性动脉内置泵,术后皮下泵内区域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方法随访观察79例手术证实不能切除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经术中超选择性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内置泵,术后泵内灌注化疗后的疗效.其中胃癌42例,直肠癌26例,结肠癌11例.结果患者梗阻症状明显减轻,腹痛缓解,精神、饮食明显好转,体重有所增加.完全缓解者(CR)1例;部分缓解者(PR)69例,其中11例于2~3个疗程后,肿瘤缩小明显,再次剖腹行根治性癌肿切除术;稳定者(NC)9例;无一例恶化者(PD).有效率88.6%(70/79).置泵术后生存满6mo者占94.9%(75/79);满12mo者占83.5%(66/79);满18mo者占58.2%(46/79);满2 a者占27.8%(22/79);满3 a者7例,占8.9%,其中5例为二次手术切除后患者,2例为带瘤生存超过3 a;平均生存期为20.6mo.结论术中超选择性动脉内置泵,术后泵内区域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有效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带瘤生存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 血清标志联合检测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秦燕;陈青;田玉峰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肿瘤抗原19-9 (cancer antigens 199,CA19-9)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al specificity enol,NSE)血清水平检测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检测56例GEP-NEN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CEA、OPN、CA19-9和NSE血清水平,并与良性肿瘤组(30例)和健康对照组(30名)比较,分析其在GEP-NEN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结果:GEP-NEN组血清CEA、OPN、CA19-9和NSE水平分别为(39.22±21.21) ng/mL、(156.51±42.23) ng/mL、(58.13±13.42) U/mL和(37.21±12.78) ng/mL,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的(2.71±2.01) ng/mL、(30.12±8.91)ng/mL、(13.12±6.23) U/mL和(10.47±4.87)ng/mL及健康对照组的(2.57±1.43) ng/mL、(28.89±7.92) ng/mL、(12.72±6.74) U/mL和(9.11±3.19) ng/mL,P值均<0.01;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P-NEN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CEA、OPN、CA19-9和NSE水平分别为(21.34±11.34) ng/mL、(89.27±21.78) ng/mL、(38.27±7.23) U/mL和(22.41±7.28) ng/mL,明显低于术前(39.22±21.21) ng/mL、(156.51±42.23) ng/mL、(58.13±13.42) U/mL和(37.21±12.7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EN血清CEA、OPN、CA19-9和NSE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无关,P>0.05;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EA、CA19-9和NSE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达96.43%,特异性85.00%,准确性90.52%,阴性预测值96.23%,再联合OPN可略提高敏感性,但降低特异性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结论:血清CEA、OPN、CA19-9和NSE检测可作为GEP-NEN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指标,CEA+ CA19-9+ NSE联合检测敏感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较高.

  • 胃肠间质瘤诊治进展

    作者:李金丽;王仁本;于金明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细胞瘤,与真性平滑肌瘤极为相似,在生物学行为上常难以判断,其临床表现又无特异性.因此,其诊断、鉴别诊断存在着较大困难.常规病理学检查很难预测GIST的预后,肿瘤大小、有丝分裂率以及其他的一些次要因素均影响其预后.GIST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主要依赖于手术治疗,良性GIST预后极好,手术的5年生存率超过90%.然而复发者或恶性者即使手术其预后也极差.而STI571(imatinib mesylate,STI571)的出现给GIST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成为公认的治疗不可切除的、转移或复发的GIST一线治疗药物,STI571的问世使得肿瘤治疗进入了分子靶向时代.但STI571是迄今为止惟一用于治疗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由于临床使用时间不长,病例数有限,其确切疗效、毒副反应尚待进一步观察,此外用药时间、剂量范围仍需进一步研究.

  • 善胃得在胃及大肠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陈玉祥;汪永寿;彭述珍

    我院1996年10月~1997年12月应用善胃得对32例胃、大肠癌手术病人进行治疗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两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腺癌及恶性淋巴瘤.治疗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2.7岁.直肠癌17例,结肠癌8例(Dukes B期4例,C期2例,D期2例),胃癌7例(T3N2M0 5例、T3N2M1及T3B1N0各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7例,左半结肠切除1例,Miles术9例,Dixon术8例.胃癌D2、D3根治术各3例,全胃切除1例.

  • 天地欣影响消化道恶性肿瘤微转移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林波;陈文军;潘滔;宋向阳;陈大方;何超;吴金民

    香菇多糖制剂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能提高机体的抗肿瘤能力,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减少毒副作用,但对恶性肿瘤的微转移影响尚不明确.肿瘤的微转移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控制微转移对恶性肿瘤治疗非常关键.我们通过术前3~5 d应用香菇多糖(天地欣,南京振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比较外周血中CEA mRNA 和CK19 mRNA的表达状况,初步探讨香菇多糖在减少消化道恶性肿瘤微转移中的作用.

  •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体会

    作者:王石林;魏学明;顾国利;黄蓉蓉;周晓武

    从2001年至2004年10月,我院普通外科共收治胃肠道间质瘤12例,为提高对本病诊断治疗的认识,现总结分析如下.

  • 52例胃肠道间质瘤诊治分析

    作者:王凤力;孙浩;李德春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诊断、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现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的5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诊断方法 、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男女均有发病,男女之比为1.26∶1,50~60岁年龄段发病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以腹块或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困难,确诊依赖于手术或活检标本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病变为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对其有一定的作用.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分子靶向治疗创造了新的治疗途径.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附22例报告)

    作者:徐斌;方河清;刘颖斌;彭淑牖;吴育连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至今收治的2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位年龄56岁,发生部位分布于胃54.5%,小肠36.4%,十二指肠9.1%;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22例均经外科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8例,交界性3例,恶性11例.术后随访死亡3例,复发2例,其余均无瘤生存.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术前不易作明确的定性诊断,肿瘤大小、核分裂相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建胜;何旭锋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MLGI)是常见的结外淋巴瘤,是胃肠道肿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术前诊断较困难,临床误诊率高,其疗效和预后与胃肠道其它恶性肿瘤不同.

  • 31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舒波;徐峰;雷三林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10月到2005年12月收治的31例的GIST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1例胃肠道间质瘤良性者为11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者18例.[结论]CD117及CD34等免疫标记物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准确率.治疗以局部切除为主,恶性者应扩大切除范围.

  •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特点及治疗

    作者:季建美;丛智荣;倪静怡;宋诸臣;徐小红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平均年龄(61.3±10.3)岁。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1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中,有10例一线治疗采取化疗为主的保守治疗,7例患者一线治疗为手术治疗,1例放弃治疗。12例原发性肠淋巴瘤中8例患者手术联合术后化疗,其余4例患者以化疗或联合靶向治疗为主。结论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变部位、组织学类型、疾病分期以及是否合并急症等多种因素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 胃肠道间质瘤22例诊治体会

    作者:鲁南方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肿瘤,属于非上皮性,来源于胃肠道黏膜和黏膜肌层的平滑肌组织.由于临床表现各异、诊断较为困难,往往易误诊,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本院从2001~2006年共收治22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 内镜下微波治疗胃肠息肉687例分析

    作者:向平;周明欢;李学峰;李凯

    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本院胃镜共检查24 670人次,肠镜检查6 227人次 ,对检出的消化道息肉中571例共687枚选用微波治疗.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 原发性胃肠道黑色素瘤15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宋享平;刘合利;谭风波;喻南慧;裴谦;裴海平

    目的:探讨胃肠道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5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胃肠道黑色素瘤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胃原发黑色素瘤并脑转移1例行近端胃肿瘤根治术+脑转移灶切除;直肠肛管黑色素瘤14例,其中行腹会阴联合肿瘤切除术(Miles)8例,行经腹直肠肿瘤前切除(Dixon)1例,行局部切除4例,1例拒绝手术治疗出院.3例术后接受综合治疗,3例因术后转移复发接受化疗.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HMB-45、S-100、Malan-A多呈阳性表达.总生存期4.5~57.0个月,平均生存期(15.8±15.3)个月,中位生存期9.0个月.结论:原发性胃肠道黑色素瘤是临床上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免疫组化是主要的诊断依据,完整手术切除(R0)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可辅助放化疗.

  • 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作者:唐朝晖;胡元龙;夏穗生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经病理证实为胃肠肿瘤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PN组术后行TPN支持,能量为125 kj*kg-1*d-1,氮入量0.2 kg/d。EN组术后第1 d起经鼻饲管(放置于Treitz韧带下或空肠输出袢下30cm)输注能全力,量为1 500~1 800 ml/d,速度20~75 ml/h。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8 d抽取外周血测定T细胞亚群、NK细胞、血清IL-2(白细胞介素2),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浓度。结果 (1)术后患者血清PA,RBP浓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P<0.01),经一段时期的EN和PN支持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EN的营养恢复作用与PN相比无明显差异;(2)术后经EN和PN支持后T细胞亚群恢复到术前水平,NK细胞明显增高(P<0.05)。EN组IL-2明显增高(P<0.05)且与PN组术后IL-2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EN支持可以改善胃肠道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其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优于PN。

  • 光动力疗法治疗胃肠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黎小平;张俊华

    光动力疗法(PDT) 是指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在一定的光敏物质后产生的一系列化学、物理、生物等反应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1976年Kelly 和Snell应用一种血卟啉生物(HPD)治疗膀胱癌成功,由此开创了PDT.近年来由于光敏物质、光激活装置和导光系统的发展和进步,使其逐步成为肿瘤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1,2].

  • 小肠间质瘤20例临床分析

    作者:兰乃祥;张雷波;谭栋

    目的:总结小肠问质瘤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0例小肠问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11例,血便14例,伴贫血8例;发病时间2d至5年.确诊方式:血管造影检查8例,剖腹探查4例,腹部核素扫描(ECT)确诊小肠出血1例,术前CT、B超、MRI检查发现腹部包块3例,其他手术中无意发现4例,但均未能明确病因.手术方式:小肠间质瘤切除1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保守治疗1例.随访6个月至9年,除1例死于心脏痛,1例长期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Gleevec)症状缓解外,其余18例均存活,间质瘤无复发.结论:小肠间质瘤预后较好,但对不明原因的腹痛、消化道出血应及早行血管造影或手术探查,以避免误诊;Gleevec对晚期小肠间质瘤有较好疗效.

  • 缓释粒子内镜植入在胃肠道肿瘤化疗中应用观察

    作者:高峰;牛明华;姜海行;邹晓平

    目的:初步评价化疗缓释粒子肿瘤部位植入治疗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隆起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31例,在消化内镜直视下将5-FU、顺铂的缓释粒子植入到肿瘤间质.结果:完全缓释10例,部分缓释12例,病情稳定6例,3例无缓解,平均有效率为70.9%.患者疼痛缓解率为70.9%,体重增加21例,占67.7%.不良反应除因术中操作出血外,仅见WBC轻度下降、轻度恶性、腹泻,无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缓释粒子内镜植入突出了局部靶向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是综合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新的有效手段之一.

  • 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并腹水181例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周喜斌;连凌云;黑小宁

    我们采用腹腔穿刺抽尽腹水,之后向腹腔内注射以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顺铂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并腹水病人181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