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测定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作者:佟平丽;邓淑红

    目的:探讨测定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临床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5例胸痛患者采用快速检测患者发病0~3 h,3~6 h和6 h后血清H-FABP,并与常规静脉血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比较,分析3种心肌标志物在诊断不同发病时段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0~3 h和3~6 h时段诊断AMI的敏感性H-FABP(66.7%、92.3%)明显高于cTnⅠ(33.3%、61.5%)CK-MB(0%、61.5%);特异性方面与CK-MB相当但明显优于cTnⅠ.结论:H-FABP在AMI发生3 h内较cTnⅠ和CK-MB更具有早期诊断实用价值.

  • 人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ⅠmRNA对心肌微小损伤的诊断和监测价值

    作者:朱健华;姚登福;吴玮;高增栋;施公胜

    背景:心肌收缩系统中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复合物所含的心肌特异蛋白,正在替代肌酸激酶同工酶而作为急性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黄金标准.目的:建立分析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mRNA的方法,并评价对心肌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设计:建立心肌肌钙蛋白ImRNA分析方法,重复观察测量.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5/2004-05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完成.建立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mRNA方法,并经临床应用证实为心肌损伤诊断及微小损伤监测的灵敏基因标志.方法:以普通病理染色和电镜分别观察心肌损伤时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并从外周血中制备总mRNA,经随机引物和反转录酶作用合成心肌肌钙蛋白IcDNA,再分别以巢式PCR扩增心肌肌钙蛋白IcDNA片段,并分析其在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主要观察指标:心肌损伤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检测方法灵敏度与诊断价值.结果:心肌损伤组织超微结构表现为心肌线粒体肿胀、嵴断裂、严重空泡样变及细胞核异形变、染色质浓缩边聚.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心肌和外周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mRNA片段,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2μg/L,并经DNA测序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mRNA存在于血浆而非有核细胞;在慢性心脏病患者中心肌肌钙蛋白I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酶学检测和心肌肌钙蛋白Ⅰ定性(P<0.05).结论: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mRNA检测是心肌损伤诊断和监测的敏感标志物.

  • 不同部位脑梗死心肌标志物与心电图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臧召霞;刘志强;魏亚芬;朴钟源;殷萍;刘永丹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标志物及心电图(EC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检测3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0例对照组的血浆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ECG,分析比较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血浆cTnI、CK-MB及ECG的变化,并随访6个月的死亡情况. 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出现cTnI、CK-MB增高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cTnI、CK-MB升高主要见于岛叶梗死患者,右侧岛叶梗死cTnI升高发生率高于左侧,两侧岛叶梗死CK-MB升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nI、CK-MB升高者病死率明显升高,预后差.急性脑梗死可出现各种ECG异常,岛叶梗死患者ECG异常发生率显著增加,病死率亦显著增加,右侧岛叶梗死患者快速心律失常和QTc延长发生率显著增加,左侧岛叶梗死患者窦性心动过缓、ST段异常发生率显著增加. 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心肌标志物、ECG异常与梗死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而岛叶梗死患者的心肌标志物和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病情重、预后差.

  • 烫伤大鼠早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动态变化

    作者:李云;陈侠英;汪昌荣;王永杰

    目的观察大鼠烫伤早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I,cTnⅠ)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30%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烧伤组(32只).烧伤组伤后立即按Barklands公式腹腔注射平衡盐溶液120 ml/kg,分别于伤后3、6、12和24 h检测血清cTnⅠ浓度,并同步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活性.结果血清cTnⅠ、LDH、CK和CK-MB伤后均立即并逐渐升高,12 h达高峰,24 h开始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仍保持较高水平.①12h段与各时相点比较:血清cTn Ⅰ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LDH有显著差异(P<0.05);CK和CK-MB则无显著差异性(P>0.05).②与各正常对照组相比,每个时相点升高的倍数为:cTnⅠ浓度各时相点升高倍数大,12 h高达108.85倍;LDH与CK、CK-MB各时相点升高倍数为1.3~6.2倍.结论在严重烧伤早期了解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观察血清cTnⅠ是一个理想的敏感指标.

  • 地氟醚与咪唑安定或异丙酚联合应用对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顾尔伟;赵庆;刘功传;曾一平;张健

    目的观察地氟醚与咪唑安定或异丙酚联合应用对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5组:咪唑安定组(Ⅰ组)、异丙酚组(Ⅱ组)、地氟醚组(Ⅲ组)、地氟醚加咪唑安定组(Ⅳ组)和地氟醚加异丙酚组(Ⅴ组),每组10例.Ⅰ组用微泵静注咪唑安定0.2~0.4 mg·kg-1·h-1;Ⅱ组微泵静注异丙酚2.0~4.0 mg·kg-1·h-1,Ⅲ组CPB前、主动脉开放后吸入1.0 MAC地氟醚;Ⅳ组CPB前吸入地氟醚同Ⅲ组,主动脉阻断后微泵静注咪唑安定同Ⅰ组;Ⅴ组CPB前吸入地氟醚同Ⅲ组,主动脉阻断后微泵静注异丙酚同Ⅱ组.分别在术前、停CPB后30 min、2 h和24 h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Ⅰ)水平,并观察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复跳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5组患者停CPB后各时点cTnⅠ明显升高(P<0.01).Ⅰ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升高更明显(P<0.01);Ⅱ组在停CPB后30 min、2 h升高,与Ⅲ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Ⅳ组、Ⅴ组与Ⅲ组同时点值比较,血清cTnⅠ未见明显降低;Ⅳ组与Ⅴ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心脏自动复跳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异丙酚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明显强于等效剂量的咪唑安定;地氟醚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地氟醚与异丙酚和地氟醚与咪唑安定合用cTnⅠ水平接近地氟醚组,未见增强作用.

  • 自血回输对脊柱手术患者血清cTnⅠ、CK-MB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安基;潘道波;张雄飞;周爱国

    [目的]观察自血回输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时对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自体血回输,Ⅱ组输注异体血.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异体血输注量并测定全麻诱导插管前(T1)、诱导结束后30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患者血清cTnⅠ、CK-MB的水平.[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异体血输注量增多;Ⅱ组在T3、T4时点cTnⅠ、CK-MB水平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回输能减少异体血的输注,使心肌酶的水平下降,有利于心肌保护.

  • 射频消融术后房颤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CTnⅠ水平变化及其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荫浩;于小红;徐海霞;王政华;陈子微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RFCA)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变化及其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76例行RFCA术A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其术后3个月是否复发将其分为未复发组(n=56)和复发组(n=20).分别于RFCA术前、术后d1、d2、d3及6个月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s-CRP、NT-ProBNP、CTnⅠ水平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RFCA术AF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后血清hs-CRP、NT-ProBNP、cTnI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hs-CRP、NT-ProBNP、cTnⅠ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复发组术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Tn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水平的hs-CRP、NT-ProBNP是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AF患者RFCA术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RFCA术后AF复发的可能性.

  • 血清肌钙蛋白Ⅰ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梅帅虎;陈艺华;陈艳萍;何万军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住院患儿68例,在同一时段,同一份血清分别测试CTnI、血清肌酸激酶心肌型(CK-MB)值.[结果]CTnI对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敏感性高于CK-MB(P<0.01);CTnIT诊断窗口时间明显长于CK-MB(P<0.01).[结论]CTnI有助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且操作简便,无需昂贵仪器,便于基层使用.

  • 不稳定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内脂素与肌钙蛋白Ⅰ变化及意义

    作者:胡晖;卢孔杰;袁高辉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内脂素(Visfatin)及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08例UAP经PCI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24、72 h及30 d测定血清Visfatin水平及cTnI水平.入选同期52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与Visfatin和cTnI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UAP患者Visfatin和cTnI水平PCI术后24h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Visfatin水平在术后30 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cTnI水平在术后30 d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2);Visfatin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r=0.523,P=0.01);发生MACE的PCI患者术后血清Visfatin与cTnI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P=0.03);Visfatin与cTnI是MACE独立危险因素(OR=3.27,2.85,P<0.05).结论 UAP患者PCI术后血清Visfatin与cTnI水平均一过性升高,且与发生MACE相关,两者在UAP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方面均有一定价值.

  • 新生儿窒息后血糖、血钠及心肌肌钙蛋白I的动态变化

    作者:成钧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糖、血钠及心肌肌钙蛋白I动态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仪及放射免疫双抗体固相加心法对78例窒息新生儿及60例正常新生儿1h、24h、72h、7d、14d的静脉血糖、血钠及心肌肌钙蛋白I进行检测.结果:①窒息组生后24h血糖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窒息组生后72h至7d血钠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窒息组生后24h、72h、7d心肌肌钙蛋白I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应密切监测24h内血糖及心肌肌钙蛋白I变化以及生后72h后的血钠变化,严格掌握输糖浓度与速度,避免血糖紊乱.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