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摩托车伤害导致的住院患者中司机与乘客伤亡情况分析

    作者:熊黎黎;李丽萍

    目的 分析摩托车伤害致住院患者中司机与乘客的伤情特点及死亡情况,为院内摩托车创伤救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意见.方法 对汕头市某综合医院2002年10月到2012年6月摩托车伤害住院患者中司机与乘客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核实及分析.结果 共收集3 425名病例,其中摩托车司机2 856名(83.39%),乘客569名(16.61%),男性2 615名(76.35%),女性810名(23.65%),平均年龄为33.09±14.42岁.住院期间死亡人数为61人,其中司机51人(83.61%);在摩托车与重型运输车/公交车相撞事故中,摩托车司机与乘客死亡的相对危险是其余各类型事故死亡危险的3.75倍(95%CI:1.89~7.47).两者主要的伤情诊断依次是:颅内损伤(n=991,29.04%)、下肢骨折(n=599,17.55%)和头、颈挫裂伤(n=374,10.96%).相比与乘客,司机发生面部骨折、颅骨骨折、下肢骨折和骨盆骨折的RR值分别为1.82(95%CI:1.08~3.08)、1.64(95%CI:1.05~2.55),0.68(95%CI:0.57~0.80)和0.46(95%CI:0.25~0.85).结论 摩托车伤害致住院患者中司机与乘客的伤情严重程度相似,司机在摩托车与重型车辆碰撞事故中死亡的危险性较大,头部创伤是严重创伤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摩托车司机较乘客容易发生头部伤害,乘客较司机容易发生下肢伤害.

  • 开展水下冲击伤研究,提高我军特殊环境下的卫勤保障能力

    作者:朱佩芳;蒋建新

    随着常规武器不断改进和一些新型爆炸性武器的应用,冲击伤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常见伤类,水下冲击伤则是岛礁作战和登陆作战时的常见战伤.由于水的物理特性以及水下环境压力与常压空气明显不同,水下冲击波的致伤效应与伤情特点也明显不同于常压条件下的空气冲击波致伤.3年来,我们已分别在水下冲击波致伤特点、量效关系、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水下冲击伤诊断、救治以及防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创伤评分系统"软件的研制

    作者:邱俊;周继红;张静帮;李国灵;王苏星;姚远;张良

    目的:研制集多种院前和院内评分为一体的简捷方便的评分工具软件系统.方法:将创伤评分各指标参数进行比较归类分解,编制评分系统功能与流程,采用Delphi语言进行编程.结果:成功编制出"创伤评分系统"软件,该软件功能主要包括:新建、查询、打印、资料备份与恢复、字典维护等功能;可实现步步提示查询AIS评分和诊断、同时计算10种常用创伤评分、数据资料随意组合查询、结果导出和打印等.结论:该软件资料录入简捷方便,计算简单准确,资料查询筛选方便,为创伤临床医师提供了一种科学、便捷、高效的工具.

    关键词: 创伤 评分 软件 伤情
  • 280例机械性手外伤伤情、原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苟中坤;李杰峰;肖望;钟文辉;陈灿球;赖西铭;胡创新;林序文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机械性手外伤患者的伤情特点及受伤原因并针对性进行治疗,为手外伤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8月280例机械性手外伤患者的住院病案,对其一般情况、伤情特点、受伤原因及治疗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受伤原因以违反操作规程及技术不熟练为主(占68.63%);每天发生事故高峰期在10:00-12:00及20:00-22:00,月份以6-7月为事故发生率高;受伤类型以切割伤及挤压伤为主(占72.15%),受伤部位以手指损伤为主(占77.86%).经合理治疗,265例获随访,除31例有明显畸形及功能障碍外,其余患者手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安全督察力度,严格落实劳动安全保护制度,提高人员技术素质,改进机械防护设施,严格控制无节制的加班,大限度地减少手外伤的发生.

  • 河北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女排运动员伤情分析

    作者:王光军;杨志勇;赵一杰

    本文通过对参加河北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女子排球队的伤情调查,表明大多数运动员都发生过损伤,且都在肩、腰、膝、踝、手指、手腕等部位,损伤机制与该运动项目反复超常负荷有关,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整理,积极性的恢复活动,加强力量训练,实施早期治疗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伤病的发生.

  •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意义

    作者:李丽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颅脑损伤的时限、伤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动态观察150例不同伤情的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颅脑损伤急性期(1 ~3 d)D-二聚体含量显著升高,且与伤情程度呈正相关;预后不同的患者D-二聚体含量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D-二聚体含量有助于早期、快速判断伤情及预后.

  • NISS+PTC伤情双检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批量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杨敏

    目的 探讨NISS+PTC伤情双检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批量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NISS+PTC伤情双检护理模式应用前(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批量创伤患者46例设为对照组,该模式应用后(2016年1~12月)收治的同类患者48例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漏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创伤急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将NISS+PTC伤情双检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批量创伤患者救治中,可显著降低创伤漏诊发生率,提高创伤急诊护理满意度.

  • 脑苷肌肽对急性颅脑损伤应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霁;孙玲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CM1)在急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4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尽早静脉滴注GM1 64 mg/d,2周后改为12.8 mg肌肉注射,2次/d,共10 d.结果 (1)治疗组:GCS 8~15分患者和3~7分患者治疗前、后伤情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治疗组恢复良好和中残的病例占总数87.5%,对照组为65.39%,2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 GM1具有较好的催醒作用,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促进脑功能恢复和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疗效.

  • 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初期血清NSE含量及判断限值的探讨

    作者:何利珍;余斌伟;徐尚敖

    目的:探讨血清NSE的含量在脑损伤的诊断和评估伤情及预后早期判断中的临床意义,建立其判断限值.方法:采用发光免疫法,分析了79例急性脑损伤患者初期血清NSE的含量,并与98例正常人组及8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检测结果作比较.对不同程度、不同预后的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含量的差别,进行显著性检验,并对GCS评分与NSE间的关系作相关分析,通过对不同判断值的临床可用性能评价确定脑损伤患者血清NSE的判断限值.结果:急性创伤性脑损伤组血清NSE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组及非神经系统疾病组(P<0.001),急性重型脑损伤组患者血清NSE的浓度>中型组>轻型组(P<0.01,<0.05),相关分析显示,急性脑损伤患者初期血清NSE的浓度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8921,P<0.01).并发现脑损伤初期血清NSE 浓度<30ng/ml组和(30~60)ng/ml组及≥60ng/ml组的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7.4%和75%及18.8%,残废率分别为2.6%和20.8%及50.0%,死亡及植物生存率分别为0%和2.6%及31.2%,三组间预后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临床可用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判断值提高至22.0ng/ml时,准确度和可用度均名列第一,其诊断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达88.4%和62%.结论:血清NSE含量测定不仅是脑损伤诊断和伤情评估的一项量化指标,而且有望成为早期判断预后的手段之一.脑外伤后血清NSE浓度≥22ng/ml应首先考虑脑损伤的存在.

  • 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NSE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孝芳;宋光太;胡居恒;杨凯;李剑;詹寒;吴亲科;徐尚敖;余斌伟;王爱红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含量及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和评估伤情、观察疗效、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发光免疫分析,对6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及62例正常人血清NSE含量进行同步检测.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d、1周、2周、3周NSE的含量进行动态观察.对38例不同预后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NSE浓度及GCS评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NSE含量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01),其NSE增高的程度,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P<0.01),与GCS评分密切负相关(r=-0.9140,P<0.01).动态观察显示56例不同程度的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后血清NSE浓度随着治程的延续而逐渐下降,还发现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血清NSE浓度如果高滴度持续增高,则预后不佳,反之则预后相对较好.而且NSE浓度下降越迅速,恢复正常的时间越早,其预后越佳.结论:血清NSE含量反映脑细胞损伤的程度,是一项灵敏的量化指标.进行NSE含量的检测不仅对脑损伤的诊断和评估伤情富有临床价值,而且对于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早期判断均有帮助.

  • 创伤评分对严重创伤患者伤情反应及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

    作者:沈黎文;魏薇萍;朱晓燕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对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反应及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严重创伤患者100例,入院后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新损伤严重度记分(NIS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根据救治结果的不同分为死亡组11例和存活组89例。比较不同创伤评分的差异。结果2组在年龄、呼吸频率方面无显著(P >0.05),但存活组的手术次数、输血量、脉搏显著少于、低于死亡组,收缩压显著高于死亡组(P <0.05)。存活组的ISS、NISS、SIRS、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 <0.05)。SIRS 总分值、SIRS 项目数与 ISS、NISS、APACHE Ⅱ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创伤评分可反映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示患者的预后。

  • 凝血功能异常与颅脑外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黄俊强;熊元元;李威;李曦;周维;谭龙;杨立坚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异常与颅脑外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伤后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T、APTT、FIB、D-二聚体含量和DIC评分,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伤后3个月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对凝血功能与患者伤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对预后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颅脑外伤重型组的PT较轻型、中型组显著延长,D-二聚体含量及DIC评分明显升高(均P<0.05).与未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149例)相比,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49例)的PT、APTT明显延长,血小板数减少,D-二聚体含量和DIC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5分、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PT延长、D-二聚体含量>2 mg/L及DIC评分≥5分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凝血功能异常与颅脑外伤患者的损伤程度、预后有显著关系;监测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对患者的伤情判断、预后转归和治疗有指导作用.

  •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在颅脑外伤中的变化及对伤情判断意义

    作者:陈建;施炜;吴新华;吴玮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在颅脑外伤后的变化及对伤情判断的意义,探讨其在颅脑外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颅脑外伤59例,根据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分组,分别检测伤后1、3、7天血清NO及NOS的变化.结果:脑外伤后第1天重型颅脑损伤组血清NO值与轻型、中型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NO值与伤情之间显著负相关;重型脑损伤组血清NOS较轻型脑损伤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伤后第3、7天伤情与血清NOS值之间显著负相关.结论:颅脑外伤后血清NO及NOS升高,并均可随伤情加重而更加明显.颅脑外伤后血清NO及NOS的检测对于伤情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5·12"汶川地震华西医院收治患者上肢伤情分析

    作者:

    [目的]探讨地震上肢伤员的伤情及救治情况.[方法]收集地震期间本院收治 236例上肢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上肢患者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及处理和预后等情况.[结果]236例上肢患者中骨折208例378例次,其中锁骨骨折35例次,肩胛骨骨折31例次,肱骨骨折113例次,尺骨骨折46例次,桡骨骨折87例次,腕掌指骨骨折66例次.开放性骨折64例次.行清创缝合(含扩创)50例次,骨折复位内固定60例次,外固定支架7例次,截肢(含残端修整)19例次,神经血管修复术8例次,保守治疗(石膏托或卧床等)113例次,仅1例病人因高血钾合并颅脑腹部脏器损伤死亡.[结论]分析本次地震中上肢伤的受伤机制、部位等以及伤后救援、治疗、预后等情况,为以后地震及类似情况上肢伤的救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震 伤情 上肢
  • 现代战争眼战伤的伤情特点与防治现状

    作者:荣亮;任大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兴起,促使现代战争的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战争广泛地采用了高速、高能、高精确度制导武器以及激光、微波等全新的高技术武器,使眼战伤不仅在形式和种类上较以前增加,病情也变得更为复杂.本文在总结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既往资料的基础上,综述现代战争中眼创伤的特点,并提出积极防治策略.

    关键词: 战伤 眼损伤 伤情 防治
  • 现代海战伤的特点循证及医学救护思考

    作者:肖波;洪加津;宋飞;吴桂荣;何仕辉;曹洋

    目的 探讨现代海战的伤病情特点及医学救护的合理化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军历次海战、外军近期的部分局部海战的伤情特点、我海军部队疾病谱和现代武器的致伤特点.结果 现代战争仍以常规武器为主要杀伤武器,现代海战伤员以四肢和头颅受伤居多,烧伤和毒气伤的比例在现代海战中呈增高的趋势,呼吸系统疾病占疾病谱的首位,精神类疾病逐渐增加.结论 现代海战的伤病情特点要求合理地配备医务人员,加强医学救护训练.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颅脑损伤应用价值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昭杰;周东;舒航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在急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5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及早静脉滴注GM1 100 mg*d-1,2周后改为20 mg 肌内注射,bid,共10 d。结果: (1) 治疗组:8~15分患者和3~7分患者治疗前、后伤情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5;(2) 治疗组恢复良好和中残的病例是总数的82.6%,对照组为6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GM1具有较好的催醒作用,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促进脑功能恢复和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疗效。

  •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育驰;李舒刚;潘梅英;张天益;刘惠玉;刘映宏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纳洛酮在重型脑外伤中的运用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除常规治疗外,人院或手术后纳洛酮组即给予纳洛酮0.4mg/kg/d,24小时持续给药;观察该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伤情、脑水肿程度及预后并进行比较.结果纳洛酮组意识转清的患者明显多于常规组;纳洛酮组重度脑水肿病例数少于常规组;纳洛酮组预后良好病例数明显多于常规组.结论纳洛酮能有效阻断外伤后继发性脑损害,使昏迷和呼吸抑制的病人快速逆转意识障碍,解除呼吸抑制,减轻脑水肿,改善预后;使用中应掌握超早期、大剂量、持续给予的原则.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