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药品采购及供应工作内部控制风险点研究

    作者:胡文娟;孙华君;柴昱;王小洁;刘永斌

    目的:对医院药品采购及供应中的风险点进行研究,保障药品管理过程的合法合规,保护药品安全,为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和供应内部控制管理审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对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内部制度、采购、价格、供应等方面进行审计分析.结果:对药品采购及供应流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共梳理药品采购管理中20个风险点,药品供应管理中16个风险点,与内控目标结合,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结论:药品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审计工作是控制医疗费用支出、降低医疗成本、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 加强病区药品贮存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张亚玲;吕波;朱本淑

    病区药柜是设在病区的一个临时小药房,用于存放少量急救药品和部分常用药品,各病区都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贮存了一些不同种类的药品包括抢救用药、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及少量患者临时使用的常用普通药品[1],是临床药品供应不可缺少的一种补充方式.其主要功能是为救治危重患者赢得宝贵时间,在病人病情突变时保证临时医嘱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2].病区药品管理工作由病区护理人员来执行操作,但许多临床科室在实际工作中对药品管理存在认识不足、管理不严、管理不规范等情况,而病区药品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 门诊药房新型调剂模式的探讨

    作者:陆国光;陈红

    在新形势下,医院药房的工作重点已从保障药品供应向技术型服务转变.门诊调剂工作,重点是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保证患者合理、有效、安全地用药,实现对患者的药学监护[1].因此,要求门诊药房从封闭式的小窗口改为开放式的大窗口或敞开式柜台的呼声越来越高.现就我院门诊药房建立的新型调剂模式进行探讨.

  • 药品SPD系统在我院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李素仙;高红利;陈维红

    目的:促进医院药品物流系统的建立,保障医院药品供应。方法:介绍我院药品SPD(供应、管理和配送)系统的建立及各项功能,通过比较使用前(2014年)、后(2015年)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我院的SPD系统包括采购订单、审核订单、入库管理、采购订单查询、药品信息维护等模块,具有快速自动生成订单采购计划、自动接收转换入库信息、查询药品销量及状态、提示药品有效期等各项功能。经过1年的应用实践,与2014年比较,2015年各调剂室及药库的制订计划、核对票据等工作效率平均提高了约80%,准确率由98%上升到100%,药品缺货频次及在库周转天数分别下降了52%(8.4次)、32%(4.7 d)。结论:药品SPD系统的应用可提高医院药品的供应管理水平。

  • 我院药品质量监控科学管理方法研究

    作者:李晓华

    目的:探讨合理的药品质量监控管理模式,促进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方法:介绍我院药品质量监控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即根据 《JCI标准》制订并修订相关制度,从高危药品管理、药品供应管理两方面进行药品质量控制动态监测,并评价12个月内的监控效果.结果:我院药品质量监控科学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逐月上升,从2011年5月的29.35%升至2012年5月的96.87% (P<0.01);药品供应管理断货率逐月下降,从2011年5月的3.67%降至2012年5月的0.71% (P<0.01).结论:我院采用的药品质量监控科学管理模式可行,实现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可推广到药品链上的其他环节.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我院计划外请领药品品种数中的应用

    作者:金奕;郑晓娴;吴登科

    目的:减少我院病区药房缺药品种数,保证临床药品供应.方法:以“降低计划外请领药品品种数”为主题,在我院痛区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活动前(2010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和活动后(2010年7月1日-2011年3月31日)每月的计划外请领药品品种数,计算改善幅度.结果:计划外请领药品品种数由活动前的238种/月减少到活动后的115种/月,改善幅度为51.68%.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计划外请领药品品种数明显减少,保证了临床药品供应,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 六西格玛方法在我院药品供应管理中的实践

    作者:季波;袁进;胡丽辉;吴新荣

    目的:运用六西格玛方法提高医院药品供应的管理质量.方法:按照六西格玛的五步法(DMAIC)实施,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实现对我院药品供应管理质量的控制.结果与结论:应用六西格玛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药品供应的缺陷率(由6.66%降到0.59%),药库的工作质量满意度由实施新管理方法前的80%上升到95%.

  • 我院药品供应管理目标的量化与实施

    作者:袁进;赵树进;季波;李贤文;吴新荣

    目的:提高医院药品管理水平.方法:制订并实施量化的药品供应管理目标,如库存限额、单品种帐物相符率、药品损耗、处方调配差错率等.结果:有效降低了药品库存,提高了帐物相符率,减少了药品损耗和处方调配差错.结论:制订可行的药品供应管理目标,是强化药品管理的有效手段.

  • 我院实施药品调剂工作规范化管理初探

    作者:刘丽萍;贺承山;谢进;陈玉玲

    目的:探讨药品调剂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引入标准化管理理念,制定和实施药品调剂标准操作规程,全面实现药品管理网络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引入全新的开放式分区调配模式,将药品调剂和供应管理置于全面的规范化管理之中.结果:基本实现了药品调剂和供应管理的规范管理,达到了准确调配、科学管理的目的.结论:调剂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药品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和药房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药品调剂工作规范化的基础.

  • 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应现状调查

    作者:许日祥;吕雄文;解雪峰;吴繁荣;徐涛;李俊

    目的: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供应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安徽省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个县区作为样品点,从安徽省集中采购平台获取各样品点县区内14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5年的药品采购数据,分析其国家基本药物、安徽省基本用药目录药物及廉价药的采购及配送情况;再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访谈,了解药品配送情况及配送不足的原因等.结果:样本地区的药品整体配送率为82.27%,基本药物配送率超过80%;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国家基本药物及安徽省基本用药目录药物的采购金额构成比均达到标准;廉价药的整体配送率偏低(仅57%);区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配送率差异较大,高者可达99.86%,低者仅46.18%.现场访谈调查结果显示,药品配送不足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的药品分片区配送模式对配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一定影响,且配送企业实力差异较大.结论:安徽省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度较高,基本药物的采购率和整体配送率也符合要求,但区域间、医疗卫生机构间配送效率差异较大,仍有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配送无法按时、足量完成.建议采取推行药品配送"两票制"、健全药品配送企业监管机制、建立药品流通信息平台、政府部门主导廉价药的供应保障等措施,保证基层地区群众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和选择性.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云南省药品短缺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黄润青;段文越;翁稚颖;陈李平;曹人元;李璠

    目的:分析造成药品短缺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药品供应的可及性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与药品短缺相关的影响因素,设计调查问卷(包括18条药品短缺影响因素调查表和开放性问答两部分),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在云南省抽取6个州、市,调查对象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结果与结论:共发放问卷550份,收回问卷535份,合格问卷531份.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对造成药品短缺有较大的影响,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价格因子、产能因子、需求因子、使用因子(标化系数分别为0.54、0.51、0.48、0.47).建议政府部门应完善药品价格政策,发挥监管者职能;医疗机构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探索建立短缺药品的科学管理体系;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应积极参与监测,提高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 江西农村药品"监督与供应"网络建设情况调查与评价

    作者:陈和利;叶青;袁虹;汪汛;王素珍;王军永;陈晓凡;王力;朱彦陈

    目的:了解江西农村药品"监督与供应"网络(简称"两网")建设试点工作情况及其绩效.方法:借助计算机,用自行研制的 评价体系对江西省80个县(市)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与评价.结果:80个县(市)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均 达到了政府预期的建设目标,"两网"建设综合评价88.50分,供应网络91分,监督网络87.76分,建网绩效87.06分,其中50个县 优(62.5%),23个县良(28.8%),7个县合格(8.8%).结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深受当地政府、业主和农民的欢迎.

  • "三明医改"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

    作者:阳明春;林凤闺蓉;管晓东;马莉莉;韩晟;史录文

    目的:为进一步深化医改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结合"三明医改"背景,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当地患者进行相关认知情况及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纸质问卷275份,回收275份;并通过微信发放电子问卷,回收345份,共计回收620份,其中有效问卷372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60.00%.认为就诊费用减少的受访患者(31.45%)多于认为就诊费用增加的受访患者(22.31%),其中高收入者认为费用减少的比例显著高于低收入者(P=0.018).27.42%的受访患者认为存在药品短缺,其中在三级医院比在其他类型医疗卫生机构更容易遇到药品短缺(P=0.062).受访患者对医护人员和医改的满意度都较高,分别为86.56%和79.03%,其中农村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低于城镇患者(P=0.051).受访患者对"三明医改"的了解程度总体上较低,仅有20.70%的受访患者完全了解或基本了解"三明医改".受访患者中认为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升高的(40.32%)多于认为医护人员技术水平降低的(5.91%).结论:患者对"三明医改"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认同改革取得的成效,但仍存在部分药品短缺、基层医护人才匮乏、患者对医改政策不了解等问题.

  • 应对药品短缺保障供应的国际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刘倩楠;孙静;刘远立

    目的: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药品短缺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分析我国药品短缺的原因,检索分析2010年以来中国、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相关文献和各国家卫生、药监等相关部门官网发布的有关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的政策和措施.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短缺为监管性、政策性、不正当竞争性短缺;国内外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药品短缺问题,需方和供方的原因都有;应以患者为中心,健全应对药品短缺相关法规体系,建立多方协调机制及短缺监测体系和信息沟通网络平台,留给药品生产配送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打击囤积原料药的行为.典型国家明确药品供应链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职责、建立相对完善的应对药品短缺的政策体系和协调机制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 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医院药库药品供应的效果分析

    作者:华育晖;王刚

    目的 探讨PDCA(计划、实行、检查、行动)循环法对医院药库药品供应管理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医院药库运用PDCA循环法前后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药库管理有效使用率由原来的97.00%上升至98.90%(P<0.05),药品去向明确率由原来的98.50%上升至99.50%(P<0.05),药品不合格报损率由原来的3.00%下降至1.10%(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对药库药品供应进行管理,能有效保证供应流程顺畅合理,从而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 2007年我院药品供应短缺品种分析

    作者:姜思通;王志;刘晓燕

    目的 探讨2007年医院药品供应中出现短缺品种的原因.方法 将2007年缺药登记的原始记录整理汇总,分列出短缺品种并分类分析.结果 全年共出现短缺品种98种,其中缺药时间在3个月之内的品种62种(63.27%),缺药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长期短缺品种36种(36.73%),近70%的短缺品种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普通品种.结论 短缺药品主要是廉价基本药物短缺,而停产、降价及供应链中断是导致短缺的主要原因.

  • 药品采购工作中药品缺货的应对措施

    作者:陈伯胜;游枫慧

    分析当前我国医院药品采购工作中存在的缺货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做好药库管理,保障临床用药

    作者:吴燕;宋洪涛

    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药库管理,保障临床用药.方法 通过做好药品采购、日常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及计算机应用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加强对药库的管理.结果 与结论 药库管理必须遵循其自身规律和不断变化的情况,采取有效方法,才能保障临床用药的需要.

  • 推进农村"两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范俊安;夏永鹏;邱宗荫

    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大力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和监管网络建设,笔者在重庆市万盛区亲身参加了推进农村"两网"建设的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总结和思考.

  • 地震灾害后药品供应管理文献分析

    作者:吴斌;占美;李健

    目的 考察地震灾后应急药品供应管理情况,为建立和完善震后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m、Cochrane图书馆,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纳入药品供应的现状、政策制度、药品生产、药品采购、药品运输、药品调配、质量监控等7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Endnote和Excel软件进行文献管理与分析.结果 震后应急药品供应是有其规律性的.结论 正确把握震后应急药品供应的规律性,是建立和完善震后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300 条记录 12/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