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亚低温对重型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评价

    作者:熊伟川;曹小宏;李新明;万建国

    目的 评估亚低温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方法 本次临床试验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伤后8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联合HBO的治疗组和常规HBO治疗的对照组各21例.分别于伤后第1天、15天、30天复查头颅CT,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同时进行GCS(Glasgow Coma Scale)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例数;伤后半年,对两组患者进行GOS(Glasgow Outcome Score)预后评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两组样本率的比较采用连续性校正的x2检验,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治疗组伤后15 d和30 d的脑出血量和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21.71±4.3)vs.(26.33 ±5.23);(14.33±1.93)vs.(16.86±2.86),P<0.05];(2)伤后15 d和30 d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4.62 ±0.49) vs.(4.29±0.56);(9.76±1.37) vs.(8.57±0.92),P<0.05];(3)治疗组出现外伤性脑梗死2例数,而对照组9例(x2=4.434,P=0.035);伤后6个月,治疗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4.29±0.84)vs.(3.38±0.74),P=0.001].结论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减轻重型颅脑损伤的继发性脑损伤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亚低温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目标性体温管理在脓毒症患者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叶;刘励军

    脓毒症是 ICU 患者的常见症之一,可以导致较高的病死率。一些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目标性体温管理对脓毒症各脏器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在脓毒症中体温管理的佳时机、持续时间、干预措施、目标温度等仍存在较大争议,脓毒症患者能否从体温管理的临床上获益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近期脓毒症体温管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围术期体温管理对腹腔恶性肿瘤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影响

    作者:杨英;刘燕;余雷;时丹;吴荷玉;高兴莲

    目的 探讨围术期体温管理对腹腔恶性肿瘤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 —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行腹腔热灌注治疗的腹腔恶性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腹腔热灌注化疗围术期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围术期体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体温、心率、脉压及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CEA和CA199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0 min时体温、心率及脉压与治疗前(0 min)差值分别为(3.7±0.4)℃、(12.4±2.7)次/min、(5.6±1.9)mmHg,生命体征波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62、14.897、10.392;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EA(52.8±2.4)μg/L,CA199(106.1±5.3) U/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415、33.803;P<0.05).结论 对腹腔恶性肿瘤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实施围术期体温管理有助于稳定体温、心率及脉压,提高腹腔热灌注化疗疗效.

  • 299例肠道病毒EV71型手足口病高热患儿的体温管理

    作者:王雪梅;宫祥峰;黄桂芹;于燕民

    目的: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高热患儿降温方法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科299例EV71型相关手足口病高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观察组采用药物降温加温水擦浴,对照组药物降温加冰袋冷敷降温方法进行降温管理,并给与相应护理.结果:EV71手足口病患儿温水擦浴降温快,时间短,患儿无不适,依从性高.冰袋冷敷患儿哭闹明显,不能配合,效果差.结论:采用药物降温家温水擦浴效果好于冰袋冷敷,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患儿病情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日数减少.

  • 低体温患者在围术期的体温管理研究

    作者:李君;王颖

    Sesser将机体核心温度34℃-36℃定义为低体温,它是麻醉以及外科围术期的常见并发症.低体温虽然对机体存在有利的影响,如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增加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但其不利的一面更不容忽视,本文将对围术期产生低体温的因素及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和围术期中的体温管理等方面作如下综述.

  • 围术期体温管理对全麻患者复苏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丽红

    目的:探讨围术期实施体温管理对全麻患者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全麻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行常规保温的对照组和实施围术期体温管理的研究组各44例,比较2组围术期5个时点的中心体温(鼻咽温)以及麻醉复苏情况。结果2组麻醉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时点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自主呼吸、意识恢复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低氧血症、循环系统并发症、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躁动和恶心呕吐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围术期低体温与多种因素相关,可严重影响麻醉复苏质量,针对性体温管理可降低其发生率,使全麻手术患者更为平稳地度过麻醉恢复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温管理

    作者:陈燕梅

    目的:探讨体温管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4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体温管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体温管理有利于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症状,可降低病死率。

  • 加热凝胶床垫对转运中早产儿低体温复温效果的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

    作者:刘雅倩;刘婷婷;李玉峰;孟丽娜;熊司琦;倪丽佳;金昌德

    目的 系统评价转运中加热凝胶床垫(HGM)对低体温早产儿复温效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和维普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HGM应用于早产儿低体温复温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和TSA v0.9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TSA).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HGM可提高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时体温(标准化均数差值为0.63,95%可信区间0.40~0.87,P=0.00),降低低体温发生率(相对危险度0.73,95%可信区间0.57~0.93,P=0.01)、高热发生率(相对危险度1.82,95%可信区间1.31~2.54,P=0.00),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使用EM、TWM类型放热床垫,病死率、脓毒血症、早期视网膜病变、3~4级脑室内出血方面并无统计学意义.TSA显示,入NICU时体温和高温指标Meta分析结果稳定且可靠,但低温发生率、病死率指标合并结果提示样本量不足.结论 HGM类型床垫可提高转运过程中低温早产儿入NICU时体温,降低低体温发生率,但不减少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临床使用时应动态监测体温以降低高热、并发症等的潜在风险.此外,其成本效益和对远期结局指标的长期影响需要通过临床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评价.

  • 体温管理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韩芸

    目的 探讨体温管理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对制定提高手术室体温管理标准、 护理质量给予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月11月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腹部外科患者115例为入组研究病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保温管理、 观察组60例采用术中体温管理病例.结果 两组患者入室、 术中、 手术结束时T、P、R、MAP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麻醉苏醒时间(min)、 肛门排气时间(min)、拔管时间(min)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温管理可保证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体温、 生命体征的平稳,加快麻醉药物代谢,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 浅谈麻醉期间病人的体温管理

    作者:杨秀林

    麻醉期间低体温与很多因素相关,可严重影响麻醉复苏质量,拥有针对性体温管理可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本文主要阐述麻醉期实施体温管理对全麻患者复苏质量的影响,使全麻手术患者更安全地度过麻醉恢复期.

  • 体温管理在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李海森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开腹手术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选用综合措施进行体温管理护理,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间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低体温以及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2h以及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体温以及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管理在开腹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好,能有效保持患者体温,降低发生低体温情况的可能,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一种无线可穿戴式动态体温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栾强厚;黄鑫;何敏娜;林桂港;武剑辉

    设计一款使用蓝牙无线传输数据的可穿戴的动态体温监测系统,具有无线、可穿戴、动态监测的特点,采用NTC传感器和蓝牙4.0协议,由体温监测终端、手机客户端及云服务平台三部分组成.体温监测终端通过蓝牙将数据实时发送至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上传到云服务平台.该系统符合体温计国家标准(GB-T21416),适用于医院及家庭.该系统准确稳定,能实时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能减少医护人员与传染性疾病患者接触的次数,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疾病的风险,可实现大规模的监测,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 品管圈活动降低前列腺电切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效果观察

    作者:刘冬华;刘晓辉;陈雪莉;周爱霞;杨春玲;张瑾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前列腺电切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18日~5月30日实施品管圈活动前40例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9月14日~10月25日实施品管圈活动后45例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首先组建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十大步骤,采用质量改进工具对围术期低体温问题实施改进.分析比较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60 min、麻醉诱导后90 min、PACU、病房体温、寒战发生率、满意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人员在品管圈方法的应用、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凝聚力改善多.结论:运用品管圈对前列腺电切患者进行围术期体温管理,可降低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寒战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 正常体温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

    作者:须亭玉

    近年来,对于手术室安全管理要求颇高,其中环境因素、人文管理日趋重要.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低温增加了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年手术量9000台左右,手术室实行体温管理以来,效果显著.

    关键词: 体温管理 手术护理
  • 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作者:孙香美;柏红;钱晨;王梅香

    目的 探讨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及卵巢癌患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活检后,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取胃癌、大肠癌或卵巢癌患者52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在全麻下行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卵巢癌患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活检后,均在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术中分别观察热灌注化疗前5 min、热灌注开始后5 min、15 min、30 min、60 min、90 min各时间点鼻咽温度的变化以及相应时间点皮肤的出汗程度变化.结果 经过腹腔热灌注化疗15 min后,各时间点体温明显高于热灌注化疗前5 min(均P<0.01);同时经过腹腔热灌注化疗15 min后,患者出现皮肤出汗的例数逐渐增加,甚至在热灌注后60min个别出现大汗淋漓.结论 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和卵巢癌患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活检后,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患者体温有显著影响,并可造成患者皮肤出汗量增加,应采取随体温而改变的体温管理措施,并找到对患者进行体温管理的合理时间点.

  • 早产儿住院期间低体温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天惠;熊晓菊;丁玲莉;高雪

    对早产儿低体温的定义、发生现状及低体温干预方法进行综述.早产儿低体温干预主要通过产房的干预、从产房转运至NICU路途中的干预以及到达NICU后的处置3个环节控制,具体干预措施包括控制产房温湿度、聚乙烯袋包裹身体、加热湿化气体、转运过程保暖、复苏保暖、皮肤清洁等,可有效改善新生儿低体温状况.

  • 体温管理在重型脑干出血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孙林;张玲

    目的 探讨体温管理在重型脑干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0例重型脑干出血患者的体温采取动态监测管理,对发热患者的体温采取物理或物理与药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降温.结果 10例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体温在3h内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0例中度发热、10例低热,经过处理,体温均达到目标范围.35例随访6月至3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6例,中残12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8例.结论 动态监测管理对体温较高的脑干出血患者,可早期发现体温变化,及早采取合理的降温方法进行降温,能有效控制患者的体温.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体温管理对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影响效果分析

    作者:刘华纯;刘秀娴

    目的:评价体温管理在开腹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开腹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选用综合措施进行体温管理护理,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间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低体温以及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h、麻醉后2h以及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体温以及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温管理在开腹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好,能有效保持患者体温,降低发生低体温情况的可能,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岭南传统清凉饮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体温管理中的影响

    作者:李琼;宁银娑

    目的:观察岭南传统清凉饮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体温管理中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2组均予相同的水疗方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饮温开水,观察组则饮用岭南传统清凉饮,观察记录2组患者出入水量及术后第1、2、3天的平均体温.结果:术后3天内发热发生率对照组48.0%,观察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2、3天体温情况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术后3天内每天摄水量>3000 mL者摄水量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岭南传统清凉饮对肝癌介入术后体温下降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 大量灌洗液加温在经皮肾镜取石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廖碧珊;杨欣;林晓燕;薛明敏;邹武

    目的 探讨大量灌洗液加温在经皮肾镜取石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常温灌洗液进行灌洗,B组将灌洗液加温到37.5℃进行灌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寒颤发生程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差异.结果 手术开始后30 min(T2)、60 min(T3)、术毕时(T4)A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T4各时间点A组心率(heart rate,HR)较B组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B组患者发生寒颤的程度较A组患者轻,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常规保温措施基础上,将灌洗液加温到37.5℃,对降低患者术中寒颤程度,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