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脓毒症大鼠脑氧代谢与乳酸的变化

    作者:钱欣;郑峥;汤罗嘉;陈锋

    目的 观察早期脓毒症大鼠脑氧代谢及乳酸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6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随机(随机数字法)对照组和脓毒症组,各组再分为3,6,12,24 h时间组(n=8),脓毒症组腹腔注射格兰氏阴性菌脂多糖(LPS)溶液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各时间点抽取颈内静脉和腹主动脉血送检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乳酸(LA)含量,并计算动脉-颈内静脉氧含量差(AVDO2)和脑氧摄取率(OEF),分析SjvO2,AVDO2,OEF及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组AVDO2,OEF在3,6,12 h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jvO2在3,6,12 h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jvO2在24 h回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各时间点L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早期可出现脑贯注及脑氧摄取的增强;Sjv02,AVDO2,OEF结合LA水平的监测,能更准确的评估脓毒症早期脑供氧、耗氧和脑贯注状态.

  • 脑氧代谢率评估心肺复苏后脑功能预后

    作者:杨晓梅;周保纯;朱建军;朱建良;陆娟;刘励军

    目的 通过对心肺复苏患者实施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的监测,探讨脑氧代谢率(cerebral metabolic rate for oxygen,CMRO2)监测对评估心肺复苏后患者脑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2年01月至2014年12月收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GICU)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46例患者.入院后行TCD和SjvO2等检查,同时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患者GICU出科时的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PC),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良好与不良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脑血流量(CBF)、脑动脉-静脉氧含量差(a-vDO2)、SjvO2和CMRO2等指标,探讨上述指标与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在评估患者神经预后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初始监测指标、GICU住院时间,初始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患者心脏骤停至恢复自主循环(CA-ROSC)时间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均明显短和低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SjvO2明显低于不良组患者[良好组(67.33±10.30)vs.不良组(76.89±1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9,P<0.05).良好组TCD监测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和舒张期血流速度(Vd),以及CBF均高于不良组;而搏动指数(PI)和阻抗指数(RI)均低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CMRO2和a-vDO2均高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表明,CMRO2、CBF、a-vDO2、SjvO2等指标均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进行评估,其中CMRO2对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准确性高.结论 复苏后患者CMRO2、CBF、a-vDO2、SjvO2均与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相关;CMRO2作为综合反映脑组织氧代谢的指标,能较好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的预后.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SjO2持续监测的临床研究

    作者:廖晓灵;冯海龙;黄光富;木矢克造;谭海斌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持续监测脑灌注压的可行性.方法测定40例CEA病人颈动脉楔压(SP)及连续监测颈动脉夹闭后10分钟内SjO2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情况结果 SEP波幅和SP之间无相关关系(r=0.16,P=0.25).夹闭颈动脉后SjO2从70%降到64%(P<0.01).SEP波幅同时从2.0μV降到1.6μV(P<0.01).放开夹闭后,SjO2从65%升到70%(P<0.01),SEP也从1.6μV升到1.9μV(P<0.01).SEP波幅变化比和SjO2呈相关关系(r=0.66,P<0.001).结论 SjO2的连续监测可用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而且在预测颈动脉夹闭所致脑的低灌注方面优于SP检测法.

  • 急性脑损伤患者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分析

    作者:杜宇

    我们通过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颈内静脉血氧饱合度(Sj-vO2)的动态监测,旨在探讨SjvO2与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 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脑氧代谢的监测

    作者:林燕;周伟鹤;应斌宇;郑美琴;王小同;蔡月丽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和脑氧代谢指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和脑氧摄取率(CEO2)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38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其中18例患者的Sjv(O2)和CEO2进行观察.结果 脑出血后的第1天血清S-100β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第5天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后的第1天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与出血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关(P均<0.05).脑出血后的第1天Sjv(O2)低于对照组(P<0.05),CEO2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Sjv(O2)高于对照组(P<0.05),CEO2低于对照组(P<0.05);第5天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S-100β蛋白、Sjv(O2)和CEO2联合监测对判断脑出血病情和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 颅脑外伤后脑缺血的监测指标

    作者:李欢;刘佰运

    颅脑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脑外伤,以年轻人和儿童多见.脑外伤后发生的脑缺氧损害,是造成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Graham[1]等对1968~1972年151例脑外伤死亡的患者进行尸检,发现91%的患者有缺血性脑损害.虽然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10年后(1971~1982年)这一比率并未明显下降,提示在避免继发性脑缺血方面并未改观.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脑损伤后脑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研究较多,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年来,由于监测技术的进步,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监测方法较多,主要有经颅多普勒(TCD)和正电子发射扫描(PET)测定脑血流量,核磁共振、近红外分光镜、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以及颅内压连续监测等.本文对脑血流、SjvO2、AVDO2,脑氧代谢率、颅内压、TCD等一些指标及其相互关系和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与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关系

    作者:徐福林;王建清;李宁;全勇;贾丕丰;盖延廷;茅宇航;沈刚;沈建康

    目的 评估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作为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指标可能性及其与脑灌注压(CPP)的相关性.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2例,每6 h测定一次SjvO2,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及颅内压,计算出CPP,分析SjvO2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在监测期间有2次或2次以上SjvO2<50%或SjvO2>75%者预后良好率明显低于SjvO250%~75%者或仅有一次SjvO2<50%或SjvO2>75%者(P<0.01).CPP≤60mmHg者,SjvO2与CPP显著正相关(r=679,P<0.01),而CPP>60mmHg者,SjvO2与CPP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SjvO2和CPP联合监测能较可靠地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 颅脑肿瘤术中不同药物诱导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作者:侯炯;许涛;马宇;邓小明;周晓平

    目的采用颈内静脉逆行置管监测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比较异丙酚和硫贲妥钠在全麻诱导中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颅脑肿瘤手术病人25例,随机分为Ⅰ组12例,Ⅱ组13例,麻醉诱导Ⅰ组静注咪唑安定0.06m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 mg/kg、维库溴胺0.15 mg/kg;Ⅱ组改异丙酚为2.5%硫贲妥钠5 mg/kg.诱导前5 min(T1)、后5 min(T2)、30 min(T3)同步测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气分析,计算SjO2、CEO2(CEO2=SaO2-SjO2)、Da-jO2等.结果诱导前两组的SjO2、Da-jO2均无显著差异,诱导后5及30minⅡ组的SjO2、Da-jO2高于Ⅰ组(P<0.01),而Ⅱ组的CEO2低于Ⅰ组(P<0.05).结论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异丙酚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要优于硫贲妥钠,但其作用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血压减少脑组织灌注,从而影响CMRO2/CBF.

  • 应用脑组织氧利用率评估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作者:程子昊;刘颖;刘汉

    目的:探讨脑组织氧利用率(O2UCc)与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58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休克程度分为3组,采集桡动脉及颈内静脉血,比较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O2UCc 差异;以同期未合并休克、颅脑疾病、肝性昏迷等致意识不清疾病,性别相仿、年龄相似的20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分别在EGDT前、EGDT 6 h、EGDT 48 h,比较SaO2、SjO2、O2UCc差异;按6 h EGDT是否达标将实验组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O2UCc 的差异。结果:重度休克组O2UCc 明显低于中度休克组(P<0.05),较轻度休克组差异无显著性。中度休克组与轻度休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O2UCc 在EGDT前高于对照组,EGDT 6 h、EGDT 48 h O2UCc 较 EGDT 前有明显降低(均 P <0.01);达标组 EGDT 前及 EGDT 6 h O2UCc较未达标组明显减低(均P<0.01),EGDT 48 h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O2UCc能反映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对早期复苏效果及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