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压力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王亚军;孙家邦;李非;杨磊;陈宏;刘大川

    目的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腹腔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进一步探讨IAP与SAP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ICU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5例(增强CT诊断急性胰腺炎,并且至少有一个器官功能障碍),回顾性分析其中监测IAP的患者56例,根据IAP的大小分为3组,分别为A组(7~15 mmHg)、B组(16~25 mmHg)、C组(26~31 mmHg),比较各组大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反应蛋白(C-response protein,CRP)、动脉血乳酸、肌酐、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 56例SAP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32例,年龄(21~72)岁.(52±14.1)岁,体质量指数21~35,(28±12.5).其中胆石性胰腺炎27例,酒精性14例,高脂血症性11例,其他病因不明4例.56例患者腹腔高压的发生率为89%(50/56),32%(18/56)患者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B,C组分别有患者22,26,8例,随着IAP的增高,大APACHE Ⅱ、Ranson评分、CRP、动脉血乳酸、肌酐、脏器功能障碍、死亡率均显著上升,死亡率分别为13.6%(3/22),23.1%(6/26),62.5%(5/8)(χ2=7.56,P=0.023),总体住院死亡率25%(14/56),3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3,P=0.117).结论腹腔压力是SAP严蕈程度的标志之一,IAP的监测有助于SAP预后的判断.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

    作者:陈宏;贾建国;李非;杨磊;杨鹏;孙家邦

    目的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仍在探索中,本研究探讨SAP早期并发ACS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普外ICU收治的74例SA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SAP的临床诊断标准.通过测量膀胱内压(UBP)间接反映腹腔内压(IAP).按入ICU时IAP测定值将患者分为两组,IAP≥12 mmHg、IAH组(n=44);IAP<12 mmHg、腹压正常组(n=30).记录SAP患者全身感染率、胰腺感染率、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SAP早期(入院1周内)ACS患者预后差异.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相关资料构成比之间比较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入院存在IAH(IAP≥12mmHg)比率为59.46%,入院时IAH患者与IAP正常患者(IAP<12 mmHg)在急性生理和既往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Ranson评分)以及全身感染率、胰腺感染率、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早期ACS(IAP>20 mmHg)发生率为27.03%,13例早期ACS(IAP>25 mmHg)患者进行了腹腔减压术,腹腔减压术后24 h多项与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和组织灌注相关的生理学指标显著改善(P<0.05),但早期ACS患者在全身感染率、胰腺感染率、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方面仍较总体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 SAP早期常并发ACS,需密切监测IAP和及时腹腔减压治疗.当IAP接近20mmHg或出现器官功能不全早期表现时应积极进行腹腔减压治疗.

  • 创伤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冯新玮;韩斌如;许爽

    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非生理性、进行性、急剧升高所导致的器官功能不全或功能衰竭[1],其发生常常是多种腹内压急剧上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疾病在外科重症病人中发病率高,病情危重,病死率高,自1863年Marey提出ACS的概念以来已倍受中外科学家的重视[2].

  • 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的监测与护理

    作者:徐菊玲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的诊断治疗经验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进行严密监测脏器功能前提下,积极体液复苏,专人动态监测腹腔内压,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加强减压前后全面细致的护理.结果 17例患者未引流减压组病死率100%,减压引流组病死率30.8%.结论 为提高腹腔室隔综合症的生存率提供了确实有效的保证.

  • 1例腹腔室隔综合征的监测与护理

    作者:王欣然;韩斌如

    报告了对1例男性42岁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行腹腔减压术患者的监测与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后定时测定腹腔压力(IAP),严密监护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肾功能、神经系统功能和凝血机制.由于监测严密、治疗积极、护理得当,该患者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

  • 膀胱灌注量对重症患者经膀胱腹内压测量的影响

    作者:张淑香;王淑玲;曹允芳;解建;李涛;张明;孙楠楠;宋洁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膀胱灌注量对经膀胱腹内压测量的影响,寻求能反映腹内压的佳膀胱灌注量,以指导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55例有大量腹水并放置腹腔引流管的ICU患者,分别取膀胱灌注量为0、10、20、30、50ml时经膀胱腹内压,即经尿管测定的膀胱压,与用腹腔引流管直接测量的腹内压进行比较.结果 膀胱灌注量为10ml时所测得的膀胱压与直接测量的腹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6,P=0.83),相关系数r为0.953.其他灌注量下所测得的膀胱压与腹内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当膀胱灌注量为10ml时,膀胱压能准确反映腹内压,膀胱压与腹内压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 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作者:韩斌如;冯新玮;王欣然

    报告了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固定专人动态监测腹腔压力,对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合适的气道压力,早期给予充分的液体复苏,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和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做好剖腹腹腔减压手术和通里攻下减压治疗的护理,注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本组19例痊愈,7例死亡.

  • 暴发性胰腺炎时腹腔室膈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作者:梁居雄;王军;俞炜;孙早喜

    暴发性胰腺炎(fulminant acute pancreatitis,FAP)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一种亚型,SAP患者中约25%为FAP,其病死率高达60%,并且治疗无章可循.SAP患者约11%并发腹腔室膈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而FAP时ACS发生率更高,腹腔室膈综合征是FAP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暴发性胰腺炎时腹腔室膈综合征的防治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高压/腹腔室隔综合征类型探讨

    作者:陈立波;王春友;陶金

    目的提出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高压/腹腔室隔综合征(IAH/ACS)的不同类型及治疗原则.方法结合典型病例,提出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高压/腹腔室隔综合征不同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临床特征、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Ⅰ型腹腔室隔综合征(胃肠型)以胃肠道功能障碍、胃肠大量气液积聚为特征,主要影响呼吸功能;Ⅱ型(腹膜后型)以腹膜后大量渗出或组织坏死为特征,其中早期型以组织坏死为主,迟发型以液体积聚为特征,主要影响心、肾功能.临床和CT动态观察可以明确ACS类型和严重程度.Ⅰ型ACS治疗以积极处理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胃肠减压、导泻为治疗原则;Ⅱ型ACS应选择适当的手术减压时机,其中早发型手术并发症多,而迟发型手术效果较好.结论明确重症胰腺炎并发IAH/ACS 类型,针对不同类型IAH/ACS选择不同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诊疗费用.

  • 腹腔开放疗法治疗腹腔重度感染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作者:许威;于建平;韩晓鹏;苏琳;李洪涛;刘宏斌

    腹腔重度感染是指感染时间长、范围大、合并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腹腔感染[1],往往破坏肠黏膜屏障,导致腹腔内渗液增多、继发性肠麻痹,极易诱发腹腔室隔综合征(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2]。 ACS指不同原因引起腹腔内压力非生理性、进行性、急剧升高到影响内脏血流及器官功能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极易引起致命性的器官功能衰竭,尽早腹腔开放减压是ACS的唯一治疗方法[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的8例腹腔重度感染合并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 腹腔室隔综合征七例诊治体会

    作者:谢正勇;张玉新;程黎阳

    目的 探讨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病理生理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收治的7例ACS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为原发性ACS,1例为继发性ACS.所有病例于确诊后2 h内行剖腹减压术,剖腹减压术前后监测并比较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峰值压、BUN、Cr、尿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前、术后2 h测定各指标:IAP分别为(35±5)、(18±4)mm Hg,中心静脉压分别为(18±3)、(11±2)cm H2O,心率分别为(135±8)、(100±5)次/min,血压分别为(95±6)/(60±5)、(105±5)/(72±4)mm Hg,呼吸分别为(40±5)、(30±5)次/min,血氧饱和度分别为85%±6%、92%±4%,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44±4)、(50±6)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51±5)、(42±4)mm Hg,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2例ACS患者气道峰值压分别为48及52 cm H2O,术后2 h分别下降至38及40 cm H2O,尿量分别为(0.43±0.06)、(0.78±0.05)ml·Kg-1·h-1,血BUN分别为(37±8)、(25±7)mmol/L,Cr分别为(225±10)、(160±12)μmol/L.本组3例死亡,死亡率43%(3/7),死因分别为脓毒症、循环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存活的4例中2例发生肠瘘,3例伤口延迟愈合.结论 通过测定IAP、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肺、肾等脏器功能易作出ACS的诊断.及时充分的剖腹减压、术后暂时性关腹是ACS有效的治疗方法 .ACS预后不良但可以预防.

  • 腹腔室隔综合征

    作者:景海涛

    腹腔室隔综合征(ACS)是指各种病理状态下腹腔压力升高,粟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心排血量减少、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少尿、无尿、呼吸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下降、甚至缺氧都有可能发生.如果不予治疗,ACS可以引起致死性的器官功能衰竭,相反,经予腹腔减压后可以迅速逆转以上的病理生理变化.本文就ACS的分类及病因,病理生理变化、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探讨,以指导临床实践.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9例的CT特点

    作者:赵升;李鹏;吕梁;李治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CT特点 .方法 分析9例SAP合并ACS的CT表现.结果 SAP合并ACS的CT表现为多间隙大量渗液;脏器受压移位,血管受压变形;肠壁肿胀,肠管郁张;胰实质坏死、出血及"圆腹征"阳性.上述多个征象的同时出现对提示诊断有意义.结论 CT是诊断SPA并发ACS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对SPA并发ACS进行早期提示.

  • 腹腔室隔综合征

    作者:张殿彩;陈剑秋

    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由不同原因导致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非生理性、进行性、急剧升高到影响内脏血流及器官功能,并进一步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因其对全身病理生理有严重影响,治疗不及时常导致患者死亡,病死率高达62.5%~75.0%[1].自1863年Marey提出ACS的概念以来,已倍受外科学界的重视[2].

  • 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彭艳;方琼莉;蒋学英;卢孝莉

    目的:总结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经验.方法:临床观察18例ACS患者,临床诊断一旦明确,基础支持治疗的同时,立即行腹腔减压术或减压性剖腹探查术,术后适时减张缝合或正规关腹.结果:死亡6例,存活12例,死亡率33.3%,其中1例由于切口过小致ACS未能得到缓解.结论:腹腔减压术是治疗ACS的关键,是根本措施,同时不能忽视全身的基础支持治疗.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中的应用和监护

    作者:伊丽莎;杨惠芳;林碎钗;徐晓微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时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应用CVVH治疗的患者进行全方位严密的监护,尤其是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呼吸道的管理、抗凝剂的使用及观察、液体出入量的管理、感染的预防及消化道的护理等.结果 本组4例痊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结论 CVVH的应用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有效的措施之一,而正确的护理措施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其重要环节.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与腹腔室隔综合征

    作者:盖宇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多合并腹内高压(IAH),当腹内压>25cmH2O时,病人出现少尿,气道压力高,低氧血症,心输出量下降,酸中毒,甚至低血压休克等临床表现的一项或多项,诊断为ACSt[1].ACS是SAP严重的并发症,ACS可由胃肠功能障碍或腹膜后出血、坏死、渗出等不同原因所致.根据CT分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可减少并发症,对降低诊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意义.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继发性器官功能不全特点

    作者:陶京;王春友;陈立波;杨智勇;许逸卿;熊炯炘;俞建雄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时继发性器官功能不全的特点.方法 1998~2003年345例SAP中21例发生ACS病人,确诊时继发的心、肺、肾功能不全的特点,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和缓解因素.结果 21例(23例次)ACS病人紧随腹膨胀、腹壁紧张后出现心肺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压下降,CVP反而升高;PaO2下降,但PaCO2和PAP增高;无尿或少尿;液体复苏、呼吸机支持、多巴胺及速尿等保守治疗无效.18例次行开腹减压引流术及3L静脉营养袋暂时性关腹者中的15例次成活者迅速逆转,APACHE Ⅱ评分由术前的23.7±13.9降至术后6h的13.3±3.6,术后24h平均尿量增至(180.1±67.8)mL/h.5例未手术者中4例病情进行性恶化直至死亡.结论及时诊断ACS,开腹充分减压和3L袋暂时性关腹是逆转器官功能不全的关键.

  • 膀胱灌注量对膀胱压和腹内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淑香;宋洁;刘峰;江淑敏;张明

    目的 探讨不同膀胱灌注量对膀胱压(IVP)和腹内压(IAP)的影响,探寻应用膀胱压间接反映腹内压的佳膀胱灌注量,以指导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病人61例进行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手术时,设定腹内压为15 mmHg,于膀胱灌注量为0、10、20、30、50 ml时,取腋中线髂嵴水平为零点测定膀胱压.结果 膀胱灌注量为10ml并取腋中线髂嵴水平为零点时,膀胱压与腹内压(15mmHg)接近(P>0.05),为(15.08 ±0.89) mmHg.而其余灌注量所测得的膀胱压与腹内压有显著差异(P <0.001).结论 当膀胱灌注量为10ml并取腋中线髂嵴水平为零点时,膀胱压能准确反映腹内压.

  • 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早期急诊处理

    作者:李盟;谢宝玖

    目的总结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诊断和早期急救治疗经验.方法 11例均以间接腹腔测压和临床特征得出诊断,行早期剖腹腹腔和胃肠腔内减压引流术和非手术治疗.结果 1例死于术后呼吸功能衰竭,1例死于伤口全层裂开腹腔内感染性休克,2例死于MODS,死亡率为36.3%,7例治愈出院.结论动态监测腹腔内压和全身变化是发现ACS的关键,并有助于手术指征和时机的确定,一旦确诊,尤其是中、重度ACS应早期开腹充分减压引流,才可望改善预后.

5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