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细胞介素12对耐药结核大鼠模型的影响

    作者:李昱;杨庚

    目的 观察、评价白细胞介素12(IL-12)对耐药结核大鼠模型的脏器菌落变化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雌性大鼠经尾静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每只106CFU,制成耐药结核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L-12组,每组 30 只.给予 PBS 或 IL-12治疗 7 d,ELISA 法检测血清 IFN-γ 水平、流式细胞术行 T细胞亚群检测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器官菌落计数,观察治疗后生存率.结果 IL-12 组大鼠 1 只死亡,肺、肝、脾菌落数分别为(254 ± 98)× 105、(5 ± 2)× 105和(16 ± 4)× 105CFU/ml, IFN-γ(1125 ± 378)pg/ml;PBS 组 10 只死亡,肺、肝、脾菌落数分别为(682 ± 304)× 105、(28 ± 17)× 105和(108 ± 35)× 105CFU/ml,IFN-γ(532 ± 198)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显示 IL-12 促进 Th1 细胞反应,改变了 Th1/Th2 平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IL-12 诱导 IFN-γ 产生,促进 Th1 细胞反应,改变了 Th1/Th2 平衡,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大鼠产生保护效应.

  •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Th1/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

    作者:车宏浩;赵彩彦;王亚东;申川;杨波;阎文昭;曹伟;李亚;赵萌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患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3-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接受肝组织病理活检的CHB肝纤维化患者46例,根据纤维化分期分为S0~1期15例,S2~3期20例,S4期11例三组,另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频率和单个核细胞(PBMCs)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表达;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4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IFN-γ和IL-4表达.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Th1/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CHB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中的变化.结果 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CHB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频率的比值、PBMCs中IFN-γ/IL-4 mRNA、血清中IFN-γ/IL-4及肝内IFN-γ/IL-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逐渐下降(x2=36.259、40.822、26.321和31.852,P<0.05).血清及肝组织中IFN-γ/IL-4比值与肝纤维分期均呈负相关(r=-0.616和-0.53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清IFN-γ/IL-4比值是发生显著肝纤维化(S2~4)的三个独立危险因素(OR=5.933,95% CI:1.324~ 26.586,P=0.02; OR=12.866,95% CI:1.746 ~94.788,P=0.01; OR=4.755,95% CI:1.034~21.862,P=0.04).结论 CHB患者体内存在Th1/Th2失衡,随着肝纤维化进展,外周血及肝脏内均呈现Th2应答的极化现象,这可能是CHB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一种机制.

  • 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Th2的体外调节

    作者:王培培;彭亮;于君;苏玉洁;高志良

    目的 探讨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flui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FMSC)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Th2的体外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2-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6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和6名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同时从孕妇中期羊水中提取h-AFMSC.将h-AFMSC分别与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和健康捐献者的PBMC共培养72 h,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和健康捐献者的PBMC单独培养组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前后不同组PBMC IFNγ(Th1)和IL-4(Th2)的变化情况,计算Th1/Th2比值.对共培养前后数据进行Mauchly球形检验,P>0.1满足球形假设检验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共培养72 h,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PBMC与h-AFMSC共培养组的Th1细胞比例与其PBMC单独培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F=0.82,P>0.05),但Th2细胞比例明显下降(F=10.24,P<0.05),从而导致Th1/Th2比值显著上升(F=17.28,P<0.01).健康捐献者PBMC与h-AFMSC共培养组的Th1、Th2和Th1/Th2比值与其PBMC单独培养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F值分别为0.54、0.68和0.74,P值均>0.05).结论 h-AFMSC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Th1/Th2有体外调节作用,具有作为移植种子来源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可能性.

  • 流式微珠阵列检测Th1/Th2细胞因子谱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琪;阮嫣赟;郑蓓佳;周勇;王震;赵磊;高琳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发热的主要病因,早期确定病原菌,防止抗生素的滥用是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实验室检查在发热病因及感染病原体鉴别上有重要意义,其中微生物培养是诊断细菌的金标准,但存在耗时长、敏感性低的缺点. Th1/Th2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正常情况下,机体Th1/Th2细胞因子处于平衡状态. Th1/Th2 细胞因子的平衡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密切相关,也逐渐被认为是评估感染性疾病的潜在指标[1-2].流式微珠阵列法( Cytometric bead array, CBA)是一种液相多参数蛋白定量技术[3],新近开始应用于多参数可溶性细胞因子检测[4].

  •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终末期肝病的短期疗效及对Th1/Th2的影响

    作者:于君;彭亮;林炳亮;张耿林;王培培;曹会娟;高志良;罗光汉

    目的 初步探讨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短期疗效及其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35例乙型肝炎终末期肝病患者分为两组,干细胞治疗(治疗组)13例,均采用内科综合基础上加用MSCs移植治疗;对照组22例,予以内科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和4周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IFN-γ与IL-4的水平,分析Th1/Th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治疗组Th1/Th2的变化情况.结果 13例患者干细胞移植全部成功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治疗组后4周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其中ALT、PT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ALB、TBi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干细胞治疗后IFN-γ均升高,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干细胞治疗后IL-4升高,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干细胞治疗后IL-4下降.治疗组干细胞治疗后Th1/Th2较治疗前升高.结论 MSCs治疗乙型肝炎终末期肝病是安全有效的,对Th1/Th2轴可能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黄芩、白芍水提取物对牙周炎血清IgG1和IgG2a影响的动物实验

    作者:宋宁;吕芳丽;黄世光;丁桂聪;周铸民;廖志清

    目的 观察黄芩、白芍水提取物对牙周炎小鼠血清IgG1和IgG2a的影响,比较黄芩、白芍对小鼠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探讨黄芩和白芍对牙周炎的免疫干预和治疗机制.方法 将64只清洁级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6只:①正常对照组;②牙周炎组,使用丝线结扎上颌第一磨牙和结扎部位涂菌的方法4周建立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于建模后第5周开始用蒸馏水灌胃;③黄芩治疗组,同法复制牙周炎模型,从建模后第5周开始用黄芩混悬液灌胃;④白芍治疗组,同法复制牙周炎模型,从建模后第5周开始用白芍混悬液灌胃.各组动物分别于建模后第4、6、8和10周末处死,每个时间点分别处死4只.制做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牙周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IgG1和IgG2a的水平.结果 牙周炎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牙槽骨进行性吸收,可见大量破骨细胞;黄芩治疗组和白芍治疗组牙周组织炎症程度较牙周炎组明显减轻,修复反应明显.IgG2a抗体水平:黄芩治疗组(6周:0.934±0.006,8周:0.743±0.009,10周:0.674±0.008)和白芍治疗组(6周:1.023±0.032,8周:0.851±0.032,10周:0.790±0.009)在同组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白芍治疗组在同时间点相比,黄芩治疗组血清IgG2a下降明显(P<0.01).IgG1抗体水平:黄芩治疗组(6周:0.314±0.006,8周:0.344±0.004,10周:0.367±0.006)和白芍治疗组(6周:0.287±0.005,8周:0.303±0.058,10周:0.336±0.006)在同组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均随时间显著升高,黄芩治疗组较白芍治疗组血清IgG1水平在同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黄芩、白芍水提取物能抑制小鼠实验性牙周炎的Th1细胞反应,增强Th2细胞反应,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黄芩对小鼠牙周炎的调节效果优于白芍.

  • 4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明霞;万文丽;王晶;王艳芳;李海申;克晓燕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5例MM患者分为初诊组(18例)、治疗后病情稳定期组(17例)和复发/难治组(10例),以2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树突细胞(DC)、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在CD4+细胞中所占比率.结合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LDH和HGB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①初诊组患者Treg、NK细胞比率及CD4+/CD8+细胞、DC1/DC2、Th1/Th2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和病情稳定期组均降低,IL-17A/Treg比值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病情稳定期组相比,复发/难治组患者CD4+/CD8+细胞、Th1/Th2比值显著下降,IL-17A/Treg比值显著升高(P值均<0.05).②随着临床ISS分期增高,CD4+/CD8+细胞、Th 1/Th2比值明显降低,IL-17A/Treg比值明显升高(P值均<0.05).③MM患者CD4+/CD8+细胞、Th 1/Th2、DC 1/DC2比值与血清β2-MG和LDH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IL-17A/Treg比值与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各项免疫指标与HG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CD4+/CD8+细胞、Th 1/Th2、DC1/DC2以及IL-17A/Treg比值的异常与MM患者的病情分期、疗效、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Th1/Th2细胞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静;董艳;张晶洁;潘鸿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Th1/Th2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2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根据临床用药指南,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水平及Th1细胞分数、Th2细胞分数、Th1/Th2细胞百分比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IFN-γ、IL-4水平及Th1细胞分数、Th2细胞分数、Th1/Th2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血清IFN-γ、IL-4水平及Th1细胞分数、Th2细胞分数、Th1/Th2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良好,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而增加患儿免疫功能。

  •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与Th17细胞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高阳;杨帆

    目的 探讨外周血Th1、Th2与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诊治的支气管哮喘40例,均为急性发作期,治疗1周后为缓解期,选取同期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和对照组外周血Th1、Th2与Th17细胞水平,观察外周血中干扰素(IFN)-白介素(IL)-4及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Th1、Th1/Th2、IFN-γ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发作期低于缓解期(P<0.05);支气管哮喘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Th2、Th17、IL-4、IL-17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发作期高于缓解期(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与Th17细胞表达水平失衡,导致IFN-γ、IL-4及IL-17异常分泌,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 匹多莫德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作者:庞湃;韩佳利;魏宏权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外周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加鼻腔冲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匹多莫德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4(IL-4)、IL-5浓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 05, P<0. 01);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IL-12 浓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 05,P<0. 01).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伴随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P<0. 01).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匹多莫德能进一步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并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伴随症状恢复时间.

  • 疏肝养心针刺法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作者:冯慧;刘义;余正和;宋明芬;毛洪京;莫亚莉;王晟东;尹岩

    目的:探讨疏肝养心针刺法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以及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及辅助性T1细胞( Th1细胞)/辅助性T2细胞( Th2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60例和针药组60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正常组。药物组和针药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评定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 MADRS)评分,治疗后1、2、4、6周评定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 SER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正常组、药物组和针药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检测血清5-HT及白介素( IL)-1β、 IL-6、 IL-4、 IL-10水平。结果治疗前,药物组与针药组患者MA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6周,针药组MADRS评分较药物组降低(P<0.05)。治疗后1、2、4、6周,针药组SERS评分较药物组降低( P<0.05)。治疗前,药物组和针药组血清5-HT、 IL-4、 IL-10水平较正常组降低, IL-1β、 IL-6水平较正常组升高( P<0.05);药物组与针药组血清5-HT、 IL-1β、 IL-6、 IL-4、 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血清5-HT、 IL-4、 IL-10水平较药物组升高,血清IL-6水平较药物组降低( P<0.05)。结论疏肝养心针刺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增强SSRIs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减轻其不良反应,并能有效调节血清5-HT及Th1细胞/Th2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失衡。

  • 吸烟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鑫;王承党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资料表明UC在戒烟者和从不吸烟者中更为多见,目前吸烟者UC患病率较低且临床症状较轻.研究显示吸烟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以及Th1/Th2免疫平衡,起到改善UC肠道炎症的作用.本文就吸烟对UC发病以及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 足月新生儿脐血Th1-Th2功能平衡的研究

    作者:姜红;张秋业;王树杰;董增义

    ①目的观察足月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Th1-Th2的功能状态.②方法用ELISA法,检测24例足月新生儿CBMC体外经植物血凝素P(PHA-P)刺激,培养48 h,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并与15例正常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检测结果进行对照.③结果新生儿CBMC经PHA-P诱导产生IFN-γ,IL-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组,差异有显著性(t=10.487,4.097,P均<0.01);IFN-γ/IL-4比值也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显著性(t=2.102,P<0.05).④结论新生儿时期Th1和Th2细胞功能明显低下,并呈现低水平的Th2相对优势状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