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李智;朱克宇;康凯夫;林汉良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EH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患者的左锁骨上区肿物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瘤细胞的CK、EMA、vimentin、SMA、myoglobin、desmin、S-100、CD99和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有完整包膜,由梭形细胞、脂肪细胞灶和上皮细胞巢构成.上皮细胞呈网格状,实体性或腺管样排列;梭形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呈编织状、车辐状分布,细胞具有较长的梭形细胞核及较空亮的胞质,少数梭形细胞呈肌细胞样具有嗜酸性胞质,类似纤维细胞或平滑肌细胞;脂肪细胞分化良好,呈灶状分布于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岛之间.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均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CK弥漫强(+),大部分梭形细胞SMA(+)、myoglobin弱(+),少数梭形细胞vimentin(+),上皮细胞vimentin、desmin、S-100、CD34和CD99(-).结论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是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应与双向性滑膜肉瘤、恶性神经鞘瘤、皮肤附件或涎腺起源的混合瘤、胸腺脂肪瘤以及梭形细胞胸腺瘤相鉴别.

  • 胃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评估

    作者:郑祥武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性肿瘤,估计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口1~2人,好发于胃,次为小肠[1-3]。早由 Mazur和Clark 于1983年提出并命名,与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等消化道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不同,GIST具有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多呈CD11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肿瘤为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1-3]。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或腹块为主要表现,但不具特征性,术前诊断和分期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可显示肿瘤全貌及其局部侵犯与转移,系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临床应用也为普遍[1]。笔者就肿瘤CT探查方案、定性与分期诊断、治疗后随访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展与注意事项予以评价。

  • 结节性硬化症全身多脏器浸润一例

    作者:陈强;郁万江;李文岗;许东辉;苏旭;陈福真

    患者 女性,18岁,因门诊MRI随访提示肝脾左肾多脏器占位较前增大2个月于2009年6月收入我院.患者11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头痛及腰酸不适,同时发现鼻翼两侧红斑,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大小为4.1 cm×3.7 cm)(图1a);双侧大脑半球散在多发异常信号,右侧脑室巨块结节伴中度幕上阻塞性脑积水(图1b),诊断为结节性硬化多脏器浸润,于外院行脑室-腹腔引流术(术后脑室大小不等的多发钙化灶,图1c).2008年9月因全程肉眼血尿20 d行MRI检查发现右肾肿瘤增大,内部密度不均质,伴有坏死,左肾明显增大,肝脾受累(图2a),行右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进行病理诊断为:右肾细胞癌(混合型)Ⅱ~Ⅲ级,合并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免疫组化表型为CK8、CK18、CD117及HMB45等均为阳性,Des为弱阳性.

  • 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探讨

    作者:温勇

    目的 探讨分析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分析患者肿瘤的组化表型和临床特征,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取预后信息.结果 10例乳腺腺样囊性癌均为女性,均因发现乳腺法包块就诊,3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4例行包乳手术,3例实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所研究患者均在治疗后获得随访资料,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存活,术后3年出现胸壁复发2例,其余患者未出现远处转移或复发,有46枚腋窝淋巴结被清扫出.10例患者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均为阴性表达,有5例患者的Her-2呈-~+的阴性表达,其余5例患者行FISH检测后Her-1(++)无过度表达.除了2例患者的Ki-67为25%的阳性外,其余患者的表达均<10%,在所有患者中,ECD及Bcl-2均为阳性表达.结论 乳腺腺样囊性癌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一般不会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及Her-2,然而ECD和Bcl-2常常是高表达,预后良好.

  • 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探讨

    作者:户庄;马明德;周振宇;常亮;田艳艳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方法对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发病部位、治疗方法及结果、随访结果、免疫组化表型等,将上述资料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发病部位为外上象限所占比例高达50.00%(P<0.05);均给予乳腺癌根治术并实施术后化学药物辅助治疗;5年无病生存率(83.33%)与死亡率(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表型(P<0.05)。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特点为ER、PR、Her-2受体三阴性表达,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特点,降低误诊、漏诊记录使患者获得及时救治。

  • 原发性乳腺弥漫大 B 细胞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白信花;郝彦勇;武艳;孙岩

    目的:分析原发性乳腺弥漫大 B 细胞性淋巴瘤(DLBCL)的病理镜下特点、相关免疫组化表型及预后。方法:收集6例原发性乳腺 DLBCL 患者,按 WHO(2008年)恶性淋巴瘤分类标准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表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WHO 分类 DLBCL,5例为非生发中心 B 细胞(非 GCB)型,1例为 GCB 型。1例 GCB 型患者随访47个月仍存活;1例非 GCB 型患者存活18个月;另1例非 GCB 型患者治疗后4个月出现淋巴结多处累及,2年后出现脑转移,2年2个月后死亡;还有1例非 GCB 型患者治疗6个月后淋巴结多处累及,23个月后死亡;2例失访。结论:原发性乳腺 DLBCL 少见,免疫组化表型大部分为非 GCB 型,其预后与免疫组化表型有关,非 GCB 型预后较差。

  • 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庞玲娟;李汝瑶;秦蓉晖;林汉良;陈小华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患儿左上颌骨肿物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细胞的CK、S-100、Syn、NF、GFAP、HMB45、Ki67的表达情况. 结果:肿瘤含两种主要成份:立方形上皮样细胞和神经母细胞.上皮样细胞呈腺管、腺泡样或条索状、片状,胞浆内含(中枢神经)黑色素颗粒.神经母细胞呈巢状,细胞间有多少不等神经微丝.免疫组化显示:神经母细胞Syn(+),S-100(+),GFAP(+),NF(+),上皮样细胞CK(+),Ki67(+)阳性细胞约占5%~10% ,HMB45(-). 结论: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是非常罕见的肿瘤,是属于PNET类肿瘤的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的表现,属于良性肿瘤,但具有局部侵袭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