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震后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与正常青少年价值驱动注意捕获的差异

    作者:杨海波;韦小英;王瑞萌;赵欣

    目的:探讨震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青少年与正常青少年价值驱动注意捕获的差异。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检查表(PCL-C)筛选出 PTSD青少年28人作为实验组,同时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出28名正常青少年作为对照组,两组被试分别完成视觉搜索任务。结果:①训练阶段,所有青少年在高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710±74) ms]短于低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748±81)ms],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077,P<0.001);PTSD青少年的反应时[(719±88)ms]短于正常青少年的反应时[(739±64)ms],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078,P>0.05);②测试阶段,所有青少年在高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867±121)ms]均长于低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835±110)ms]和无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837±114)ms],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004,P<0.001);PTSD青少年的反应时[(830±118)ms]短于正常青少年的反应时[(862±111)ms],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706,P>0.05)。结论:震区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存在价值驱动注意捕获。

  • 视觉搜索范式下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注意偏向

    作者:李莎;栗觅;吕胜富;付冰冰;丰雷;王刚;钟宁

    目的:考察不同情绪环境中的视觉搜索任务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选取27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以及2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选用Nimstim情绪面孔图片库中的高兴、悲伤和中性面孔作为刺激材料,使用视觉搜索范式,比较两组被试在不同情绪环境中搜索反应时的差异.结果:抑郁组在高兴、悲伤环境中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4717.7±1907.1) ms vs.(2406.2±1210.4) ms;(5186.1±2078.8) ms vs.(3093.0±1244.2) ms;均P<0.001];抑郁组在高兴与悲伤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在高兴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小于悲伤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2406.2±1210.4) msvs.(3093.0±1244.2)ms,P<0.05].患者组HAMD得分与反应时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孔视觉搜索任务中,与正常被试相比,抑郁症患者抗情绪刺激干扰能力更差,没有表现出负性注意偏向.

  • 听力障碍与听力正常儿童视觉注意技能比较

    作者:张兴利;施建农;黎明;宋雯

    目的:考察听力障碍和听力正常儿童的视觉注意技能.方法:采用Toni智力测验筛选出16名听力障碍儿童和18名听力正常儿童为被试,采用DMDX系统呈现实验材料和记录被试完成视觉搜索任务的反应时和准确率.结果:听力障碍儿童的平均反应时长于听力正常儿童(1272.4±60.3/977.6±51.3,P=0.001);搜索项目大小与被试听力的交互作用及被试听力、搜索项目大小和搜索特征的交互作用均显著(F(2,29)=5.863,P=0.005;F(4,29)=3.14,P=0.017).结论:听力障碍儿童搜索目标的速度慢于听力正常儿童;两组被试有相似的加工方式,即对单一的颜色特征的搜索进行了平行加工,而对方向和颜色的混合特征进行了系列加工.

  • 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正常老年人视觉注意功能

    作者:郝晶;李坤成;王葳;杨延辉;李可;闫镔;张德玄

    目的研究正常老年人在完成视觉搜索任务时脑活动情况,旨在对相应的神经解剖基础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3名正常老年人和12名正常年轻人参加了视觉搜索(单特征任务和联合特征任务,两者的差别是后者需要注意转换)的实验测试,同时采集其脑部的fMRI数据,通过功能神经成像分析软件SPM 99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2个研究组在不同搜索任务下的脑区激活模式相似,均包括顶叶、额叶和枕叶、原始视皮层和皮层下等脑区,但不同脑区的激活强度和范围明显不同.在单特征任务下,正常老年组右侧顶上小叶(SPL)激活增加;同时两侧额叶激活增加,但以左额叶激活为主;原始视皮层激活减少.在联合特征搜索任务下,老年组双顶叶激活增加;左额叶激活增加,右额叶(BA6)额外出现激活,出现双额叶基本对称的激活模式;原始视皮层激活普遍减少.结论当任务所需求注意负荷增加时,老年组额叶信号的激活幅度明显增加,而且在需要基本的注意调节时,额叶已有明显的代偿激活.

  • 表格显示涂色方式对视觉搜索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芳正;韩华亭;王崴;瞿珏;管维乐

    目的 对指控舱显控台显示界面表格工效学设计进行研究,探索颜色组合、涂色方向(横向、纵向)、间隔数量(单、双)对辨识绩效的影响,为指控舱人机界面设计提供工效学依据.方法 设计视觉搜索程序,模拟表格信息的检索过程,记录反应时间及正确率,并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得到兴趣区域注视时间比率和注视点数.对反应时间及正确率进行多维交互效应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结果 双色颜色组合表格反应时间比单色、三色短;颜色组合对反应时间影响显著;横向涂色比纵向涂色反应时间快;间隔数量对反应时间和正确率均未有显著影响,但眼动实验分析表明单间隔表格的认知负荷较低.结论 在指控舱的表格显示界面设计时,应尽量选用单间隔黄&绿横向涂色的表格,并且要兼顾界面中其它部分的颜色.

  • 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检测视觉搜索任务期间大脑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水平变化

    作者:杨宏宇;周振宇;刘云;阮宗才;龚辉;骆清铭;陆祖宏

    目的 研究视觉搜索对大脑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25名右利手健康大学生被试者在一列非靶字母中搜索靶字母,依据非靶字母数目(2个或6个),将任务分为2个水平(任务1或2).实验期间同时记录被试者行为反应和前额叶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1)与任务1相比,任务2期间被试者反应时延长、正确率下降,前额叶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上升;2)任务2期间被试者前额叶脑区激活水平与反应时呈负相关.结论 前额叶区域氧合血红蛋白反应与视觉搜索行为结果相一致,较高的氧合血红蛋白水平有可能缩短行为反应时间.

  • 下拉菜单视觉搜索和反应选择研究

    作者:沈模卫;陶嵘;刘颖

    目的探索下拉菜单交互过程中用户的视觉搜索和反应选择的特性.方法 14名被试在菜单长度、材料性质和目标项位置的不同处理水平下,完成下拉菜选择任务.视线追踪系统记录交互过程的视觉搜索时间和选择反应时.结果下拉菜单选择反应时受菜单长度、材料性质和目标项位置3者共同影响,而视觉搜索时间仅受到目标项位置的影响.结论本研究支持下拉菜单视觉搜索具有串行加工特点,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自终止加工过程的假设.

  • 无意识刺激提高飞行学员视觉搜索绩效的试验研究

    作者:白霜;黄亚萍;刘娟;张琳;张慕哲

    目的:研究无意识刺激对飞行学员视觉搜索绩效的促进作用。方法以15名航空大学高年级飞行学员为受试对象,应用Eprime 2.0软件设计编写视觉搜索试验程序,对飞行学员完成任务的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测试,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对视觉搜索的正确率进行分析表明,线索提示范围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阈下刺激呈现时间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交互作用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线索提示范围为小范围时,对正确率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发现3种不同呈现时间下受试对象视觉搜索正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其中35 ms条件下,受试对象的正确率高;对视觉搜索的反应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线索提示范围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阈下刺激呈现时间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二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P>0.05)。结论小范围提示条件下,受试对象接受35 ms (接近阈限水平)的线索提示时视觉搜索的正确率高。无意识刺激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加工,可以用于提高飞行人员完成视觉搜索任务时的工作绩效。

  • 运动视觉研究进展

    作者:张剑;庄洁;陈佩杰

    在运动过程中,个体感受器接受外界信息,并把信息传人大脑进行分析,其中视觉是重要的感受器之一.运动员比没有运动经验的人反应更快、更精确,主要是因为运动员的视觉一运动能力比没有运动经验的人要高[1].在瞬息万变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如何通过正确的视觉搜索,分析、判断视觉信息情报?视觉一运动能力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6].

  • 灵长类视觉目标识别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冰

    灵长类拥有卓越的视觉目标识别能力,这对其生存至关重要.对灵长类视觉目标识别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和解析,可能为类脑机器视觉带来革命性的突破.灵长类视觉系统具有层级架构、并行通路、反馈机制、注意和搜索机制等特征,这使灵长类目标识别具有精确性、高效性、灵活性和低能耗等特点.灵长类视觉系统在进行物体检测时,可能利用大范围优先的方式对图像进行快速分割;对物体信息的编码和储存的聚类机制使其可将检测到的物体迅速分类;通过特征注意和空间注意将检测到的物体与目标模板进行逐一比对,快速锁定潜在目标;后对锁定的目标进行确认.目前,关于以上过程的神经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具体的神经编码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视觉搜索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郝晶;李坤成;王葳;杨延辉;李可;闫镔;张德玄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在完成视觉搜索任务时脑活动情况,探讨相应的神经解剖基础.方法 13例临床诊断可能为AD的患者和13名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参加了视觉搜索(单特征任务和联合特征任务,两者的差别在于后者需要注意转换)的实验测试,同时采用西门子 Sonata 1.5 T成像系统,采集其脑部功能成像的数据,通过功能神经成像分析软件SPM 99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 AD组在联合特征任务中有特定的缺陷,而在单特征任务时相对保持完好.2个研究组在联合特征搜索任务下的脑激活模式相似,包括顶叶、额叶和颞枕交界区、原始视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但不同脑区的激活强度和范围明显不同,表现为AD组双顶叶激活减少,而右侧颞枕交界区激活增加;在单特征任务下组间差异很小.结论 AD组控制注意转换的神经机制有明显缺陷,AD组远隔部位其他脑区(腹侧视觉通路和颞叶)的激活,反映了脑内功能资源的动态性再分配.

  • 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艾霞;谭淑平;王东;顾桉娜;李亚军;王云辉;李东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搜索眼动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Eyelink 2000眼动仪,记录1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80名健康对照(正常对照组)基于找数字、数字连线、迷宫3种任务的眼动数据并进行分析;测试前对患者组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评定.结果: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组找数字中的刺激持续时间(F=5.198)、数字连线中的平均注视时间(F=16.676)、刺激持续时间(F=15.480)、总注视次数(F=6.349)、眼跳次数(F=6.446)以及迷宫中的平均注视时间(F=16.9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PANSS阴性量表分与迷宫的平均注视时间(r=0.224)、反应缺乏因子与数字连线的眼跳次数(r=0.187)、抑郁因子与迷宫的平均眼跳幅度(r=0.195)均呈正相关(P<0.05);偏执因子与找数字的平均眼跳幅度(r=-0.190)、补充因子与数字连线的刺激持续时间(r=-0.251)、总注视次数(r=-0.234)及眼跳次数(r=-0.237)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特征异常;提示注意功能、思维灵活性、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可能受损;且与某些临床症状相关.

  • 急性应激障碍儿童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特点

    作者:杨海波;王瑞萌;赵欣;韦小英;谢敬聃;罗成山

    目的 探讨急性应激障碍儿童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特点.方法 根据SCID-IV-TR标准筛选出急性应激障碍儿童23人作为试验组,同时按照性别和年龄匹配出23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分别完成视觉搜索任务.结果 (1)急性应激障碍儿童的搜索反应时[(1 253±158)ms]长于对照组儿童的反应时[(1 194±146)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所有儿童在有效信息条件下的搜索反应时[(1 172±144)ms]短于中性条件下搜索反应时[(1 229± 156) ms]和无效信息条件下的搜索反应时[(1 269±157) 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条件下的搜索反应时[(1 229± 156) ms]与无效信息条件下搜索反应时[(1 269±157)m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所有儿童在简单搜索序列下的反应时[(1 182±127)ms]短于复杂搜索序列下的反应时[(1 264± 177) 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应激障碍儿童的自上而下注意控制能力显著低于正常儿童,原因是急性应激障碍儿童的抑制能力差于正常儿童,表明突发性创伤事件影响儿童的抑制能力.

  • 幼儿到成人视觉注意发展的研究

    作者:张兴利;冉瑜英;施建农

    目的 探查智力正常幼儿到成人的视觉注意发展的变化.方法 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筛选出120名智力正常的儿童(5,7,9,11,13,15岁)和20名智力正常成人(年龄从20~30岁)作为被试;实验材料根据经典的视觉搜索范式改编,通过DMDX系统控制材料的呈现和记录被试反应.结果 5岁幼儿的反应时明显长于其他几组儿童和成人的反应时,5,7,9,11,13,15岁儿童和成人的搜索时间分别为:[(2122.58±574.50)ms、(1350.64±279.38)ms、(1148.03±248.87)ms、(977.63±183.92)ms、(789.36±154.93)ms、(778.72±147.53)ms、(803.93±146.83)ms],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而从7岁、9岁、11岁到13岁的儿童的反应时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变快,并且每2组之间的反应时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从幼儿期到儿童期视觉搜索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在童年晚期逐渐成熟,该阶段儿童的搜索技能与成人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从幼儿期到儿童期的视觉搜索技能的增长量却逐渐减少.

    关键词: 注意 视觉搜索 发展
  • 大学生视觉突出性目标加工的神经机制

    作者:赵艳杰;周曙;赵云肖;黄金君

    目的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时空模式探讨视觉突出性目标加工的神经机制.方法 16名受试者执行视觉搜索任务,按键判定4个项目中是否存在1个目标,其中目标和1个分心物可能具备颜色突出性.行为绩效和ERP数据应用2(分心物突出性:有、无)×3(目标:缺失、低突出性、高突出性)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反应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1.99,29.79)=21.56,P=0.00).低突出性目标的搜索反应时间在分心物突出性存在[ (552.57 ±82.32) ms]和缺乏[(540.47±75.68)ms]条件下差异显著(t(15)=-2.489,P=0.025).高突出性目标的搜索反应时间在分心物突出性存在[(527.14±77.84) ms]和缺乏[(527.77±78.31)ms]条件下无显著差异(l(15)=0.162,P=0.873).ERP的F值统计参数映像提示:在知觉阶段(350 ~450 ms),分心物和目标的突出性效应分别出现在处理刺激新奇性的右额顶颞区和视觉加工相关的顶枕区,两者的交互效应存在于刺激熟悉性加工及分类相关的左颞区(450~ 600 ms).结论 高突出性目标的迅捷加工得益于早期其与分心物的并行处理以及后期左颞区熟悉性网络对其的有效分类.

  • 搜索威胁:负性情绪图片的选择性注意

    作者:郝芳;俞国良

    快速搜索和探测具有威胁的刺激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威胁刺激能激起恐怖、焦虑等负性情绪,搜索表达负性情绪图片中的选择性注意足近期研究的焦点.负性情绪刺激的搜索较快,其作为干扰物又会影响其他靶子的搜索成绩.研究者提出注意获得和注意固着两种观点加以解释.时间进程的分析表明,警戒-回避模式能较好说明恐怖/焦虑个体对威胁刺激的加工.

  • 儿童视觉搜索的速度-正确率平衡

    作者:刘彤冉;施建农

    目的:本研究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处理速度-正确率平衡问题.方法:提出了"真实能力"和"使用策略"两个指标,而不采用传统的根据正确率的指标删除某些被试后再做统计的方法.结果:在儿童视觉搜索能力的发展中,对字母和汉字的真实搜索能力的发展存在这样的规律:搜索字母的真实能力从8到9岁有显著的提高,搜索汉字则从10到11岁有显著的提高,对数字的搜索则从7到12岁都有稳步的提高;而在搜索策略的使用方面:对于字母搜索的策略的显著提高出现在9到10岁的过渡,对数字搜索的策略在11到12岁有非常显著的提高.结论:新的统计方法支持了视觉搜索是以平行加工为主,部分存在序列加工的理论,而且其中的序列加工只和被试的策略有关,而与其真实能力无关.

  • 自闭症患者具有超凡的精细视觉加工能力的新证据及其与视觉搜索的关系

    作者:阎丽;翁强

    自闭症(ASD)是神经的发育异常,被定义为行为方面的缺损,包括社交互动的缺损、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方面的缺损,以及对各方面的兴趣和活动的抑制.那么ASD的这些复合症状跟知觉缺损有关吗?新研究得出,感知觉的异常是一些ASD特性的成因.ASD患者看世界是与众不同的,他们对视觉环境特征的注意是有不同方式的.难以分解和吸取的元素或许对于正常人来说是一个隐藏的元素,而ASD患者就能轻易观察到.ASD患者具有超凡的精细视觉加工能力,在做被总体信息干扰的正常视觉任务时,其表现胜过别人.本文阐述与ASD超凡视觉能力现象相关的两个理论,即中心连惯一致性不足假设(WCC)和知觉功能增强假设(EPF);重点介绍了ASD具有超凡的精细视觉加工能力的一些新证据.ASD的视觉搜索和其超凡视觉表现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ASD会将隐藏目标和"特征搜索"进行联接,这就暗示了目标和干扰物之间的巨大差别,而对照组里隐藏目标和"关联搜索"的联接暗示了他们受如何跟背景整合的限制.这超出了认知偏爱,并暗示ASD整合能力的不足可能是由于他们更能看清"突出"的目标.

  • 视觉空间搜索任务:计算机评估和训练程序

    作者:A Bar-Haim Erez;R Kizony;M Shahar;N Katz;关云鹏;母培强

    本文的双重研究目的:第一,介绍一个关于视觉搜索任务(VISSTA)的计算机平台的现有软件包和它在很多传统项目中的应用潜能.第二,展示该基本软件包在脑卒中患者和对照健康人群中的应用结果.研究方法:测试者包括39名健康个体;25名患有单侧空间忽略症(USN)的后右半脑损伤者(RHD);27名无单侧空间忽略症的后右半脑损伤者和20名后左半脑损伤者.所有参与者进行了无纸笔的计算机化VISSTA测试.脑卒中病人也进行了ADL查检表测试和FIM测试.研究结果:结果表明VISSTA是一款有效的视觉搜索能力评估软件,它可以显著地区分脑卒中患者和健康人以及脑卒中病人中的不同亚群.USN病人表现出视觉搜索条件障碍和明显的大脑单侧偏爱(当目标物体呈现在电脑屏幕的左边时),这点从成功率与反应时间方面可得到证实,但无USN的RHD病人比有USN的RHD病人做的稍好.然而,和健康人相比,他们的视觉搜索注意能力和目标探测(包括左右两边)注意能力方面仍然有损伤.结论:就精确度和反应时间而言,VISSTA工具对视觉空间注意水平是敏感的.结果表明,替代传统的纸笔测试和以随机的、复杂的方式提供精确度和RT参数的工具进行的行为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因其平台的灵活性,VISSTA同样也适合于脑卒中病人的治疗.

  • 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王鹏;程哲;何益群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视觉搜索过程的眼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12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应用Eyelink 2000眼动仪器记录基于找数字、数字连线、迷宫三种任务的眼动数据。实验前对研究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结果在三种任务中,研究组找数字和数字连线的刺激持续时间及注视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迷宫”的眨眼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注意障碍因子与迷宫的注视时间呈正相关,反应缺乏因子与数字连线的眼跳次数呈正相关,偏执因子与找数字的眼跳幅度呈负相关,抑郁因子与迷宫的眼跳幅度呈正相关,补充因子与数字连线的眼跳幅度、刺激持续时间和总注视次数呈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动特征异常,提示注意功能、思维灵活性、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可能受损;以上神经功能的损伤与某些临床症状相关,提示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