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兔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肾脏及肾血管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李万强;周小兵;张杰;彭珍山

    目的:观测输尿管部分梗阻动物模型肾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4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梗阻组36只.对后者采用改进的输尿管套管法,建立左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动物模型,并设梗阻1周、2周、4周组,即O1、O2、O4每组12只.每组分别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 肾动脉、肾盂肾盏铸型和组织学切片.结果:对照组和O1、O2、O4肾盂容积分别为(0.39±0.05)cm3 、(3.42±0.31)cm3 、(8.22±1.00)cm3、(11.03±0.39)cm3,叶间动脉管径分别为(0.33±0.05)mm、(0.29±0.02)mm、(0.27±0.03)mm、(0.21±0.01)mm.梗阻组肾盏扩张,肾盏杯口变钝、变平,肾盂扩张、变形;肾小球萎缩,肾小管扩张,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增生.结论:输尿管部分梗阻导致的肾血管变化可能是肾实质萎缩的原因.

  • 输尿管部分梗阻家兔上尿路尿动力学研究

    作者:王晋垚;任来成

    目的:探讨家兔经输尿管灌注测压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输尿管的功能进行评价.方法:32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8只,为假手术组;实验组按术后时间分为3组,每组8只,建立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在梗阻不同时间点,用经输尿管灌注测压的方法对输尿管功能进行研究,并观察输尿管及肾脏的形态变化.结果:在5 ml/min灌注时,梗阻组输尿管静息压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梗阻2周时,不灌注、不同流速灌注时的静息压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梗阻4周时,在不灌注、5ml/min灌注时静息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1ml/min灌注时的静息压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梗阻4周时,肾脏明显出现肾间质纤维化等病理变化.结论:该实验方法能评价输尿管功能的变化.在梗阻4周时,输尿管功能出现不协调,这可能是4周时肾脏病变进展的原因.

  • 肾及输尿管绞痛的药物治疗

    作者:李智勇

    肾绞痛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约80%由肾、输尿管结石引起,系肾盂或输尿管部分梗阻所致,经检查明确诊断后,治疗的目的是解除痛苦及病因.本文就这方面的药物治疗作一介绍.

  • 血清Cystatin C、β2-MG、UA在兔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性肾病中的意义

    作者:朱少杰;任来成;郝志轩

    目的 观察兔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partial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PUUO)后不同时期的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尿酸(Uric Acid,UA)的变化,探讨联合测定血清CysC、β2-MG、UA在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治疗和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PUUO模型,检测兔血清Cys C、β2-MG、UA.以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得的肾小球滤过滤(GFR)为标准,比较Cys C、β2-MG、UA与GFR的相关性.结果 PUUO模型的兔血清Cys C、β2-MG、UA在输尿管部分梗阻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后2周、4周、8周不同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ys C、β2-MG、UA与GFR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Cys C、β2-MG、UA是反映GFR较理想的血清标志物,对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动态观察可用于指导临床上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治疗和恢复情况.

  • HGF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输尿管部分梗阻大鼠肾脏中的转化

    作者:薛彦生;刘鑫;赵琦;杨屹

    目的 观察移植的肝细胞生长因子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输尿管部分梗阻鼠肾脏内的转化情况.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雄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转染肝细胞生长因子;同时选择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实验组B和实验组C,各12只,制作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术后7d解除梗阻.对梗阻侧肾脏实质进行多点注射:A组单纯注射生理盐水,B组单纯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组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注射术后7d,处死3组大鼠,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输尿管部分梗阻大鼠肾脏中的分布及转化情况.结果 在输尿管部分梗阻大鼠解除梗阻术后7d,梗阻侧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可见绿色荧光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部分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生了细胞表型转化,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标志物;C组与B组相比,移植后存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和发生细胞表型转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 在输尿管部分梗阻大鼠模型中,在肾脏实质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局部存活,并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有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和分化的可能.

  • 输尿管部分梗阻致肾功能损害及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

    作者:杨关天;杨建军;姚茂银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肾功能损害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理.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其中24只为对照组,另24只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动物模型,在术后1、2、4、8周各随机选取6只,测定血、尿肌酐浓度,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肾间质内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输尿管部分梗阻后1周血清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无显著改变,但肾间质纤维化明显(P<0.01),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肾间质纤维化加重,血清肌酐逐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降低(P<0.01).结论: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生在肾功能出现损害之前,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损害均呈进行性发展.

  • 可逆性输尿管部分梗阻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杨关天;杨建军;姚茂银

    目的建立可逆性输尿管部分梗阻(PUUO)动物模型,并观察部分梗阻肾脏形态学改变.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将右侧输尿管上段埋入腰大肌建立PUUO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梗阻解除组.观察组24只,分别于1、2、4、8周各取6只,行二维超声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梗阻解除组48只,分别在2、4周各为24只大鼠解除梗阻,于梗阻解除后1、2、4、8周各取6只,行二维超声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梗阻后积水肾盂前后径(APD)、肾盂容积(V)逐渐增大,大肾实质厚度(RCT)逐渐减小,与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时间段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梗阻解除后,APD、V逐渐变小,RCT逐渐增加,与梗阻解除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时间段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梗阻解除越早,恢复越快,病理学检查也支持这一结果.结论该模型成功复制了PUUO所致肾脏形态学改变,是一种理想的PUUO动物模型.

  • 输尿管部分梗阻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作者:杨关天;杨建军;姚茂银

    目的: 研究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PUUO)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梗阻解除后肾间质纤维化的恢复情况. 方法:144只雄性SD大鼠,24只作为对照组,另外120只大鼠建立单侧PUUO动物模型,其中梗阻组24只,在术后1、2、4和8周各随机选取6只,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测定肾间质内Ⅰ型、Ⅲ型胶原蛋白(ColⅠ、ColⅢ);梗阻解除组96只,于梗阻后1、2、4和8周各为24只大鼠解除梗阻,分别于解除后1、2、4和8周各随机选取6只,行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输尿管部分梗阻后1周,肾间质ColⅠ、ColⅢ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1),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与前一时间段比较,P<0.01).1、2和4周时解除梗阻,ColⅠ、ColⅢ逐渐恢复,与梗阻解除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周时解除梗阻,胶原蛋白无显著变化.结论:PUUO后肾间质纤维化进行性发展,早期解除梗阻,肾间质纤维化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若梗阻超过8周,则成为不可逆性改变.

  • 肾脏血流阻力指数对实验性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胜利;叶章群

    目的:判断肾脏血流阻力指数(RI)对实验性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40只成年大白兔制作成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术前、术后1、2、4、8周随机测量10只动物的双侧肾脏RI,并计算双侧RI的差值(△RI)和比率(RIR).以RI≥0.7,△RI≥0.1,RIR≥1.10为标准计算其诊断梗阻的准确性.结果: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RI进行性升高,RI,△RI和RIR诊断梗阻的准确性依次提高.结论:梗阻发生后RI是一个时间相关性的生理参数,比较双侧肾脏的RI值可显著提高其诊断梗阻的准确性.

  • 大鼠可复性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中CTGF表达的研究

    作者:韩建强;刘永东;李俊峰;沈刚;严庆涛;胡强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可复性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partial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PUUO)后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病理改变,观察梗阻后和解除梗阻后不同时段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梗阻解除前后肾病理变化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组并作以下处理:①对照组24只,仅行左侧肾盂输尿管处游离十左侧腰大肌钝性分离术;②梗阻组24只,将左侧输尿管上段埋入腰大肌下建立PUUO动物模型;以上两组分别在术后1、2、4、8周各随机选取6只处死.③梗阻解除组24只,采用相同方法建立PUUO动物模型,术后8周行梗阻解除术,后1、2、4、8周各随机选取6只处死.所有处死大鼠均行肾脏病理学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TGF蛋白在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梗阻组肾脏中不同时期CTGF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GF蛋白表达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而显著上调;相较梗阻组,解除梗阻组中CTGF蛋白含量在解除梗阻后1周(实验开始9周)内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实验开始10周)、4周(实验开始12周)、8周(实验开始16周)分别与梗阻组4、2、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GF蛋白在大鼠肾积水病理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先天性肾积水等临床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兔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胜利;叶章群;陈志强

    目的 研究输尿管部分梗阻后积水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以40只实验大白兔制作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于术前、术后1、2、4、8周随机选取10只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双侧肾动脉及肾内动脉的血流.结果 梗阻后肾血管的血流速度明显降低,且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的程度较收缩期明显得多.肾血管阻力指数逐渐增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梗阻解除后,肾血流迅速恢复,与正常对照相当.已经发生的病理改变恢复困难,但不再进一步恶化.结论 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反映肾脏的功能状态,作为肾功能的评估指标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 幼鼠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肾脏的病理变化

    作者:林国安;龚以榜

    对儿童肾积水的自然病理转归、手术时机和术后恢复问题尚有很大分歧.笔者对幼鼠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肾脏的病理变化进行了一些研究, 以期为儿童肾积水的临床处理提供较客观的参考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