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性肝损害31例

    作者:王思明;凌晓霞

    笔者自2001年5月-2004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甲亢性肝损害31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1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 益气调肝法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谢群丽;郑勇前;邓柳兰

    目的:观察益气调肝法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肝损害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医学益气调肝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过程中药物性皮疹发生率、白细胞减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等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数据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观察组患者药物性皮疹发生率、白细胞减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中医学益气调肝法治疗甲亢性肝损害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可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

  •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肝损害治疗的护理

    作者:柯云霞;戴柏秋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常见疾病,甲亢合并肝损害在临床上多见,由于甲亢本身对肝脏功能的影响,加之某些治疗甲亢的药物对肝功能有损害作用,引起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等,统称甲亢性肝损害[1].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本科收治甲亢并发肝功能损害18例,经131I治疗后,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甲亢伴糖尿病患者肝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军;姚茂篪

    糖尿病肝损害(Diabetic liver injury DLI)指糖尿病本身引起的肝脏功能学和组织学损害.糖尿病可造成肝脏多方面的损害,而肝脏病变也可促进或加重糖尿病.甲亢性肝损害(Hyperthyroidism liver injury HLI)指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于肝脏,引起肝脏功能异常和组织学损害.现如今,甲亢并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甲亢伴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综述分析甲亢伴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受损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38例临床分析

    作者:黎冰;王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其中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病)常见。现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38例(均为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进行简易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  共38例,其中男5例,女33例;年龄16~67岁,平均42岁,均为住院患者,既往均无肝病史,均经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甲亢(Graves病)。2 临床表现  其中27例患者在未用抗甲状腺药物之前,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升高(67~143U/L,正常值0~50U/L),给予足量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30mg/d或丙基硫氧嘧啶300mg/d),同时给予保肝治疗,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及T3、T4的恢复,谷丙转氨酶逐渐正常。11例患者在用抗甲状腺药物前未查肝功能,在门诊已开始用抗甲状腺药物3~7天,入院后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升高,开始考虑为药物性肝损害,将药量减小,同时给予保肝治疗,但谷丙转氨酶仍持续上升,高可达256U/L,故考虑为甲亢性肝损害,将药量加至足量,同时加强保肝治疗,待T3、T4逐渐恢复正常时,谷丙转氨酶也逐渐恢复正常。3 讨 论  甲亢时对肝功能损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2]:①甲状腺素直接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造成肝损害;②代谢亢进以及由于合并心力衰竭、感染导致肝细胞相对缺氧,严重时发生肝小叶中心性坏死;③甲亢时分解代谢亢进使肝糖原、必需氨基酸、清蛋白等消耗均增加,可加重肝细胞损害;④甲亢时的自身免疫反应同样也可引起肝细胞损害。上述原因都可引起谷丙转氨酶增高,同时抗甲状腺药物也有使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副作用,故我们认为Graves病治疗前需查肝功能,用以鉴别是药物性肝损害还是甲亢性肝损害,以指导临床用药。

  • 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明哲;田德增

    目的 探讨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方法 60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双环醇,治疗组单用异甘草酸镁,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的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应进行临床推广.

  •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甲亢性肝损害中的意义

    作者:张春玲;解海霞;肖玉聪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若累及到患者肝脏部位,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肿大甚至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疾病预后。为了进一步研究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本文分别对我院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50例患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血清ALT进行检测,探讨血清前白蛋白在甲亢性肝损害的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 甲状腺功能亢进致肝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耿鹏军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目前发病率较高,其病变可累及多个器官,当累及肝脏时,可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黄疸,通称为甲亢性肝损害.现将我院1999年-2006年诊疗的36例甲亢性肝损害分析如下.

  • 甲亢性肝损害

    作者:吴作艳;王炳元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以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多见,但亦可累及肝脏,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等,统称为甲亢性肝损害[1].其发生率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有人认为少数甲亢可有轻度肝肿大,也有人认为45%~90%无严重心肌损害的甲亢患者常并发显著的肝脏损害.

  • 老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卢亚敏;张明明;李天沛

    目的:探讨老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40例老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老年组),40例中青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中青年组),40例健康体检老年人组(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中降钙素原( PCT)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 IL-2、IL-6,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FT3、FT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ALP、γ-GT和TBIL。结果老年组及中青年组IL-2、IL-6、TNF-α、FT3、FT4、ALT、AST、ALP、γ-GT、TBIL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PCT水平较正常组比较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IL-2、TNF-α、FT3、FT4水平和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老年组IL-6、ALT、AST、ALP水平高于中青年组(P<0.05);血清IL-6与TNF-α、ALT、AST、ALP呈正相关(r=0.45,0.32,0.39,0.28,P<0.05)。结论老年甲亢易伴发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IL-6、TNF-α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的重要机制。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2例

    作者:石绣江;希尔娜依·阿不都黑力力;范晓棠;哈丽达;罗超;马海林;何方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以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多见,但亦可累及肝脏,引起肝功能损害、肝脏肿大,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等,统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简称甲亢性肝损害.在临床上甲亢性肝损害是甲亢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甚至有学者报道该病的发生率为48%~88%[1].国外曾报道甲亢死亡病例尸检的资料,发现90%的患者合并有肝脏损害,20%患者伴有黄疸[2].甲亢性肝损害与甲亢患者的年龄、病程和病情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无关[3].近年来,甲亢性肝损害已引起广泛重视,对其规律性认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也不断深入,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及治疗等进行探讨,并附2例病例报道如下.

  • 二至柴芍散治疗甲亢性肝损害临床观察

    作者:张莉;刘怀珍;孟海雷;刘妙珠

    目的 观察二至柴芍散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183例甲亢患者中筛选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甲巯咪唑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治疗组予以二至柴芍散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碱性磷酸酶(alk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移酶(gama glutamyl transferase,γ-GT)],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ALP、γ-GT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ALP、γ-G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T3、FT4均低于治疗前(P<0.05),TSH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血清FT3、FT4、TSH变化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至柴芍散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36例诊治分析

    作者:刘德荣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一种较常见疾病,甲亢致肝功能损害是甲亢的临床表现及合并症之一.2001年1月至2003年2月我院收住甲亢患者129例,其中甲亢性肝损害36例,占27.9%,误诊14例,误诊率38.89%.现对其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临床分析.

  • 甲亢患者肝功能检测的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覃运荣;梁美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dayroidism,HT,简称甲亢)系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亦称Graves病.甲亢可影响全身多个器官,当累及肝脏时,可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黄疸、肝衰,称之为甲亢性肝损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常由于甲亢症状重而容易被忽视或漏诊.

  • 益气调肝法治疗甲亢性肝损害体会

    作者:张丽君;赵泉霖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是指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当累及肝脏,出现肝功能异常、胆汁淤积、黄疸,甚至导致肝细胞坏死时,临床常称为甲亢性肝损害。现将中医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体会浅谈如下。

  • 甲亢性肝功能损害270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启蓉;王英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70例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①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1%,肝损害发生率与年龄大小,甲亢病程,病情轻重呈正相关 (P<0.05);②肝功能损害以ALT升高为主(占85.1%);③治疗以控制甲亢为主,保肝为辅.结论:甲亢容易合并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的轻重程度与患者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有关.甲亢性肝损害如诊断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 甲亢性肝损害与IL-23/Th17轴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朱宏伟;李华;李志辉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损害与IL-23/Th17轴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就诊并自愿接受本研究的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中随机选择270例,采取计算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为135例患者,其各项肝功能均处于正常范围,观察组为135例患者,其肝功能受到了相应的损害,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甲状腺相关抗体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LT、AST、GC、TBiL以及AST指标明显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检测得知,观察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相关抗体指标以及IL-17A、IL-23、IL-17F以及IL-22指标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通过分析得知,IL-17A、IL-23、IL-17F随着肝功能指标(ALT、AST)的升高而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表现出正相关关系。结论甲亢性肝损害与IL-23/Th17轴细胞因子存在着正相关的联系,其肝功能损伤的程度随着IL-17A、IL-23、IL-17F指标的提升而升高,因此在具体的诊治中,需根据以上关系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在甲亢性肝损害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卢亚敏;张明明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及细胞因子 IL-10、IL-6在甲亢性肝损害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0例甲亢患者,30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细胞因子(IL-6、IL-10),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T细胞及CD4+CD25+Tregs 的数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甲亢性肝损害组与甲亢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CD4+CD25+Tregs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甲亢组与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Tregs 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IL-6、IL-10水平在甲亢性肝损害组高,和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甲亢组IL-6、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CD25+Tregs 与IL-6、IL-10、T3、T4、FT4、TRAb呈负相关性。结论:甲亢性肝损害患者CD4+T 细胞、CD4+CD25+Tregs 数量降低,IL-6、IL-10水平升高可能是甲亢性肝损害发生免疫紊乱的重要机制,有助于对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

  • 林兰教授辨治甲亢性肝损害经验

    作者:庞健丽;倪青;王洪武;龚燕冰;林兰

    甲亢性肝损害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常见的肝脏并发症,以甲亢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等肝损害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通过跟随导师林兰教授学习,总结导师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经验为:甲亢性肝损害认为病机是肝郁脾虚,气滞、湿热、瘀血互结;认为甲亢性肝损害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分期论治;善用酸甘之品以健脾柔肝.

  • 甲亢性肝损害与IL-23/Th17轴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学芹;于世鹏;张敏;孙琳;耿厚法;张正军

    目的 通过检测初发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患者IL-23/Th 17轴相关因子水平,探讨甲亢性肝损害与IL-23/Th17轴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未接受抗甲状腺治疗的初发Graves病患者,分为甲亢性肝损害组与肝功能正常组,各40例.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A、IL-17F、IL-22、IL-23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SH受体抗体(TRAb)水平,酶法检测肝功能.结果 IL-17A、IL-17F、IL-23在甲亢性肝损害组[分别为(138.04+32.66)、(117.32±31.34)、(54.92±9.59) pg/ml]与肝功能正常组[分别为(123.29±17.89)、(98.26±19.51)、(10.30±6.19) pg/m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Pearson分析得出IL-17A、IL-17F、IL-23与ALT、AST呈正相关(P<0.05);IL-22与ALT、AST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3/Th 17轴与血清ALT、AST具有相关性,此轴可能参与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