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调脾护心方的化学信息学研究

    作者:朱伟;黄钦;陈可冀;徐筱杰;阮新民

    目的 运用计算机虚拟筛选对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的数据库进行了化学信息学分析,为调脾护心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导向.方法 对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分子特征描述符的分布进行了描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多维化学空间映射到二维空间以得到更直观的图像,同时运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与心血管系统重要靶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有良好的多样性,具有类药性质.采用Ligandfit作为采样工具,筛选出调脾护心方中的与心血管系统重要靶酶相互作用强的配体,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有重要意义.结论 计算机虚拟筛选是中医药研究的一个有力工具.

  • 加载调脾护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脾两虚证临床研究

    作者:杨帆;戴小华;付军;戚先伟;李郁春;王银燕;冉永玲

    目的 观察调脾护心方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加载调脾护心方加减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利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LVDd无明显变化,BNP、MLHF评分较前降低;LVEF、6 min步行距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脾护心方可明显改善心衰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 调脾护心方治疗心脾两虚证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张凤;戴小华

    目的:观察调脾护心方治疗心脾两虚证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调脾护心方.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NYHA心功能疗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及NYHA心功能分级的显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LVEDd、LVEDs、LVEF及BNP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调脾护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明显改善心脾两虚证临床症状,对心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调脾护心方治疗高血压病心脾两虚证临床观察

    作者:李广兵;戴小华

    目的:观察调脾护心方治疗高血压病心脾两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心脾两虚证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标准化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调脾护心方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及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证候积分下降及血压昼夜节律性等指标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调脾护心方可显著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好地改善血压昼夜节律性.

  • 1,1-二苯基-2-2苦基肼基游离基法测定调脾护心方及其不同组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作者:朱伟;阮新民

    目的 研究调脾护心方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及其成分.方法分别采用乙醇或水加热提取调脾护心方成分,并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进行萃取,利用1,1-二苯基-2-2苦基肼基游离法(DPPH法)进行清除自由基活性实验,同时与合成抗氧化剂维生素C进行对照.结果 各组分均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作用,且调脾护心方水提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具有高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结论调脾护心方中的多酚类成分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 调脾护心方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银燕;袁良;杨帆;王越;付军;戚先伟;梁国庆;戴小华

    目的 观察调脾护心方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ISO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8mg·kg-1),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曲美他嗪组(西药组)、调脾护心方低剂量组、调脾护心方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及所给药物如下:高剂量组(23.4mg生药·kg-1·d-1);低剂量组(5.85mg生药·kg-1· d-1);西药组(10mg·kg-1·d-1);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等量生理盐水(2ml·100g-1),连续灌胃28天后,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a2-Mg2+ ATP酶及Na+-K+ATP酶含量,观察HE染色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调脾护心方可不同程度降低急性心肌缺血时大鼠心肌组织中cTnI、CK-MB水平,降低血清AST、LDH活性,提高心肌组织Ca2+-Mg2+ATP酶、Na+-K+ATP酶活力,降低心肌组织内MDA活性,提高SOD活性,与调脾护心方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可进一步改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调脾护心方可减轻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损伤,提高心肌组织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但其确切分子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 调脾护心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心律失常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

    作者:司文文;龙子江;戴晓华;刘金林;祝浩;王舒舒

    目的:探索调脾护心方(TPHX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的作用.方法:在大鼠心肌缺血10min再灌注30min损伤模型上,监测肢体Ⅱ导联ECG.术后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心肌组织中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活性以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TPHXF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评分(P<0.01),也能明显增加心肌组织Na+ -K+-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P<0.01),减少血清中LDH、CK的释放(P<0.01),明显增加血清中NO的含量.结论:TPHXF具有良好的抗实验室心律失常的作用.

  • 调脾护心方的计算机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者:朱艳芳;徐志伟;敖海清;朱伟

    目的 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对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运用分子对接和复杂网络分析技术研究治疗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和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属于无尺度网络模型,网络的无尺度特性和网络节点的性质可以较好地阐释各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为调脾护心方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用的线索,促进调脾护心方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该研究策略可为中药复方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 基于Cav-1/NF-κB通路探讨调脾护心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作者:林潼;石础硕;孙治中;纪树亮;温俊茂;陈乾英;孙伟鹏;张填;周小琦;李俊哲

    目的:研究调脾护心方对载脂蛋白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ApoE-/-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阳性对照,5 mg/kg)以及调脾护心方低、高剂量组(50、150 mg/kg),每组8只.除空白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给予高脂饲料以复制AS模型.造模后,各给药组小鼠均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均灌胃等容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硝酸酶还原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分离胸主动脉,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胸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并计算校正斑块面积;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p65、小窝蛋白1(Cav-1)、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C、IL-6、VCAM-1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NO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胸主动脉斑块明显,校正斑块面积显著增大(P<0.01),该组织中NF-κB p65、Cav-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eNO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以及辛伐他汀组和调脾护心方高剂量组小鼠血清IL-6、V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各给药组小鼠血清HDL-C、NO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各给药组小鼠胸主动脉斑块减少,校正斑块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或P<0.01),该组织中NF-κB p65、Cav-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eNO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调脾护心方可调节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AS斑块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av-1/NF-κB通路有关.

  • 调脾护心方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心肌灌注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谭雪峰;宋广普

    目的研究调脾护心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心肌灌注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84例AMI患者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术,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调脾护心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造影结果、不良反应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P<0.05);观察组冠脉造影MBG2~3级率、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且LVEDV、LVES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52% vs11.9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行PCI术的AMI患者调脾护心方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微循环,通过扩张灌装动脉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且应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