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耐药管理研究进展

    作者:付艳玲

    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从而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然而乙型肝炎病毒对核苷(酸)类似物的耐药是导致应答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耐药管理成为抗病毒治疗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耐药管理包括预防耐药、预测耐药和耐药后的挽救治疗,本文就耐药管理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

    作者:甄沛林;丁佩佩;陈晓华;孙克伟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NAs单药治疗后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但肝纤维化指标仍改善不佳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1年疗效。方法将已接受NAs初始治疗至少2年,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6个月以上,但肝纤维化指标仍改善不佳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NAs治疗,同时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则继续单用NAs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定量、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肝脾B超的变化,部分患者行肝穿检查。结果基线时两组以上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时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两组肝功能、HBV-DNA定量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HA、PCⅢ、ⅣC、LN、门静脉内径和脾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2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接受肝脏穿刺活检,其中63.6%肝纤维化分期有改善,对照组21例接受肝穿刺活检,14.3%有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s抗病毒治疗后,HBV即使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仍然有部分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无法改善,在此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可以使肝纤维化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

  • HBV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突变及其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巢薇;何宝玉

    目前,可供临床应用的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s,NAs]包括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阿德福韦酯(adefovir,ADV)、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及替诺福韦酯(tenofovir,TDF),NAs作为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可抑制HBV DNA复制扩增.由于HBV属于高基因变异率病毒,NAs长期治疗后,选择压力下使耐药病毒株成为优势株,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为防治CHB抗病毒治疗中耐药的发生,弄清楚其耐药机制及变异的监测及诊断十分必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发现的常见突变位点,并比较了几种临床应用的突变监控及检测技术,对耐药突变进行早期、快速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使慢性HBV感染的监测达到优化.

  • 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应用进展及耐药新认识

    作者:周东方;周俊英;赵彩彦

    核苷(酸)类似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乙型肝炎的重要药物,但应用过程中可出现乙型肝炎病毒的变异,从而发生耐药.本文就核苷(酸)类似物在乙型肝炎治疗方面的进展以及病毒耐药的新认识作一综述.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作者:胡泰洪;唐永煌

    本文从干扰素α、核苷(酸)类似物和免疫调节药物三方面论述了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治疗进展,对乙肝治疗颇有帮助.

  • 慢性乙肝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可获得性分析

    作者:孙予州

    目的:为提高慢性乙肝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可获得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观察某院核苷(酸)类似物使用变化,分析导致患者对不同药物获得性变化的原因。结果某院慢性乙肝患者核苷(酸)类似物的可获得性越来越高,但由于价格、医保政策等原因,患者主要以接受低效、高耐药、副作用多的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为主,而高效、低耐药的恩替卡韦等一线抗病毒药物使用仍不理想。结论应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完善医保政策和价格形成机制,形成政府为主导,社会、药企共同参与的模式,提高患者对核苷(酸)类似物的可获得性。

  •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既往核苷类似物治疗失败的慢性乙肝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阎丽;王战会;杨洁;周彬;郭亚兵;彭劼;孙剑;侯金林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ETV)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对既往核苷类似物(Nas)治疗失败的慢性乙肝(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可能影响应答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既往Nas治疗失败,经ETV和ADV治疗24周以上(随访中位数18周)的45例CHB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比较治疗24和48周病毒学应答率(VR)、生化学应答率(BR)及联合应答率(CR).运用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24周时VR率、BR率和cR率分别是66.7%、77.8%和57.8%;48周时VR率、BR率和CR率分别是76.2%、78.6%和61.9%.与基线相比,24周VR率(Z=-4.796,P=0.000)、BR率(Z=-5.196,P=0.000)及CR率(Z=-3.606,P=0.000)均显著提高.48VR率(Z=-3.742,P=0.000)、BR率(Z=-4.472,P=0.000)及CR率(Z=-4.690,P=0.000)均显著提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比非肝硬化BR率低(24周:BR率17.1%vs82.9%,x2=4.546,P=0.048;48周BR率23.8%vs76.2%,x2=6.364,P=0.023)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基线HBVDNA水平3~6 Log10 copies/ml与>6 Log10 copies/ml相比,前者48周VR率高于后者(85.2%vs40%,Z=-4.796,P=0.037)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TV联合ADV对既往Nas治疗失败的CHB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救治疗方案.治疗前HBVDNA水平低的非肝硬化患者疗效更优.

  • 慢性HBV感染者经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获HBsAg阴转停药后的疗效

    作者:李向永;尤旭;吴元凯;揭育胜;林国莉;张敏;时红;朱昌浩;崇雨田

    [目的]回顾性研究慢性HBV感染者经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获得HBsAg阴转停药后疗效的持久性.[方法]对28例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总疗程≥24月,获得HBsAg阴转的慢性HBV感染者,予以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进行肝脏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检测和随访观察.[结果]28例服用核苷(酸)类似物获得HBsAg阴转停药的慢性HBV感染者经过平均2.3(0.8 ~ 7.5)年的停药观察,无一例患者复发.停药时(n=28)、停药后24周(n=28)、48周(n=24)、72周(n=23)、96周(n=18)ALT复常率分别为:77.8%、77.8%、87.5%、84.6%、100%;HBV DNA不可测率、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及HBsAg阴转率各时间点全部为100%;HBsAg/HBsAb转换率各时间点分别为:42.9%、42.9%、42.3%、52.2%、61.1%.28例患者无一例患者出现生化学、病毒学突破及肝炎复发.[结论]慢性HBV感染者经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获得HBsAg阴转停药后疗效持久、无复发.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HBV感染者至HBV DNA阴转后ALT异常的因素分析

    作者:吴元凯;陈淑如;林国莉;黄明星;揭育胜;李向永;张敏;崇雨田

    [目的]探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至HBV DNA降至不可检测水平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仍然异常的高危因素.[方法]2006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回顾加前瞻性随访核苷(酸)类似物初始治疗至HBV DNA阴转(<20 IU/mL)后的慢性HBV感染者(n=388),对比ALT复常者(n=298)及异常者[n=90;定义为在每1~3个月的随访间隔中,连续2次以上ALT> 40 U/L(男)或>35 U/L(女)]的临床特征,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ALT异常的高危因素.[结果]总随访中位数为42.0月.两组在人口学和病史数据(性别、年龄、乙肝/肝硬化/肝癌家族史、既往嗜酒史等),基线特征(HBeAg阳性率、ALT、AST、HBV DNA水平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方案构成比,治疗后的病毒学突破和优化治疗率、治疗中的肝癌发生率等,均无显著差异.但ALT异常组体质指数[(24.1±3.5) vs.(22.5±3.2)kg/m2,t=4.165,P<0.001]、基线肝硬化比例(45.6% vs.27.2%,P=0.001)和HBeAg转换率[58.1%(25/43) vs.39.2%(49/125),P=0.016]高于ALT复常组.Logt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抗病毒基线时即诊断肝硬化(OR=2.472,95% CI=1.424-4.292,P=0.001)、高体质量指数(OR=1.170,95% CI=1.077-1.271,P<0.001)和治疗1年时HBV DNA水平(OR=1.727,95% CI=1.017-2.933,P=0.043)是NA治疗至HBV DNA不可测后ALT仍然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有肝硬化,更高的体质指数和治疗1年时HBV DNA的对数水平是慢性HBV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至HBV DNA< 20 U/mL后,ALT持续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 慢性HBV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HBsAg转阴的 影响因素

    作者:李向永;陈健宁;顾玉荣;尤旭

    [目的]通过对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长期随访观察,了解CHB患者的血清HBsAg转阴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5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长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基线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影像学指标及动态变化,了解其血清HBsAg转阴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对1205例CHB患者随访10年,共50例发生血清HBsAg转阴,每年转阴率为1.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0岁(OR值为1.774,P=0.047)、基线PLT计数(OR值为0.994,P=0.037)、基线HBeAg阴性(OR值为0.335,P=0.001)、脾长径(OR值为1.017,P=0.013)、基线HBsAg滴度(特别是<2000 U/mL,OR值为0.099,P<0.001)、更改抗病毒治疗方案次数(OR值为0.028,P<0.001)、对NA治疗发生病毒学应答(特别是发生IVR、EVR和MR者,OR值为0.028,P<0.001)、发生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者(OR值为12.255,P=0.001),是发生血清HBsAg阴转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基线HBsAg滴度(OR值为0.172,P<0.001)、更改抗病毒方案次数(OR值为0.095,P<0.001)、是否发生IVR、EVR、MR(OR值为0.018,P<0.001;OR值0.010,P<0.001;OR值0.005,P<0.001)是发生血清HBsAg阴转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血清HBsAg阴转与多种因素相关,基线HBsAg低水平(<2000 U/mL)、更改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次数越少、病毒应答的越早、越快,病毒应答后持续时间越久者,更易发生血清HBsAg转阴.

  • 国产试剂HBVDNA检测下限与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乙肝复发的分析

    作者:罗杰;李向永;吴元凯;林国莉;揭育胜;庞毅华;敖云龙;崇雨田

    目的 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与COBAS Ampliprep检测血清HBVDNA水平的相互关系,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达到停药标准停药后病情复发的风险.方法 收集178份血清标本,分别采用 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HBV Test version、实时荧光定量 PCR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其相关性,比较HBVDNA检测下限以下(HBVDNA<100 IU/mL)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1)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与COBAS Ampliprep方法所测 HBVDNA 结果呈线性相关(r=0.789,P<0.01),HBVDNA水平4~7 log检测值与COBAS Ampliprep所测HBVDNA水平呈线性相关(r=0.650,P<0.01),HBVDNA水平<4 log10IU/mL及>7 log10IU/mL检测值与COBAS Ampliprep所测HBVDNA水平均无相关性(r=0.430,P=0.163;r=0.422,P=0.172).(2)率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下限为100 IU/mL(2 log10IU/mL),COBAS Ampliprep检测下限为20 IU/mL(1.3 log10IU/mL),两者HBVDNA检测限以上的百分率分别为33.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水平在检测限以下119例,COBAS Ampliprep平行检测仍有52例(43.7%)能检测到HBVDNA,35例(29.4%)在检测下限以下(<20 IU/mL,1.3 log10IU/mL),32例(26.9%)未检测到核酸(Target Not Detecte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7 log10IU/mL有21例,9例大于COBAS Ampliprep检测上限.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方法经济实用、结果准确可靠,与COBAS检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目前的HBVDNA检测手段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即使达到停药标准,停用核苷(酸)类似物仍应慎重.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耐药位点分析

    作者:郭耿龙;吴令杰;张海生;陈瑞烈;张桂虹

    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位点情况.方法 选取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2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基因型和耐药变异位点.结果 1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基因C型150例(82.42%),基因B型32例(17.58%),未见其他基因型;182例患者中检出67例有耐药变异(36.81%),其中B基因型11例,C基因型56例,B基因型和C基因型变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出6种耐药变异位点,分别为rtL80、rtV173、rtL180、rtA181、rtM204和rtN236,其中耐药变异位点rtM204检测率高,为61.19%;rtM204变异株耐药突变模式有16种类型,包括2种rtM204单一位点变异和14种rtM204与其他耐药位点联合突变模式.结论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以C基因型为主,其中rtM204位点检出率高,变异模式复杂.

  • 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

    作者:林畅琪;李粤平;李伟南;郜艳晖;贾卫东;梁颖芳;杨翌;周峰;杨朔;周舒冬

    目的 比较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初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HBeAg阳性慢乙肝初治患者513例,比较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慢乙肝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并采用COX回归模型校正基线因素的影响.结果 恩替卡韦(ETV)、阿德福韦酯(ADV)、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干扰素(IFN)组12个月的累积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68.94%、41.65%、46.29%、54.12%和28.8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抗病毒药物(X2=67.18,P<0.05)和年龄组(X2=20.29,P<0.05)的病毒学应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校正基线因素后显示ETV可获得更高的病毒学应答率.ETV、ADV、LAM、LdT、IFN组12个月的累积HBeAg阴转率分别为:22.73%、21.88%、13.16%、17.50%、32.00%;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均显示IFN组的慢乙肝患者HBeAg阴转率高于LAM组和LdT组,ALT水平较高(2~5 ULN)的患者可获得较高的HBeAg阴转.在每个治疗时点,各组ALT复常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组获得的ALT复常率大致更高.结论 ETV在治疗HBeAg阳性的慢乙肝初治患者时可获得更高的病毒学应答率、较好的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

  • 慢性乙型肝炎持续病毒学应答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

    作者:钟春秀;涂鸣汉;王燕军;尹军花;陈金军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方法: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且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乙肝或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14例肝功能代偿的患者.首次病毒血症消失时66.2%患者ALT正常,80%患者的ALT首次正常发生在首次病毒血症消失的前后6个月内.肝硬化、脂肪肝、男性、体质指数高是病毒血症消失时ALT水平高的独立影响因素.持续病毒学应答阶段ALT持续正常的比例为77.4%,ALT的95%界值为1.35倍正常值上限.未合并肝硬化、无脂肪肝、女性患者是ALT持续正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部分患者ALT未能持续正常;合并肝硬化或脂肪肝者、男性患者较难维持ALT持续正常.

  • 不同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曹海燕;蔡胜蓝;张妍

    目的:探讨不同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住院的119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回顾性地分析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越早使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之一,或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越有可能改变患者顸后.在挽救生命的紧急关头,不必拘泥于哪一种核苷(酸)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其均可明显提高存活率.

  •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响

    作者:姚红兵;文明波;华赟鹏;黄高;李桂花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HBV相关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156例,根据术后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 =80)和观察组(n =76)。对比两组术后血清HBV DNA载量、无复发生存(RFS)及总生存(OS)。结果:术后1周、1、2及3个月时,观察组血清HBV DNA载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1、3及5年RFS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1、3及5年OS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BV相关性肝癌术后给予规范的NAs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

  • 预存耐药检测选择药物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作者:张郴华;陈凤娣;李敏

    目的 探讨对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预存耐药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预存耐药检测对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的意义.方法 选择清远市人民医院感染科2016年7~12月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4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0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预存耐药基因检测,根据预存耐药检测结果选择合适核苷类似物(NAs)治疗;对照组不进行耐药检测,依患者意愿选择药物进行治疗,疗程48周.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耐药率及血清HBV-DNA定量情况.结果 治疗36周和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24周、36周、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和血清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HBV-DNA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进行预存耐药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抗病毒治疗应答,减少原发耐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有效防控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 4种核苷(酸)类似物单药初治慢性乙肝方案变更分析

    作者:倪传斌

    目的 分析4种核苷(酸)类似物单药初治慢性乙型肝炎2年内方案变更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接受初治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拉米夫定(LAM)组、阿德福韦酯(ADV)组、替比夫定(LdT)组和恩替卡韦(ETV)组等4组,对各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变更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1年时方案变更率依次为LAM组(24.0%)>LdT组(20.0%)>ADV组(17.4%)>ETV组(2.0%);治疗2年时累积变更率依次为LAM组(40.0%) >LdT组(25.6%) >ADV组(22.1%)>ETV组(3.9%),治疗1年及2年时ETV组较LAM、ADV、LdT组有相对较低的方案变更率(P<0.01).治疗方案变更原因:LAM、LdT、ADV组主要为疗效因素(病毒学不完全应答/部分应答,病毒学突破);ETV组主要为经济困难.结论 使用不同核苷(酸)类似物单药初治慢性乙肝,其治疗方案在2年内均出现不程度的变更,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变更原因有所差异.恩替卡韦方案变更率低,是目前慢性乙肝首选抗病毒治疗药物.

  • 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多位点预存耐药变异研究

    作者:余兰;黄丽雯;龚亮;杨菁;彭云娟

    目的 研究宁德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预存耐药变异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法,对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HBV携带者进行多位点耐药突变检测,分析预存耐药变异与年龄 、性别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401例患者共检出预存耐药变异79例,检出率为19.70%.突变位点主要集中在rtN236T、rtM204I、rtL180M.突变模式以rtN236T、rtN236T+rtM204I+rtM204V、rtN236T+rtM204为主.相关药物前3位为阿德福韦(15.96%)、拉米夫定(7.48%)、恩曲他滨(7.48%).年龄<20岁及>60岁,肝酶>10 ULN,病毒载量>107 IU/mL,HBeAg阳性的患者,其预存耐药变异检出率较高.结论 宁德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HBV携带者的预存耐药变异率较高,以rtN236T突变为常见,相关药物阿德福韦应慎用.替诺福韦 、恩替卡韦的预存耐药变异检出率低,抗病毒治疗时可首选.抗病毒治疗前进行多位点耐药突变检测,对指导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耐药变异的临床分析

    作者:何吕富;雷巧;梅洪建

    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7例耐药位点阳性的CHB患者HBV反转录酶(RT)区与NAs相关的耐药突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用阿德福韦酯(ADV)组耐药变异位点N236T 13例,A181V 14例,A181T 7例,A181S 1例.单用拉米夫定(LAM)组主要耐药变异位点M204V/I 11例,其中M204V+L180M 7例 、M204I 4例,次要变异位点L180M 7例,A181T 1例,L229M/V 3例,Q215H 1例,V173L 1例,L80I 2例,S213T 2例,V207M 2例.序贯治疗组耐药变异位点有LAM耐药特征的耐药位点为M204V+L180M 14例,M204V/I+L180M 1例,M204I 5例;有ADV耐药特征的耐药位点为A181T/V 9例,N236T 6例;有恩替卡韦(ETV)耐药特征的耐药位点为S202G 7例,T184A/I 3例.次要耐药位点包括ADV次要耐药位点V214A 1例,S85A 1例;LAM次要耐药位点L80V/I 2例,A213T 3例,L229F/M/W 3例.基因型B和基因型C主要耐药变异位点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耐药 、低基因屏障药物序贯治疗容易导致多药耐药,LAM耐药患者再序贯ETV治疗容易导致ETV耐药,HBV基因型别对耐药变异位点分布无影响.

272 条记录 11/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