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痰细菌培养变化的分析

    作者:黄臻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痰细菌培养的变化情况与气管插管的关系.方法对60例次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痰细菌培养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一周内、气管插管一周后痰培养出的细菌分别为136株、95株、199株,其中G-杆菌分别占49.5%、57.9%、64.8%,无论气管插管前后铜绿假单胞菌均占首位.结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是治疗老年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但同时可能增加气管内G-杆菌的定殖,增加了医院内感染机会,故应尽可能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 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杆菌及产酶株的药敏监测

    作者:张德忠

    目的比较医院感染G-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其他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双纸片法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三纸片法测定诱导型β-内酰胺酶,并用K-B法对567株G-杆菌进行药敏检测.结果左氧氟沙星对567株G-杆菌的总耐药率为22.9%,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8.3%(P<0.001);显著低于其他(亚胺培南除外)抗生素(P<0.001);对产广谱酶株的耐药率为24.6%,高于亚胺培南11.6%(P<0.05),低于其他抗生素(P<0.001),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相近;对产诱导酶株的耐药率为23.9%和头孢哌酮/舒巴坦(15.2%)、头孢哌酮(30.4%)、阿米卡星(丁胺卡那)(30.4%)、氧氟沙星(34.8%)相近(P>0.05),显著低于亚胺培南等其他抗生素(P<0.02或P<0.001).结论左氧氟沙星对G-杆菌及其产酶株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万建华;张静萍;宋建;陈佰义

    目的了解我院G-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判断按NCCLS标准.结果 1999~2003年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占74.9%,其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居前3位;对18种抗菌药物程度不同的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增高.结论 G-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监测G-杆菌耐药性对于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 肺结核并肺部G-杆菌感染患者6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伟丽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肺部G-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并分析我院一年来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部G-杆菌感染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部G-杆菌感染常见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产硷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白杆菌.病例的临床特征为结核病史长,年龄偏大,合并肺外结核及其他合并症多;肺部病变广泛,空洞多,多有应用广谱抗菌素及皮质激素史;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部G-杆菌感染近些年有增多趋势,了解其临床特点可提高对两症并存病例的诊治水平.

  • 2009~2011年茂名地区常见G-杆菌耐药率变化与抗菌药物使用量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华;林焕泽;吴秀荣;杨成密;杨伟业;李斌;覃琼英;张伟

    目的 通过分5个时间段统计2009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茂名地区4家医院感染常见的G-杆菌耐药变化及抗菌药物使用量,探讨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常见G-杆菌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茂名地区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7月~2011年12月间用于治疗常见G-杆菌感染的7 种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医院感染常见G-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计算各药的用药频度(DDDs),以细菌耐药率与目标抗菌药物的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09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常见G-杆菌耐药率呈波动变化,大多数抗菌药物DDDs的变化与治疗目标菌的耐药率变迁呈显著正相关;三、四代头孢的大量使用与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率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抗菌药物的广泛大量使用与加速细菌耐药的产生和发展可能有着密切联系,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喹诺酮类药对常见病原菌耐药变迁与耐药机制初探

    作者:黄小玲;林渡娣;杨春燕;黄福新;袁慧文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及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法国Vitek-32 AMS分析仪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判断结果,并查阅文献初探细菌耐药机制.结果:依据喹诺酮类药对常见G+和G-菌4060株耐药性的监测结果,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耐药性排序为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对MRSA和MRCNS的耐药率分别超过95.0%和70.0%,已高度耐药,临床不应再作为首选用药.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是细菌内药物累积浓度降低,靶酶或靶位点基因突变,质粒介导引起耐药或多重耐药.结论:喹诺酮类药耐药性逐年增加,从耐药机制看,临床除应做药敏试验外,还应根据PK/PD参数优选药物及给药剂量.

  • 1287株下呼吸道感染G-杆菌的耐药监测

    作者:罗昌明;王项锋;孙嘉璐;文杰

    目的:分析我院下吸道感染C-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呼吸内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G-杆菌患者送检的痰标本进行致病菌培养鉴定,按K-B琼脂扩散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G-杆菌1 287株,铜绿假单胞菌307株(23.9%)居首位,大肠埃希菌271(21.1%)次之,肺炎克雷伯菌218株(16.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较为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下呼吸道感染G-杆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应加强监测,有利于临床有效使用抗生素.

  • G+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分类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英;赵彩凤;王晓燕

    目的:探讨G-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分类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性特点.方法:利用复星公司FOUTUNE.IMS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结果:30~60岁年龄组与>60岁年龄组的痰培养阳性率、G-杆菌比例、葡萄球菌比例差异无显著性;>60年龄组真菌的比例较30-60年龄组为高(P<0.05);两组G-杆菌各菌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119株G-杆菌共分离出埃希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7个菌属的细菌;G-杆菌总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氨苄西林(77.3%)、头孢唑林(74.8%)、哌拉西林(53.8%)、青霉烷砜(48.7%)、头孢呋辛(46.3%).结论:>60岁组下呼吸道感染仍以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真菌跃居第二位,其次为葡萄球菌.G-杆菌分离出的7个菌属对青霉素、一代头孢菌素、二代头孢菌素均呈较高的耐药率,对氨基甙类、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相对敏感.

  • 普通外科常见G-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分析

    作者:崔东;杨春明

    目的:研究普通外科感染的G-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API-ATB System和Kirby-Bauer法,对外科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普通外科病房24个月共分离得到397株G-细菌,位列前3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G-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较高,可能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ases ESBL)菌株的增多有关.结论:监测G-细菌耐药性对指导外科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高外科抗感染疗效有重要意义.

  • 大学生牙刷的卫生细菌学调查

    作者:温桂华

    目的 探讨大学校园中学生牙刷的细菌学分布,防止"病从口入".方法 收集54名军校大学生牙刷进行细菌培养,进一步分析菌落分布情况.结果 结果显示牙刷使用时问超过3个月者,其上所含细菌总数及致病菌数明显高于牙刷使用时间少于3个月者;药物牙膏对G-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金葡菌,而非药物牙膏则相反;女生的总菌数明显高于男生(P<0.05),但致病菌所占的比例却小于男生.结论 牙刷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卫生用品,使用过程中细菌的污染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建议大家好3个月以内换1次牙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牙膏.总之,常换牙膏和牙刷,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 Vitek-AMS、Micro Scan与E test的药敏结果比较

    作者:何世元;申屠金胜;吴国友;王英剑

    目的:比较E test、Vitek-AMS、Micro Scan三种药敏试验的检测结果.方法:用三种方法对30株G-杆菌菌株作了190次药敏平行试验.全部菌株均作Vitek-AMS、Micro Scan自动鉴定并与API作了对照.结果:以E test药敏结果作为参考标准,Vitek-AMS与E test药敏结果完全符合率为98.5%,高于Micro Scan的完全符合率(84.8%),Vitek-AMS的细菌鉴定与API的符合率为100%,而Micro Scan的符合率为87%.结论:Vitek-AMS在药敏试验和细菌鉴定中,其符合率与正确性明显优于Micro Scan.

  • 降钙素原在鉴别血流感染菌种中的作用

    作者:杨燕;徐继扬;范璐;嵇玲;徐敏

    目的 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在G杆菌和G+球菌血流感染中的差异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结果阳性且为单一的G杆菌或G+球菌菌株,并检测了血清PCT浓度,所有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通过APACHEII评分、SOFA评分、住院时间、死亡率来评价.根据菌株不同分为G杆菌感染组(59例)、G+球菌感染组(24例).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的PCT水平.绘制PCT对血流感染菌种鉴别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其对血流感染菌种鉴别的价值.结果 G杆菌和G+球菌2组血流感染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流感染患者的感染来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杆菌感染多来源于消化系统,G+球菌感染多来源于呼吸系统.从血液培养的菌株分布来看,引起血流感染的G-杆菌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G杆菌组PCT高于G+球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曲线下面积AUC-O.680 (95% CI:0.555-0.806)、AUC与area=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值的佳截断值为2.5 ng/mL,此时Youden指数大(0.309),灵敏度为55.9%,特异度为70.5%.结论 血清PCT浓度在G杆菌引起血流感染中明显增高,故早期检测有诊断意义.

  • 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6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仲桂

    分析60例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资料,并就其发病机理、防治方法作了回顾性分析和探讨,以图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提高MOF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ICU病原菌分布及对G-杆菌耐药率的分析

    作者:田勇光;陈葛慧

    目的:发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流行趋势、耐药性变化,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ICU患者标本833例,严格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相应仪器、试剂操作方法对合格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833例送检标本,阳性479例,阳性率为57.5%。共检出病原菌496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84.5%、真菌占8.7%、G+球菌占6.8%。G-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各菌的耐药率差异显著。结论 ICU患者病原菌以G-杆菌占优势,病原菌耐药性有明显差异。临床上应及时取样作细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对住院时间较长且持续感染者更不能盲目用药。

  • 医院内G-杆菌产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荣国;毕汇文;孙恩华

    目的了解医院常见G-杆菌的产酶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01~12住院病人分离的对三代头孢菌素至少有一种耐药的易产酶G-杆菌,采用传统K-B法进行药物监测,并使用改良的三维试验法检测细菌产酶情况.结果所监测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94.0%、100%,大肠埃希菌AmpC的检出率为3.0%;易产诱导酶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粘质沙雷菌、奇异变形杆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47.0%、86.0%、80.0%、100%、40.0%.其中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AmpC酶的检出率为29.0%、14.0%、13.0%;鲍曼不动杆菌AmpC的检出率为33.0%;另外有7.0%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3.0%的大肠埃希菌产SSBL.亚胺培南是治疗严重易产酶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结论 G-杆菌存在严重耐药,要正确区分细菌产酶机制,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正确的依据.

  • 糖尿病足感染的细菌谱研究

    作者:邵陆军;翁幸鐾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0月,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糖尿病足感染部位分离到的细菌,经生化鉴定法和药敏试验,做细菌谱和药敏谱研究.结果 糖尿病足感染部位共分离出225株菌,其中G+球菌有14种共71株(31.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所有G+球菌的45.1%(32/71);G-杆菌有22种共139株(61.8%),大肠埃希菌占所有G-杆菌的50.3% (70/139);假丝酵母菌有3种共15株(6.6%).结论 糖尿病足感染常见的3种细菌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G+球菌感染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苯唑西林,如果病情危重,应首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G-杆菌感染可选用对大肠埃希菌高度敏感率高的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ESBL、AmpC酶和MBLs酶在G-杆菌中的分布

    作者:陈敬银;刘艳;曹三成;余建华

    目的:研究新生儿与成人腹泻患者大便中临床常见G-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人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成人腹泻患者(>18岁)和西安市儿童医院腹泻的新生儿患者的粪便,革兰染色镜检,接种肠道选择培养基SS和麦康凯(MAC)过夜培养,挑取可疑优势菌落鉴定并做药敏实验(K-B法,双纸片协同扩散法及相关确证实验纸片法).结果:腹泻的新生儿与成人相比,菌群失调的程度没有差异,但G-杆菌的耐药情况有所不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AmpC酶、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这三种耐药酶的比例不同(p<0.001).结论:粪便是G-杆菌的储存库,新生儿粪便中的G-杆菌耐药同样严重,应加强对重症患者强耐药的监测与控制,防止医源性感染.

  • 呼吸科病房692株G-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李慧娟;李希波;周东鹏;魏路宽

    目的 了解我院呼吸科病人G-杆菌感染的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K-B)法做药敏试验,根据NCCLS1999年标准做产ESBLs(超广谱B-内酰胺酶)菌初筛和确证试验.结果 我院呼吸科病人G杆菌感染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克雷伯氏菌(32.37%),铜绿假单胞菌(27.31%),荧光假单胞菌(14.74%)和大肠埃希氏菌(7.23%).其中肠杆菌科产ESBLs菌对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几种非发酵菌对泰能,头孢美唑,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在37.6%以下(嗜麦芽窄食单孢菌除外),对其余大部分抗生素呈现高耐药状态(42.9%~84.7%).结论 以铜绿假单胞杆菌为主的非发酵菌和肠杆菌科的克雷伯氏菌是我院呼吸科病人G菌感染中的主要致病菌.加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霉素类头孢美唑以及泰能仍是我院治疗肠杆菌科产ESBLs菌和多耐非发酵菌非常有效的药物,但以上药物均不可滥用,防止耐药菌的发生和流行.

  • 脑脊液持续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G-杆菌感染

    作者:张庭保;欧阳和平;孙登江;任军;汤军;彭彬玉

    目的 探讨腰穿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鞘内给药在治疗G-杆菌所致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神经外科术后脑脊液培养结果为G-杆菌感染的患者34例,均给予腰穿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给予鞘内给药治疗.结果 34例患者中32例有效,有效率为94.12%.2例无效,无效率为5.88%,其中1例死亡,死亡率为2.9%,1例自动出院.结论 脑脊液持续引流+结合药敏的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简单、有效.

  • 血浆内毒素定量测定及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吴定国;梁英男;孟刘虹;祝和中;祝亚文;周立云;曹珉娟

    目的:初步建立血浆内毒素定量检测模式,提出健康人群血浆内毒素正常值及内毒素血症诊断参考值。方法:用稀释加热法排除血浆干扰,以弃G因子鲎试剂在BET-16细菌内毒素测定仪下检测被试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并将结果与临床病原微生物培养比较。结果:该法强化内毒素回收率50%~150%,符合美国FDA 1987年版要求。在临床感染91例患者中,内毒素血症37例,全部分离出>1株的G-杆菌,其余54例血浆内毒素正常的患者中,只有5例分离出G-杆菌。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可作为G-杆菌感染及内毒素血症的诊断方法。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