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细胞介素5及嗜酸细胞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免疫治疗前后的变化

    作者:王强;王双;李建;卢娜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前后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5 (interleukin-5,IL-5)及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的变化及IL-5在A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6例AR组患者SIT前后和对照组35例血清中IL-5含量的变化;采用HE染色方法检测SIT前后30例AR患者和对照组35例鼻黏膜中Eos浸润情况.结果 SIT前AR患者血清中IL-5含量(56.32±19.30)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5.12±8.40) ng/L和SIT 1年后AR患者(19.04±10.80) ng/L; SIT前AR患者鼻黏膜中Eos浸润数26.08±8.90/HP明显高于对照组3.74±2.40/HP和SIT 1年后AR患者4.94±2.78/HP.结论 IL-5可能通过调节Eos而参与AR的发病机制及病情发展变化.

  • 沈阳地区夏秋季节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作者:江盛学;朱晓明;李全生;魏庆宇

    目的 探讨沈阳地区夏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主要变应原种类,为该地区季节性AR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7~9月就诊的327例季节性AR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年龄分布高峰:男性为7~12岁、28 ~37岁,女性为28~47岁;主要花粉变应原为蒿属273例(83.49%)、豚草176例(53.82%)、蒲公英142例(43.43%)、禾本类128例(39.14%)、葎草113例(34.56%);单一花粉过敏28例(8.56%),2种花粉28例(8.56%),3种及以上271例(82.88%);129例(39.45%)伴尘螨过敏,35例(10.70%)伴霉菌类过敏.结论 沈阳地区7~9月是季节性AR的高发时节,8月达高峰,男性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发病人数高于女性,主要花粉变应原为蒿属、豚草、蒲公英、禾本科及葎草.

  • 四川绵阳地区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308例临床分析

    作者:季文霞;谯承德;陈泽金;韦虎

    目的 调查绵阳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主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方法 采用20种标准化变应原混悬液对308例AR患者(男165例,女143例,年龄5~70岁)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各种变应原的阳性率.结果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前5位分别是蟑螂(42.20%,130例)、粉尘螨(38.64%,119例)、屋尘螨(35.06%,108例)、藜(9.09%,28例)和大豚草(7.46%,23例).其中蟑螂、粉尘螨和屋尘螨的阳性率远高于其他变应原(x2=424.28,P<0.01).结论 蟑螂、粉尘螨、屋尘螨是绵阳地区重要的变应原,为本地区AR的防治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依据.

  • 四川绵阳地区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308例临床分析

    作者:季文霞;谯承德;陈泽金;韦虎

    目的 调查绵阳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主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方法 采用20种标准化变应原混悬液对308例AR患者(男165例,女143例,年龄5~70岁)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各种变应原的阳性率.结果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前5位分别是蟑螂(42.20%,130例)、粉尘螨(38.64%,119例)、屋尘螨(35.06%,108例)、藜(9.09%,28例)和大豚草(7.46%,23例).其中蟑螂、粉尘螨和屋尘螨的阳性率远高于其他变应原(x2=424.28,P<0.01).结论 蟑螂、粉尘螨、屋尘螨是绵阳地区重要的变应原,为本地区AR的防治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依据.

  • 白细胞介素-1β在过敏性鼻炎小鼠的表达及其对鼻上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的影响

    作者:王敏;王向东;李颖;范尔钟;杨军;张罗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鼻黏膜的表达及其体外对鼻上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 (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ible protein-2,TNFAI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AR小鼠模型,检测鼻黏膜IL-1β基因的表达;培养小鼠鼻原代上皮细胞,用不同剂量IL-1β刺激,检测上皮细胞中TNFAIP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AR小鼠鼻黏膜IL-1β基因表达相对值为8.7±1.74,显著高于对照组1.21±0.26(P=0.0017);小鼠鼻上皮细胞经25、50 ng/ml IL-1β刺激后TNFAIP2基因表达的相对值分别为15.83±1.65、26.50±4.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1±0.78 (P<0.0001,P=0.0002),且50 ng/ml刺激组显著高于25 ng/ml刺激组(P=0.04);TNFAIP2蛋白表达呈相同趋势.结论 AR小鼠鼻黏膜IL-1β表达增强,IL-1β体外能够诱导鼻上皮细胞表达TNFAIP2,提示AR中IL-1β可能通过调节TNFAIP2的表达发挥作用.

  • 异丁司特对类固醇抵抗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罗鸿;刘晓玲;陶泽璋;严能兵;潘光珍;姜妍;余晔;李江平

    目的 观察异丁司特对类固醇抵抗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的平行对照研究,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类固醇抵抗型AR患者66例,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2组:异丁司特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安慰剂组32例,男17例,女15例.两种药物服用方法 均为每天2次,每次2粒(片),共服用21天,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第7、14、21天记录症状和体征记分,于服药前、服药后第21天采用SF-36量表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含36个项目,主要包括患者自己对功能状态、幸福和健康的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记分、生活质量记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药21天后异丁司特组AR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均<0.001),安慰剂组未见明显改善.结论 异丁司特能有效改善类固醇抵抗型AR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慰剂组虽然也能短时间内改善部分患者症状,但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记分.

  •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的影响

    作者:刘晓玲;邢志敏;余力生

    目的探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le matter,PM10)在诱发大鼠变应性鼻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卵清蛋白(ovalb umin,OVA)给予大鼠腹腔注射予以基础致敏,致敏结束后3个实验组分别用单独OVA、PM10加OVA联合及单独PM10鼻腔滴入予以激发;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致敏,生理盐水激发,方法同实验组.末次激发后24小时处死大鼠,取鼻黏膜行HE染色计数鼻黏膜中嗜酸细胞数:扫描电镜下比较各组之间鼻黏膜形态的改变.结果鼻黏膜嗜酸细胞计数,3个实验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为0.000),3个实验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M10加OVA组明显高于OVA组(P=0.000);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显示3个实验组大鼠鼻黏膜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纤毛排列紊乱、倒伏、集结缠绕、分泌物附着,以PM10加OVA组改变为明显.结论在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的形成过程中,可吸入颗粒物与变应原共同作用可以加重鼻黏膜的损伤和变应性炎症反应.

  •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对伴有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名霞;王振霖;齐岩;吕海丽;刘俊其;张秋航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对伴有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53例未经正规治疗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均伴轻-中度持续性哮喘,已予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在此基础上予氯雷他定口服,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症状控制后,以维持剂量继续治疗,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变应性鼻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哮喘控制测试、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情况,显效率为75%,有效率为21%,无效率为4%;哮喘总控制率由74%升至91%,经过统计学分析,哮喘控制有明显改善(P<0.05);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在4个维度及总分上均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的治疗变应性鼻炎有益于伴有轻-中度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对伴有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名霞;王振霖;齐岩;吕海丽;刘俊其;张秋航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对伴有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53例未经正规治疗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均伴轻-中度持续性哮喘,已予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在此基础上予氯雷他定口服,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症状控制后,以维持剂量继续治疗,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变应性鼻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哮喘控制测试、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情况,显效率为75%,有效率为21%,无效率为4%;哮喘总控制率由74%升至91%,经过统计学分析,哮喘控制有明显改善(P<0.05);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在4个维度及总分上均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的治疗变应性鼻炎有益于伴有轻-中度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等离子体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作者:李春华;周光耀;黄忠华

    目的 对比观察等离子体低温射频消融术与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患者按鼻甲是否肿胀分组,然后将组内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与药物组.手术组予等离子体低温射频消融术:药物组予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2次/天,2喷/侧/次,观察期3个月.记录症状体征评分、患者自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 在观察结束时均对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其中鼻甲肿胀组患者治疗14天、28天、3个月时的疗效,手术组优于药物组;在非鼻甲肿胀组患者中,药物组7天与3个月时的评分低于手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 应用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鼻甲肿胀患者,等离子体低温射频消融术效果更好.

  • 免疫耐受型树突状细胞对变应性鼻炎小鼠的调控作用

    作者:魏佳炜;钟华;李航;文卫平

    目的 探讨免疫耐受型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olDC)在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中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 SPF级Balb/c小鼠24只,按每组6只随机分成4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卵清蛋白致敏的AR小鼠模型组、过继回输TolDC治疗组以及TGF-β/IL-10中和抗体组.分别比较四组间,AR小鼠鼻部症状评分、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肺泡灌洗液Th1/Th2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血清卵清蛋白(OVA)特异性IgE的含量以及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表达情况.结果AR小鼠模型建立成功;相较AR模型组,过继回输TolDC治疗组中小鼠鼻部症状显著减轻,肺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肺泡灌洗液Th1/Th2炎症因子的表达下降,血清OVA特异性IgE表达下降,以及肺Treg表达上调;TGF-β/IL-10中和抗体能够逆转TolDC的免疫调控作用.结论 TolDC能够通过TGF-β/IL-10依赖性信号诱导CD4+Foxp3+Treg生成,抑制AR模型小鼠上呼吸道炎症.

  • 免疫耐受型树突状细胞对变应性鼻炎小鼠的调控作用

    作者:魏佳炜;钟华;李航;文卫平

    目的 探讨免疫耐受型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olDC)在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中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 SPF级Balb/c小鼠24只,按每组6只随机分成4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卵清蛋白致敏的AR小鼠模型组、过继回输TolDC治疗组以及TGF-β/IL-10中和抗体组.分别比较四组间,AR小鼠鼻部症状评分、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肺泡灌洗液Th1/Th2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血清卵清蛋白(OVA)特异性IgE的含量以及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表达情况.结果AR小鼠模型建立成功;相较AR模型组,过继回输TolDC治疗组中小鼠鼻部症状显著减轻,肺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肺泡灌洗液Th1/Th2炎症因子的表达下降,血清OVA特异性IgE表达下降,以及肺Treg表达上调;TGF-β/IL-10中和抗体能够逆转TolDC的免疫调控作用.结论 TolDC能够通过TGF-β/IL-10依赖性信号诱导CD4+Foxp3+Treg生成,抑制AR模型小鼠上呼吸道炎症.

  • 呼和浩特市变应性鼻炎患者患病特征调查

    作者:刘晓玲;孙晓雷;翁兆平;刘素英

    目的 通过调查300例变应性鼻炎(AR)患者,获得呼和浩特市地区AR的患病特征;监测相应时期本地区空气气传花粉的物种构成与浓度,探讨AR发病与本地区气候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2012年3月 ~2012年10月经皮肤点刺试验确诊的300例AR患者完成相关问卷调查.收集此阶段本地区空气气传花粉的种类和浓度数据,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完成调查问卷300人次,有效调查266人次;其中男性119例,女性147例;30.83%的患者有家族过敏史;AR患者以中重度持续性为主(77.82%).变应原点刺试验中阳性率高的的前4位变应原分别是艾蒿[202例(75.9%)]、大豚草[162例(60.9%)]、蒲公英[147例(55.3%)]、藜花粉[115例(43.2%)].患者就诊人数多的3个月份别是8月份(35.71%)、7月份(24.81%)、5月份(9.02%);4、8、7月份花粉颗粒总数多,其中各月均有1种花粉计数比例高的物种,分别是树1 (53.11%)、菊科蒿属(52.24%)、藜科(60.87%).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获得了呼和浩特市地区AR患者的一般患病特征,空气中气传花粉的监测对AR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白三烯代谢水平与抗白三烯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晓玲;罗鸿;张建斌;严能兵;付选香;沈莹;余晔;刘珺;姜妍

    目的 探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白三烯代谢水平与抗白三烯治疗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78例持续性AR患者进行4周孟鲁司特治疗试验.观察症状/体征评分、血嗜酸细胞百分比(Eos%)分类计数、血清总IgE、尿白三烯D4 (urinary leukotrieneu D4,uLTD4)的变化.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指标与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48例有明显临床改善(有效组),30例无明显改善(无效组).有效组患者uLTD4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无效组[(1755.3±375.1)pg/ml creatinine vs (225.5±346.4) pg/ml creatinine,P<0.05);而Eos%、血清IgE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回归分析提示,有效组治疗前症状/体征与uLTD4存在负相关性(r=-0.35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孟鲁司特疗效与uLTD4有相关性.当治疗前uLTD4≥1200 pg/ml creatinine时,其OR=3.5,95%CI为(1.7,15.8);其他指标则无相关性.结论 uLTD4水平与孟鲁司特治疗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选择抗白三烯类药物的参考标志物.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人群Tim-3基因rs6555849位点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张华;王燕;孙捷;阳玉萍

    目的 检测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Tim-3基因内含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555849的多态性特点及其与变应性鼻炎(AR)的关系.方法 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病例对照600例样本的Tim-3基因rs655584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并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rs6555849位点在新疆人群中已达到遗传平衡.在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rs6555849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Tim-3基因rs6555849位点在人群中具有群体代表性,其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及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无差异,与AR的易感性无关.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人群Tim-3基因rs6555849位点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张华;王燕;孙捷;阳玉萍

    目的 检测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Tim-3基因内含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555849的多态性特点及其与变应性鼻炎(AR)的关系.方法 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病例对照600例样本的Tim-3基因rs655584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并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rs6555849位点在新疆人群中已达到遗传平衡.在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rs6555849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Tim-3基因rs6555849位点在人群中具有群体代表性,其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及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无差异,与AR的易感性无关.

  • 常规避免吸入性变应原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

    作者:彭华;汪建;陈勇挺;陈国强

    目的 探讨日常避免变应原的措施对于治疗变应性鼻炎(AR)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对吸入性变应原过敏的AR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无治疗+不避免变应原;B组,避免变应原;C组,药物治疗;D组,药物治疗+避免变应原.对各组在第0、1、4周时进行症状评分(combined symptom score,CSS)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结果 ①第1周末时,A、B两组患者在CSS及VAS改善程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C、D两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A、B组(CSS:C组与A组:P=0.02,C组与B组:P=0.03,D组与A组:P=0.00,D组与B组:P=0.00; VAS:P均=0.00).而D组患者优于C组(CSS:P=0.04; VAS:P=0.00).②第4周末时,A组与B组及C组与D组在CSS及VAS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避免吸入性变应原能有效提高抗过敏药物对AR的疗效,避免变应原不能作为AR台疗中的单一的治疗措施.

  • 常规避免吸入性变应原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

    作者:彭华;汪建;陈勇挺;陈国强

    目的 探讨日常避免变应原的措施对于治疗变应性鼻炎(AR)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对吸入性变应原过敏的AR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无治疗+不避免变应原;B组,避免变应原;C组,药物治疗;D组,药物治疗+避免变应原.对各组在第0、1、4周时进行症状评分(combined symptom score,CSS)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结果 ①第1周末时,A、B两组患者在CSS及VAS改善程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C、D两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A、B组(CSS:C组与A组:P=0.02,C组与B组:P=0.03,D组与A组:P=0.00,D组与B组:P=0.00; VAS:P均=0.00).而D组患者优于C组(CSS:P=0.04; VAS:P=0.00).②第4周末时,A组与B组及C组与D组在CSS及VAS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避免吸入性变应原能有效提高抗过敏药物对AR的疗效,避免变应原不能作为AR台疗中的单一的治疗措施.

  • 鼻敏煎治疗变应性鼻炎及对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

    作者:赵竞一;盖建青;闫新宇;韩金帅;黄少霆;张虹;王俊阁

    目的 观察鼻敏煎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Treg/Th17转录因子、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诊的15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予以鼻敏煎治疗,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和氯雷他定片口服,两组均治疗30天.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检测治疗前后Foxp3、RORC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及外周血TGF-β和IL-17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5%,对照组为92.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4);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7);治疗后两组RQLQ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RORC mRNA相对表达量及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GF-β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外周血IL-17水平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鼻敏煎治疗肺气虚寒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具有很好的改善鼻部和全身症状的作用,调节Treg/Th17细胞失衡,改善体内免疫平衡状态.

  • 太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点

    作者:李欣;孙璐;李同丽;李国栋;张强伟;孟文莉;王丰;郭青;王玫

    目的 明确太原地区近3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5月间就诊疑为变应性鼻炎的795例患者血清特异性IgE结果,分析主要吸入性变应原的阳性率及总体分布特征.结果 ①全部患者变应原阳性率为77.4%,患者阳性变应原个数分布显示,单种变应原阳性患者位列首位(31.7%),其次是二种、三种变应原阳性患者(23.4%、12.7%);②单种阳性变应原分布显示,位于前3位的变应原分别为蒿/矮豚草(41.5%)、树木类(29.8%)、户尘螨(24.9%);③不同月份比较,9月份就诊人数多,8月份阳性率高.结论 蒿/矮豚草、树木类、户尘螨为近3年来太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吸入性变应原.

2000 条记录 8/100 页 « 12...567891011...9910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