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华系列期刊发表定性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和质量评价

    作者:赵瑞;拜争刚;张静怡;冷蕴希

    目的 评价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中定性研究的现况和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内中华系列杂志发表的定性研究,并利用严格评价项目(CASP)评价量表评价其质量.结果 共检索到1 212篇研究,通过筛选终纳入309篇定性研究.自2001年起,定性研究数量逐年递增;研究主题方面:护理87篇(28.16%)、内科61篇(19.74%)、医学教育45篇(14.56%)、肿瘤31篇(10.03%)等;研究对象方面:以患者为研究对象118篇(38.19%)、以护理工作者为研究对象72篇(23.30%)、以家属为研究对象30篇(9.71%)、以学生为研究对象38篇(12.30%);研究方法较为单一,89%为深度访谈.通过质量评价发现:225篇(72.8%)的研究设计存在缺陷;240篇(77.7%)无研究者反思;35篇(11.3%)的研究对象招募策略不恰当;45篇(14.5%)不符合伦理学标准;48篇(15.5%)资料分析过程有缺陷.综上,纳入研究的质量在研究设计和研究者反思上薄弱,在抽样、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和伦理学方面需加强.结论 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定性研究发表数量逐年递增,研究主题多样,但存在研究对象局限,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定性研究的质量仍待加强,以便日后对基于定性研究的决策提供佳证据.

  • 腰骶段椎管内病变的MRI征象:附82例分析

    作者:陈宇;徐坚民;孙国平;李莹;张景忠;饶梓彬;王小宜

    目的探讨MRI对腰骶段椎管内各种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已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2例腰骶段椎管内各种病变(包括30例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6例脊膜瘤、2例室管膜瘤、3例畸胎瘤、10例脂肪瘤和/或伴脊髓栓系综合征、3例硬膜内转移瘤、14例椎管内外转移瘤、2例血管畸形及淋巴瘤、脂肪肉瘤、节细胞神经瘤、肉芽肿性蛛网膜炎各1例)的MR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及系统比较.结果神经类肿瘤多呈长T1长T2信号,其中神经鞘瘤易有坏死、囊变、可见斑点征、跨越椎间孔和不均匀性明显强化,神经纤维瘤常多发.脊膜瘤多呈等T1稍长或等T2信号,较均匀性一般强化和可见脊膜尾征.腰段室管膜瘤多较大,呈腊肠状,沿脊髓纵轴生长,肿瘤内及两端常见坏死或继发空洞.畸胎瘤、脂肪瘤、血管畸形、转移瘤等亦均有各自特征.结论MRI平扫加增强能对腰骶段椎管内大多数病变进行初步定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 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青少年对自杀的态度与知识的定性研究

    作者:梁红;李献云;王安文;王翠玲;费立鹏;李诚

    目的 了解当前青少年对自杀的态度及自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在北方6个地区对63名青少年主持了8个自杀态度及知识的专题小组讨论会.讨论全部录音并输入电脑,然后用QRS Nvivo软件分析.结果 多数青少年认为自杀现象随时间在变化,青少年比成年人多.人际矛盾(特别是家人之间)、重病(躯体或精神疾病)、经济压力等是自杀的常见原因.青少年主要是学习压力、人际矛盾(与家人或朋友间的)和恋爱问题.冲动自杀与外因关系更大.多数青少年认为自杀是自私的表现,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接受自杀.自杀对家属的伤害较大.大多数青少年表示与有自杀行为的人交往会持谨慎的态度.多数人认为自杀可以预防.结论 青少年对自杀的态度比较模糊,对自杀的了解存在误区.需要面向青少年开展预防自杀的教育,使其掌握预防自杀的知识.

  • 广州市男性同性恋人群艾滋病防治相关信息定性研究

    作者:王成;陈昂;石一鸣;何群;凌莉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性同性恋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及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看法和需求.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17名男性同性恋者,对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访谈对象以20~25岁者居多,职业分布广,文化程度差别大;绝大多数被访者有幸福感,12人感觉有压力,其主要来源于家庭与社会;大部分被访者能正确说出艾滋病预防与传播途径,多数人通过网络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大多数被访者有多性伴情况,安全套使用率较高;大部分被访者对政府目前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持怀疑态度.结论:广州市男性同性恋人群生活压力较大;高危性行为普遍.政府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应加强对该人群的服务需求与特点的关注.

  • 定性研究与乘数法在广州市男性同性恋人群中的应用

    作者:王成;杨立刚;陈昂;何群;凌莉

    目的:调查估计广州市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了解广州市男性同性恋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17名男性同性恋者,对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了解目标人群活动场所后,按场所分层,应用乘数法对广州市目标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结果:定性研究的访谈对象以20~25岁者居多,职业分布广,文化程度差别大;大多数被访者(14人)有幸福感;大部分(12人)表示生活感到有压力;大部分被访者(16人)能正确说出艾滋病预防与传播途径,多数人(12人)通过网络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活动场所主要为公园类、酒吧类、浴池类等三类场所,乘数法估计广州市目标人群结果为24 893人(22 042~ 28 561人).结论:广州市男性同性恋人群生活压力较大,高危性行为普遍,已成为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 影响广东省部分地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因素的质性研究

    作者:李欣;凌莉;夏英华;陈雯;陈君;何群

    目的 了解影响广东省部分地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患者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采用个案访谈法,对广东省部分地区4家MMT门诊的在治患者、家属以及门诊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归纳总结影响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1)渴望彻底脱离毒品;(2)对美沙酮的成瘾性表示堪忧;(3)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4)经济困难无法长期坚持;(5) MMT便捷性问题;(6)患者对司法部门监控的担心;(7)社会支持不足.结论 应加大MMT政策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针对广东省MMT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宜昌市肺结核患者基层督导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刘晓俊;张培;徐勇;邓青

    目的 探讨目前形式状态下基层结核病防治相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宜昌市5个县市区不同工作层面的结核病防治人员开展焦点组访谈.结果 有62%的村医采取家庭督导、电话督导与上门访视结合的督导管理模式;宜昌市中央级、省级、地方配套结核病防治经费人均不到0.8元,42%的病人在综合医疗机构住院后采取自费方式获得抗痨药品,接诊医生发现40%的接诊患者没有症状,体检发现疑似肺结核,给涂阴诊断带了难度.结论 调整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方向,加强基层供方投入,增加人力资源建设,积极探索新模式是目前结核病防治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重庆大学城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需求的定性研究

    作者:徐祥龙;李冰;刘登远;曾缓;陈沛然;胡萍;冯婧;赵勇

    目的 探索当前重庆大学城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需求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方法 采取目的性抽样方法,在3所大学选择主管领导、团委教师、专业课教师、校医和心理咨询师等关键人物15名以及大学生1 5名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同时另选取40名大学生分为6组,展开专题小组讨论.结果 大部分学生认为校园媒体的宣传效果较差,且网络宣传体系不完善;参加学生社团及参与体育锻炼能够保持身心健康.访谈对象表示学校开展身心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和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工作的进度不一.大部分学生乐于接受报告或讲座形式的身心健康教育.师范类学生迫切需要获得的知识排名前3位的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营养学,医学类学生为营养学、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理工类学生则为心理健康、运动保健和营养学.结论 不同类型大学的学生对身心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具有差异性.重庆大学城高校应利用学生社团、新媒体、校医等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

  • 医科院校与非医科院校大学生营养K-A-B定性调查

    作者:黄文杰;李佩波;魏小平;张勇;赵勇

    目的 调查医科院校与非医科院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K-A-B),探讨各自存在的营养问题及其营养教育需求和可行的教育模式.方法 随机选取重庆市的医科院校和非医科院校各1所,在每所院校中随机选取40名大学生进行专题小组讨论,同时,在2所院校中各随机选取6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无论医科院校还是非医科院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都较匮乏,获取营养知识的渠道有限,且非医科院校更为突出.大学生均存在较多营养误区和不良营养行为.医科院校高年级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低年级好,但仍有许多不良营养行为.大多数大学生愿意接受营养知识教育.结论 医科院校与非医科院校大学生的营养K-A-B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生对营养教育的需求较大.高校应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加大对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教育力度,从而促进大学生营养观念的改变,进而使其养成健康的营养行为,终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定性测定S/CO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鹏辉;李永勤;耿坤静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定性测定S/CO(标本吸光度/临界值)值与定量测定值的相关性.方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的血清,绘制标准曲线,建立方程.结果 S/CO值与定量测定值呈曲线正相关,转换方程式为Y=8.911 8×e0.177 4X.S/CO计算值与实测值组内相关系数为0.934.结论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含量可通过定性S/CO值推算,适用于基层未开展乙肝标志物定量检测的实验室应用.

  • 59例异位妊娠的β-HCG定性、定量与血清孕酮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吴涛

    目的 分析人胎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定性、定量与孕酮(P)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于异位妊娠的59例患者首先使用金标准早早孕试纸对其血浆和尿液进行β-HCG定性分析,随后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其血清中β-HCG和P含量,并与正常妊娠者血清中β-HCG和P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浆β-HCG定性测定59例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00%;尿液β-HCG定性检测有51例阳性,阳性率为86.44%,定量检测的异位妊娠者血清中β-HCG和P含量均低于正常妊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临床急诊疑为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血浆和尿液β-HCG定性分析,可以迅速提供支持性初步诊断报告,定量联合检测β-HCG和P含量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肺热普清散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尼玛潘多;何珊珊;张韵;万军;谭睿

    目的:建立肺热普清散的定性鉴别标准,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依据,并初步确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 A 的色谱条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主要药味红花、降香、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 HPLC 法考察羟基红花黄色素 A 的测定条件。结果薄层色谱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且阴性无干扰。HPLC 试验结果显示,佳色谱条件为色谱柱 Kroma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30:70),检测波长403 nm,柱温30℃,流速1.0 mL / min。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肺热普清散定性研究的依据。所确定的色谱条件为进一步建立其定量检测标准打下了基础。

  • 乳结消散片中丹参和三七的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江华;王钤

    乳结消散片(原名增生Ⅱ号片)是本院自制中药成方制剂,由丹参、三七、降香等组成,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肝气郁结、冲任不调所致乳腺增生.经多年临床应用,有较好疗效.我们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主药丹参、三七进行了定性研究,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鉴别方法.

  • 重庆农村地区结核病防制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

    作者:刘颖;李革;刘亚莉;唐晓君

    目的:分析重庆市农村地区结核病防制工作现状及基层卫生服务方在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农村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关键人物访谈、个人深入访谈及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对重庆市西区县肺结核现症病人/可疑者、普通村民、管理者及医务人员进行访谈.结果:诊断延迟、转诊或追踪情况有待提高、治疗依从性不够好是我市农村结核病防制工作的主要问题,基层卫生服务提供方的能力、态度影响农村防制工作的效果,这些因素进一步与当地相关政策的实施、医院基础建设、卫生筹资机制与管理体制有父.结论:应重视基层医务人员在农村肺结核防制中的作用,加强培训力度,加大经费投入,政策保障到位足提高我市农村地区结核病防制效果的重要措施.

  • 承德市产妇产后早期抑郁真实感受的质性研究

    作者:田建丽;徐萌泽;焦亚辉;洪查理;李青;王萱

    目的 探讨承德市产妇产后早期抑郁的心理感受及内心需求方法.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4例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分值大于或等于13分的产妇在产后10 d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在访谈过程中,大多产妇情绪低落,需要静待其情绪缓和后继续访谈;产后生活行为上会变幼稚,依赖感增强,难以适应角色转换;7例产妇产后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及形象的改变而出现自卑感,对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心;9例表示缺乏情感支持.结论 产后早期妇女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一系列身心变化,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产妇心理社会因素,并及时为其提供个性化心理治疗方案.

  • 乌鲁木齐市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预防性用药需求的定性研究

    作者:罗湘辉;地力夏提·亚克甫;钟晓妮;赵婷;赵珍;周宏芳;戴江红;黄爱龙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预防性用药的需求,为下一步探索更为全面有效地艾滋病防治形式和行为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对乌鲁木齐市娱乐场所的性工作者进行访谈.结果 对艾滋病预防性用药知识的知晓程度远远低于其他艾滋病防治知识,且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服药方式及价格等方面存在顾虑.结论 艾滋病预防性用药作为预防艾滋病的一种新型手段,还鲜为人知,在特定人群中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 云南省定点医院肺结核患者歧视现象及影响调查

    作者:李玲;许琳;陈金瓯;杨蕊;喻忠慧

    目的 了解目前是否存在结核病相关歧视,探讨结核病相关歧视带来的影响.方法 对在云南省两家结核病定点医院治疗管理的33名结核病患者及8名患者家属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被访谈对象中大部分都表示遭受过结核病相关歧视,得知患病后不必要的担心、恐慌、自卑,在医疗机构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社会大众"谈痨色变"、"冷眼相待"、"避而远之"等歧视现象,会使患者刻意隐瞒病情,公众场合不佩戴口罩,甚至不依从规范的治疗管理;家属对患者的歧视现象比较少,是患者坚持治疗大的支持.结论 结核病相关歧视现象仍比较严重,不仅对患者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更会间接导致延误诊断、隐瞒病情、不规范治疗管理等不良后果.建议加强公众对结核病传染性、治疗效果、感染控制的正确认识,努力减少结核病相关歧视.

  • 安徽淮河以北地区疟疾流行因素的定性研究

    作者:张志华;刘晓云;陶芳标;郝加虎;肖亚男;刘浏;詹露静;汤胜蓝

    [目的]了解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疟疾的流行因素,为疟疾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由3名经过严格培训的研究人员作为访谈员,选择22名关键知情人、卫生服务人员和病人进行个体深入访谈,选择18名普通居民进行3个专题小组访谈.访谈的内容全部录音,并以文字形式录入电脑,然后使用MAXqda软件进行内容分析.[结果]近年来疟疾病例出现发病时间向后推移的现象,大部分病人为新发病例.农村病人绝大部分首次就诊的地点在村卫生室,部分病人按感冒发热进行治疗.督导服药主要由村医完成,绝大部分病人都能服完整个疗程,但有少部分病人由于药物的副反应没有坚持服完.居民获得疟疾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宣传单、标语和医生的宣传等,通过电视媒体的少.大部分居民和病人对疟疾发病的典型症状、传播途径、治疗和预防方法有一定的了解.疟疾防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人口流动、村医的工作积极性和病人的耐药性问题.[结论]在强调对疟疾病例及时、规范治疗的同时,一方面加强服药的督导和疟疾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应该着力解决村医的补助和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

  • 深圳男性人群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定性研究

    作者:左群;单广良;刘民;张孔来

    [目的]了解深圳嫖娼人群参与商业性服务的原因及安全套使用行为和动机,为实施有效的性病/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个人深入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在深圳收容教育所抽取47名嫖娼男性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男性发生商业性行为主要与朋友唆使、饮酒、社会/商业活动中的潜规则、卖淫行为蔓延等因素有关.调查对象钧知晓发生商业性行为存在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高危险性,但有近一半的调查对象对于自身商业性行为的危险性评估却较低.时于性病/艾滋病临床特征及其预防知识尚缺乏深入了解,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对安全套阻止性病/艾滋病的有效性也认识不够.超过40%的调查对象报告在商业性行为中未坚持使用安全套.自身低危险性评估、缺乏对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以及安全套的不舒适是影响他们在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因素.[结论]在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加强艾滋病知识普及,提高目标人群的危险性意识,消除他们的侥幸心理以及认识生的误区.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使用安全套原因的定性研究

    作者:李力;郭岩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不使用安全套的可能原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在云南省两地招募近半年内发生过高风险性行为的感染者,就不使用安全套相关方面问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共访谈22名感染者,平均年龄32.9岁.调查发现,尽管客观上安全套不难得到,但是感染者仍有可能因事前准备不足、性伴沟通不畅、害怕感染者身份暴露、侥幸心理、无责任感、追求性快感等原因发生高风险的性行为.结论 HIV感染人群中存在高风险的性行为,而该行为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减少使用安全套的主观障碍,另一方面提高感染者对高风险性行为后果严重性的感知,应有助于对该行为的预防.

627 条记录 28/32 页 « 12...24252627282930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