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浙江省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作者:朱水荣;张政;莫顺堂;陈秀英

    长期以来,伤寒、副伤寒一直是我省主要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其流行菌型常发生转换.近年来,以甲型副伤寒流行为主,并呈不断扩大趋势且时有暴发流行发生,其发生发展,无疑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人民健康均带来负面影响.

  • 2011年广东省一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张欣强;刘美真;崔敏;吴继彬;李孝权;庞杏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m)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多年以来,广东省流脑发病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仍然时有发生.致病菌群仍以A群为主,但流行菌型呈不断变迁的趋势.W135群Nm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流脑的散发流行.2007年5月,中山市发现了广东省首例W135群流脑病例[1].2011年10月,广州市某医院报告1例流脑疑似病例,经实验室检测,证实为广东省第2例W135群流脑病例,现将病原学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 4461名0~5岁儿童细菌性痢疾监测研究

    作者:张锦;夏胜利;马宏

    为了解我省实际发病率和流行菌型,做好防治工作,于2002年7~10月,我们对济原和长葛0~5岁儿童志贺菌的感染情况进行了92 d监测.所有病例均经实验室培养证实.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4 461名0~5岁儿童细菌性痢疾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夏胜利;张锦;马宏

    据WHO不完全统计[1],发展中国家(中国除外)每年有1.632亿5岁以下儿童发生志贺细菌性痢疾腹泻,其中近110万死亡.河南省疫情资料表明,2002年0~5岁儿童报告发病率为64/10万,但城市幼托机构和农村中小学连续发生痢疾暴发,情况不容乐观.为了解本省0~5岁儿童实际发病率和流行菌型,本文于2002年7~10月对部分农村地区0~5岁儿童的志贺菌感染情况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霍乱疫情分离株流行菌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少玲;吴捷;刁保卫;崔志刚;王衍德;朱建华;黄昌和;马焱

    目的 了解霍乱疫情分离株的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为霍乱疫情的快速有效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年6月海南省某地霍乱疫情采集的6株霍乱弧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噬菌体-生物分型、霍乱毒素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6株菌均属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除l株为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流行株(lc),其余5株均为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流行株(1c);6株菌均具有霍乱毒素基因;PFGE分型为2个型,但聚类图谱分析相似性为100%;6株菌均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多粘菌素B耐药;对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等9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该起霍乱疫情的流行菌型为O1群埃尔托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c);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等可作为病例和带菌者治疗的指导用药,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多粘菌素B则不宜使用.

  • 伤寒副伤寒防控对策措施研究进展

    作者:刘晓青;王子军;张静;袁辉;程慧健;冯子健

    伤寒副伤寒在全球分布广泛,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伤寒总发病数为2 165万,发病率高达355/10万,死亡数21.6万,其中副伤寒发病数54.1万[1].虽然全球的伤寒副伤寒总发病呈下降趋势,但在卫生状况不良的地区,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常出现水和食物污染引起的暴发和流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日益严重,流行菌型不断变迁,伤寒副伤寒高发病率所造成的疾病负担仍不容忽视.近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在伤寒副伤寒防控对策方面做了许多深入研究,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对近年来伤寒副伤寒防控对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利于各地根据各自流行的特点和流行的危险因素,借鉴有效经验,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伤寒副伤寒的暴发和流行.

  • 广东省茂名市2007~2008年霍乱弧菌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研究

    作者:廖国东;陈家图;何展;王业勇;卓福时;罗雪梅;许铭清

    目的:掌握广东省茂名市2007~2008年霍乱弧菌的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为霍乱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霍乱日常监测标本和霍乱疫情标本,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1]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2007~2008年共采集各类标本3924份,其中2007年检出12株01群El Tor霍乱弧菌稻叶型1d,2008年没有检出霍乱弧菌;检出的12株霍乱弧菌对20种药物的敏感度完全一致,其中敏感的抗生素有菌必治、庆大霉素等11种,占55%(11/20),中敏的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等8种,占40%(8/20),耐药的抗生素只有复方新诺明1种,占5%(1/20).结论:广东省茂名市2007~2008年霍乱的流行以食源性传播为主,流行菌型为01群埃尔托型(El Tor)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d);该流行菌型的菌株除对1种抗生素(复方新诺明)耐药外,对其余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或中敏),没有出现多重耐药菌株.

  • 2007年茂名地区霍乱弧菌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研究

    作者:廖国东;麦充志;许桂锋;何展;龙彩云;陈家图;张力;李柏生

    目的 掌握茂名地区霍乱弧菌的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为霍乱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霍乱日常临测标本和霍乱疫情标本,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1]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和菌型鉴定,并利用伞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获得的霍乱弧菌菌株进行临床常用的2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分析.结果 共采集各类标本334份,检出12株01群埃尔托型(El Tor)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 d).12株霍乱弧菌对20种药物的敏感度完全一致,其中敏感抗生素有菌必治、庆大霉素等11种,占55%(11/20);中敏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等8种,占40%(8/20);100%耐药的抗生素为复方新诺明1种,占5%(1/20).结论 2007年茂名地区霍乱弧菌的流行菌型为O1群埃尔托型(El Tor)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 d);该流行菌型的菌株除对1种抗生素(复方新诺明)耐药外,对其余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或中敏),没有出现多重耐药菌株.

  • 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重组质粒pDL121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洪斌;戴保民;李胜富;方之茂

    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和流行常给人类生命及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我国曾发生过数十次大规模钩端螺旋体病流行.作为我国两个流行菌型之一的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在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有其独特性,但其遗传学特性和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了探讨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抗原基因的特点,应用六种常见内切酶(BamHI,Bgl Ⅱ,EcoRI, Hind Ⅲ, Pst Ⅰ, Pvu Ⅱ)对从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017株的基因文库中筛选出来的重组质粒pDL121外源基因进行酶谱分析,同时用Digoxin标记的pDL121外源基因片段作探针对不同种属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和非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基因进行杂交分析.结果显示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重组质粒pDL121外源基因没有6种内切酶的酶切位点,重组探针与致病性钩体(serovar lai strain 017, serovar hebdomadis strain 56 610, serovar pomona strain 56 608)有杂交信号,与非致病性钩体(serovar patoc strain Patoc Ⅰ, serovar illini strain 3055)无杂交信号,亦不识别大肠杆菌.结果提示重组质粒pDL121外源基因可能是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的一个新基因,进一步测序分析将揭示该基因本质,同时因该重组探针能鉴别致病性钩体和非致病性钩体,提示其可用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诊断及钩端螺旋体的鉴定和分类.

  • 2001年广西伤寒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曾竣;张杰;唐振柱;梁大斌;王鸣柳;赵日秀

    目的及时全面了解、掌握广西伤寒主要流行菌型变化动态和传染源.方法在广西桂林市及其辖区 7个县开展伤寒监测,对发热疑似病人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并对密切接触者、病人病后带菌调查;水体及疫点环境调查.选取桂林市 10家医院作为哨点医院.结果2001年 8个监测点发病数为 2889例,占广西病例总数的 52.28%,发病率为 80.55/10万.哨点医院病原学监测,阳性率 22.28%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占 95.34%,伤寒沙门氏菌仅占 4.66%.监测点血培养阳性率 15.64%,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占 92.69%,伤寒沙门氏菌占 7.31%.结论我区目前流行的主要菌型以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为主,传染源仍广泛存在,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加强监测和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是管理、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 2002年桂林市区伤寒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曾竣;张杰;梁大斌;王鸣柳;赵日秀;李翠云;邓曼玲;麦浩

    目的:及时全面了解、掌握广西桂林市及其辖区伤寒主要流行菌型变化动态和传染源.方法:在广西桂林市及其辖区7个县开展伤寒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对发热疑似病人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对密切接触者、病人病后带菌调查;水体及疫点环境调查.选取桂林市10家医院作为哨点医院.结果:2002年8个监测点发病数为2 371例,占广西病例总数的56.17%,发病率为0.066%.哨点医院病原学监测3 724份标本,分离出阳性菌382株,阳性率10.26%,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占95.29%,伤寒沙门氏菌仅占4.45%.监测点血培养总阳性率14.83%,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占97.64%,伤寒沙门氏菌占2.36%;粪培养总阳性率0.76%,均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结论:该地区流行的主要菌型仍然以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为主,传染源仍广泛存在,防治形势仍不容乐观.提示防控策略应从过去的接种伤寒疫苗为主转向加强监测,有效控制传染源,提高饮食、饮用水安全.

  • 肺炎球菌感染及其免疫策略

    作者:解西伦;王红梅;张秀霞

    肺炎球菌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可引起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等疾病,在2岁以下婴幼儿和老年人中发病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自1886年肺炎球菌被证实为人类病原菌以来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对肺炎球菌感染的防治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就肺炎球菌感染所致疾病、流行菌型、疫苗免疫等方面进行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