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49株脑膜炎奈瑟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作者:李马超;徐丽;黄鑫;高源;李艺星;尹尊栋;李军宏;邵祝军

    目的 了解2005-2006年中国脑膜奈瑟菌分离株(Neisseria meningitides,Nm)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变化趋势,为选择抗菌药物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进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肉汤稀释检测低抑菌浓度(MICs)方法、药敏纸片扩散(K-β)法和E-test试纸条检测方法对本实验室收集的49株(16株A群、33株C群)2005-2006年分离的患者Nm菌株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16株A群Nm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萘啶酸4种抗菌药物耐药,对环丙沙星耐药或中度敏感.33株C群Nm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31株(93.9%)C群菌株对萘啶酸耐 药,20株(60.6%)C群菌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7株(51.5%)C群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分别发现对青霉素不敏感的4株A群和1株C群Nm菌株.结论 2005-2006年,中国的A群和C群Nm菌株对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普遍耐药,此两类药物不适合中国流脑的临床用药及人群预防性给药.K-β药敏纸片和肉汤稀释MICs及E-test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 C群脑膜炎奈瑟菌部分蛋白表型特征分析

    作者:胡源;邵祝军;闫笑梅;李波清;赵飞;肖迪;任军;郑明寰;樊春祥;何利华;徐丽;顾一心;姜海;郭凤华;李马超;陆美娟;陈霞;邹清华;孟凡亮;张建中

    目的 以蛋白质组学研究为基础,分析2003~2005年间我国流脑暴发流行期间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获得66株2003~2005年流脑流行期内分离的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及2株参考菌株的2-DE电泳图谱,并结合质谱分析的结果进行部分外膜蛋白和sucD蛋白表型分析.结果 根据外膜蛋白和sucD蛋白将实验菌株共分为9型,其中安徽菌株分型结果显示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而其他地区菌株分型分布则显示出高度的多态性.结论 安徽已经有优势菌型形成,但优势菌型还没在全国范围内出现,此类菌型分布和变迁的检测可能对认识流脑的流行规律和有效进行流脑疾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温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分析

    作者:李小春;李毅;张宏钗;林冠恺;陈慧燕;章乐怡;洪程基;王良怀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带菌状况,菌群分布,耐药特性和免疫抗体水平等情况,从而为合理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流脑监测方案,选择温州市鹿城区、瓯海区作为监测点,采集各年龄组健康人群咽拭子接种含双抗的巧克力色血琼脂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m)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流脑A群和C群抗体.结果 检出C群流脑患者1例(男,20岁);健康人群Nm的带菌率为2.98%(10/336);健康人群流脑A群抗体的总阳性率47.09%(81/172),健康人群流脑C群抗体总阳性率35.47%(61/172).结论 流脑的发病率低和健康人群Nm的带菌率低,大部分人对A群流脑有免疫力有关,而对C群流脑的免疫力低,有必要加强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同时应密切注视流脑菌群的变迁,关注不同血清群菌株耐药性变化.

  • 中国不可分群脑膜炎奈瑟菌的分子分型分析

    作者:徐征;朱兵清;高源;徐丽;邵祝军

    目的 了解我国血清不可分群(non-serogroupable,NG)脑膜炎奈瑟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选取我国2005-2011年分离的104株血清不可分群脑膜炎奈瑟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分群(A、B、C、W、E、X、Y、Z、H、I、L、K、cnl)方法,检测其ST序列群及基因群.结果 104株不可分群脑膜炎奈瑟菌中,基因群分布为荚膜基因缺失菌株(capsule null locus,cnl)(36株)、B群(20株)、C群(14株)、W群(9株)、E群(9株)、X群(3株)和Y群(3株),余下10株未鉴定出基因群;未发现其他基因群菌株.MLST分型将104株NG菌株分为45种ST型,其中14种为新的ST型;17种ST型可归为7个序列群(65株);cnl菌株全属于ST-198序列群,B群和C群菌株以ST-4821为优势序列群,W群以ST-11和ST-174序列群为主.结论 我国NG脑膜炎奈瑟菌具有基因多态性,其中ST-198序列群全部为cnl菌株.

  • 北京首例输入性ST-11 complex C群流脑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董梅;黄芳;周建军;吴疆

    目的 了解北京首例输入性ST-11 complex 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分离的ST-11 complex C群脑膜炎奈瑟菌株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集疑似病例的血液标本,进行脑膜炎奈瑟菌的分离培养、细菌学鉴定,确定为脑膜炎奈瑟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分群、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鉴定,同时对鉴定的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外膜蛋白PorA 、fetA基因检测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经细菌学、血清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该菌株为脑膜炎奈瑟菌C血清群;porA为P1.5-1,10-8,fetA为F3-6;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表明,该菌株基因序列型(ST)为ST-2724,属于ST-11/ET-37克隆系;该菌株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为中等耐药,对其他10种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 该菌株为脑膜炎奈瑟菌C:P1.5-1,10-8:F3-6,序列型是ST-2724,属ST-11/ET-37克隆系,对常用抗菌药物尚未出现耐药现象.这是我国首次分离到的ST-11/ET-37克隆系C群脑膜炎奈瑟菌株,为输入性,提示应加强流脑病原学监测.

  • 我国首例脑膜炎球菌肺炎的病原学研究

    作者:董梅;邵祝军;黄芳

    目的 对我国第1株从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进行病原学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 通过细菌学、血清学、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的方法,对分离自肺炎病例的菌株进行鉴定、血清分群和脑膜炎奈瑟菌荚膜基因检测,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及脑膜炎奈瑟菌外膜蛋白porA和fetA基因检测,进一步了解分离菌株特征,采用Etest方法对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 从肺炎患者支气管吸取物中分离到的菌株,经以上实验确诊为不可分群脑膜炎奈瑟菌,PCR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种特异性基因ctrA和Y血清群特异基因siaD;porA为VR1.1-5,VR2.P10-4,fetA为F1-5;国际PubMLST网络数据库授予该菌株基因序列类型新编号ST-11039,属于ST-92克隆群.该菌株对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结论 国内首次报道从肺炎患者支气管吸取物中分离到脑膜炎奈瑟菌,可能还存在类似病例,需要开展进一步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在我国已经流行,为科学评估脑膜炎奈瑟菌疾病负担提供数据支持.

  • 细菌分离培养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用于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携带率研究

    作者:王颖童;孙印旗;贾肇一;何宝花;姜霞;朱兵清;邵祝军

    目的 了解河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状况,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作为菌株分离培养法的补充在健康人群带菌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年龄分层整群随机抽取577人采集咽拭子,采用Nm分离培养和FQ-PCR法同时检测,并使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群.结果 分离到18株Nm菌株,总阳性率3.12%,其中不可分群多(9株),其次为B群(3株)、W135群(3株)、X群(2株)、C群(1株).FQ-PCR检测阳性样本46份,总阳性率7.97%,其中B群多(13份),其次为W135群(12份)、不可分群(11份)、X群(7份)、C群(3份).结论 细菌培养和FQ-PCR均提示这些地区健康人群携带Nm血清群多样化.FQ-PCR检测方法在发现病原体及分群方面比传统菌株分离培养方法都有显著提升,可作为传统方法的有力补充.

  • 陕西省ST4821克隆群的B群脑膜炎奈瑟菌的发现

    作者:王增国;侯铁军;魏晓光;孙亚辉;马超锋;吴守芝;李平;周海健

    目的 针对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的处理,对患者标本及其接触者进行脑膜炎奈瑟菌检验,了解感染原因、分析密切接触者的脑膜炎奈瑟菌携带情况及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患者标本和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同时进行分离培养并提取核酸,PCR检测脑膜炎奈瑟菌;分离菌株和患者血清核酸进行血清分群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结果 患者血清及4份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ctrA基因阳性.其中密切接触者中分离到3株脑膜炎奈瑟菌;患者血清标本及分离菌株均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MLST分型显示患者血清为ST4821序列型、其余3株细菌分别为ST7623、ST4821、ST5586.结论 实验显示一种高致病性的ST4821型脑膜炎奈瑟菌已存在于陕西省健康人群中并引发感染病例致患者死亡,应全面了解本地区脑膜炎奈瑟菌的健康携带和病例状况.

  • 山东省济南市脑膜炎奈瑟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作者:单晓英;白爱英;刘尊玉

    目的 分析2005-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Nm)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Nm的分子分型进行研究,并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2005-2018年,共分离到130株Nm,涵盖A、B、C、W135、Y5种血清群及不可分群(NG).130株Nm分为37种序列型(ST):2株A群分为2种ST,分别属于已知克隆群(cc)5和未知克隆群(UA);24株B群分为17种ST,分别属于cc4821、cc162及UA;39株C群分为8种ST,分别属于cc4821、cc32及UA;54株W135群分为3种ST,分别属于cc11和cc4821;1株Y群为ST-92型,属于cc92;10株NG分为8种ST,分别属于cc4821、cc198及UA.108株已知cc菌株中,cc11占48.15%(52/108),cc4821占45.37%(49/108);22株UA菌株包括18种ST,其中,15株B群具有10种ST.结论 济南市2005-2018年分离的Nm ST型别分布呈现多态性,在NG和B群中尤为明显.cc4821和cc11为两大优势克隆群,B群Nm呈现多克隆化趋势.

  •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阿克苏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携带状况

    作者:陈涛;谢娜;符文慧;关静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的携带情况,分析菌群结构特征,为防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6个年龄组,采集研究对象1份咽拭子标本,共250份,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进行血清群鉴定.结果 阿克苏市健康人群Nm带菌率为34.40%,其中B群占37.21%,X群占27.91%,C群占17.44%,Y群占5.81%,未分群占11.63%;不同年龄组、不同人群及不同流脑疫苗接种剂次人群的带菌率均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6~10岁年龄组人群带菌率高,为54.39%,学生、无接种免疫史的人群带菌率分别为46.40%和39.78%.结论 阿克苏市健康人群Nm的带菌率高,菌群结构复杂,存在流脑流行的风险,应继续加强健康人群带菌率的监测,针对易感人群接种流脑疫苗,结合疫情分析,制定防控措施,防止流脑暴发流行.

  • 中国脑膜炎奈瑟菌nadA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孙晓芳;杨郝亮;周海健;朱兵清;徐丽;高源;邵祝军

    目的 了解我国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主要黏附蛋白(Neisseria adhesion A,NadA)编码基因nadA的多态性特征,以期研究我国主要流行Nm菌株NadA蛋白的流行病学意义及NadA蛋白作为脑膜炎球菌蛋白疫苗候选蛋白研发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1963-2012年间不同血清群代表性Nm菌株230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i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PCR、斑点杂交、基因测序等方法,检测Nm菌株基因型特征、nadA基因分布的多态性及其基因序列特征,利用BioEdit、Mega 4.0等软件对nad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我国230株不同血清群的Nm菌株中,nadA+菌株55株,仅存在于ST-5complex(序列群)的A群和ST-11complex的W135群Nm菌株中,B、C及其他血清群Nm菌株nadA-.nadA+菌株基因型以variant 3(V3)型为主(54/55),包括5种亚型(NadA V3.1~3.5),同源性高达99%以上.结论 我国Nm菌株中,仅ST-5complex的A群和ST-11complex的W135群菌株存在NadA黏附蛋白,型别以variant 3型为主.B群菌株不含有NadA蛋白,variant 3型NadA蛋白不适合作为我国B群Nm(B meningococci,MenB)蛋白疫苗的候选蛋白.

  • 2008-2009年中国部分地区脑膜炎奈瑟菌对体外抗生素敏感性检测

    作者:张麒;徐丽;邵祝军

    目的 了解2008-2009年中国部分地区脑膜炎奈瑟菌(Nm)分离株的抗生素敏感性变化趋势.方法 药敏纸片扩散(K-B)法和E-test试纸条检测方法对本研究室2008-2009年收集的68株分离自患者和健康带菌者菌株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所有菌株对3种治疗药物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氯霉素均敏感,1株C群患者菌株对美洛培南耐药,13株埘青霉素不敏感菌株,6株对氨苄西林不敏感菌株.6种预防用药组中,除1株Y群带菌者菌株对利福平耐药外,其他菌株对阿奇霉素、米诺环素和利福平均敏感,70.59%菌株对荣啶酸.72.06%对环丙沙星,95.59%对复方新诺明耐药.W135群带菌者菌株对青霉素和氨苄两林敏感株比例较大,2株时磺胺类药物敏感.患者菌株和带菌者菌株药敏谱略有小同.结论 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仍不被考虑作为流脑的预防性药物,加强对青霉索和氨苄两林治疗药物在各种血清群Nm的耐药性监测.长期对Nm药敏监测非常必要,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和治疗药物的选择应因时因地而宜.

  • 不可分群脑膜炎奈瑟菌PCR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张艳亭;徐丽;高源;杨慧芳;刘宝莲;芦晶;李海清

    目的 对自健康人群鼻咽拭子中分离的74株表型特征为不可分群的脑膜炎奈瑟菌,利用PER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 用PER方法扩增脑膜炎奈瑟菌种属特异性基因crgA和A、B.C、W135Y、Z、X以及29E不同群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确定不同菌株的基因型.结果 以脑膜炎奈瑟菌crgA基因为靶基因进行PER扩增,74株不可分群脑膜炎奈瑟菌中,66株脑膜炎奈瑟菌crgA基因扩增阳性,检出率89.19%.66株菌株进行不同血清群的PER分群鉴定,40株菌株(60.61%)可检测为不同的血清群基因璎,B群27株,29E群7株,X、Y群各2株,C、W135各1株.结论 不可分群脑膜炎奈瑟菌进行PER基因分型研究对脑膜炎奈瑟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 中国脑膜炎奈瑟菌penA基因及PBP2蛋白多态性研究

    作者:李马超;郑玉红;徐丽;任红宇;高源;朱兵清;田国忠;邵祝军

    目的 掌握中国脑膜炎奈瑟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情况,探讨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对青霉素敏感性降低的机制、敏感性变化与penA基因及PBP2蛋白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MIC肉汤稀释法和E-test 药敏纸条法检测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对青霉素的敏感性,并对penA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分析penA以及PBP2蛋白与菌株的青霉素敏感性变化的关系.结果 通过肉汤稀释法和E-teat法检测出4株对青霉素中介敏感菌株,未发现对青霉素耐药菌株;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变化情况与penA及PBP2蛋白的多态性无明显关系,所检测菌株的PBP2高度保守.结论 应该继续对流脑菌的青霉素敏感性变化情况开展基因水平监测,及时发现高耐药性菌株,防止耐药菌株克隆在人群间扩散.

  • 2007-2008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及北达科他州出现氟喹诺酮耐药的脑膜炎奈瑟菌

    作者:高源;邵祝军;杨小平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患者的病死率可达到10%,幸存者中,大约有10%~15%的人伴有长期的后遗症.鼻咽部携带的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脑的前兆,但大部分携带者并不发病.

  • PCR用于流脑诊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作者:张力;胡绪敬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感染人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4],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部分存活病人主要留下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 贵州省紫云县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胡迎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化脓性脑膜炎,常在冬春季节引起发病与流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紫云县流脑发病率为33.14/10万,病死率为9.59%,后期在儿童中展开A群流脑疫苗接种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发病率控制在0~3.06/10万之间,但近几年仍有不同程度的病例报告.2004年3月1日猫营镇牛角村下巴郎组报告发生3例病例.为了解人群中流脑带菌状况,为流脑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贵州省疾控中心和紫云县疾控中心随即对该组158名健康人群开展带菌调查.

  • 苏州市首例输入性ST3789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的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朱轶姮;詹亚惠;张梦寒;栾琳;张钧;卫慧

    了解1例输入性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病原学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离来源于患者瘀斑及密切接触者咽拭子中病原体,常规细菌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鉴定,多位点序列分型(muh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的7个管家基因的序列,结果显示分离到的4株脑膜炎奈瑟菌均为B群,基因型为ST3789型,该菌对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大部分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磺胺中度耐药;环丙沙星1株中度耐药,2株耐药;氨苄西林1株敏感,2株中度耐药.

  • 2011年江苏省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和应对

    作者:殷良;王海英;张钧;查日胜;施国庆;张梦寒;邵健;栾琳

    描述2011年江苏省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及应对措施评估.该病例是江苏省2011年发现和报告的首例W135群流脑病例,病程进展迅速并死亡;疫情应对没有针对性,属无效措施.应加强W135群流脑监测,实施规范地防控措施,对高危人群的W135型疫苗接种进行评估.

  • 安徽省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

    作者:罗献伟;刘丹青;陈霞;王晓萍;刘振武

    目的 了解安徽省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及时掌握安徽省流脑菌群变迁动向.方法 查阅病例的病案资料;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血标本、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培养和基因型别检测.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惊厥、皮肤瘀点瘀斑、休克等;无流脑疫苗免疫史,无流脑病例或疑似流脑病例接触史.从病例血液标本中检出1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Nm),从病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中检出4株W135群Nm.对病例Nm和2株密接Nm进行MLST基因序列检测,结果均为ST-11型.结论 该病例为安徽省首例W135群流脑病例,其MLST基因序列为ST-11型.

271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