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左心房应变的研究

    作者:苏杭;赵博文;唐海林;熊莉;彭晓慧;王蓓;余婵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脱垂患者成形术前后左房心肌应变以评价左房功能变化.方法 采集25例正常成人和25例二尖瓣脱垂患者高频二维动态图像,其中脱垂患者分别于术前1d、术后3d、术后3个月采集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左房心肌应变值.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二尖瓣脱垂患者左房整体应变值减低(P<0.01),包括左房峰值纵向应变(PALS)、左房收缩峰值应变(PACS)和舒张早期左房纵向应变(ALSED);左房整体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PLS)延长(P<0.01).二尖瓣反流面积与左房面积比值(RJA/LAA)与左房整体PALS呈显著负相关(r=-0.620,P<0.01).②与术前相比,成形术后3d左房整体PALS、PACS与ALSED减低(P<0.01),整体TPLS缩短(P<0.01);术后3个月左房整体PALS、ALSED增加(P<0.01),PACS亦增加(P<0.05),TPLS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能定量评价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左房整体功能的变化.

  • 超声心动图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功能变化

    作者:张晓玲;荣昊;尚艳文;唐红

    目的 应用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RT-3PE)和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 对82例首次行RFCA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留取RFCA术前1周内及术后1、3、6个月窦性心律状态下的常规及三切面(tri-plane)超声图像进行脱机分析.测量左心房前后径、上下径及左右径(LADap、LADml、LADsi);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峰值流速及比值(E峰、A峰、E/A),以及肺静脉血流频谱峰值流速及比值(S峰、D峰、Ar波、S/D).应用Tri-plane法测量左心房大容积、收缩期前容积、小容积(LAVmax、LAVp、LAVmin),并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总射血分数(LATEF)及扩张指数(LAexpI),计算左心房6个壁的平均峰值速度(Vs、Ve、Va).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3、6个月LADap减小(P<0.05);术后3个月A峰增高,E/A比值减低(P<0.05);术后6个月除A峰增高,E/A比值减低外,S峰增高,D峰减低,S/D增高(P<0.05);术后3个月LAVmin减小,LAAEF、LATEF增高(P<0.05);术后6个月左心房容积均减小,LAAEF及LATEF增高(P<0.05);术后3、6个月左心房壁平均Va增高(P<0.05).结论 RFCA术后1个月左心房重构及功能处于缓慢恢复期,术后3、6个月患者的左心房重构及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 房性二尖瓣反流影响因素的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研究

    作者:陈晓峰;李华;冯振华;唐莎;牛铭

    目的 应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 TEE)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窦性心律恢复前后房性二尖瓣反流(AMR)与二尖瓣复合体构型及左房功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55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复律并保持窦性心律1年且复律前存在中度以上AMR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时以RT-3DTEE测量二尖瓣对合径(IC)、前后径(AP)、瓣环高度(AH)、二尖瓣面积(MVA)、帆状高度(TH)及容积(TV),并计算出瓣环曲度指数(ASI)、MVA变化分数(MVA-FAC)和对合指数(CPI),同时记录左房大容积(LAV)、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面积(LAA)、左房前后径(LAD)及二尖瓣口有效反流面积(EROA).结果 射频消融术后1年,恢复窦律患者AMR程度较房颤复发患者明显减轻[EROA:(0.27±0.03)cm2对(0.21±0.04)cm2,P<0.001],左房面积及容积参数较射频术前有所减低[LAA:(22.70±3.34)cm2对(18.80±3.45)cm2,LAV:(52.77±5.41)cm3对(45.22±6.49)cm3,LAVI:26.30±3.12对22.98±3.03,均P<0.001].多元线性分析结果显示CPI(β=-0.549,P<0.05),MVA-FAC(β=-0.309,P<0.05)和LAVI(β=1.712,P<0.05)与EROA的变化独立相关.结论 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可减轻左房容量负荷以增加二尖瓣对合能力,对减少房性反流有促进作用.RT-3D TEE可对此类患者二尖瓣/环三维构型改变进行动态观察.

  • 三维全自动左心定量技术评价左心房和左心室重构容积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冯程;郭瑞强;陈立新;李剑;刘士龙;徐金锋;吴瑛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全自动左心定量技术(3D-HM)评价左房重构和左室重构患者左心容量及左室功能的可行性与重复性.方法 在HMACQ成像模式下采集156例受试者三维图像.共分为3组:①对照组(A组),70例;②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组(B组),17例;③高血压左房重构组(C组),69例.使用3D-HM方法定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房收缩末容积(LA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传统三维超声心动图手动测量(3D-manual)结果进行比较.评价3D-HM方法组内及组间的重复性.结果 不同组别各参数3D-HM测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B组LVEDV、LVESV、LAESV均高于A组和C组(均P <0.05),LVEF低于A组和C组(均P<0.05),C组LAESV高于A组(P<0.05).B组LVEDV和LVESV两种方法的测值差值大于A组和C组(均P<0.05),C组LAESV两种方法的测值差值大于A组(P =0.03);3D-HM法的LVEDV、LVESV、LAESV及LVEF测值与3D-manual法测值之间分别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 =0.94,0.97,0.91,0.90).3D-HM数据后处理时间明显短于3D-manual法(P<0.05);3D-HM法测值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D-HM是一项快速、可行的技术,对左房重构和左室重构患者的左心定量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

  • 应变/应变率技术评价超重及肥胖患者左心房功能的研究

    作者:方宁宁;巩会平;蒋桂花;张运;张薇

    目的 应用应变/应变率技术评价超重及肥胖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 30例超重者(28kg/m2 >BMI≥24 kg/m2),30例肥胖者(BMI≥28 kg/m2)及30例正常人.应用超声心动图及应变/应变率技术测量左心房5个壁10个节段左房应变(S)、左室收缩期左房应变率峰值(SSR)、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应变率峰值(ESR)及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应变率峰值(ASR),并计算出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平均SSR及平均ESR减低,肥胖组平均S、平均SSR及平均ESR降低,超重组平均ASR降低;肥胖组平均ESR较超重组降低.结论 超重者左房储存器、管道及助力泵功能均受损,肥胖者左房储存器及管道功能受损更为明显,而助力泵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左房的三个功能相互调节来维持左室充盈.应变及应变率技术可用来评价超重及肥胖者左房功能改变.

  • 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

    作者:姚豪华;舒先红;黄国倩;董丽莉

    目的 探讨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20例正常人、2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与17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应变成像检查,于心尖四腔观测定房间隔和左心房侧壁中段及上段的应变峰值(ε),比较三组间测量结果.结果 在正常组,心房上段的ε明显高于中段,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同一水平房间隔的应变峰值(εs)和左心房侧壁的应变峰值(ε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上段εs、εl的平均值(εm)可作为评价左心房功能的参数.房颤组的εm明显低于正常组;与阵发性房颤组相比,持续性房颤组的εm更低;而对于左心房前后径尚属于正常范围的阵发性房颤组,其εm也已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 应变成像技术能够无创、简单而迅速地评价心房功能,εm是评价心房功能有效而敏感的参数.

  • 应变率成像评价冠心病左心房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许浩;杨汉东;郭瑞强;初洪钢;姜霞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评价冠心病左心房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应变率成像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20例正常人与14例左心房内径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房侧壁和房间隔应变率、左心房内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和E/A值以及右上肺静脉血流频谱S峰、D峰、A峰和A波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测量结果.结果两组左心房内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值以及肺静脉血流频谱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左心房侧壁和房间隔应变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能够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尚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早期发现左心房局部功能的异常.

  • 超声心动图对儿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左心房收缩功能的研究

    作者:邓爱云;张钲;潘明;张璐;叶涛

    目的 探讨儿童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左心房收缩功能变化的特征.方法 选择63例ASD患者分别于封堵术前、术后 48 h及术后3个月分别从机械运动、血流变化、压力变化及组织运动来分析左心房收缩功能.结果 封堵术后3个月左心房充盈分数、左房收缩分数及左房射血力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左房射血分数、左房动能及心房收缩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明显减低,左房电机械时间缩短,左房压明显减低.结论 儿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3个月左房收缩功能各指标较术前有明显改变.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房心肌应变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瑞芳;翁育娟;宋毅;孙璐璐;郑权;雷留彬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评价正常成年人左房心肌应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健康成年志愿者60例采集全容积左室心尖四腔和两腔观图像并存储,运用3D-STI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软件自动将左房心肌分为16节段,分别为前壁、前间隔、后间隔、下壁、后侧壁、前侧壁的基底段及中间段,以及前壁、间隔、侧壁、下壁的房顶段.比较左心房16个心肌节段之间纵向峰值应变(PALS)、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PLS)、圆周峰值应变(PACS)、圆周应变达峰时间(TPCS)、面积峰值应变(PAAS)、面积应变达峰时间(TPAS)的差异.结果 ①基底段各壁PALS较房顶段各壁高,基底段前侧壁及后侧壁PALS较中间段高,中间段后间隔、下壁及后侧壁PALS高于房顶段间隔、下壁及侧壁;房顶段各壁的PACS及PAAS高于中间段及基底段各壁,后间隔基底段PACS低于中间段,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同一水平的各房壁间PALS、PACS、PA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间隔TPLS、TPCS、TPAS小于侧壁,前壁TPLS、下壁TPCS及TPAS小于侧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STI可反映正常人左房心肌应变规律,为评估不同病理状态下左房功能改变的位置和程度提供重要参考.

  •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和同步性的研究

    作者:曹省;陈金玲;周青;胡波;黄佳;郭瑞强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定量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房应变特征,并对其同步性作初步研究.方法 应用2D-STI对30例健康受试者和35例PAF患者(其中PAF发作间歇期19例为PAF1组,发作期16例为PAF2组)左房的前壁、下壁、侧壁、后壁和房间隔5个房壁进行应变时间曲线分析,获取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各房壁平均峰值应变速度(Vs、Ve和Va)、峰值应变(Ss、Se和Sa)和峰值应变率(SRs、SRe和SRa),通过达峰值应变时间计算左房各时期的同步性参数(Ts-SD、Te-SD和Ta-SD).并分析同步性参数与应变率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对照组、PAF1组和PAF2组在年龄、心率、E/A、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AF1组和PAF2组左房前后径(LAD)较对照组增大,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缩短(P<0.05).②PAF1组和PAF2组应变速度减慢,应变减少,应变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在PAF1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s-SD和Te-SD在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AF2组更不同步;Ta-SD在PAF1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Ta-SD与SRa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61,P<0.01).结论 PAF发作间歇期左房储血功能和管道功能降低,辅泵功能部分恢复,但存在运动不同步,PAF发作期辅泵功能消失,同步程度更差.2D-STI可以较好地评价左房功能和同步性.

  • 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状态及梗死面积与左心房功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岳恒;崔亚男;郎玉玲

    目的 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室壁运动状态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探讨影响左房功能的主要因素.方法 通过比较大面积梗死组(A组,20例)、小面积梗死组(B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三组间的左房功能(根据ASE推荐的16节段法,小面积<4节段;大面积>4节段),评价不同梗死面积对左房功能的影响;分析室壁运动状态(以室壁运动指数WMSI表达)与左房功能参数间的相关性;以心肌梗死患者左房开始收缩时容积指数(VpreⅠ)为因变量,应用逐步回归探讨心肌梗死后影响左房功能的主要因素.结果 ①左房大容积指数(VmaxⅠ)、左房小容积指数(VminⅠ)、VpreⅠ、左房主动排空容积指数(AEVI)、左房射血力指数(EFI)在对照组、A组、B组依次递增,左房被动排空分数(PEF)及膨胀指数(AEI)在对照组、A组、B组依次递减(P<0.05).②WMSI与VmaxⅠ、VminⅠ、VpreⅠ、AEVI及AEI相关性良好.③以VpreⅠ为因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WMSI、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E/A.结论 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及室壁运动异常的加重,左房重构加重,左房"助力泵"功能增加,左房"管道"功能及"储器"功能减低.室壁运动状态、左室重构及左室舒张功能是影响心肌梗死后左房功能的主要因素.

  • 短期快速心房电活动对犬左、右心房功能影响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作者:张蕾;季晓平;张薇;王荣;蒋世亮;陈文强;桑学东;张运

    目的观察短时间快速心房起搏对犬左、右心房大小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12只犬,经股静脉将起搏电极插入犬右心耳,起搏频率为450次/min,持续5 h后,应用声学定量技术记录12只犬起搏前及起搏后(均为窦性心律)的左右心房容量-时间曲线,并计算相关指标.结果持续快速刺激5 h后,左、右心房体积明显增加;左房收缩末期容积从(5.921±1.51)ml到(7.27±1.86)ml,右房收缩末期容积从(3.12±0.71)ml到(3.58±0.73)ml.而左、右心房收缩功能明显下降,左房射血分数从(51.03±9.45)%降至(38.23±10.52)%,右房射血分数从(36.76±5.36)%降至(30.71±7.97)%.其中左房收缩末期容积增加23%,右房收缩末期容积增加8%,两者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房射血分数降低23%,右房射血分数降低6%,两者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间快速心房电活动即可使左、右心房扩大,心房收缩功能明显下降,但主要影响左房,对右房大小及功能影响相对略小.

  • 急性心肌缺血时左心室压力变化影响左心房功能的应变率显像研究

    作者:穆玉明;陈晓峰;唐琪;王春梅;关丽娜;吐尔逊娜依·阿迪

    目的 应用超声应变率显像(SRI)技术研究犬左室局部心肌缺血时左室压力变化对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11只犬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形成左室前壁心肌缺血,应用SRI测量缺血前后左房各壁存储期(包括早期和晚期)、通道期和收缩期应变率及二尖瓣和肺静脉频谱相关指标,同时导管记录缺血前后左室压力曲线.结果 心肌缺血后左房各壁各期峰值应变率(PSR)均增高(P<0.001),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且其缺血前后变化率分别与左房前壁和侧壁收缩期和通道期PSR变化率呈正相关(r=0.72,0.72,0.83,0.73;P=0.05,0.05,0.002,0.01).结论 左房功能在局部心肌缺血时会受到增高的左室舒张末期压力的影响,表现为左房壁形变能力随之增加.

  • 左房压力-容量环在急性心肌缺血时的变化

    作者:王磌;张运;张梅;孙文宇;郑昭伦;王勇;邢艳秋;张园园;季晓平

    目的探讨左房压力-容量环在急性心肌缺血时的变化,了解左房功能的改变.方法在犬应用心导管技术记录对照状态和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左房压力曲线,应用超声心动图AQ技术同步测量左房容量,应用计算机处理资料,获得左房压力-容量环.结果正常的左房压力-容量环为近似"∞"形双环,包括一个逆钟向的"A"环,代表左房主动收缩和松弛,占据心室舒张末期;一个顺钟向的"V"环,代表心房充盈和被动排空.缺血状态下,"A"环面积增加,表明缺血状态左房收缩功能加强,左房被动排空和左房压下降减缓,在"V"环上显示曲线顺钟向下移速度减慢.结论在发生急性心肌缺血时,左房主动收缩功能增强,左房-左室偶联功能发挥代偿作用.

  • 心房颤动犬心房功能改变特点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马骁;张薇;杨贵荣;钟明;黎莉;张运

    目的 应用声学定量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房颤)犬左心房功能改变,探讨钙激活蛋白酶系统与左房功能重构的关系.方法 17只杂种犬随机分为房颤组(11只)和对照组(6只),通过心房快速起搏8周建立犬房颤模型,于起搏前后应用声学定量技术记录左心房容量-时间曲线,并计算相关指标.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左心房肌钙依赖性中性蛋白酶(calpain)及其抑制剂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左房储存器容积无明显改变;管道容积显著增加(P<0.01);左房射血分数、峰值心房排空率(PAER)显著降低(P <0.01);左房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快速排空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房排空容积增加(P<0.01).房颤组calpain Ⅰ、calpain 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lpastat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calpain Ⅰ蛋白表达水平与左房PAER、左房排空分数、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calpastatin蛋白表达水平与左心房PAER、左房排空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 <0.05).结论 房颤时心房发生功能重构,表现为助力泵功能减低,管道功能增强,calpain系统激活可能是房颤时心房功能重构的重要分子机制.

  • 声学定量技术评价慢性心房颤动犬心房结构重构及卡托普利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建平;张薇;黎莉;杨贵荣;苗雅;张运

    目的用声学定量(AQ)技术评价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犬心房结构及功能改变,并监测卡托普利的药物干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26只,随机分为3组:起搏组(11只)及治疗组(9只)安置埋藏式高频率心脏起搏器(400次/min),快速起搏犬右心耳8周;治疗组于起搏前3 d至起搏8周,给予卡托普利50 mg口服,每日2次,于起搏前及起搏后1、4、8周,应用AQ技术监测心房面积和容量的变化.对照组(6只)未安置起搏器,与起搏、治疗组同步行各项检查.结果 AQ监测发现起搏组于起搏1周后,左、右心房面积显著增大,4、8周后左、右心房面积进一步增加,左、右心房容量从4周开始逐渐增加.治疗组起搏1周后左、右心房面积及容量无明显变化,4周后有增大趋势,8周后左、右心房面积及容量轻度增大(与起搏前比较,P<0.05),但明显小于同期起搏组(P<0.05).结论①心房快速起搏可致实验犬心房结构重构,心房面积及容量扩大,卡托普利对心房结构重构有抑制作用.②AQ技术可有效监测心房结构重构所致的心房面积及容量变化.

  •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房应变率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世秀;路红;崔琳玲;李金娥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应变率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心内科、老年医学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2例,根据舒张功能将患者分为Ⅰ组(正常充盈组,42例)、Ⅱ组(松弛性减低组,48例)、Ⅲ组(充盈假性正常化组,32例)、Ⅳ组(限制性充盈障碍组,20例).观察4组患者左房室瓣血流舒张晚期A峰峰值流速(A)、A峰速度-时间积分(A-VTI)、舒张早期充盈时间(EDT)、等容舒张时间(IVRT)、E/A、左房射血力(AEF).测量心室收缩期左房峰值应变率(SRs)、心室舒张早期左房峰值应变率(SRe)及心房收缩期左房峰值应变率(SRa).结果 Ⅲ组和Ⅳ组A、A-VTI均高于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EDT、IVRT均高于Ⅰ组,Ⅱ组和Ⅳ组E/A均高于Ⅰ组,Ⅳ组AEF高于Ⅰ组(P<0.05).Ⅱ组、Ⅲ组和Ⅳ组SRs、Sra高于Ⅰ组,Ⅲ组和Ⅳ组Sre高于Ⅰ组(P<0.05).结论 左心房应变率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对高血压的病情评估、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利的依据.

  • 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左房黏液瘤一例

    作者:贺国华;胡新平;邹辣

    心脏黏液瘤是常见的心脏原发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心脏各心房、室腔,常见于左心房,约占75%,90%的左房黏液瘤附着于心房间隔卵圆窝处.绝大多数为单发肿瘤,但也可多发,常有家族遗传倾向.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患者,女性与男性比为3∶ 1[1].10%~25%心房黏液瘤的首发症状为脑梗死[2].我院就诊过1例脑梗死患者,经心脏彩超证实为左房黏液瘤引起,现报道如下.

  • 心房纤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对左心房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刘心怡;黄卫斌;苏茂龙

    心房纤颤(房颤) 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不仅可引起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会引起诸多并发症,其中严重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据报道,我国房颤总患病率0.77%,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房颤的发病率势必逐渐增加.目前房颤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复发率高且需长期服用,毒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并可使阵发性房颤终转为持续性房颤.

  • 术中置入左心房导管用于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先天性心脏病修复术后管理的效果

    作者:李中云;陆健君

    目的 评价术中置入左心房导管用于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先天性心脏病修复术后管理的效果.方法 择期CPB下行心脏修复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60例,性别不限,年龄9个月~14岁,ASA分级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30):中心静脉置管组(C组)和左心房置管组(L组).全麻诱导后2组置入三腔中心静脉导管.L组经右颈内静脉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术中由术者经房间隔或卵圆孔置入左心房用于术后左心房压力(LAP)监测及血管活性药给药,术后维持LAP 8~ 12 mm Hg.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48 h内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米力农、前列地尔的用量.结果 与C组比较,L组术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硝普钠、前列地尔用量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P<0.05).结论 左心房导管监测LAP不仅可指导合理用药,还可提高治疗效果,优化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先天性心脏病修复术后管理的效果.

267 条记录 8/14 页 « 12...567891011...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