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浅识

    作者:初展;陈宝贵

    张锡纯为明末民初中西医汇通学派大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乃其一生临床经验和医学思想之结晶。张氏主张“取西医之所长,以补中医之所短”“合中西医融贯为一”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并且认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在中西医汇通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创造性的贡献。本文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临床探索几个角度对其中西医汇通思想进行初步阐述。

  • 中西医汇通第一家之争

    作者:杨奕望;吴鸿洲

    中西医汇通派,《中医大辞典》定义为:"19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医学流派.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医学大量传到我国,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沟通中西医学.他们或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等印证中医古典医理;或以中医的相关论述印证西医的相关内容[1]".事实上,中西医汇通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末的"西学东渐"时期.

  • 张锡纯治疗内中风的研究

    作者:唐林;张美英;林小林;陈宝贵

    通过研究张锡纯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探析张锡纯对于内中风的认识以及治疗经验.张锡纯采用中西汇通之法,对于内中风的辨治十分精妙,将内中风分为脑充血和脑贫血两类,临证时详查病机,脉症合参,遣方用药得当,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思想对现代医家治疗脑病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 恽铁樵肝脏理论构建的方法、结构及学术演变

    作者:徐慧颖;李成卫;王庆国

    文章通过对恽铁樵医学著作中关于肝脏理论的论述,对恽铁樵肝脏理论构建的方法、结构及学术演变做一研究。结论:恽铁樵的肝脏腑理论学术体系演变主要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基于“气化论”,认为“肝”并不是实体解剖的肝脏,而是授春气的时序的脏腑,肝所表现出来的功能都是气化的结果。中后期,将西医生理病理与中医理论相结合,运用生理解剖及神经生理对“肝藏血”“肝郁”等中医理论进行了解释,将实体肝与中医的气化(功能)肝通过病理“形能观”结合在了一起,为现代从肝郁病理反推生理而得出的肝主疏泄理论奠定了病理学基础。厘清恽铁樵学术理论演变的过程,无论是对现代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还是对现代中医理论的创新都有积极作用。

  • 明代上海的医学特色探究

    作者:杨奕望

    以明代上海地区的医学为研究对象,挖掘医学史、学术史、地方志等相关资料,从学术承启、世家医学、中西会通、人文史料等角度着手,尽可能全面整理明代上海医学的内容,总结其成因与特色.

  • 近代中西医汇通视野下的本草学发展新特点——以民国期刊《国药新声》为例

    作者:任宏丽;宋海坡;段逸山

    在近代中西医汇通思想影响下,本草学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同时,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化学分析、药物提纯等方法,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这一时期,中医药期刊以其时效性、广泛性、权威性而成为业界同仁重要的学术阵地和舆论平台,汇集了大量的本草学研究论文.以民国期刊《国药新声》为例,期刊共刊载本草类研究文章103篇,综合分析这些文章,呈现研究方法科学化、重视药理实验、强调道地药材和药物安全评价等新特点.

  • 明清入华耶稣会士涉医文献的研究价值

    作者:杨奕望

    明末清初,天主教之耶稣会士入华传教,随之将西医学(包括生理学、解剖学等)传入我国,成为西学东渐的必要组成,并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但这些医学文献牵涉学科众多,内容涉及广泛,散佚世界各地,阅读诠释困难,因此对其进行系统调研梳理,就医学史、科技史、专门史研究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 民国期刊《现代中医》研究

    作者:任宏丽;段逸山;沈伟东

    <现代中医>是民国时期余鸿仁等创办的中医药期刊,该刊内容主要包括继承中医学术经验和改良中医学术理论两个重要方面,涉及"学术评论"、"疾病总纂"、"征文特辑"等众多栏目.本文通过介绍该刊的创刊背景、主要内容,评价其学术贡献和办刊特色,认为<现代中医>是民国中医药期刊的特色代表,有较高的文献和临床研究价值.

  • 20世纪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史学考察

    作者:王振瑞;李经纬;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是在"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基础上变革产生的解决中西医关系问题的先进科学思想的体现.中西医结合方针的确立和研究成果的不断取得,是20世纪中国医学史上的亮点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道路而逐步建立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日益显现出巨大优势,必将对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从近代中医教育看中西汇通思想——以近代上海地区中医学校为例

    作者:黄瑛

    中西医学汇通是近代中医界为沟通中西医学,促进中医生存发展,而致力于改进传统医学的一种思想方式,其对当时中医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医学校教育兴起,汇通中西的办学思想,借鉴西医学校的办学模式,效仿西学建立现代学科体系,学校课程中西兼容,教材内容融汇中西,建立现代临床实践模式等等.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中医学校中西汇通教育的探究,了解中西医汇通思想对近代中医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 吴瑞甫中西医汇通成就评析

    作者:金丽

    吴瑞甫为近代福建及新加坡著名国医名家、教育家,中医学功底深厚.他对近代中、西医学理论与诊疗认识客观而颖悟,其中西医汇通成就主要在诊断学层面.吴瑞甫以西医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认识解释中医四诊的科学原理,尝试建立系统化中医诊断学体系,并挖掘中医学舌诊、脉诊的精髓.吴瑞甫之中医客观化、系统化诊断学体系成就,虽未超过朱沛文解剖生理学的高度,但总体而言,他无愧于“近代中西医汇通之佼佼者”的称号.

  • 民国年间中医眼科学术发展历史研究

    作者:和中浚;汪剑

    本文对民国时期中医眼科的发展历史进行论述,认为其学术传承表现为对《审视瑶函》等古代文献的承袭发扬和整理改编,其发展表现在医家对内障病症要点的观察和鉴别,提出反对滥用寒凉,强调理气活血等新见解;其在中西医汇通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包括中西眼科名词术语的比较研究,以及教材对西医学解剖生理病名的采纳;其临床成就体现在对沙眼等传染性眼病的重视、多位医家成功开展针拨白内障术,及一些名牌眼药在全国范围内畅销等.

  • 郑观应的医事活动与医学思想

    作者:郑洪

    郑观应是近代著名改良主义者和实业家,他参与兴办轮船招商局,创建天津电报局,主持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并支持回购粤汉铁路,为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其著作<盛世危言>产生过巨大影响.郑观应对医学也颇为关注,他倡议并力行禁止鸦片,宣传近代卫生观念,呼吁改革中国卫生行政;对传统医学有一定认识,尤其注重传统养生保健理论和功法的总结,编成<中外卫生要旨>汇集中西卫生保健理论.郑观应力倡医学改良,并提出"中西医学合璧"的主张,属于持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人士之一.

    关键词: 郑观应 中西医汇通
  • 徐寿与"中西医汇通"主张的由来

    作者:吴文清

    关于"中西医汇通"的由来,以往多认为是在1890年,李鸿章为《万国药方》(中文版)作序时早提出.但根据掌握的资料,徐寿在1876年所作"医学论"一文中就已经提出了"中西医汇通"的主张,可以说他是提出"中西医汇通"主张的第一人.

  • 《国医旬刊》及其中西医汇通理念

    作者:张孙彪;王尊旺

    厦门国医专门学校1934年7月创办的《国医旬刊》,在近代中西医交会之际,刊载了众多中医师以西医知识阐释传统中医的文章,开启了当地中医界探索中西医汇通的学术路径.该刊坚持"发扬国医学术""融贯中西学说"的办刊理念,破除"科学"迷信,树立中医信念,用西医解剖知识佐证中医气化与脏腑理论,正视中西医差异,力戒盲目汇通,表现出学术的继承性和时代的进步性.所刊论说虽失之于穿凿附会、过誉中医之长,但对中西医汇通所做的探索和留下的经验,应能帮助当代学人更好地处理中西医学的关系,更加自觉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 中国近现代皮肤病分类方法的沿革

    作者:高凯敏;王振瑞

    对个别事物的分类,标志着人们对于事物共性认识的深度.皮肤病的分类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皮肤病学的发展水平.中国近代以来,出现了中医、西医、中西医汇通或中西医结合多种知识体系并存的局面.中医外科学一直将皮肤病列为外科疾病的范畴,仅对皮损形态进行了分类,而未与具体疾病相联系.中西医汇通著作使皮肤病学脱离了外科学的襁褓,主要按皮损形态特征对皮肤病进行了粗略的分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著作直接引进了西医病名和皮肤病分类方法,对中医传统病名和分类方法予以扬弃,在西医病名之下的各项论述,体现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皮肤病诊疗模式,开辟了以现代科学方法发扬中医皮肤病学的新途径,成为中国皮肤病学的一大特色.

  • 近代山西"中西医汇通"医事述略

    作者:刘星

    山西是中国近代中医研究较为活跃的省份之一,尤其是在中西医汇通的实践方面,有许多特点和值得研究之处.其医事特征有如下5个方面:中西医汇通的政策环境、以改进中医为宗旨的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兼授中西医课程的山西医学传习所、以融会中西医药为刊旨的<医学杂志>、供职山西的中西医汇通著名医家等.

  • 明末医家王宏翰生平著作和中西医汇通思考

    作者:杨奕望;吴鸿洲

    王宏翰生于明末的上海,克绍箕裘,研读医学,著作颇多,尤以<医学原始>反映其学术观点.将儒家思想与西方医学相融合,创立元神元质说,引入四元行说,成为倡导中西医汇通的早期医家.

  • 民国期刊《中国医学月刊》研究

    作者:任宏丽;段逸山

    《中国医学月刊》作为民国时期较有特色的中医药期刊,倡导“改良中医传统理论”,是当时业界中西医汇通的重要舆论阵地,同时期刊保存了近代医家的大量学术文章,研究《中国医学月刊》的办刊背景、主要内容与特色贡献,对了解近代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民国中医学术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 明末清初中西医汇通思想的萌芽

    作者:李娜;田原;刘桂荣

    中西医汇通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在以传教为主的同时,将西方医学知识传入中国.西医的传入使得国内一部分勇于接受新知识的中医学家开始注意到中西医学的不同.他们从主体上肯定中医学,主张吸收西医学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医学汇通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和研究.详细论述了明末清初西方医学的传入以及伴随出现的中西医汇通思想的萌芽,为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发展史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