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公立医院分级护理等级构建研究

    作者:柏亚妹;钟琴;宋玉磊;张红梅;张亚奇;朱静;王迪;徐桂华

    目的 构建以病情和自理能力为依据的公立医院分级护理等级.方法 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2016年我国东、中、西部6家三级甲等医院各12个普通内外科成人病房的住院患者.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简单临床评分( SCS)评价患者自理能力及病情严重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直接护理工时测量表记录患者24 h所需直接护理时间,根据不同病情及自理能力患者24 h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进行护理等级划分.结果 共调查患者7 200 例,获得有效问卷7 073 份(98.24% ).根据病情严重度和自理能力,患者24 h所需直接护理时间不同,共形成7个新的护理等级,并与现有分级护理4个等级进行匹配细化形成亚级.结论 依据不同病情、自理能力患者所需24 h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将患者进行分级,较原有等级更客观、具体、可量化,可促进护理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 依据护理工时排班应用于推拿科中的管理效果

    作者:高彩香

    目的:探讨推拿科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护理排班的管理效果.方法:将医院推拿科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段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按照患者数量来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观察组根据护理工时进行排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日均工作时间和其日人均拖班时间,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其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其日均工作时间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日人均拖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科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排班,可显著提高护理管理效果,促使护理人员利用上班时间完成任务,避免拖班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 基于英国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护理工作量的研究

    作者:陈冬梅;翟玉翠;皮红英

    目的 探讨应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测量患者所需护理工时的可行性.方法 调查入住急诊抢救室372例次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入住后8h所需的护理工时.结果 英国早期预警评分和直接护理工时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1),优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英国早期预警评分各组间的护理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低危组、极高危组分别与其他3组护理工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危组和高危组的护理工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英国早期预警评分每增加1分,直接护理工时平均增加5.90 min;患者8h所需护理工时(min)=148.82+ 8.30×英国早期预警分值.结论 英国早期预警评分可以快速预测护理工时,从而指导护理人力分配.

  • 神经内科护理工时和护理人力合理配置的研究

    作者:蔡卫新;尹志科;梁建姝;李靖;贾金秀;田淳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各专业组护理工作量,实现护理人力资源在神经内科合理配置.方法 在6个神经内科专业组中,采用自我记录法测量122项护理项目工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获取2014年各护理项目频次;计算神经内科及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护理时数和理论床护比.结果 神经内科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护理时数及床护比不同(P<0.05),脑血管病患者人均日护理总时数(198.16±1.94) min和理论床护比(1:0.81)高,癫癎专业组低,神经内科平均床护比为1∶0.66.结论 神经内科各专业组需要配置护士数量不同,应根据收治疾病种类优化神经内科护理人力配置.

  • 血液净化科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使用调查

    作者:高菊林;李春梅;张小宁;段如歌;李珊珊

    目的 比较住院血液净化患者和长期门诊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工作量,以合理安排人力,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将血液净化患者13 800例次,按照住院血液净化患者和长期门诊血液净化患者分类,统计护理工作量;测定每位护士在不同时间段的护理工作量.结果 各时间段护理工作量不同,7:30 ~9:00,12:30~15:00,18:01~20:00这3个时间段护理工作量分别为(116±18),(208±26),(199±21) min,占全部时间段工作量的77%.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病情轻重和各时间段工作量的不同,弹性安排班次,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

  • 母婴床旁专科护理工时的测算与探讨

    作者:王小雨;崔志清;陈向韵

    目的 通过对母婴床旁专科护理单项工时和每位产妇平均每日专科护理时数的测算,为医院合理配备产科护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查符合要求的母婴同室护士15人,用观察法测算出12项专科护理工时数;采用单盲法统计2011年4-5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病房住院的50位产妇每日的专科护理时数.结果 12项专科护理项目以耗时长短为序前5项依次为知识宣教、洗澡、观察产后出血、抚触、协助母乳喂养;剖宫产产妇第1天的专科护理时数高,剖宫产产妇每天的平均专科护理时数(79.21±7.34) min与自然分娩产妇(49.82±5.24)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1,P<0.01);洗澡、抚触、知识宣教等专科护理项目与传统护理模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要真正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应合理配备护理人员,以达到母婴、医院、护士均比较满意的效果.

  • 基于工时测量的神经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

    作者:蔡卫新;尹志科;梁建姝;李靖;贾金秀;田淳

    目的:通过比较神经科与其他内外科普通病房的护理工作量,探讨神经科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方法:在临床工作环境中,采用自我记录法测定124项护理项目工时,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获取护理项目频次,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神经科与其他内外科普通病房的护理总工时、患者日均护理时数和平均床护比。结果:神经科病房每日护理总时数[(6021.31±37.60)?min]与患者日均护理时数[(172.53±1.08)?min]均高于其他内外科普通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科理论床护比为1∶0.69,明显高于其他内外科普通病房(1∶0.55)。结论:与其他内外科普通病房比较,神经科护理工作量繁重,护理人力配置要求高。

  • 内科护理工作项目量化考核分值的建立

    作者:田金萍;顾则娟;王荣;孙国珍;丁霞芬;李玫

    目的:测量内科各护理工作项目的工时,设计以工时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的量化考核分值.方法:测量我院48名在内科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完成92项直接和间接护理工作项目的工时,得出平均工时1;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和计算我院15名在内科工作6个月的护士进行92项相同护理工作项目的平均工时2;再计算所有63名观察对象的平均工时,并将之设为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平均工时2/平均工时1)×0.1=每个项目的基础分值.以基础分值为对照,通过访谈法,结合项目的风险系数及操作者的心理压力等因素设计项目的标准量化考核分值.将每个项目的标准时间和分值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两轮调查、统计.结果:第二轮调查显示:项目为同意的满分比达86%,48名调查对象对调查表分值的意见高度集中.通过测量、对比、访谈、调查的方法得出我院内科92项护理工作项目的标准量化考核分值.结论:在平均工时的基础上结合综合因素得出的各项目分值可信度高,可为护理绩效量化考核提供依据.

  • 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量调查分析

    作者:巴哈尔·阿不拉;李莉;王梅新;彭巧君

    目的:了解新疆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按照护理项目操作时间调查表分别对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的护士进行1周的有效护理工时测定。结果:护士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为(345.75士180.27)min,直接护理工时为(201.96±159.49)min,间接护理工时为(143.79±83.91)min;不同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直接和间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各医院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差异较大,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护士工作量较大,而专科医院和地州医院护士工作量相对较小。护理管理者须根据各医院服务供给水平和护理服务时间即工作量情况来配置护理人力较为合适。

  • 某医院不同科室护理工时测量及分类研究

    作者:杨丽娟;刘静

    目的:通过测定综合医院不同专科的护理工作量,探讨护理人力合理配置方法.方法:对全院37个病区进行护理工时测量,计算各病区护理工作量、每位患者每日所需平均护理时数及护士配比,并根据每位患者每日所需平均护理时数对临床科室进行系统聚类.结果:经护理工作量显著性差异比较,合并相似病区,得到33个临床科室,进而根据工作量大小将33个科室聚类为6个水平,其每位患者平均每日护理时数分别为258.63min,200.36min、174.35min、143.46min、116.91min、91.87min.结论:不同专科护理工作量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专科性质合理配置护理人力.

  • 唐山市开滦医院护理工作量测算研究

    作者:张丁予

    目的 探讨唐山市开滦医院病房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为医院管理部门制定医院护理人员编制提供依据.方法 用观察法了解病房护理人员直接和间接护理工时,结合问卷调查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综合比较我院护理工时及床护比.结果 直接护理时间为每患者每天111.32min,占总护理时间的比值为65.1%;间接护理61.95min,占总护理时间的比值为34.9%.目前本院的床护比为1∶0.49,本院护士仍处于缺编状态,缺编率为24.0%.结论 我院人员护理工作量大、护士数量不足,应尽快优化护理人员资源,从而实现医院的协调、持续发展.

  • 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护理人力动态调配

    作者:梁雁芳;梁业梅

    [目的]探索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护理人力调配方法及效果。[方法]以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医嘱平台为基础,建立护理工作量(以工时为单位)数据库,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原理,找出工时与人力配置关系,应用于病区月基础人力配置和日临时调配;病区护士长按工时预测实施前瞻性排班。[结果]利用护理工时进行人力调配后(2014年),较应用前(2013年)各病区间护士人均工时异常点减少,护士日人均工时提高(P<0.01),护士日人均主动加班时间增加(P<0.01),护士对人力调配满意度提升(P<0.01),病人对护士主动服务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应用护理工时进行人力的动态调配,可使病区之间的护士人均工时达到均衡状态,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护士、病人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 综合医院护理工时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菊霞;马玉霞;韩琳

    护理人力资源作为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责任.研究表明,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是衡量护理劳动强度、确定临床护理人员配置的重要依据[1];护士人力配置与病人住院日、医源性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压疮发生率和抢救成功率等指标高度相关[2].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是了解护理工作量的基本方法[3],而护理项目操作时间是进行护理工作量测算的基础,也是护理管理者进行护理人力成本测算的基础.本研究对某综合医院护理工时数进行测量,并对护理工时测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护理工作量测算及护理人员的配置提供依据.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优质护理特色病房人力配置研究1)

    作者:蒋蓉;温贤秀;雷花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特色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为“优质护理服务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和自我记录法,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4个优质护理特色病房的护士工作量进行为期2周的现场跟踪观察、记录。[结果]4个特色病房床护比为1∶0.38;每日护理总时数为5964.8 min±100.2 min,直接护理时间为4158.5 min±24.6 min,间接护理时间为2003.9 min±72.6 min,特色病房共需增配护士23人,增配后床护比1∶0.51。[结论]现行床护比偏低,应制定以满足病人需求为目标、能体现专科护理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人力资源配置标准”,以改善临床护士不足的现状。

  • 不同方法测算护理人力资源的研究

    作者:高星;何海霞;丁丽丽

    目的 探讨采用护理级别法、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级法、护理工时法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存在不同.方法 采用护理级别法、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级法及护理工时法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采用观察法对无陪护模式病房——呼吸内科进行护理工作量测量.结果 呼吸内科护士配备:按护理级别分类法测算需22人,按ADL等级分类法测算需20人,按护理工时法测算需25人.Ⅰ级护理与Ⅱ级护理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ADL等级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方法配置护理人力确实存在不同,如何选择一种适宜的方法,将计算机与目前的研究方法相结合,确切地计算护理人力是临床护理管理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护理工时影响的量性研究

    作者:陆新容;于红静

    目的 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建立对临床护理工时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和改革护理工作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3个病区在建立PIVAS前、后静脉药物配置的时间状况及护理人力的节约状况.结果 建立PIVAS前后,各病区有关静脉药物配置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区节约静脉配置药物的人力近47%.结论 静脉药物中心的建立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把临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具有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小量恒定带氧气道湿化器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陈子红;黄劼;陆维佳;曹媛丽;程俊亚

    目的 观察自行设计的小量恒定带氧气道湿化器在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选取2015年7月至2017月6月同一监护病房76例非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雾化器,试验组采用小量恒定带氧气道湿化器,比较2组痰液等级、肺部感染率和气道湿化护理工时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的小量恒定带氧气道湿化器在持续滴注0.9%氯化钠15~20 ml/h的前提下能保持气道持续湿化,Ⅰ~Ⅱ度痰液等级占92.57%(1497/1617),优于对照组的87.23%(1196/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06,P<0.05);试验组气道湿化护理工时(4.85±0.79)min,小于对照组的(9.60±1.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98,P<0.05);对照组肺部炎症反应影像率为17.31%(9/52),试验组为16.42%(1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05).结论 小量恒定带氧气道湿化器能够保持气道持续湿化,同时节省气道湿化护理工时,具有科学、经济、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三甲医院普通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量性研究

    作者:贺意辉;陈海燕;霍人硕

    目的 调查广州市中心城区三甲医院普通病区护理工作量,计算普通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低标准.方法 采用现场跟踪记录与观察的方式记录内科病区、外科病区、神经内科十二个病区护士护理工作量,分析其与护理人力资源低配置的关系.结果 普通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是内科病区病人数与护士人数比例为1:0.53,外科病区为1:0.51,神经内科病区为1:0.63.结论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是一个综合性强的管理项目,需根据本地区、本医院、本病区的实际进行调配,根据病区实际护理工作量制定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区三甲医院病人数与护士人数配置比,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人们需求和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

  • 公立医院分级护理标准探索与研究

    作者:柏亚妹;宋玉磊;徐桂华;倪冬梅;张佩玲;陈菁;马珂茜;潘留美;甘海红;沈献芳;蔡月华;蒋阳;邵小亚

    目的 探索一种基于病情和自理能力的病人分级护理标准.方法 调查2015年5-12月江苏省某三级教学医院内科、外科共10个普通成人病房的住院病人,采用Bamhel指数评定量表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价病人自理能力及疾病严重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直接护理工时测量表记录病人24 h所需直接护理时间,根据不同病情及自理能力病人24 h直接护理时间的不同进行护理等级的划分.结果 共调查病人570例,有效问卷551份(96.67%),不同疾病严重度和病人自理能力病人24h所需直接护理时间不同,共形成4个新的护理等级.结论 以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H(APACHEⅡ)作为分级护理标准,依据不同病情、自理能力病人所需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可将病人划分等级,新的分级方法较原有护理等级划分方法更加客观、方便,有利于满足病人需求,指导人力资源配备和成本核算.

  • 我国三级甲等中医院中医护理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徐玮;王家兰;王艺璟;宋玉磊;王丹丹;钟琴;朱静;王迪;柏亚妹

    目的 调查我国三级甲等中医院住院患者中医护理服务发展现状.方法 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3家三级甲等中医院3 000例住院患者24 h中医护理服务项目及护理工时.结果 三级甲等中医院中医护理服务总体开展率为81.2%,其中开展率高的是中医护理技术(63.0%),低的是中医情志护理(9.7%);从科室类别和病情来看,中医护理服务工时内科患者多于外科患者,病情较轻患者多于病情较重患者;中医护理技术单项操作耗时较长,人力资源需求高.结论 我国三级甲等中医院中医护理服务开展率有待提高,服务内涵有待提升,服务领域有待拓展,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