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耀文;谭戈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 barré syndrome, GBS),是由法国神经病学家Guillain、Barré和Strohl于1916年首次描述的以自限性急性弛缓性瘫痪伴脑脊液细胞-蛋白分离为特征的疾病。

  • 不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8例误诊分析

    作者:金桂芳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为临床上急性弛缓性瘫痪的常见病,典型病例诊断容易,但在疾病早期,不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容易误诊.现将本院1994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8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 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治验

    作者:沈昆宇

    男,2岁8个月.于2010年9月7日凌晨初诊.患儿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皮疹,无瘙痒,口腔内疱疹,伴发热,体温高38.5℃,无寒颤及惊厥,口服退热剂体温可降至正常.患儿今日出现肢体抖动,伴呕吐4次,喷射状,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夜间睡眠易惊,门诊以"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收住院.患儿自发病以来,进食欠佳,精神欠佳.体检:双手、肛周皮肤见数个红色米粒样丘疹,压之褪色,无脱屑,无皮肤溃疡,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红色疱疹,咽部黏膜充血.颈部略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肌张力、肌力未见异常,双膝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巴氏征弱阳性,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血常规:WBC 17.85×109,N 77.3%.

  • 电生理检测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作用

    作者:林敏婵;刘加林;卢泽培;王玉苹;宋秀豹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是急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周围神经、神经根的炎症改变并伴有脱髓鞘为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是导致急性弛缓性瘫痪的常见病.

  • 15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于艳平;李春梅;徐秀坤;刘晓冬

    总结了15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包括做好入院评估,密切病情观察,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认为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护士观察患儿的病情,为医生提供第一手的临床信息,并及时地给予治疗与护理,有利于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 合并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的手足口病患儿周围神经功能的检测

    作者:蔡晓唐;罗蓉;喻韬;叶久才

    手足口病( hand-foot-mouth disease)是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常可引起神经损伤.主要累及脑和脊髓,周围神经较少受累,但可遗留持久肢体功能障碍,可单独或与脑损伤同时存在.关于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的患儿,偶见报道且多为个案或临床症状分析[1-5],常为磁共振成像提示脊髓节段性或前角细胞损害,其周围神经损伤的电生理改变特点罕见报道,未见有关于遗留远期功能障碍患儿周围神经功能检测变化的连续观察.

  • 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单侧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的效果

    作者:唐国皓;李三松;张广宇;杨永辉;杨磊;王明梅;安爽;熊华春;朱登纳

    目的 探讨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单侧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行康复治疗的手足口病合并单侧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组)19例及对照组(常规观察组)1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营养神经药物应用、功能训练、物理因子等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隔天将营养神经药物位点加穴位注射于患肢,非治疗日肌内注射,对照组营养神经药物每天肌内注射,两组每疗程20 d,疗程间隔10~15 d,共5个疗程(6个月),所有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均进行徒手肌力检查(MMT)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观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的MMT及GMFM量表中D区(站立位)与E区(行走、跑、跳)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 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单侧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较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更好地提升肌力,改善粗大运动功能.

  •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1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柏;廖素雯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106例中合并AFP 16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瘫痪肢体功能康复情况进行3个月随访.结果:本组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 ~24个月,平均年龄11个月.肢体瘫痪出现在发病后2~4 d,肢体瘫痪后1~2 d内进展至高峰.16例均表现为AFP.单侧上肢瘫痪8例,单侧下肢瘫痪5例,双侧下肢瘫痪3例.肌力为0~Ⅱ级.随访瘫痪肢体功能在1周左右由远端肌群开始恢复,经肢体功能康复3个月后肌力升至Ⅲ~Ⅴ级.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AFP婴儿多见,均为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表现为AFP.瘫痪发生在病程初期,1~2 d内进展至高峰,单侧肢体受累多见,患肢功能约1周后开始恢复.行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功能恢复.

  • 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弛缓性瘫痪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红梅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的疗效.方法:46例重症HFMD合并AFP患儿按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在均接受干扰素、甘露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对症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同时给予IVIG治疗,2g/(kg·d)×5 d.对两组患儿体温、瘫痪肢体肌力、精神状况、皮疹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2.17%、17.39%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1±0.97)d、(3±1.08)d,精神恢复时间分别为(3±1.09)d、(5±2.74)d,患肢肌力恢复时间分别为(72±12.22)d、(119±15.05)d,三大主要症状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IVIG治疗重症HFMD合并AFP,能减轻患者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 免疫球蛋白对HFMD合并AFP患儿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李红梅;肖农;陈玉霞;刘袆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对手足口病(HFMD)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患儿的保护作用及免疫学机制.方法 受试者分为HFMD合并AFP免疫球蛋白治疗前组(治疗前组),免疫球蛋白治疗组(IVIG组),无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无IVIG组)和健康对照组(对照组),各30例.采用手法肌力评定法(MMT)检测患儿肌力,采用生物素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抗神经节苷脂M1(GM1)抗体、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IVIG组较治疗前组和无IVIG组的肌力恢复明显.同时,抗GM1抗体、IL-6、IL-8、TNF-α在3组HFMD合并AFP患儿中均较对照组高,而IVIG组抗GM1抗体、IL 6、IL-8、TNF-α较治疗前组和无IVIG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对HFMD合并AFP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拮抗高水平抗GM1抗体、IL-6、IL-8、TNF-α等细胞因子,实现免疫调节作用.

  • 小儿急性弛缓性瘫痪57例分析

    作者:周晖;毛萌;罗蓉

    急性弛缓性瘫痪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组综合征,本文综合分析了57例儿科急性弛缓性瘫痪病例,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病因、治疗及转归进行了总结.

  • 2009-2010年呼和浩特市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瘫痪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芙蓉;贾莅莉;许晓英;闫卓;斯琴;吉木斯

    目的 探讨内蒙古第四医院2009-2010年收治的4例手足口病(HFMD)合并急性迟缓性瘫痪(AF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手足口病合并AFP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4周的随访.结果 本组病例中 3例儿童,平均年龄(30.33±11.37)月;1例成人.患者在发热后(2.50±0.50)d出现急性迟缓性瘫痪表现,在2~3d内发展至高峰.4例均表现为脊髓灰质炎样麻痹.单侧上肢瘫痪2例,单侧下肢瘫痪2例,肌力为0~Ⅱ级.4例均合并中枢神经受累.随访瘫痪肢体在1周内自远端开始恢复.结论 手足口病合并AFP者<3岁儿童多见,成人极少;瘫痪发生在手足口病的初起阶段,在瘫痪发生后2~3d内发展到顶峰;多数患者以单侧肢体瘫痪为主,单纯下肢瘫痪者比单纯上肢瘫痪者恢复快;儿童比成人恢复快;多合并脑炎、脑膜炎等神经系统损害.早期针对AFP的治疗措施有助于功能康复.

32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